记叙文写作的“四要素”

2021-08-03 09:34李英霞
黑河教育 2021年6期
关键词:四要素审题立意积累素材

李英霞

[摘 要]鉴于对中学生写作现状的分析,结合《十堂作文课》这本书给我的启迪,用理论知识指导线上作文教学。在教学中,从审题立意正确新颖;结构搭建严谨过渡自然;积累素材源于生活;语言加工凝炼生动四个方面入手。既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解决作文教学中的困惑,又在师生互动中感受到入情、入境、入心的作文教学体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关键词]审题立意;结构严谨;积累素材;语言凝练

在这次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无论是奔赴在前线的逆行者,还是幕后忙碌的志愿者,亦或是宅在家不出门的我们,都坚定了自己的一份职责。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为了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用理论知识指导线上作文教学,在疫情期间笔者拜读了唐晓云的《十堂作文课》这本书。书中虽然没有深奥的哲理,但细细品读却能捕捉到容易被我们忽略的细节,解开了作文教学的诸多困惑。

一、图书梗概

《十堂作文课》这本书其实是一本工具书,全书共分十个大部分,分别是观察、选材、审题、构思、开头与结尾、描写、词语的运用、修改、虚构、日记与书信。每个部分又分为2-6个小部分,如第一课观察中包括睁大你的眼睛、感受眼前的景物、张开想象的翅膀、学会“体验生活”,要有现代意识,意在指导学生在生活中要调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这是写作的前提。第四课构思中包括备好烹饪的“调料”,画好“施工图”,记下构思时闪现的词语、结构段与自然段。这里的构思不仅仅指间架结构,作者更加强调了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性,如同备好烹饪中的“调料”。第七课词语的运用中包括游览大观园以后,词语的锤炼、语气词的传情作用、请老师来我家做客、让大自然开口说话。本章节特别强调了语段中的词语需要反复揣摩、推敲,直到准确表达。

唐晓云老师主要针对作文教学中教师命题随意,把作文当作一份作业来布置,没有想过“这个题目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他通过讲课的形式,把写好作文的技巧娓娓道来,使读者消除写作文的畏难情绪。书中的素材是一个个鲜活的生活实例,在师生相互交流、讨论中唤起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教师进行方法和技巧的指导,从观察选材、审题、构思、描写等多方面进行写作指导,为作文教学能够取得成效提供了方法。帮助学生学会独立写作,学会“找米下锅”,不是“等米下锅”,在这个过程中,发展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提高了写作水平。

二、观察积累

作文素材源于生活,源于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因此,平时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处处留心观察的良好习惯, 作者开篇就以“睁大你的眼睛”开始,它不仅仅包括用眼睛观察,还包含耳听、鼻闻、手触、嘴尝四方面,这个观察是多层次、全方位的。观察自然风光、家庭、学校、社会生活,并要把观察的所感、所想的各种生活点滴处记录下来,作文就有了情感和温度。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句话用在作文中也是很贴切的。作者把构思所需的素材比喻为烧菜时的调料,不能开始烧菜了才发现缺盐少醋,而是要提前预备,也就是要注重平时积累,这样才能下笔有物。把生活中观察到的和想到的画面记录下来,文字可以简明扼要,但一定不要漏了能给人留下鲜明印象的特征。写观察记录,不仅锻炼了观察能力,又积累了写作素材,可谓一举两得。

语言是衡量一篇作文优劣的重要标尺,任何新颖的选题、巧妙的构思、深刻的立意,最后都要以语言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对词语的实际运用,反复推敲来不断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这就是“锤炼词语”,作者通过喝茶和喝水的对比,形象地说明修改文章时,要逐字逐句地“品”。同时,写作中运用恰当的语气词,可以起到传神的作用,增加了生活的气息,丰富地描摹出人物说话时的情感。

三、读书反思

这本书的内容,唤起了笔者对作文课教学的反思。平时,在进行记叙文写作教学时,学生都感觉无从下笔,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已经成了作文教学的瓶颈问题。鉴于目前中学生写作的现状,结合《十堂作文课》这本书,从审题立意、结构搭建、素材积累和语言加工四个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记叙文写作水平。

