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媛媛 马力
(延安大学咸阳医院,陕西 咸阳 712000)
心力衰竭疾病属于心血管疾病的一种严重表现,主要表现为肺淤血、腔静脉淤血,临床难以获得显著的预后质量,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其多诸因素的影响,其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1]。急性心力衰竭(AHF)则是指上述症状短期内出现了较为快速的恶化趋势,具有发病急、病情进展快及预后差等特点,一旦进展为急性失代偿性心衰后,将对患者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故有效的治疗尤为重要[2]。目前利尿剂,尤其是袢利尿剂在心衰治疗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用法分为两种,即静脉注射与连续输注,但两种利尿剂输注方式治疗AHF的优劣仍缺乏大规模的临床研究提供循证依据[3]。本文旨在探讨AHF患者在不同输注方式下应用袢利尿剂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其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12月我院收治的AHF患者300例,根据输注方式的不同分为间断静脉推注组与持续静脉输注组,各150例。间断静脉推注组男95例,女45例;年龄(70.56±7.71)岁;心衰类型:全心衰竭60例,左心衰竭54例,右心衰竭36例。持续静脉输注组男98例,女42例;年龄(70.63±7.62)岁;心衰类型:全心衰竭62例,左心衰竭53例,右心衰竭35例。纳入标准:符合AHF诊断标准[4];临床依从性高,能配合后续临床治疗者;无其他脏器系统病变者。排除标准:严重肝肾功能异常者;药物过敏者;Q-T期间超过0.45 s者;30 d内曾发生心肌梗死的患者;不愿加入本次研究且不予合作者。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与患者知情同意。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用药选择: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采用入院对症治疗,根据AHF治疗指南合理用药,予以镇静、利尿剂、血管扩张剂与正性肌力药物治疗,本组所有患者使用利尿剂均为呋塞米(天津金耀集团湖北天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2 mL:20 mg;批号:国药准字H12020527)。输注方式:根据输注方式的不同分为间断静脉推注组,2次/d,剂量为40~200 mg/d;持续静脉输注组采用泵入的方式,输液泵以10 mg/h泵入,剂量为40~200 mg/d。
1.3观察指标 近期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5 d后平均日尿量、血肌酐、血钠、血钾、肾小球滤过率(eGFR)、尿素氮(BUN)、脑钠肽(BNP)水平;并调查两组出入院时血肌酐、eGFR、BUN水平差值;远期疗效:出院随访半年,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出现首次不良事件的平均时间;分析影响AHF患者不良预后的主要因素。
2.1两组患者入院治疗5 d相关参数的指标比较 持续静脉输注组的平均日尿量、肌酐、eGFR及BUN水平与间断静脉推注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28、12.223、10.284、5.455,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入院治疗5 d相关参数的指标比较
2.2两组患者出入院相关指标差值比较 两组患者出入院时肌酐、eGFR差值比较差异明显(t=7.261、9.051,P<0.05),但两组BUN水平差值比较无差异(t=0.050,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出入院相关指标差值比较
2.3两组患者出院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持续静脉输注组出现首次不良事件的平均时间(125.63±6.12)d;急性肾损伤32.67%(49/150);出现心力衰竭再住院7例、急性冠脉综合征4例、死亡2例,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8.67%。间断静脉推注组出现首次不良事件的平均时间(148.39±5.46)d;急性肾损伤11.33%(17/150);出现心力衰竭再住院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1例,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1.33%。间断静脉推注组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及急性肾损伤发生率明显更低,出现首次不良事件的平均时间更短(t/χ2=9.157、4.133、9.154,P<0.05)。
2.4AHF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经Logistic回归分析后发现,输注方式、出院时eGFR及血肌酐是影响AHF患者不良预后的主要因素。见表3。
表3 AHF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目前袢利尿剂是治疗AHF的基石类药物,但目前的指南对利尿剂的使用方式尚无明确建议,即关于间断静脉推注与持续静脉输注两种方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仍未达成共识[5]。鉴于此,本研究通过调查后发现,从短期疗效上来看,持续静脉输注的疗效更佳,日均尿量更高;从患者肾功能情况来看,间断静脉推注的各项肾功能指标更优,证实其对AHF患者肾功能的影响程度较小。这一结论与喻文等[6]等研究成果相符,从理论上来讲,静脉高剂量注射利尿剂将会激活神经激素,而缓慢的持续小剂量输注可能会降低这种激活,发挥更佳的利尿效果。但本文使用持续静脉输注后对患者肾功能影响较大,可能是由于利尿剂本身对肾小管上皮细胞既有直接毒性作用,而持续输注将会扩大毒性反应[7]。进一步分析患者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得出,输注方式、出院时eGFR及血肌酐水平异常将会增加患者出院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与郭浩等[8]研究结论大体一致。
综上所述,采用持续静脉输注的方式虽能在短期内达到理想的利尿作用,但其对患者肾功能的负面影响较大,且用药安全性较低,相比之下,间断静脉推注的方式则优势更大,建议临床在实际工作中,对应用利尿剂持续静脉输注的患者密切监测其肾功能指标,从而及时调整治疗方式。另外由于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纳入的样本量较少,其代表性及准确性仍有待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