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章

  • 雨落黄昏
    过那“无法选择的诗章”,可视作者在现实中的乐观与豁达,让人心生“谁不是把悲喜在尝”的慨叹。一句“月亮和太阳交替闪现的高处”,彰显作者高洁的心灵和对梦想的执着追求。末句语气坚定,暗含作者怀抱超脱现实的绝对信念。诗歌一气呵成中让人感受到作者重拾幸福生活的勇气与底气,显然“紫薇花”的爱不是情感小爱,而是对生活的大爱!无数雨的银线,穿过紫薇花團落进黄昏,让我的心也恍若黄昏在灰暗中划过一道道斑斓的小闪电树下的草儿们挂着奶亮的水钻在一场梦的盛宴中被一个跑过的孩子顽皮地

    星星·诗歌理论 2023年5期2023-07-10

  • 拼贴技巧在《比萨诗章》中的运用及价值意蕴
    79)引言《比萨诗章》(The Pisan Cantos)是美国诗人伊兹拉·庞德(Ezra Pound)的代表作,出自《诗章》的第七十四章至八十四章。《比萨诗章》是1944年庞德被捕之后在意大利比萨的监狱里写成的。庞德在这些诗作中将自己对于社会现状的想法以及历史事件、文学典故进行融合,创作出美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典范。不可忽视的是,在这些具有实验性质的诗作中,庞德体现出他对当时现实社会的观照以及对解决各种社会问题所做出的反思。本文旨在探究庞德在《比萨诗章》中大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4期2022-03-23

  • 第四度空间:《七湖诗章》意境说
    。其史诗式长诗《诗章》(TheCantos)(1917-1970)的创作贯串了大半生,记录了他对人类思想文化和社会理想的求索历程。在对资本罪恶抨击的“高利贷诗章”中,夹杂一首“清新”之作《诗章49》,它的创作源于中国传统山水诗画母题“潇湘八景”。因诗首的“致七湖”,《诗章49》以“七湖诗章”(SevenLakesCanto)著称,“诗的境界和语法都回响着古典中国诗的意味”。[1]16《七湖诗章》诗尾:The fourth; the dimension of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11期2022-01-01

  •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读《重读先烈诗章》有感
    一本叫《重读先烈诗章》的书,我才知道,这首浩然正气的就义诗,是吉鸿昌在走向刑场之际,用树枝作笔,以大地为纸写下的。《重读先烈诗章》收录了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至1949年新中国建立28年间,为中国革命牺牲的100位先烈写的诗文。李大钊、周文雍、夏明翰、向警予、彭湃、邓恩铭、恽代英、蔡和森、邓中夏、吉鸿昌、瞿秋白、方志敏、杨靖宇、叶挺、关向应……抚摸着这些熟悉的名字,都是响当当的大名,都是“宁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的大英雄,同时又不乏诗词和文学艺术的才情。

    河北教育(德育版) 2021年11期2021-12-29

  • 互文式独白:庞德《诗章》与布朗宁的“独白体”
    写的史诗代表作《诗章》(TheCantos)就是一个独特性的文本存在,该文本不仅与文化、社会、历史等宏观语境有关,而且在词语、话语等微观层面与先前的历史文本形成马赛克式的对话和狂欢。在先前的历史文本中,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著名诗人罗伯特·布朗宁(Robert Browning,1812—1889)的戏剧“独白体”对庞德创作《诗章》和展开该史诗宏大的文本叙事产生过积极影响,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文本互文性,这种互文性呈现出独特的对话与狂欢性质,构成英语诗歌史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年4期2021-12-06

  • 英诗《比萨诗章》中的泰山意象
    面面。其中《比萨诗章》中的中国文化思想的呈现尤为突显。国内外关于《比萨诗章》的研究多数聚焦儒家集权思想、诗歌创新、中国文化等方面。其中胡平曾多次撰文探讨《比萨诗章》中的儒家极权思想、诗化的儒家思想等。同时,随着儒家泰山文化在海内外的传播,人们对泰山文化研究的视野也越来越宽阔。泰山文化在海外的传播与存在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周郢曾撰文讨论过中日、中韩等文化交流中的泰山文化。基于泰山意象在《比萨诗章》中出现的具体的话语语境分析,本文将探究泰山意象在诗歌中的建构,

