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前国内学界对19世纪法国诗人兰波态度两极化明显:要么避而不谈,要么过于神化。为打破兰波形象的片面定位,寻求与诗人对话的有效途径,本文从“他者”视角切入,整理兰波的作品、传记和电影等材料,分析当时与今日两个时代人们对兰波的复杂認知,探求兰波形象如何一步步被“神化”,以及其同性恋等形象边缘因素如何在后现代被重新叙述。
关键词:兰波 我是另一个 自我 他者 传记
19世纪法国诗人阿尔蒂尔·兰波(Arthur Rimbaud)因其昙花一现的惊人创作和过于传奇的人生,在现代百年都褒贬争论不定。但通览国内学界对兰波的看法,能明显看到被割裂的两极:要么避而不谈,要么过于神化。为数不多的研究者,又很容易将兰波奉若传奇“圣子”。但这是对兰波形象的误读,片面认知并不利于兰波研究的开展。相比之下,国外学界对兰波一直众说纷纭,目前仅传记就有十几个版本,1980年之后能再现兰波生平的材料也大都被整理出来。因此,为全面地考察兰波形象,破除单一认知,除了从自我视角出发研究诗人的作品,还需整理其传记材料,参考当时与今日两个时代中“他者”的旁观视角。
一、自我与他者
所谓“他者”(The Other)是相对于“自我”而被确立的概念,这在西方哲学史上始终是重要命题。拉康曾提出“镜像阶段”,指自我在他者之镜中才认出了自己,懵懂的婴儿在他者的“凝视”(gaze)中逐渐建构出自我。
兰波在自我和他者关系上创造性地提出“Je est un autre”,即“我是另一个”a,其英译为“I is another”。从语法上看,这几乎是个病句,主谓宾被当作符号整合在一起,自我与他者的关系被重新定义。这看似谬误的一句诗论引起世人争论,有学者认为其受到笛卡尔或泰纳的影响,本文对此不做探讨,仅就该诗学略述拙见。
首先,“我”和“另一个”指什么?如果说浪漫主义诗人的“我”是纯粹主观的自我,诗是情感宣泄的出口;而后期象征主义诗人T.S.艾略特的“我”是客观不动声色的叙述者。那么兰波的“我”则不同于这两种,既不是诗人自身,也不完全排除自己,正如他在通灵者书信里把诗分为主观诗和客观诗,并指出诗人的使命:“他担负着人类,甚至动物的使命。”b这种意义的“我”不仅是叙述者,也不只是诗人自己,而是世间任何一个,“我”不再是现实庸常的肉体,而具有了超验意义。
其次,为何要用“是”?从修辞学意义上讲,一般人构建自我和他者的关系时常用比喻或拟人,连接物我的关系词大多为“像”,比如“我像小舟一样遨游在大海”,但兰波却用了“是”,瞬间将明喻转为隐喻。例如其《醉舟》通篇写小舟航海冒险,一百行诗句塑造无数面具,小舟、跪坐的女人、漂流的死尸等都是兰波的分影,这打破了诗人和万物的隔阂,使得自我和他者成为统一体,难以分割。
最后,为何诗人要打造这些面具?兰波在1871年5月13日写给伊藏巴尔的信中提到“我是另一个”,并进一步给出解释:“说我在思考,那是假的。应该说:人们在思考我。”c兰波不只是用诗歌与万物对话思考,更是傲慢地把它扔出去,留作人们思考自己的密码本。于是,与他同时代以及后来的诸多学者,都是在拆解其中的符号内涵,但也不免容易陷入面具制造的幻境错觉。因此,除了诗歌分析,还需整理他者对兰波争论不休的思考,正如勒内·夏尔认为兰波的诗歌和生平无法分割。所以,要还原较全面的兰波之影,就需对照许多面镜子,看当时和今日人们是如何思考兰波的?而兰波形象又是如何衍变的?
