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跨界课堂的“界”在何方

2021-07-29 08:48徐霞
中国德育 2021年9期
关键词:大思政学科融合课程思政

徐霞

摘 要 基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综合育人目标指向,“跨界”成为时下课堂转型的一种全新选择。“大思政”跨界课堂主张全科关怀下的学科知识、学科思维和学科伦理的融合,让各学科之间相互促进、相互滋养,打造一个相融共生的“大思政”课堂。

关键词 跨界课堂;大思政;学科融合;课程思政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1]这一表述彰显了课程思政最为本质的内涵,精准把握了育人工作中价值、知识、能力这三个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将价值塑造的成分有机融入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之中。如何充分挖掘各类课程的育人要素,实现各学科课程思政价值塑造的任务如盐在水,切实达到育人成效,笔者认为,“大思政”跨界课堂是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一种选择,它主张让课程向四面八方打开,打破学科的边界,让各学科之间相互促进、相互滋养,打造一个相融共生的“大思政”课堂。

一、跨界有形,全科关怀

(一)一课多师,“大思政”跨界课堂的初次试水

“大思政”跨界课堂应该是怎样的?它的“界”又在何方呢?如果没有正确的认识,可能就会陷入课堂教學多门学科教师的“客串”,抑或是教学内容的机械拼接。这样的跨界无疑是对分科教学的错误期待。笔者也曾有过这样的一次试水。

1.跨界初体验

笔者在高中《经济与社会》“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一课中,以川藏铁路为背景,选取“川藏铁路到底有多难?”“这么难为什么一定修?”“为什么一定能修成?”三个议题串起本节课。

川藏铁路到底有多难?通过查阅资料,获得相关信息如下:川藏铁路沿线跨“七江”穿“八山”,将穿越世界上地形、地貌最复杂的地区。从川藏铁路地形剖面图可以看到,垂直落差超过4,000米。从成都到拉萨,累计爬升高度达1.4万米。

通过资料的查阅,凭着有限的地理知识,笔者作为政治教师只能从认知层面告知学生它很难。基于此,笔者邀请本班的地理教师走进课堂,尝试从地理学科的角度引导学生分析川藏铁路难在何处。因为只有当学生真正体会它的不可能性,才能真懂“为什么一定要修”的初心和坚守。

地理教师带来了一张地图,并亲自设计了一段川藏铁路的“地理填充图”,让学生在课上完成这条“天路”的沿线“七江八山”。地理教师走进政治课堂把学生乐坏了,完成地理填充图的环节热闹非凡。然而,热闹的背后,我重新审视这一次“试水”,“客串”教师的到场带给学生的是什么?多门学科教师的到场是完美跨界还是“道具展演”?说到底,跨界课堂的目的是什么?学科融合究竟融什么?

2.教后反思

打破学科界限,融合各科知识、思维、方法和精神相通之处,这一目标是跨学科教学所追求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学科的分类越来越严谨、细致,不要说大的门类,就是大门类下面的分支,要想有所建树,也必须严格按照本门学科的特征,用本门学科应有的思维、方法、精神开展研究。对于高中生而言,借助跨学科教学的平台,体悟不同学科应有的思维、方法、角度,从而更好地进入该门学科的学习中,这是进行“大思政”跨界课堂的前提和基础。

笔者开始深刻思考这次试水的问题所在,跨界课堂不是数量意义上的简单加法,不是学科知识的相加,而应该是打破学科边界,将各学科知识、思维、方法等融为一体的“全科关怀”。课堂上学科教师的“客串”,有了跨界的“形”,却缺了跨界的“质”。跨界课堂的“界”应该是让学生成为“交界上的对话者”。

(二)一课多维,“大思政”跨界课堂的应有之态

“大思政”彰显了高中思想政治课跨界融合的目标指向,基于学科知识跨界架构起关联化的“大思政”跨界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中,师生一起寻找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发酵点”、不同学科思维方式之间的“触发点”、各学科素养进阶的“锚点”,让学生真正成为“交界上的对话者”。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探究“大思政”跨界课堂融合创生的路径(见图1)。

“大思政”跨界课堂应立足学科视角,以学科核心知识概念为依托,搭建跨学科的“关联概念”,打破不同学科间的壁垒,明晰并运用跨界的思维方法和分析角度,交叉发挥不同学科课程知识传授与思政课程价值引领的统一,真正实现“学术味”和“思政味”的结合,同时让学生体悟不同学科应有的思维、方法、角度,从而更好地实现“大思政”课堂的素养进阶。“大思政”跨界课堂的意义在于课程形态和教学策略,在迈向“全科关怀”的目标过程中,在有限的适用范围内,走向学科互补。

二、跨界无形,界在融合

(一)打开学科之门:“界”在学科知识的融合

高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仅是一门知识性课程,更是一门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的综合性课程。所以,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性课程,高中政治学科更需要学科知识间、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的相融相生,构建一个“大思政概念网”。这个“概念网”指向的是各关联学科背后的学科观念,充分挖掘各学科的思政基因,融入具体的教学场景中,实现学科知识教学与课程育人的统一,从而让核心素养真正落地生根。

【教学片段】笔者以“川藏铁路”为背景,设计“川藏铁路为什么一定能修成”这一议题,组织学生进行课后社会调查,寻找川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背后的成功密码。设计这样的句式:“我们有              ,所以我们一定能!”学生展开社会调查,从修建技术、地理环境、经济基础、制度保障等多方面展开讨论。