    泰山学院学报 2021年5期2021-11-06

  • 英美现代派诗歌与中国文字
    身的审美经验。《诗章》中对汉字的直接挪用庞德在1914年至1915年意象主义鼎盛时期了解到“表意汉字的神奇力量”。经过40多年的潜心钻研,庞德终于有能力借助直接使用汉字来证明这种创作方法的现代性,这在他付诸毕生心血所完成的原创史诗《诗章》(Cantos)当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具体来说,庞德在《诗章》中使用了大量汉字。其中,最早出现的汉字是“正名”,见于《第51诗章》的结尾。接着,在《中国诗章》里出现了43个汉字,包括插页中的1个、《第52诗章》的1个、《第5

    中华瑰宝 2021年9期2021-09-06

  • 埃兹拉·庞德《比萨诗章》中的中国元素探析
    他的代表作《比萨诗章》(即《诗章》的第七十四章到八十四章)中包含着丰富且多样的中国元素。本文将从《比萨诗章》中庞德所嵌入的汉字在诗中的意义、诗篇中的“孔子”形象及其反映出的儒家思想三方面入手,分析庞德在创作时所使用的独特表现方式以及中国元素对庞德作品的重要影响。一、《比萨诗章》中嵌入的“中”庞德对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主要受中日文学与艺术研究领域里的美国先驱者厄内斯特·费诺罗萨影响。费诺罗萨去世后,他的遗孀把包括《华夏集》和《作为诗歌手段的中国文字》在内的遗稿

    文化学刊 2021年3期2021-03-07

  • 大同诗章
    大同,宛如读一首诗章。这首诗章意境深远、节奏铿锵,韵致饱满、辞彩飞扬,读来品来让人让人击节赞叹,让人热血奔腾,让人豪情万丈。这首诗章的基色是苍茫雄浑的。那充满阳刚气质的塞上连绵远山和无边旷野,以及时常呼啸掠过的浩荡朔风和从远古奔腾而至的莽莽黄沙,让人备感一种粗犷豪放之美,时常会让人想起唐时边塞诗人笔下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等名句来,一份雄阔壮美的诗情会油然溢满心胸。这首诗章的底蕴

    小品文选刊·印象大同 2019年9期2019-09-10

  • 《比萨诗章》中“白色”的视觉分析 ——文化镜像中的庞德“误认”策略
    清晰。他的遗作《诗章》(TheCantos)是一部包含了120个片段的史诗,倾注了他毕生精力,也是他最重要的作品。在意大利被监禁时,庞德开始创作题为《比萨诗章》(ThePisanCantos)的诗。1949年,此诗被美国国会图书馆授予博林根奖。尽管其中显露的政治倾向备受争议,然而《比萨诗章》在文学史中日渐被确认为庞德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至今已有很多关于《比萨诗章》的论著,如赵毅衡的《儒者庞德:后期〈诗章〉中的中国》,休·肯纳的《〈比萨诗章〉论述》,杰夫·特威

    长春大学学报 2019年3期2019-02-16

  • 意象派诗人庞德和他的作品《诗章》解析
    了他的著名作品《诗章》。《诗章》结构宏大,内容庞杂,被称为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百科全书。本文通过解析《诗章》来探讨诗人主观的思想感情。【关键词】庞德 意象 《诗章》 美国诗歌谈到20世纪的美国诗歌,埃兹拉.庞德是个绕不过去的人物,他是美国20世纪最具有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他对20世纪的美国文学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庞德是‘意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首先启用了“意象派诗人”这一称谓。“意象派”起源于英国的伦敦,后来又流行于美国,在1909年到1917年,这一运动

    商情 2018年48期2018-11-22

  • 《重读先烈诗章
    《重读先烈诗章》作者: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 2016年6月内容介绍《重读先烈诗章》收录了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至1949年新中国建立28年间为中国革命牺牲的100位革命先烈写作的诗歌。全书按照烈士牺牲的时间先后排序,诗歌的作者既有李大钊、瞿秋白、恽代英等党的重要领导人,也有余祖胜、古承铄等大批普通的青年革命者,诗歌表现了革命先烈忧国忧民、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和愿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崇高境界,展现了革命先烈对革命必胜

    内蒙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2017年4期2017-06-23

  • 重读先烈诗章,坚定理想信念
    上,托出重读先烈诗章几个大字,特别是“重读”二字用了亮黄,显得格外醒目,提示着这本诗集厚重的精神价值,是值得我们反复读的。《重读先烈诗章》收录了李大钊、向警予、邓恩铭、恽代英、瞿秋白、方志敏、杨靖宇、陈然等100位中共革命先烈的遗诗。这些诗文按先烈们的卒年排序。每篇诗章包括先烈遗诗正文、先烈生平简介和诗文赏析三个方面的内容。精彩的诗章、感人的经历、精当的解读,让读过之人深刻地感悟了先烈们心系天下的家国情怀。这些诗章,有的写于寻求革命真理的道路中,有的写于对

