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梦伊 许晓玲
摘 要 生活化视域下的社会课堂以其独有的实践价值和教育功能,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关键作用,通过社会课堂融通“大思政”育人格局,是贯彻落实“三全”育人战略的重要举措。从生活化视角出发,社会课堂与“大思政”育人格局在逻辑起点、价值导向、现实旨归方面具有内在耦合性。二者教育要素彼此贯通,且社会课堂为“大思政”格局构建提供实践依托,为讲活思政课提供活水源泉,这也是社会课堂能够融通“大思政”育人格局的现实条件所在。有效利用社会课堂融通“大思政”育人格局可以通过宏观上统筹、中观上主导、微观上共建等路径来实现。
关键词 生活化;社会课堂;大思政;育人格局;融通
2021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1]习总书记的这番重要讲话,承载了他对“大思政课”的期望,也为思政建设指明了实践路径—善用社会课堂讲活思政课,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生活化教育主张贴近现实生活,在生活实践的回归中立德树人。生活化视域下的社会课堂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知识世界贯通生活世界,是教育与生活完美结合的实践。在“大思政”育人理念的指导下,充分挖掘社会课堂的“养分”,探寻社会课堂融通“大思政”格局的实践路径,是新时代创新思政教育、凝聚育人合力的新举措。
一、生活化视域下社会课堂与“大思政”育人格局的内在耦合
我国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提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可以发出力量,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2]生活教育的力量表现为:第一,通过生活教育的实践可以培养学生优秀的思维习惯和行为品质;第二,生活教育可以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成长为完整的“社会人”;第三,生活教育所培养的不是“书呆子”,而是实干家,这是社会发展前进的人才基础。“生活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践方向”[3],要培养国家和人民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生活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立足点和实践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方针总是跟随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不断更新。社会课堂又是在原有现实生活的基础上,遵循教育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而精选的最具教育价值的各类社会资源、实践活动。因此,生活化视域下的社会课堂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挖掘社会生活中的有效教育资源进行实践育人。这与当下所倡导的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大思政”育人格局在逻辑起点、价值导向、现实旨归方面都有着共通之处。
(一)逻辑起点:立足生活,全方位育人
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观点,诠释了生活中无时无刻不蕴含着教育,社会就是一个生动的大课堂的观点。回归生活也是思想理论教育、实践育人的教育方向[4],社会课堂的形成基础是生活,那么它育人的逻辑必然是以生活为本、多方位育人。“大思政”育人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的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的,在后来的会议中总书记也多次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5]。这充分说明“大思政”育人格局应然是一种多方位的,涉及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立体工作格局,而这三者存在与发展的共同基础就是社会生活,通过生活这个公共基点协同育人,因而“大思政”育人格局构建的逻辑起点也就是立足生活,全方位育人。
(二)价值导向:以学生为本,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环节和根本任务,开展思政教育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走进学生心坎里,关爱、引导、服务学生。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是独立的个体,兴趣爱好、认知特点、行为习惯等各有差异,社会课堂以其开放性、生动性、体验性和生活性的特点,一切从学生出发,利用社会资源平台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个性差异化需求,帮助学生在深入社会、亲身实践中验证知识、汲取经验、获得成长。“大思政”是一种人本教育观,它一改传统教育中固化模式、各自为政的弊病,主张从学生出发,把握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综合学生成长的各阶段影响因素,整体制定全程、全方位的教育计划,以切实发挥出思政教育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作用。
(三)现实旨归:实现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6]怀特海在所著《教育的目的》中提出:“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7]尤其是在“知识本位”走向“核心素养”的新时代,学生的学习形式、学习资源、学习风格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既要全面发展,也要个性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大课堂就是最适合利用的教育资源。“‘生活教育的根本宗旨是人的自由发展和自我的觉醒”[8],社会生活提供了丰富的实践资源、广阔的发展空间,有利于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现自我价值,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特性是集教育的文化属性和意识形态的政治属性于一体,“大思政”育人格局的构建也正是基于这些特性,使学生在“思”中认知、在“践”中发现、在“悟”中升华,实现个体从认知模式和行为方式到意识形态、实践能力的转变,这种最持久发挥效用的精神力量能够指导个体更好地实现自由全面发展,这也是“大思政”育人格局的现实旨归。
