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天津南开学校毕业后,周恩来怀抱救国救民的急切心情,走出国门,探求真理,受国际著名马克思主义宣传家河上肇教授宣传影响,致力于马著的学习钻研。经过一番洗礼,思想认识得到质的大飞跃,诗章创作亦由运用文言体式弘扬传统美德,转变为适宜大众阅读的富于革命意义的白话新诗,蕴含精深的组篇《游日本京都》由此面世。回归祖国,他结社组团,创办革命刊物,号召革心、革新,邀请北京大学教授、马克思主义革命先驱李大钊赴津演讲。针对有人借写人力车夫说事,散布阶级调和论,他撰写《死人的享福》,愤怒斥责;“五四”爱国运动中,他积极投身战斗;身陷囹圄时,他将牢房当作课堂,向难友宣讲马克思学说“余工余值论”“唯物史观”“阶级竞争史”等(见《警厅拘留记》),为早期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罕见一人(见力平著作《开国总理周恩来》第49页述评);同时,他关注狱外的斗争,关注战友的安全,撰写长篇诗章,激发其砥励前行。出狱后,他径奔马翁故乡学习考察,会聚精英,组建共产主义组织,举旗盟誓,愿为革命洒血,为理想赴死,充分展现出一位风华年少的学子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践行,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先锋战士,至为感人。
一、震撼旧世界的愤怒呐喊——周恩来《死人的享福》赏读
西北风呼呼响,/冬天到了。/出门雇辆人力车,/车夫身上穿件棉袍,/我身上也穿件棉袍。/我穿着嫌冷,/他穿着却嫌累赘;/脱下来放在我的脚上,/我感谢他爱我,/他谢谢我助他便他。/共同生活?/活人的劳动!死人的享福!(周恩来:《死人的享福》)
苏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劳工神圣的思想影响了我国知识分子。不少文化名人以生活在城市最底层的人力車夫为题材,写成作品,以表怜悯和同情。亦有人鼓吹所谓劳资协作、互爱互助、共同生活的主张,造成思想混乱。此刻,文学巨匠鲁迅先生,严于自我解剖,写成一篇小说,标题《一件小事》,通过对一位人力车夫的形象刻画,表明知识分子更应向劳动人民学习,展现出高于同时代人的认识。就在这篇作品发表不久,周恩来以伍豪为笔名,写成一篇题为《死人的享福》的诗章,发表于1920年1月20日出版的《觉语》杂志上,更为深刻地揭示出阶级社会不平等、不合理的生活现实。
从作品的体式看,这是一篇形同小小说的叙事性作品。篇幅短小,概括性极强。“西北风呼呼响,冬天到了”,首先展示典型环境。接着围绕“乘车”与“拉车”两个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结的事件,叙述故事,刻画了两个不同的艺术形象。一个是车夫,为了生计,可悲地承受风寒,招徕顾客。身上虽穿了件薄薄的棉袍,一见到有人雇车,为了快速拉车,讨得雇主喜欢,连忙脱了下来,盖到雇主的脚上御寒,对雇主“赏赐”给他几个与其劳动价值极不相等的铜板,则连连表示谢意,说是助他便他。诗章虽然着墨不多,但通过外形塑造、内心活动、细节动作刻画和语言表白,足可将一个吃苦、耐劳、质朴、宽厚、善良而又思想麻木、尚未觉醒的劳苦人民形象生动展示出来。另外,为了适应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并与劳动人民形象构成对比,诗作同时虚拟了一个非劳动者“我”的假借形象。他久居温室,衣着丰厚,还外加一件棉袍,刚跨出大门,即感寒冷难耐,急忙雇辆人力车,躲进车篷。面对衣着单薄的车夫,迎着寒风,脱掉棉袍,加盖到他的脚上,他虽也一时心动,随口道了声感谢,但对车夫脱袍后将遭受风寒更为严酷的侵袭和劳累折磨,则心安理得,不屑一顾。可见,作者对这一形象的描述也是极为典型且入木三分的。最为令人震撼的是,诗人将故事叙述完毕后,突发反问:“共同生活?”犹如一声霹雳,炸开人们的迷梦。“活人的劳动!”“死人的享福!”愤激不平的呐喊,更若两把利剑出鞘,劈向有产者与无产者生死对立的黑暗社会,揭穿某些身披皇帝恩赐的美丽外衣,鼓吹“劳资互爱”的御用大师们的虚伪,激发终年遭受痛苦折磨以维系少数富人享福的劳苦大众的觉醒,更显现马克思主义者鲜明的革命立场。