二、当时之镜:同代人眼里的兰波
首先,家人眼里的兰波很复杂。最早为兰波作传的是他的妹夫帕泰诺·内里雄,这一身份使他获得诸多兰波的照片、手稿、信件等第一手资料,但其绝对肯定的语气也暗藏私心,甚至包含很多错误。不过好在该传记可见家人对兰波的看法,比如母亲对这个叛逆孩子的担忧和不解。
其次,同代诗人对兰波褒贬不一。魏尔伦曾在回忆录中记述初见兰波的印象:“他个子很高,很健美,像个运动员,生着流浪天使般的鹅蛋脸,一头梳理得不太整齐的栗色头发,一双有点惴惴不安的湛蓝色的眼睛”d,这是兰波初到巴黎的形象。之后魏尔伦带兰波出席诗人聚会,马拉美与兰波少有的几次会面便是在这“憨朴老实人饭店”的宴席上,马拉美在《论兰波》中谈到对兰波的印象:“兰波人长得挺秀、帅气,带着乡村少女的那种莫名的自负与狡黠。”e对比这两位诗人的描述,若说魏尔伦对兰波的评价夹杂恋人的爱慕,那么马拉美的评价反映了同代诗人对兰波的复杂心理:既惊艳于少年天才的诗作,也夹带一丝不经意的轻视。这种轻视在当时身为法兰西院士的巴纳斯诗人的评价中尤其明显,他们斥责兰波不过是一个黄口孺子,一个讲话带着语病且不知天高地厚的学生。让-吕克·斯坦梅茨在《兰波传》中也两次提到同代诗人弗朗索瓦·科佩对兰波的抨击,袁俊生在翻译时补充了科佩批评兰波《元音》而写的十行诗,其中称兰波是“成功的玩世不恭者”,甚至嘲讽兰波为元音附上色彩的做法是“颓废者夸夸其谈也枉然”f。值得注意的还有,让·莫雷亚斯1886年发表的那篇《象征主义宣言》里也令人惊讶得没有出现兰波的名字。综上可见,在同代人眼里,兰波并未广受欢迎,借助同代人的目光,使我们在时空上获得比当代学者更为贴近兰波的视角,还原当时较为真实而复杂的兰波形象。
三、今日之影:兰波形象的演变
1980年后国外对兰波的研究短暂达到一个高潮,各类研讨会召开和专著传记的出版都丰富了兰波的研究。通览目前国内外十几个版本的兰波传记,其中伊妮德·斯塔基的版本对塑造全面的兰波形象很有启发性:她不是一味片面地歌颂兰波,而是客观而毫不掩饰地挖掘体现兰波多面形象的生平材料,比如有人称兰波是肮脏的同性恋者,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黑奴贩子等。可见经过百年的洗涤,兰波形象也随着研究走出边缘化而一点点清晰,但仍保持众说纷纭的复杂性。
一方面,兰波形象的“神化”是由数代诗人和评论家共同推至而上的结果。1886年,与象征派交往甚密的费利克斯·费内翁盛赞《彩图集》中的文字“已超越了文学”g;美国“垮掉的一派”的代表艾伦·金斯伯格在1982年追寻到兰波故居,并称在此看到了兰波的灵魂;超现实主义的两位骨干布勒东和阿拉贡则狂热地视兰波为神明,并奉其为鼻祖。
另一方面,兰波被诟病之处在当代以不同的形式被放大呈现出来,兰波形象也在时代变迁中发生了诸多变异。后现代再现兰波形象的方式不再局限于文學评论、传记等文字材料,而诉诸电影、话剧等“后文本”形式,例如中日韩打造的音乐剧《兰波》,抑或1995年阿格涅斯卡·霍兰导演的《Total Eclipse》等。这些后现代形象重塑,也能看到当代人对兰波看法的明显衍变,例如将目光聚焦于兰波和魏尔伦的同性之爱,这便放大了兰波被诟病的性别身份。同性恋在19世纪欧洲被定义为“病与罪”,这不仅导致魏尔伦入狱,也成为兰波被世人诟病的原因之一。但随着20世纪60年代文化研究兴起,性别问题被推置台前来讨论,兰波的“酷儿形象”也由被诟病的边缘化转为性别研究的新课题。
四、结语
无论是从“自我”和“他者”两个视角来重塑兰波,还是从“当时”和“今日”两个时空来分析兰波形象的变异,都不过是尽力开掘新的切入点以期认识一个较为全面的阿尔蒂尔·兰波——这个文坛一闪而过的天才诗人,自诩从言语中炼金的通灵者,也兼乞丐、雇佣兵、摄影师、军火商、自由射手等;在政治上,他是巴黎公社一分子,也是不受拘束的无政府主义者;他爱过男人也爱过女人,甚至拐走已婚之夫游历了天堂和地狱。本文无意打造诗人神化形象,而旨在探求尽可能接近还原兰波。唯有抛开符号化的定性,拨开兰波为自己造的众多幻觉和面具,才能以平和的心态与诗人展开对话,勾勒兰波形象为的不是打造唯一有效的图腾,而是跨越时空来寻求对话的途径。
ab 〔法〕兰波:《兰波作品全集》,王以培译,东方出版社2000年版,第329页,第331页。
c 〔法〕兰波:《彩画集:兰波散文诗全集》,王道乾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版,第168页。
de 〔法〕兰波:《兰波诗歌全集》,葛雷等译,北京燕山出版社2016年版,第10页,第11页。
fg 〔法〕让-吕克·斯坦梅茨:《兰波传》,袁俊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第10页。
参考文献:
[1] 阿尔蒂尔·兰波.兰波作品全集[M].王以培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
[2] 阿尔蒂尔·兰波.彩画集:兰波散文诗全集[M].王道乾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3] 阿尔蒂尔·兰波.兰波诗歌全集[M].葛雷等译.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6.
[4] 让-吕克·斯坦梅茨.兰波传[M].袁俊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5] 李建英.“我是另一个”——论兰波的通灵说[J].外国文学评论,2013(1).
[6] 张剑.西方文论关键词:他者[J].外国文学,2011(1).
作 者: 袁艺庭,天津外国语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编 辑:水涓 E-mail:shuijuan393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