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嵘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各种新教学理念和手段层出不穷,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构建越来越受教师的重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构建思维导图,有利于系统性整合语文教学新内容和以前学过的知识,确保学生对小学语文知识的理解学习和复习巩固。本文分析了思维导图在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意义,并提出了一些有效应用措施。
【关键词】思维导图;语文教学;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16-0124-03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Application of Mind Maps in Chinese Teaching in the Sixth Grade of Primary School
(Zhonglou Primary School, Wudu District, Longnan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HE Rong
【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a variety of new teaching concepts and methods emerge in an endless stream,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mind maps in teaching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y teachers. Effectively constructing a mind map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is conducive to the systematic integration of new Chinese teaching content and previously learned knowledge, ensuring students' understanding, learning, and review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knowledge.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application of mind maps in the sixth grade Chinese teaching of primary school, and puts forward some effective application measures.
【Keywords】Mind map; Chinese teaching; Practical research
想在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活动中有效应用思维导图,教师就需要在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中把某一具体语文知识点作为分析学习的中心,并结合学生原有的语文知识储备和创新能力,适当对其进行拓展延伸,以此来构建一个系统完整的相关语文知识学习思维网络图,加强学生对这些语文知识的深入理解吸收,这对小学六年级学生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但目前,如何在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中有效应用思维导图这一问题并没有得出一个标准、科学的解决方案。为此,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师还需要进一步创新其教学方法,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拓展延伸其教学内容,确保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构建。
一、思维导图在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兴趣
相比于传统的教师讲授式语文课堂教学形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应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分析结构图的形式将相关抽象、零散的语文知识具体化、系统性地展示出来,更能够调动小学六年级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兴趣,能够有效增强其语文课堂参与性。
(二)促进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提升其综合素质
在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中有效应用思维导图,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将教材中的某一具体知识点作为分析学习的中心,鼓励他们积极发散思维,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向外对其进行拓展延伸,并促使其自主思考,将延伸出来的关键信息进行相互联系,最终绘制成一个完整系统的语文知识学习思维导图,进而促进学生的高效理解学习。教师通过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和抽象思维,提升他们的语文知识理解学习能力,发展其语文素养,有利于提升小学六年级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三)增加语文重点知识教学的具体化和系统性,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质量和效率
小学六年级作为小学生语文学习的最后阶段,其语文教材知识内容的学习难度和抽象性大大提高,而在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中有效应用思维导图,将语文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拆分和延伸,有助于这些知识的具体化。同时教师将与之相关的语文知识通过思维导图有效整合在一起,构建一个完整的语文知识分析学习网络图,大大提高了语文教材知识的系统性,并通过这些具体化和系统性的思维导图,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记忆和内化,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和效率。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措施
(一)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其绘制思维导图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而且每个学生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学习特点。因此,要想确保思维导图在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小学六年级教师就需要在应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充分参与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促进其对语文学习思维导图构建技巧的理解掌握,加深其对相关语文知识的理解吸收。以《草原》这一教学活动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先让学生对这一课文进行自主阅读,感受课文描写出的内蒙古大草原。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表达出草原很美的感受,以此为本次思维导图构建的中心,让学生围绕这一中心再次对课文文本进行精读,发散思维,找出草原美的具体表现,促使他们发现草原不仅风景美,草原上的人也美,并让学生找出课文中表现这两方面的语句来进行拓展延伸,以此来绘制成一个完整的语文学习思维导图,最后让学生根据这一思维导图把握整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提高学生的理解学习效率。
(二)在重点知识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
每一次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有一些重点和难点知识,学生对这些重难点知识的学习情况决定了教学活动开展得是否有效。因此,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师可以在语文重点知识的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增加其具体化和系统性,加强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深入理解学习,提高其学习效率和质量。以《夏天里的成长》这篇课文中的“让学生感受课文是怎样围绕‘夏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来写的”这一教学重点为例,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把“夏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这一主题作为思维导图构建的中心,并给予学生自主阅读和思考的时间,让他们精读课文文本,找出每个段落的中心句,最后在文本中标记出的动植物、事物和人在夏季的生长或成长的语句。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分析结果绘制一个完整的思维导图,并让学生发散思维,利用思维导图把握住整个文本的脉络,理解文本的写作手法。
(三)在语文主题阅读活动中应用思维导图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题式阅读越来越成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重要实施手段。因此,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师可以在组织学生开展相关语文主题阅读活动的过程中应用思维导图,以此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分析能力,提高其阅读学习效率。以《少年闰土》《好的故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的人—纪念鲁迅先生有感》这类“人物故事”主题的语文阅读活动为例,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引导他们构建一个大的主题分析思维导图,以人物故事这一主题为中心,把写作手法、表达技巧、修辞手法、作者情感等作为第一个子结构,然后在子结构下将每篇文本对应的内容清晰地罗列出来,也可以继续向外将文本中对应的一些语句整理出来。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思考这一思维导图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利用思维导图理解把握本次主题阅读文本的重点知识内容,最终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效率,进一步提升其语文阅读分析能力。
(四)在语文写作教学活动中应用思维导图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难点。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师可以在写作教学活动中有效应用思维导图来引导学生具体分析学习相关写作知识,通过思维导图对对应写作知识清晰完整地展示,促进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系统性学习,加强其理解记忆。例如,在“家乡风俗”这一主题的写作教学活动中,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以家乡风俗的写作为中心,并向外对这一主题的写作内容、写作格式以及一些可以应用的修辞手法等知识进行拓展性讲解,并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将其清晰完整地展示出来。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还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家乡生活实际,适当地进行一些句段写作练习,以此来实现在增强学生语文写作学习兴趣,促进其深入理解吸收相关写作知识的同时,有效锻炼学生对相关写作知识的应用能力,提升其写作水平。
(五)语文知识主题复习过程中应用思维导图
小学六年级是小学学习的最后阶段,加强小学六年级学生语文知识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复习尤为重要。因此,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复习相关主题的语文知识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将学生学过的相关语文知识有效整合在一起,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将其系统、完整、清晰地展示出来,以此来加深学生的理解记忆,提高其语文知识复习效率和质量。例如,在“修辭手法”这一主题的复习活动中,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修辞知识作为本次思维分析的中心,并利用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学生学过的修辞手法对这一思维中心进行拓展,然后引导学生逐次向外,将各种修辞手法对应的辞格与相关词语、应用作用与技巧、例句分析、仿写等知识都用不同的层次清晰地罗列出来,最终构建一个系统全面的修辞知识学习和复习思维导图,促进学生的理解记忆,确保他们真正理解把握小学所学的修辞知识。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中有效应用思维导图不仅是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小学六年级学生语文高效学习和语文思维发展的客观需要。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师需要重视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有效构建,立足学生的语文学习实际,尊重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各个教学活动中有效引导学生构建思维导图,发展其语文思维和发散思维,确保他们的语文学习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黄莉娟,陆飞.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基础教育论坛,2018(10).
[2]田兴玲.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研究综述[J].学周刊,2018(31).
[3]宁玲.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学周刊,2018(30).
(责任编辑 范娱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