1.审题立意正确新颖

作文的审题立意就是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在阅读中理解及联想想象过程的展示。审题不仅仅包括话题本身的字面意义,还应揣摩出话题的意指,就是要与常人的思维不同。如:作文题目《品味时尚》,这是一个动宾短语,关键词在“品味”,如果学生的作文中仅仅体现在时尚的包包或巴黎时装周等,立意和审题就过于肤浅。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品味更多的时尚,如:瑜伽和跆拳道这两种时尚的运动。在瑜伽的背后,品味到和谐安宁的生命状态,在跆拳道的背后品味拼搏向上的勇气,这样的立意更新颖深刻,耐人寻味。

作文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作文进行对比领会。要循序渐进地在不同阶段对比不同的作文,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对相同题目不同中心思想的作文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引导学生发现生活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体验生命的纷繁与多彩,感悟情感的细腻和深厚,从而启发学生挖掘生活中最真实又最具特点的细节,避免写作主题千篇一律和人云亦云,力求立意新颖。

2.结构严谨过渡自然

作文的形式是由写作的内容和谋篇布局决定的,由于个人经历和认知水平的不同,即使同一题材,其表现形式也会多种多样。古人说“文无定法”,所以,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综合运用各种写作方法,创造性地进行写作。在鼓励自由写作的同时,我们也要避免“三大段作文”,首尾呼應,主体部分写一件事。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确立记叙文写作的结构:第一段开头,第二至五段写一到三件事,要详略得当,第六段总结上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做议论抒情。

另一种结构:第一段是环境描写,第二至五段进行事件描述,最好有一处细节描写和转折,第六段总结事件,在总结中升华,最后一个自然段,用环境描写或议论结尾。例如:沈从文《边城》,开篇是这样写的“由四川到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条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就是这样一个环境描写,展开了边城的故事。

一般在思路转折、叙事跌宕起伏、人物转换处要合理安排过渡。常用的过渡形式有关联词语、过渡句子和过渡段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但不论采用什么形式,都要力争使结构自然、紧凑、严密;另外还要注意必要的照应,在行文过程中要从始到终把握整体,用整体把握局部。这样,就可以做到整篇作文层次分明而又是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如《春酒》这篇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春酒以外,我家还有一项特别节目,就是喝会酒。”这句话在文中就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文描绘了喝春酒时的情景,下文描绘了喝会酒时的情景,这句话起到了从写喝春酒到喝会酒的过渡作用。

3.积累素材源于生活

注重阅读和积累,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注重语言的感悟与词句积累,指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籍,背诵古诗文,丰富语言储备知识。这样,学生们的感悟能力就会逐渐提高,当感悟能力提高时,在习作中就会很自然地把心中之所想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如,学生在作文中这样写道:“木心在《从前慢》中说过,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是呀,要是时间永远定格在那年的除夕该有多好……”引用恰到好处,又和生活息息相关。

通过开展一些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思考应变能力和创新发散性思维的能力。如课前五分钟说话训练,举办演讲会、故事会。开展知识抢答赛等,组织学生参加植树、扫墓、参观访问等活动,让学生在自然和社会中磨炼意志,陶冶情操,为写作文积累豐富的素材。

4.语言加工凝炼生动

语言是丰富多彩而又变化无穷的,不同的词汇不同的词语组合,不同的语言风格等都有着不同的语言内涵,灵活自如地运用语言也是作文创新的关键因素之一。诗人汪国真有一首名为《感谢》的小诗中是这样写的: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这首诗的语言质朴中见真情,犹如一条涓涓小溪,清新可人,回味隽永。

《十堂作文课》这本书就是针对学生对于写作的畏难情绪,不知如何下笔等问题,给予写作方法的指导,在师生的相互讨论中唤起写作的兴趣。重视作文教学,在集体教研和备课中,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系统的、有针对性的作文教学计划,从写作内容和方法指导上做统筹安排,让学生一课一得。开展读书系列活动,从阅读中汲取写作营养,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交流讨论,互评、互改的形式,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提高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唐晓云.十堂作文课[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13.

[2]郑玉琼.作文审题立意的两个“点”[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02).

(责任编辑 武之华)

猜你喜欢
四要素审题立意积累素材
浅谈初中生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指导
德育活动课程化需关注的四个要素
浅谈美术教学“四要素”在美术高考教学中的应用
研究高考作文 提升高中生审题拟题能力
巧用多媒体教学 使习作课堂更有效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试论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四要素”
分层次序列化训练增强考场写作的增分因素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应把握好“三个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