要完成这个教学活动,学生至少需要具备相关的地理知识、经济与政治制度相关知识等。如果学生能够很好地将不同学科知识结合起来,立足于地理环境,寻找到在千难万险中“一定能”的原因在于我国的制度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样的“大思政”跨界教学设计便会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越复杂,越稳定”,多学科知识在课堂上的碰撞,培养学生面对复杂问题时的多维视角,不同学科间的相互补充、相互支撑,让学生在“大思政概念网”中完成内我与外我的融合,从而弥补单学科在核心素养培养方面的局限性。

(二)触发思维关联:“界”在学科思维的融合

“大思政”跨界课堂不仅需要多维学科知识的融合,更需要不同学科思维方式的相互融合,主张以包容的姿态吸纳多学科知识,又以质疑、批判的视角加以审视,进而给学生提供看世界的新视角,也将课堂推向更加通明、灵动和丰富的层面。

【教学片段】英国《卫报》称港珠澳大桥为“新世界七大奇迹”,它“奇”在采用了国内史无前例的建设方案,即“桥—岛—隧”为一体,填补了中国空白,乃至世界空白。教师设计议题:港珠澳大桥为什么不一桥到底?为什么不一隧到底?为什么还要加建人工岛?

为什么不一桥到底或一隧到底?学生回答:从地理位置看,伶仃洋海域中最繁忙的主航道,东接香港,临近香港国际机场。所以大桥不能太矮,跨度要大,同时又靠近香港机场,不能太高,所以只能建海底隧道。伶仃洋屬于典型的弱洋流海域,每年都会有大量的泥沙从珠江口流入伶仃洋。如果全部都建成桥梁段,伶仃洋中的泥沙不能流向大海,就会在这里沉积下来,最终形成冲积平原。(地理学科知识与思维方式)

为什么还要加建人工岛?学生回答:隧道出了水面不能直接连桥,那就必须有一个人工岛,实现桥和隧道的转化。(物理学科知识与思维方式)

教师再追问:岛的功能仅仅在于此吗?仅是连接吗?学生回答:岛上可以开设观光旅游、购物、休闲等第三产业,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实现粤港澳大湾区的互联互通。(经济、文化、政治多角度思维方式)

将现实生活中的难题设计成项目化的“大问题”,开启了一条“大思政”的思维进阶新路径,即在学科大概念的牵引下,设计基于真实情境的驱动性问题,引导学生将习得的知识植入旨在问题解决的持续探究或产品创新中。指向“大思政”的问题设计、触发高阶思维的“问题链”,将零碎的多学科知识与思维方式联结到“大思政”系统网中,从而实现跨界知识的迁移、跨界思维的联结、跨界素养的生长。

思维关联的触发源于对社会生活现象的敏锐捕捉,“大思政”跨界课堂从社会生活中选取教学素材,将真实的问题情境还原给学生,引导学生透过真实事件探寻学科知识,在探寻中不断触发学生尝试联结已有的知识储备、思维方式等,建立知识背后的意义系统,从而使学生具备迁移和解决问题的未来素养。

(三)锚定素养进阶—“界”在学科伦理的融合

所谓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能够综合运用特定学习方式所孕育出来的(跨)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结构化的(跨)学科知识和技能,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内的动力系统,在分析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2]。

核心素养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一种跨界思维,它超越了传统的知识与技能,是一种指向回归教育原点的融合,即以学生为圆心,核心素养为半径,勾画课程的再理解、再融合。不同学科精神培养不同的价值观念,“大思政”跨界课堂在坚守思政教学的本色追求和学科认同的同时,跨越时空的界碑,让学生不停地“进入生活”。

【教学片段】某公司“中毒门”事件,正己烷中毒员工有137名,而愿意跟某公司打这场官司的只有贾某。工友说:“我们斗不过他们,能拿点赔偿金就算了吧!”贾某说:“我只是希望让某公司为产业链上的工人真正负起责任,而不是仅仅是提供一份又一份的报告和一个又一个的承诺。”某公司首次公开承认中国供应链员工因污染致残。我们的眼光全部集中在某公司身上,但是我们却忽略了对供应链产业的反思,忽略了对世界工厂的反思。设置探究:“假如你是贾某,你会坚持吗?我们又该如何拥有自己的‘苹果?”

直面价值冲突的“两难抉择”,以贾某的漫漫维权路,引发学生讨论“维权路要不要坚定地走下去”,引导学生争做创新型劳动者,让清洁工厂取代“世界的下水道”。一个真实的法律维权案例,让学科伦理的德性规范在社会生活现象的辨析中更加坚定,学生的政治认同度、价值判断力、法治素养才能落地生根。“大思政”跨界课堂不仅能够对零散的学科知识进行结构化的统整,而且还能与社会生活的真实案例建立起思维的“脚手架”,从而让学生拥有慧眼看世界的能力。

“大思政”跨界课堂的“界”在学科知识、学科思维、学科伦理的相融相生,在迈向“大思政”的过程中,即使我们需要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那也应该是在不同学科思维方式相互支撑下进行,或者在这样的“目光下”,“所见”才有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1-04-20].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2]韩震,朱明光.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21.

责任编辑︱庞 雪

猜你喜欢
大思政学科融合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基于项目的中学学科知识融合路径探析
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探索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大思政”式探索
“大思政”背景下高职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创新性研究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融合
让德育之花在课堂中尽情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