    共产党员·上 2017年4期2017-06-07

  • 重读先烈诗章,坚定理想信念
    文/王霞重读先烈诗章,坚定理想信念◎文/王霞放下这本书,凝眸其上,不由得肃穆庄重地端详起来:淡淡土黄故纸般的封面,暗金色的手写体诗句的底纹,一道长方形的重红之上,托出重读先烈诗章几个大字,特别是“重读”二字用了亮黄,显得格外醒目,提示着这本诗集厚重的精神价值,是值得我们反复读的。《重读先烈诗章》收录了李大钊、向警予、邓恩铭、恽代英、瞿秋白、方志敏、杨靖宇、陈然等100位中共革命先烈的遗诗。这些诗文按先烈们的卒年排序。每篇诗章包括先烈遗诗正文、先烈生平简介和

    共产党员(辽宁) 2017年7期2017-05-15

  • 郭祖荣《乐诗三章》赏析
    三个乐章构成第一诗章:用杏花、春雨和江南等意象构成意境。音乐旋律自由、表达作曲家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第二诗章:将古词牌“鹊踏枝”作为写作依据。第二诗章与第一、第三诗章形成对比,音乐生动、活泼、谐谑。作曲家愉快的心情跃然谱上。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另一番品味。第三诗章与尾声:这个乐章像是作者在回忆,音乐有了叙事性;中段音乐像是作曲家在沉思;尾声再现了第一诗章的主题,在音乐结构上起到了首尾呼应的效果,也体现了作曲家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乐观的心态。(二)结构的主体性特征

    北方音乐 2017年2期2017-03-16

  • 甘谷列的诗
    曾经如此》《矿山诗章》《广州诗章》和长诗《黑色苍茫》等。诗作曾在国内《诗刊》等多种刊物发表,并入选《中国新诗年鉴》等多种选本。山中读书山看着你天看着你你看着你你啊你,还坐在这里!五百年前我是这里的一块石头五百年后我是这里的一个人五百年前我是这里的一棵树五百年后我是这里的一个灵魂岁月无情,心灵煎熬痛哭无声……群山寂静,四野无人你啊你,还坐在这里手捧一本书,呆呆出神责任编辑   凌冬笑  侯建军

    红豆 2015年11期2015-10-29

  • 青藏诗章
    ◎ 魏彦烈青藏诗章◎ 魏彦烈在巴塘草原看赛马这是2014年4月20日在巴塘草原我看见一位老人挤在人群里手捧白色的哈达紧盯着他的马匹和马背上的孩子一圈、二圈、三圈从面前跑过被扬起的风沙模糊那匹黑色的马呼吸着高原缺氧的空气驮起一个遥远的追求不要命地奔跑着跑进我的梦里用力地勒紧缰绳停不住生命的脚步草原黄昏夕阳驱赶着羊群走向不远处的村庄草原越来越小小成眼前一朵花红色的花瓣藏不住两只相爱的蝴蝶迎面而来的风轻轻地吹起又小心地放下天色安静下来我仿佛听到灵魂窃窃私语巴塘草

    延河(下半月) 2014年8期2014-11-14

  • 从《诗章》看庞德的英雄崇拜情结
    富英[摘要] 《诗章》中庞德把史诗英雄奥德修斯作为贯穿诗篇始终的原型人物,传达了诗人庞德“英雄”救世的理想。神话中的英雄原型的不同侧面——返乡的航海者、有勇有谋的行动者、秩序的创建者及坚定的追寻者“置换变形”为诗篇中的汉诺、马拉泰斯塔、亚当斯和杰斐逊、墨索里尼以及诗人自己等历史和现实中的“英雄”。他们都是庞德心目中与奥德修斯原型一脉相承的“奋力走出愚昧走向真知”的精神的化身,表达了庞德的“英雄崇拜”情结。[关键词] 庞德;《诗章》;奥德修斯原型;英雄崇拜[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2期2014-08-19