二、社会课堂融通“大思政”育人格局的
现实可能
党的十八大以来,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一直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工作部署,思政教育的中心是围绕“人”展开的,更具體来说是培养“社会人”,这种社会属性的内在寓意是通过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进而达到规范行为、遵守社会规则的作用。社会课堂自身独有的实践价值和教育功能为其融通“大思政”育人格局创造了现实条件,简要概括,就是社会课堂的教育要素能够贯通“大思政”格局,社会课堂的资源平台为“大思政”格局构建提供实践依托,社会课堂的鲜活素材能为讲“活”思政课提供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一)社会课堂与“大思政”格局要素彼此贯通
“大思政”育人格局是一个立体育人系统,涉及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它通过一定的制度、规划、形式等将教育主体和要素整合。社会课堂与“大思政”育人格局同处于一个大教育环境之中,教育资源、教育内容、教育目的以及所面临的教育问题等相互关联、相互影响。首先,社会生活多元多样,社会大课堂的教育内容和教育资源经过精心组织可以用来创新思政实践资源和生成思政育人环境,打造动态教育系统,构建立体育人格局。其次,理论与实践辩证统一,“大思政”格局是思想理论、战略体系,社会课堂是实践工具,社会课堂的教育效果会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大思政”格局的开展。可见,社会课堂的育人要素存在并贯穿“大思政”格局始终,二者彼此融合,同向发展。
(二)社会课堂为“大思政”格局构建提供实践依托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9]社会实践活动本身就是一种知识与教育融合的活动。“大思政”是一种全方位的育人模式,主张整体优化、全员参与、过程渗透,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在资源、内容、载体、路径等方面的全面性,能够涵盖学生成长发展各方面。这些战略理念落实到实践中,就表现为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体验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研学旅行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等,这些活动都需要依托社会课堂开展。在社会实践课堂中注入教育内容、教育思想,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更容易也能更深刻理解知识,促进知行的转化。社会课堂蕴含丰富的资源,在显性资源方面,包括著名的红色教育基地、博物馆、革命老区、历史遗迹、乡土资源等;在隐性资源方面,包括优良家风、淳朴民风以及传统文化、革命精神等。因而,不论是在显性资源还是隐性资源上,社会课堂都可以为“大思政”格局提供强有力的实践依托。
(三)社会课堂为讲活思政课提供活水源泉
孟子曾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完全信奉书本上的知识,是迂腐死板、脱离现实的。人类认识的一般规律告诉我们,人的认识起点是直接经验,而学生在校内课堂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一般都以间接经验为主,这些理论、概念和原则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不容易理解和接受。因此,在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就需要利用社会生活中的典型案例、素材等来解释抽象理论,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当下,“战疫”故事就是最鲜活的思政课素材,疫情当前,逆行出征、英勇无畏、患难与共、守望相助……这些伟大精神背后的故事深刻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真实的故事自有千钧之力,社会课堂中的这些真实素材为讲活思政课提供了活水源泉,使思政课更加鲜活,更容易走进学生心中。
三、生活化视域下社会课堂融通“大思政”育人格局的实践路径
古人云:“敬孝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可见,教育自古以来都居于重要地位。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十四五”开局起步关键节点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历史交汇期。特殊的时代背景和使命要求我们要借助社会大环境的优势和机遇,着眼全局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在宏观上完善和协调体制机制,中观上把握规律和加强政治引领,微观上善用生活素材盘活思政小课堂,从而形成立体全面的“大思政”格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一)宏观统筹:完善顶层设计,打造协同育人体系