二、砥砺前行的战友情怀——周恩来《别李愚如并示述弟》赏读
三个月没见你,/进步的这般快了。/前些日子念强来说,/你要往英,/我以为不过说说。/过几天丹文又来说,/你要往法,/我也以为不过说说。/那知不几天,/你来别我;/当面告诉我,/你能去了。/你竟去了。//述弟来信告诉我,说你给他去的信道:/“……况且我是个人,/可以做工自给的;/无论如何,/总不至饿死他乡!/你要知道:/幸福是要自己去找;/株守相等,/是没有得到一日的。……”//你别时也同我说:/“……买四等票,/坐三等舱。/……勤工俭学去;/念一年书后,/工读自助。/……研究实用理化;/本我的志趣,/辟我们女子的生计独立,精神独立的自由径路;/保我们女子的人权天赋。……”//念你的精神,/你的决心,/你的勇敢;/兴勃勃的向上,/全凭你的奋斗壮胆。/出国去,/走东海、南海、红海、地中海;/一处处的浪卷涛涌,/奔腾浩瀚,/送你到那自由故乡的法兰西海岸。//到那里,/举起工具,/出你的劳动汗;/造出你的成绩灿烂。/磨炼你的才干;/保你的天真烂漫。/他日归来,/扯开自由旗;/唱起独立歌。/争女权,/求平等,/来到社会实验。/推翻旧伦理,/全凭你这心头一念。//过南京,/见着述弟;/想象中下关车站,/黄埔江畔,/一刹那的别离难。/同在世界上,/说什么分散。/何况情意绵绵,/“藕断丝不断”。/两月后,/新大陆又见了述弟的足迹。/大西洋的波澜,/流不断你们的书翰;/两个无线电杆,/矗立在东西两岸,/气通霄汉。/三月后,/马赛海岸,/巴黎郊外,/我或者能把你看。//行行珍重!/你竟去了。/你能去了。/三个月没见你,进步的这般快了。(周恩来:《别李愚如并示述弟》)
述弟,即潘述庵,时与李愚如热恋,后结为夫妻——笔者注
这是周恩来1920年6月8日身陷天津地方检察厅囹圄所写的一首送别战友远行的诗章。五四运动后,为了继续反抗反动当局对学生爱国运动施行暴行,天津一千多名示威群众于1920年1月29日包围了直隶省公署,要求释放因请愿而被捕的学生,并撤销对天津各界联合会和天津学生联合会的查封。在示威活动中,周恩来等人勇往直前,遭遇反动军警逮捕。关押期间,他不顾个人安危,团结难友,进行各种斗争,并组织大家学习,亲自讲解马克思主义,把监狱变成学习革命理论的课堂。同时,他还关注狱外的斗争,关注战友的安全。当得知战友李愚如决定赴欧,探求革命真理时,他兴奋万分,以半天时间,蹲在阴暗潮湿的牢房里,运用书信的体式,一个字一寸心地写成这篇诗章,托人转交给了战友。
这首诗80多句,40多行,近500字,集赞佩、勉励、慰别于一体,真切表达了对即将远行的战友的深厚情谊。诗章一开始,“三个月没见你,/进步的这般快了”,十分亲切,对其进步表达了无比喜悦之情。接着,巧妙引用他人的转述和对方的自述,赞佩她的选择,定其心,固其志。再接着,转为直接勉励:“念你的精神,/你的决心,/你的勇敢……出国去,/走东海、南海、红海、地中海……送你到那自由故乡的法兰西海岸。//到那里,/举起工具,/出你的劳动汗;/造出你的成绩灿烂。……他日归来,/扯开自由旗;/唱起独立歌。/争女权,/求平等,/来到社会实验。”从启程到一路行程,到学习,再到学习结束归来,层层深入,以自己作为革命战友的身份,谆谆嘱咐,循循善诱,指明正确方向,勉励前行,贴心贴肺,知根知底。周恩来还是一位最懂得体贴他人生活的人,因而亦不忘对愚如与其恋人的分离加以慰勉:“同在世界上,/说什么分散。/何况情意绵绵,/‘藕断丝不断”,“大西洋的波澜,/流不断你们的书翰;/两个无线电杆,/矗立在东西两岸,/气通霄汉”。诗作设置生动比喻,寄望其振作精神,坚强对待情侣间的一时分手,堪为关怀备至。诗章首尾照应,反复点赞,“三个月没见你,进步的这般快了”,更强化了诗人的情致。这首诗的表述多采用直白方式,内容平白如话,初看似盛在器皿中的水,没有波澜,没有涟漪,无色无味,一目见底;但细细品读,却若吸食精工炼制的新鲜奶酪,醇厚,细腻,芳香,甘甜。更为重要的是,食用过后,可给全身心增添无穷的精神能量。