  • “只有情感永存”——《诗章》中永恒的和复现的主题
    、引 言庞德的《诗章》以其艰涩朦胧成为现代主义史诗中一部令人费解而又颇具争议的作品。郑敏认为,在语义范畴内,诗歌的显著特点就是它包含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表层结构是诗歌的字面意义,而深层结构才是诗人表达和创作的真正意图。诗人在创作过程中通过不同意象的组合给读者以启发和暗示。读者对诗歌的接受不可能随着对诗歌字面意义的理解而完成,而是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进入诗歌的深层结构,接近诗人创作的真正意图。在《诗章》看似零乱碎裂的诗行中,一定有个待挖掘的深层结构。庞德认为

    名作欣赏 2012年30期2012-08-15

  • 红色诗章(组诗)
    姜 了红色诗章(组诗)姜 了延河革命者喝过延河的水延河流出凝重延河和革命者的心胸都涌动过前所未有的波澜延河被革命者的目光凝视过延河流出深情延河流着革命者的愿望流进黄河激起黄河更大的波涛宝塔山宝塔不止九层宝塔山还在高长宝塔山是坚实的基座宝塔是不停高耸的丰碑日月辉映宝塔山上的丰碑宝塔山在历史中雄伟星火燎原起初只有为数不多的人知道星火能够燎原他们坚信星火燎原后熊熊大火燃烧起来是何等壮观熊熊大火势必要烧到改天换地其实当初有让星火去燎原之信念的那些个人自身就是无比珍

    支部建设 2012年32期2012-08-15

  • 克孜尔千佛洞诗章
    华栋克孜尔千佛洞诗章邱华栋我无法面对那山坡上的洞窟在那些洞窟里,佛的声音和形象以刺破黑暗和时间的力量让我沉醉和宁静我无法面对那些被人的黑手破坏的壁画在岁月的长河里,我们都是沧海一粟都应该敬畏时间的力量和死亡的召唤,并最终回到那里回到没有声音也没有图像的虚空回到暗处,成为佛的一个词我无法面对连绵的流沙在继续侵蚀着大地和洞窟在侵蚀着我的心在面对克孜尔千佛洞的时候我已没有了自我在千年的绵延里我们一定是一粒渺小的沙子被佛的手掌逐一过滤

    西部 2011年5期2011-08-15

  • 论庞德《诗章》的叙事空间
    程度的空间性。《诗章》是庞德用四分之三的生命完成的一部史诗性力作,其叙事空间的表现形态和形成的原因与众不同。一《诗章》叙事空间的独特性首先表现在历史和地理的跨越上。《诗章》的叙事不是线性的即非历时的,而是无数历史横断面或历史碎片的并置。叙事时间断裂、无序与跳跃。庞德早在《罗曼斯精神》(1910)里就曾经说过:“凡在与诗歌相关联的地方,所有时代都是同时代的”(转引自William Pratt,2007:172)。庞德的历史观与众不同,在历史与个人的意志的关系

    名作欣赏 2011年29期2011-08-15

  • 论《比萨诗章》叙事的复调性
    的复调”。《比萨诗章》是庞德长篇史诗《诗章》里的第74-84篇,是诗人在比萨俘虏营里的心路历程的记录或抒怀。《诗章》沿着诗人无边的思绪和遐想展开,时空跨度巨大,过去与现在,历史与现实随意切换、并置,众多个性鲜明的、独立自主的声音对话与交流,形成其叙事的独特复调性。本文的目的不在于比较庞德《比萨诗章》与陀氏小说复调性的异同,而是探索研究庞德《比萨诗章》叙事复调性的独特性及其形成原因。一、《比萨诗章》叙事复调性的独特性叙事主体的频繁变调《比萨诗章》叙事的复调性

    名作欣赏 2010年23期2010-08-15

  • 流淌于心理时间之上的异质历史——试析庞德《诗章》中的历史
    代诗歌的创新。《诗章》是庞德创作的格局浩大的史诗,但若将该诗严格界定为传统意义上的史诗却并非十分合宜。因为在解读史诗的过程中,读者期待的是一篇叙事诗,并预想着以时间顺序铺陈的史实,且诗中插入的评论也应为叙述史实服务。且看庞德在该诗中是怎样来组织历史事件的吧:诗中出现的任何史实都无华丽纷呈的背景,没有结尾,甚至好像没有目的。这些史实的呈现是疏散的,异质的,非故事形式的。埋首长卷,读者可能迷失在这些历史事件之中。因为这些断裂的、碎片似的史料极有可能被误认为无特

    名作欣赏 2010年21期2010-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