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艺婵 蒙晞 陈红燕
早产儿指的是预产期前出生的新生儿,这类新生儿往往由于过早地离开母体子宫,自身各方面的器官系统还未发育成熟,特别是人体的胃肠消化功能如果未发育健全,很容易出现喂养不耐受的情况,这导致患儿不但难以顺利地吸收外界营养,还对其成长发育造成极度不利的影响。为改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积极地开展早期干预照护尤为重要[1]。临床普遍采用早期微量肠道喂养改善患儿不耐受现象,虽然不具备显著营养供给作用,但对完善患儿胃肠道结构和有关功能上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但早产儿胃肠道内缺乏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等有益菌,很容易出现其他不良情况,因此需加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治疗,该药可补充患儿缺少的有益菌,也可促进胆红素转变成尿胆原排出粪便,减少胆红素肠肝循环。两种方法结合,对早产低质量儿的喂养耐受性大有裨益[2]。为探究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早期微量喂养联合方案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中的应用以及对肠道菌群影响作用,筛选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6例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展开回顾性分析研究,临床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入组对象为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6例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男46例,女42例。观察组43例,胎龄30~36周,平均胎龄(31.25±1.65)周,体质量1.52~2.56 kg,平均(2.06±0.35)kg,Apgar评分4~7分6例,8~10分37例。对照组43例,胎龄30~35周,平均胎龄(31.67±1.25)周,体质量1.65~2.69 kg,平均(2.08±0.37)kg,Apgar评分4~7分5例,8~10分38例。本次临床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基础数据无差异,可比较(P>0.05)。
纳入标准:(1)未发生严重的窒息和颅脑缺血缺氧。(2)生命体征稳定。(3)符合以下1项或多项则诊断为喂养不耐受:呕吐≥3次;腹胀;胃残留量超过前次喂养量1/3;喂奶前抽取的胃残留量>2 mL/kg;奶量不增或减少等。
排除标准:(1)先天性主要脏器发育不全;(2)肝肾心功能严重障碍;(3)先天性免疫功能障碍。
两组患儿均开展暖箱保温、生命体征监护、预防感染、微泵输液、防治各类并发症、记录出入量和每天体重,并静脉给予早产儿营养,稳定患者血糖水平和酸碱平衡等。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早期微量喂养:选用雀巢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婴儿配方奶粉为胃肠内喂养奶粉,于患儿出生后的24小时,通过口胃管实施肠道喂养,采取间断喂养的方式,首先从0.5~1.0 mL开始喂养,3~4小时喂养一次,根据患儿的胃肠道耐受情况变化,选择少量加奶或调整喂养间隔时间。如出现喂养不耐受现象,应暂时停止喂养或减少喂养容量。72小时以内不超过20 mL/d,则以控制范围在15 mL/d的速度增加奶量。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国药准字S20060010,杭州龙达新科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规格0.5 g×24片),用量用法:一次0.25 g,一天2次,在不超过40℃的温开水中溶入药片,经口或口胃管服用,直至出院。喂药和喂奶需严格间隔两小时。
比较两组早产儿达到各项时间(达到喂养耐受时间、达到正常体质量时间、达到全肠道营养时间、鼻胃管留置时间)、不良反应(胃潴留、高胆红素血症、腹胀)、不同观察指标(每日摄入奶量、每日体质量增长、睡眠时间和住院时长)。
治疗后,观察组早产儿达到各项指标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早产儿达到各项时间对比 (d,±s)
表1 两组早产儿达到各项时间对比 (d,±s)
组别 达到喂养耐受时间 达到正常体质量时间 达到全肠道营养时间 鼻胃管留置时间观察组(n=43)3.62±0.7510.52±1.7610.14±4.5212.23±4.52对照组(n=43)5.95±1.2615.63±2.7416.68±4.3219.53±4.72 t值10.42010.2906.8597.325 P值0.0000.0000.0030.000
治疗后,观察组早产儿(4.65%)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3.26%)(P<0.05),见表2。
表2 两组早产儿不良反应对比[例(%)]
治疗后,观察组早产儿的每日摄入奶量、每日体质量增长、睡眠时间和住院时长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早产儿不同观察指标对比 (±s)
表3 两组早产儿不同观察指标对比 (±s)
组别 每日摄入奶量(mL) 每日体质量增长(g) 睡眠时间(h) 住院时长(d)观察组(n=43)47.35±2.5916.89±0.2920.02±0.7316.85±1.51对照组(n=43)33.66±2.2512.26±0.5614.67±0.3025.56±1.21 χ2值26.16648.14344.45129.517 P值0.0000.0000.0000.000
早产儿出生早于正常产期,出生后由于缺乏足够的胎龄,导致生长发育情况普遍不及正常儿,很容易继发恶心呕吐和腹胀等不良反应,极大地阻挠了患儿的正常发育情况;并且情况严重的患儿还有性命之忧,这类早产儿大多缺乏完善的消化系统,难以摄入外界的营养,导致病情持续加重,而喂养不耐受实际上是因为早产儿胃肠道功能紊乱所致的喂养不良,对新生儿的成长发育存在严重的不利影响,所以务必要积极开展早期指导和干预,及时纠正患儿的不耐受情况,帮助其尽快恢复到健康儿水平[3-4]。
临床治疗该症,主要通过早期微量喂养进行改善,临床上喂养早产儿的基本原则是根据其消化系统的持续成熟和成长给予适宜的喂养,以此满足其生长发育所需,而早期微量喂养主要指的是遵循10~20 mL/(kg·d)的给奶频率给予喂养,虽然早期微量喂养并不能提供给早产儿许多营养方面的裨益,但在完善胃肠道结构和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价值[5-6]。然而由于早产儿的胃肠道系统缺乏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等良性有益菌,很容易引发胃肠道功能紊乱,所以还需及加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该药可直接补充有益于早产儿肠道的生理菌群,有助于稳定患儿胃肠道环境与功能水平[7-8]。
本组研究中,治疗后,我院观察组早产儿(4.65%)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3.26%),考虑早期微量喂养可以促进胃肠道生理活动成熟,改善机体分泌胃肠激素,促进胃肠道血流量,增强胃肠动力所致;而同时加用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可直接补充多种有益菌,稳定胃肠道功能情况,联合使用两种疗法,可显著增强患儿喂养耐受性[9-10]。另外,观察组达到喂养耐受时间、正常体质量时间、全肠道营养时间、鼻胃管留置时间、每日摄入奶量、每日体质量增长、睡眠时间和住院时长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考虑为早期微量喂养可显著改善胃肠蠕动功能,促进患儿排便,可合理降低早产儿胎便排除延迟率;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可对肠道正常菌群起到明显补充作用,可便于胆红素转变成尿胆原与粪便共同排出,还可合理降低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改善胆红素肠肝循环作用,以此达成消除黄疸的作用,从而缩短治疗时间目标,由此可以看出,合并治疗可有效解除早产儿喂养困难和消除黄疸的两大难题,改善患儿的预后和转归情况[11-12]。
综上所述,对早产儿采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早期微量喂养联合治疗可显著改善患儿的喂养不耐受情况,促进患儿健康成长,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