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家国情怀培养误区探讨

2021-07-29 02:27解功星
中学历史教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林觉民共情家国

解功星

家国情怀作为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最高层次的培养目标,如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落地”,已经成为历史教育的重要使命和崭新命题。但从教育实践看,家国情怀在“落地”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误区,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探索应对策略,求教于万家。

一、家国情怀培养中存在的误区

南京市每周一次市级历史教研活动,每次观摩3-4节课堂教学,从已观摩的课例看,一些教师在“家国情怀”培养上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

1.认识上的“以偏概全”。一些历史教师把家国情怀单一地归结为对国家、对民族的情感,其实,家国情怀还应包含“国际视野”。如一位教师展示《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洋务运动”一目时,把家国情怀仅归结为“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毋庸置疑,抵制外国的经济侵略的确是爱国的体现,但如果把“洋务运动”的家国情怀仅仅局限于“抵制外国的经济侵略”,则有“一叶障目”的倾向。家国情怀至少包括三层内涵:一是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即“爱国主义”;二是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责任感;三是国际视野。洋务运动的背景、过程及影响比较全面地彰显了家国情怀的三层要义。

2.路径上的“简单灌输”。在听课过程中,笔者发现一些教师在家国情怀培养教学中,存在简单灌输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一是没有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史料支撑,简单地得出了一些结论,违背了“论从史出”的基本原则,缺乏史料实证精神。其实,家国情怀是核心素养的最高目标,我们在渗透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过程中,同样也有利于家国情怀的培养;二是没有关注家国情怀培养的关键,家国情怀终究是“人”的情怀,培养家国情怀要从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出发,单一地从历史事件出发难以给学生更感性的认识;三是对家国情怀缺乏理性的分析,没有形成真正的“逻辑链”,难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和世界观。

二、运用“共情”策略渗透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一般说来指的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持有的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对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持久的理想追求,是对自己国家和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前途和命运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1]可见,家国情怀本质上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目标,而情感的培养,需要通过情感的渗透、培育才能实现,简单的灌输则无法达到预期目标。

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曾提出共情(empathy)的概念,也称为神入、同理心,又被译作同感、同理心、投情等。在笔者看来,家国情怀的培养其实就是在培养学生对国家、对民族乃至对人类之爱的同理心,历史课堂教学需要“共情”策略。

策略一:与“境”共情,渗透家国情怀

限于篇幅的原因,历史教材对历史事件的描述,往往都是以“结论性”的概述为主。如果让学生深入理解这些“结论性”的概括,培养学生对国家、对民族、对人类的大爱,就需要我们遴选出一定数量的史料,营造有效的历史情境和问题情境。

以高三二轮专题复习“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潮流”为例,教材上只有一句“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的评价,很难让学生理解《辛丑条约》对中国造成的危害,也很难理解中国为什么会从维新变法走向民主共和的道路,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选择了陈旭麓先生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的两则史料,让学生理解《辛丑条约》对中国的危害和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

材料一:《辛丑条约》所规定的赔款多达白银4.5亿两,加上39年期限中应付的年息,总数在9.82231两以上。……每年赔款均分摊入省,各省又分摊入州县,州县复分摊于各色人等。最后的结果是丁粮加派和旧税愈重、新税愈多,以致“凡肩挑背负、日用寻常饮食之物,莫不有捐”。中国社会的每一个人都承受了庚子赔款之苦。

材料二:对于列强来说,驻兵的意义并不在于数量,而在于权利。在这种权利下,东交民巷的大炮注视和监督紫禁城,象征着条约制度的权威和中国的国将不国,一个西方的历史学家说:到了这个时候,“它已经到达了一个国家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低到只是保持了独立主权国家的极少的属性的地步”了。

从史料情境看,材料一说明了“中国社会的每一个人都承受了庚子赔款之苦”,材料二说明了“只是保持了独立主权国家的极少的属性的地步了”。这两则材料,都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对家国的认同感、对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责任感,同时,还可以用来佐证此后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

从问题情境看,我们也可以设计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一般来说,“比较性的题目”、“反向性的题目”、“追问性的题目”、“假设性的题目”、“辩论性的题目”最容易激发学生去思考、去探究。基于这个认识,笔者在教学中设计了这样的题目:阅读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辛亥革命的爆发到底是“早产儿”还是“顺产儿”?为什么?