三、努力为生,努力为死——周恩来《生别死离》赏讀
壮烈的死,苟且的生。/贪生怕死,何如重死轻生!/生别死离,最是难堪事。/别了,牵肠挂肚;/死了,毫无轻重。/何如作个感人的永别!//没有耕耘,哪来收获?/没播革命的种子,/却盼共产花开!/梦想赤色的旗儿飞扬,/却不用血来染他,/天下哪有这类便宜事?/坐着谈,何如起来行!/贪生的人,也悲伤别离,/也随着死生,/只是他们却识不透这感人的永别,/永远的感人。//不用希望人家了!/生死的路,/已放在各人前边,/飞向光明,尽由着你!/举起那黑铁的锄儿,/开辟那未耕耘的土地;/种子散在人间,/血儿滴在地上。//本是别离的,/以后更会永别!/生死参透了,/努力为生,/还要努力为死,/便永别了又算什么?(周恩来:《生别死离》)
这篇议论体诗歌为纪念烈士黄爱牺牲而写,有若毛泽东为纪念英烈张思德牺牲,挥毫所写光辉史篇《为人民服务》,二者堪称姊妹篇。
烈士黄爱又名黄正品,湖南常德人。1919年在天津读书时,他是周恩来创办的觉悟社的社友。回湖南后,他在长沙组织劳工会,领导工人多次发动罢工,于1922年1月16日被军阀赵恒惕秘密杀害。正在德国考察的周恩来,得此消息后,百感交集,万分悲痛,更念及当时的同志,遂作此篇,后以伍豪为笔名发表在1923年4月5日天津《民意报》副刊《觉邮》第2期上。
“壮烈的死,苟且的生。/贪生怕死,何如重死轻生!”面对战友的牺牲,诗人没有沉浸于悲伤的感情不可自拔,而是以钢铁汉子的坚强决心,化悲痛为力量,继承黄爱烈士的遗志,对比两种不同的生死观,歌颂壮烈的死,批判苟且的生,揭示革命人生的正道,一以励友,一以誓己。“没有耕耘,哪来收获?/没播革命的种子,/却盼共产花开!/梦想赤色的旗儿飞扬,/却不用血来染他,/天下哪有这类便宜事?”诗作以生动警策的比喻、切实的事理、强劲的反问,诠释确立理想与践行革命的关系、争取胜利与勇作牺牲的关系,告知战友和人们,革命的胜利、理想的实现,必须用不惜生死的坚贞行动,自觉投入,层层铸造。离开一个个革命者的奋勇担当、无私付出和牺牲生命,革命是断然不可能成功的。作为真正的革命者,必须将革命事业放在第一位,为了党、国家、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乃至生命。只有前赴后继,坚持不懈地勇敢斗争,才能使理想得到实现,使革命取得成功,使广大人民得到解放和幸福,也才能无愧于党、国家、人民,无愧于作为革命者的自己的一生。贪生畏死,私利第一,处处怜惜自己,坐等观望,不敢同恶势力斗争,置社会黑暗、百姓苦难于不顾,必将使美好理想转化为虚无的空想。作为个人,终老也难免抛弃一切死去,那是庸人碌碌无为的死,轻如鸿毛,是无价值的。至此,诗人向战友指明:“生死的路,/已放在各人前边,/飞向光明,尽由着你!”继而响亮号召:“举起那黑铁的锄儿,/开辟那未耕耘的土地;/种子散在人间,/血儿滴在地上。”诗人鼓励大家学习黄爱,抛开私念,心怀必死的决心,夺取共产花开的最后胜利。
诗章结尾,诗人更以身作则,铿锵自誓:“本是别离的,/以后更会永别!/生死参透了,/努力为生,/还要努力为死,/便永别了又算什么?”他向大家表白心志,生为革命极尽努力,死为革命英勇献身,随时准备和同志作永别。一位坦然面对生死别离、无私无畏的共产党人形象,有若擎天的巨大柱石,为战友树立起光辉榜样,感人至极。
四、接近赤光,走向世界的大道——周恩来《赤光的宣言》赏读
