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波 林志
2020年10月15、16日,广东省义务教育历史学科教师培训在珠海隆重举行。作为培训活动的议程之一,我们有幸代表东莞历史教研团队,进行以“文景之治”内容为依托,“国家一统,人民至上”为主题的片段教学展示。
一、在教学追求中寻找突破方法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主体,同时参与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他们不仅创造社会财富,而且创造并变革社会生活。”[1]与人民群众的存在紧密联系的杰出人物,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质,与普通民众相比,他们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更具有特殊性。但杰出人物的出现及其作用,是由社会历史发展的时势造成的,即“时势造英雄”。我们考察社会历史的发展时,既要承认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也要肯定杰出人物的作用。
“文景之治”是统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的子目。教材主论汉文帝,兼叙汉景帝,两位有为之君勵精图治、共同开创的治世局面,史称“文景之治”,成为后世津津乐道的“治世典范”。在落实相关史实的基础上,如何审视盛世局面形成中,君主个人善治与人民群众推动作用的关系,深化“文景之治”的内涵,彰显“国家一统,人民至上”的主题,是首要思考的根本问题。
“文景之治”出现于汉初特定的时空背景下,背后处处活跃着“人”的身影,既有颇具韬略、显性引领的杰出人物,更有默默付出、隐性推动的人民群众,反映了君与民的互动,显现出国与家的牵连,凝聚着浓厚的家国情怀。充分挖掘历史人物鲜活的生平故事和丰富的情感世界,通过人物的微观视角,透视宏观的治世图景,引领学生从感性认知上升为理性认知,理解“治世典范”的深刻内涵,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和现实意义。对此,笔者将达成教学主题的突破方法凝练为:“治世典范”背后的叙史见人。
二、在故事探秘中形成理性思辨
“治世典范”背后的叙史见人,需要在教学中梳理“文景之治”相关史实,聚焦文帝治国理政的故事,创设情境,展开探秘之旅,引导学生通过文帝的视角,体察“文景之治”的丰富内涵,探寻“文景之治”的治世“密码”,涵育“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的唯物史观素养,形成理性思辨。
1.以德服人,怀柔安边
汉文帝刘恒,作为汉高祖刘邦的侧室之子,本继统无望。但在诡谲多变的政治乱流之中,于公元前180年被拥立为帝。时局艰险,作为继位新君,文帝迎来了一个重要的政治对手——赵佗,如能妥善应对,化解政治症结,不失为宣传治国理念、树立政治威望的绝佳良机。
材料一:秦已破灭,佗即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
——《史记》
赵佗,原是秦朝南海郡将领,后来趁乱叛秦,兼并邻郡,行不忠不义之举,割据一方,自立为南越王。刘邦徐图抚之,吕后则欲急起杀之,奈何兴兵无果,徒增伤亡靡费。至此,恩抚则威不足慑,剿杀却力有不逮,南越国遂成边疆大患,悬而未决,陷文帝于政治僵局之中。为打破僵局,收安边之效,文帝采取了“惊人”举措。
材料二:(文帝)乃为佗亲冢在真定,置守邑,岁时奉祀。
——《史记》
材料三:上褚五十衣,中褚三十衣,下褚二十衣,(文帝)遗王。愿王听乐娱忧,存问邻国。……南粤王恐,乃顿首谢,愿奉明诏,长为藩臣,奉贡职。
——《汉书》
文帝派人修坟扫墓,祭拜赵佗父母,并以后生晚辈自居,亲切问候赵佗。赵佗虽为边疆叛臣,但文帝没有挟天子之威,乘国力之势,反而处处彰显谦下之风。最终,在文帝的怀柔“攻势”下,赵佗心悦诚服,称臣纳贡,镇守边疆,终其一生再无叛汉之举。一个“恐”字尽展文帝之风范:将坦荡胸怀与若水柔德的君王形象映衬得生动光辉,把“以德服人,怀柔安边”的治国智慧表现得淋漓尽致。
但是,文帝为何要选择德治招抚,而非武力征服的方式来处理南越国问题呢?看似“意料之外”的惊人举动,实则是“情理之中”的充分考量。文帝不费一兵一卒,便有效化解了困扰汉朝多年的边疆症结。“以德治国”,一方面是吸取了秦朝因暴政而亡的教训,另一方面是沿袭西周“敬德保民”的德治思想,进一步彰显汉朝政权的正统性和合法性。与此同时,以和平方式解决政治争端,减少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有利于汉初社会民生的恢复和发展。至此,透过文帝以德服人的政治行为,深刻认知汉朝“以德治国”理念的价值所在,自是水到渠成。
2.仁爱宽厚,省刑化民
身居君位,文帝面对过无数棘手的难题,既有展现政治智慧、迎刃而解之时;也有陷入两难境地、抉择艰难之际。缇萦救父,便是摆在文帝面前的一大难题:文帝十三年(公元前167年),年仅15岁的缇萦因父亲被判肉刑(主要包括刺面、割鼻、砍脚等)而上书陈情。
材料四:妾伤夫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虽复欲改过自新,其道无由也。妾愿没入为官婢,赎父刑罪,使得自新。
——《史记》
缇萦力陈肉刑的残酷性,甚至愿意代父受刑。其言情真意切,有理有据。肉刑自古有之,缇萦的一纸短书,自是道尽了缇萦的拳拳孝心,更是诉不完天下百姓对肉刑的控诉心声。舆情甚于虎,对于安不忘危的文帝而言,堪比一次公关危机。是否批准缇萦的请求,竟令文帝陷入法与孝的两难境地:倘若批准,则法律权威无存,动摇国家法治根基;如若拒绝,则孝道意义全失,违背以孝治国的传统。站在治国之君的立场上,审视缇萦的请求,不禁发人深思。在与朝臣反复商议之后,文帝颁布诏令:
材料五:朕甚怜之。夫刑至断支体,刻肌肤,终身不息,何其楚痛……岂称为民父母之意哉!其除肉刑。
——《史记》