通过赔款数量、国人负担、驻军危害等史料,很容易让学生理解《辛丑条约》对中国的危害,让中国国家性质发生了更深入的变化,“国将不国”的特征更加明显,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性。同時,通过“比较性的题目”—“早产儿”还是“顺产儿”的设置,让学生深刻理解中国从改良之路走向革命之路的必然性,通过革命手段救民于水火,同样也是“家国情怀”的彰显。

策略二:与“人”共情,渗透家国情怀

历史是由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构成的,如果说历史事件是历史的“骨架”,历史人物就是历史的“血肉”。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走进历史人物的内心,与历史人物共情,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家国之情。

以《辛亥革命》一课教学为例,人教版教材只在“历史纵横”栏目里用小字介绍了“黄花岗起义”,由于内容偏少,史料不完整,很难让学生理解黄花岗烈士的报国志、爱国情。在教学中,笔者引用了黄花岗烈士之一林觉民的《与妻书》,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意映卿卿如晤: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

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嗟夫!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可以模拟得之。

在学生阅读上述材料之后,笔者与学生交流以下问题:为什么林觉民会“泪珠和笔墨齐下”?为什么林觉民说“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从“为天下人谋永福”可以看到他怎样的“家国情怀”?

这段文字相对浅显,情感却非常真挚:对妻子、对家庭、对国家,林觉民都怀有深深的不舍。读了林觉民的《与妻书》,有利于引导学生去真正理解“天下为公”的概念,去理解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所闪烁的家国情怀的光辉。这种家国情怀,不仅仅具有时代价值,更具有跨越时空的力量。

策略三:与“理”共情,渗透家国情怀

作为情感的培养目标,家国情怀的渗透,靠简单的说教很难达到预期目标,需要我们给学生讲明道理:为什么要有家国情怀?历史学科是说理的学科,说明道理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认同你的说理,从而实现对国家、对民族的认同。

2011年江苏高考历史卷有这样一道选择题:1938年4月,中国飞行员陈怀民在武汉空战中与日军飞行员高桥宪一同归于尽。随后,陈怀民的妹妹致信高桥的妻子美惠子:陈怀民猛撞高桥的飞机,不是发泄对高桥的私仇,而是代表着两种不同力量之间的较量。同时表示,她们一家对美惠子没有怨恨,希望有一天能够友爱地握手。此事:

①发生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  ②反映了正面战场的英勇抗战  ③说明两国人民深受战争之害  ④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博大胸怀

A. 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在讲解这个题目时,要注意防止学生对爱国主义的误读,陈怀民是真正的拥有“家国情怀”的军人,他用飞机撞了日机,充分体现了他对国家、对民族的高度认同感、责任感,体现了他对国家、对民族的大爱,是其家国情怀的重要体现。可高桥宪一认同的是法西斯主义,认同的是日本侵略者所宣称的实现“大东亚共荣圈”的侵略理念,这根本不是爱国主义,更无法用“家国情怀”来衡量,因为,高桥宪一等侵略者所愛的那个“国”,本质上就是侵略至上、殖民至上、扩张至上、掠夺至上的“军国”或“军国主义”。

家国情怀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简单的灌输,需要学生与历史、与历史人物的共鸣,在共鸣的基础上认同,在认同的基础上去践行,让家国情怀真正从学生的心田里滋长。

【注释】

[1]朱汉国:《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释义》,《历史教学》2018年第3期,第10页。

猜你喜欢
林觉民共情家国
共情疲劳
家国情怀的乡土文化“软着陆”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一封《与妻书》,千古家国情
人们为什么不想感同身受
林觉民:不负家国却负卿
立足“小我” 彰显“大我”——家国情怀类作文如何避免同质化表达
不科学的安慰会伤人
谁咬得更厉害
辛亥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