革命的赤光,/从北俄腾起,/惊醒了/冬虫般蛰伏的被压迫阶级,/震动了/春蚕般茧缚的世界殖民地,/封建余孽,/国际的强盗,/更被他照的原形毕露。//夜已阑,/天将晓,/赤色之光,/早在东方闪动了。/休忘记――/远的土耳其,/近的印度。/是呵!/要寻求/自由,/独立。/原只有接近赤光,/走向世界革命的大道。//起,起,起,/我们的朋友!(周恩来:《赤光的宣言》)
这是一篇战报传单体式的诗章,选自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周恩来早期文集》,标题《赤光的宣言》。原文由诗和散文两部分组成,刊载于1924年2月1日中共旅欧组织和旅欧共青团合办的机关刊物《赤光》创刊号上。由于《赤光的宣言》属创刊辞性质,所以撰稿人未加署名。编选《周恩来早期文集》时,专家认真论证鉴定,认为诗文的内容和风格与周恩来署名的一些诗文相同,且此期间,周恩来又担任中共旅欧总支部负责人及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总支部书记和《赤光》主编,应是周恩来执笔,随即收录。嗣后,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周恩来青年时代诗集》,亦收录入编。
诗中所指赤光,喻马克思主义思想光辉。诗章开头热烈欢呼苏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列宁在其光辉照耀下,领导十月革命取得伟大胜利,并产生巨大革命影响。本着我党当时确定的革命目标“反军阀政府的国民联合,反帝国主义的国际联合”,诗作以形象化的思维方式,欣喜设置比喻:“惊醒了/冬虫般蛰伏的被压迫阶级”,展现国民联合的革命前景;“震动了/春蚕般茧缚的世界殖民地”,展现国际联合的革命前景,极为生动形象。对“封建余孽”“国际强盗”,则以愤怒抨击的方式,深刻揭露其罪恶,暴露其垂死的原形,显现分明的爱憎。“夜已阑,/天将晓,/赤色之光,/早在东方闪动了”,此刻的诗人,在异国他乡,越过地平线,举目遥望祖国,看到了地球东方闪动的曙光,坚信得到马克思主义光辉照耀和十月革命胜利的鼓舞,共产主义一定会在伟大的中华实现。“休忘记——/远的土耳其,/近的印度”,他心中不仅装着祖国和人民,同样装着命运相同的邻国和人民,装着世界各国和人民的共同遭遇和前途。共产党人大爱无疆的基因,从接受马克思主义真理初始,即源源注入血脉,奠定了坚实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思想基础。诗章结尾激情满怀,连用三个“起”字,犹如号角声声,发出强力号召,催人奋起——接近赤光,走向世界革命的大道!
周恩来诗性天赋,喜爱写诗,写传统体式诗章,中规中矩,字字珠玑;接受马克思主义后,改写新诗,不仅颇接地气,适于大众阅读,而且思想情感颇多激越,颇多豪放,颇多亲切,颇能启迪读者,鼓舞读者。从体式角度欣赏,其诗作有纪游体、叙事体、书信体、议论体、传单战报体。诗人多形态实践,得心应手,不拘一格,颇富成就。从艺术实践角度来看,五四新文化运动初始,白话新诗方若种子破壳启蒙,能写到如此水平,实属超前。可以设想,按照他的丰富情感、艺术修养、创新精神,坚持不断践行下去,很有可能成为一位伟大的革命诗人。然则,他肩负使命,毅然放弃个人爱好,专注革命,专注政事,为党,为祖国,为人民,为共产主义大业,历风险,排万难,殚精竭虑,无私奉献毕生热血,创造出无比辉煌的业绩,尤为我们感佩、感动和感恩。
作 者: 单济康,曾任如东等学校校长三十年整,退休于新店中学。后涉猎诗学研究、近现代名人诗词研究,著有《今人七绝格律新探》《探心咀华——近現代名人诗词赏析》《辛亥革命元老诗词选篇赏析》《周恩来传统诗篇赏析特辑》。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
编 辑:赵斌 E-mail:mzxs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