面对受肉刑戕害的子民,文帝“甚怜之”,感其“楚痛”,强调绝非“为民父母之意”。如同父母对待子女一般,文帝对子民为刑所累感同身受,怜悯、不忍、愧疚之情溢于言表。最终,文帝顺应舆情,赦免缇萦之父,并毅然废除肉刑!文帝敢于改革的魄力和关爱子民的善行,既保缇萦一家之安,更谋天下子民之福,诠释了仁君应有的责任担当,充分彰显了“以仁治国”的理念。在肉刑废除的背后,隐约可见人民对文帝治国理政的推动作用。
3.躬行节俭,依山为陵
公元前157年,文帝走到了人生的终点,死后被葬入霸陵。古人崇信“事死如事生”,陵墓作为皇帝最重要的形象工程之一,纵使极尽奢华也属正常之举。因此,聚焦霸陵,有助于从另一个视角和维度来体察文帝的治国理念。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逝,帝陵的修建征用了数十万民夫,至二世皇帝胡亥继位后才最终完工,以封土堆为中心,周围陪葬区分布众多,规模极其宏大。相比之下,文帝的霸陵却显得尤为“寒酸”。
材料六:霸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依山凿穴为玄宫的帝陵,对后世帝陵依山为陵的建制影响极大。
——纪录片《帝陵·西汉帝陵》解说词
材料七:(文帝遗诏曰)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
——《史记》
文帝摒弃人工建陵的传统墓葬形式,选择把陵墓深藏在大山之中,开创皇帝“依山为陵”的先例。临终之时,文帝甚至将节俭的理念写入遗诏,告诫后人厉行薄葬,不得用金银铜锡作为霸陵的陪葬品。遗诏中的一字一句,皆是这位克勤克俭之君向天下百姓传递的价值导向,既彰显教化之意,更显明志之心。
“成由勤俭败由奢”,居安思危的文帝,始终把节俭作为治国安民之大道,而视奢侈浪费为祸国殃民之畏途。可我们不禁疑惑:普通人尚有追求享乐的欲望,更何况是一国之君呢?但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文帝依然严守节俭的红线,强调薄葬,究竟是何因素在无形之中制约着他呢?要解开这一谜团,就必须回到汉初的历史“现场”。
材料八:(汉初)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汉书》
汉朝建立之初,经济凋敝,执政者不得不遵从民心,节约民力,克己尚俭。“民心”、“民力”堪比一只“无形的手”,始终制约着汉初君臣的治国理政。文帝在秉承先辈遗志的同时,始终一心为民,恪守“以俭治国”的理念。故而,当我们再次回望朴实无华的霸陵时,不禁心生敬意,感受到一份“奢华”的厚重!
纵观文帝的一生,既有德才兼备的超凡,亦有躬亲自省的可贵,又有防微杜渐的敏锐,堪称君王楷模。“德”、“仁”、“俭”,不仅是文帝奉行如一的治国理念,更是后世所宣扬推崇的治国智慧。细细体察,无不聚焦于“人”:以民为本、重视人民、关注民生,人民始终作为一股力量,若隐若现地“主宰”着文帝的治國理政行为,推动着汉初历史的发展,最终开创治世局面。作为治国之君,唯有遵奉“人民至上”,方能实现“国家一统”。
三、在历史评价中感悟治世典范
文帝、景帝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和高超的治国智慧,在继承汉初休养生息政策的基础上,积极作为,适时改革,治下的四十余年间,勾勒出一幅波澜壮阔的盛世华章,呈现出令人着迷的时代风采。
材料九:至今上(汉武帝)即位数岁,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史记》
材料十: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
——《汉书》
文景时期,社会政治清明,粮食丰足,财政收入增加,马匹增多,家给人足,史称“文景之治”,为汉武帝的文治武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作为我国历史上有确切史料记载的第一个治世,“文景之治”隐藏着增进人民福祉、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治世“密码”,受到历代史学家和执政者的推崇,成为治国守成的典范,美誉流传千载。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2]习近平总书记将“人民至上”的理念置于治国理政的核心地位,强调“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3]。时至今日,当我们回溯“文景之治”,依旧具有积极的时代价值和教育意义。
对此,笔者设计如下结语:“我们所看到的治世,无不根植于特定的历史土壤之中,镌刻着深深的时代印记,是中华民族追求国家强盛和百姓安康的生动写照和薪火相传。治世的出现,固然离不开执政者等杰出人物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治国智慧,但更离不开千千万万人民群众的付出与推动。正因为如此,‘文景之治才成为历朝历代、乃至今天依然备受推崇的‘治世典范,蕴含着治国理政的宝贵经验与璀璨智慧。”基于唯物史观的引领,透过“治世典范”、叙史见人,有助于认知“人民至上”的深邃意蕴,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聚力托举伟大中国梦的万里苍穹。
【注释】
[1]萧前,李秀林,汪永祥主编:《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三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254页。
[2](汉)刘安著,刘少影译注:《淮南子》卷13《氾论训》,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16年,第121页。
[3]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8-05/04/c_1122783997.htm,2018年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