高校思政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形成实践育人、环境育人、组织育人的高效体系。“大思政”育人格局的内涵是“大”与“合”的统一,宏观统筹为“大”,协同育人为“合”。首先,要健全制度机制。思政教育要以立德树人为实践导向,形成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各司其职、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大思政”工作机制,突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能力,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打造协同育人体系。其次,要及时调配资源。家庭、学校、社会三大阵地是“大思政”育人的重要资源所在,三者各有优势。家庭对个体成长具有奠基性作用,学校具备专业的思政教师队伍和完善的教学设施,社会蕴藏着丰富的实践资源和平台。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建立坚实的思政育人资源供给体系,强“根”铸“魂”。最后,要激发创新活力。地方教育局和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建立专项考核激励机制,定期考察学校思政教育工作情况,针对当前存在的教育问题,组织专家学者讨论制度改革创新举措。在宏观统筹下建立的“金字塔”式育人体系,是构建“大思政”格局的坚实保障。
(二)中观主导:突出政治引领,把握实践育人规律
“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是思政教育的根本立场和政治方向,以三全育人为核心的“大思政”格局系统地回答了这些问题。实践是人们领悟正确思想观念的最重要、最基本的途径,因此实践活动是认识与教育相统一的活动。用社会课堂融通“大思政”格局,要明确政治方向,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同时以社会课堂为实践依托,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在实践教學中,通过传承红色文化、重走长征路、组织参与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可以加深学生对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10]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可以锻炼自主、自强的意志和实践操作能力,在认识社会、了解国情中提高政治素养和情感认同,在知行合一中落实爱国情、报国志。
(三)微观共建:善用生活素材,盘活思政育人课堂
思政教育从来都不是靠简单地喊口号就能使学生接受、认同,而是要通过实践活动、真实事例来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承担着育人使命的思政课如果仅仅靠讲解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干巴巴”的课堂谁都不爱听。因而,善于将生活素材与当下时政引入思政课堂,使学生获得情感共鸣,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思政课的趣味性与有效性自然得以实现。例如,当下抗疫就是鲜活的思政素材,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取得抗疫攻坚战的胜利,充分体现出中国的制度优势,借此可以增强学生对国家的认同和自信;疫情中广大医务工作者们逆行出征、坚守一线,甚至牺牲了宝贵的生命,借此可以对学生进行团结、仁爱、互助的生命教育等,这些都是思政课最生动的素材。贴近现实生活,让理论联系实际,可以增强理论知识的说服力和吸引力,善用生活素材,解答学生的疑问所在,赋予抽象的理论知识以生动的生活内涵,才会让学生真正“解渴”,从而盘活思政课堂,发挥出思政育人的实效。鲜活的思政课素材,正是亿万中国人已经书写和正在书写的时代篇章,那里,有人民的英雄,有英雄的人民,有“第二个百年”新征程上的阔步向前![11]
“大思政”格局是全面统筹思政教育资源、打造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立体育人格局,社会课堂是侧重于在实践过程中提升人的整体素质和促进全面发展,在生活化的视域下,善用社会课堂融通“大思政”育人格局,是使思政教育回归生活、回归理性的创新举措,有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人而化、因时而为、因新而进,着力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导向、素质提升、综合发展的全方位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杜尚泽.“‘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微镜头·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下团组”·两会现场观察)[N].人民日报,2021-03-07(1).
[2]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2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270.
[3]李辉,孙晓晖.精准思政:必要与可行[J].思想教育研究,2020(6):5-6.
[4]杨晓慧.以“大思政”理念创新思政育人格局[J].思想教育研究,2020(9):6-8.
[5]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6]金明法.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和意义[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1):60-63.
[7]孙先亮.德育工作的再思考[J].基础教育论坛, 2015(3):18-19.
[8]孙逸君.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德育思想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20.
[9]中国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55-56.
[10]韩喜平,王晓阳.论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结合[J].思想理论教育,2019(10):68-71.
[11]张凝.在彰显青春力量中厚植“思政根基”[EB/OL].[2021-04-20].http://www.rmlt.com.cn/2021/0308/609188.shtml.
责任编辑︱庞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