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中理解数量关系的策略

2021-07-28 03:53:23王丽琴
新课程·上旬 2021年40期
关键词:数量关系解决问题小学数学

摘 要: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教学既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一个难点,通过解决问题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逐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为今后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数量关系;策略

一、教给学生“读题方法”的策略

“读题”在解决问题中是非常重要的,我要求学生至少要读三遍,搜集题中的信息,找出要求的问题。在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在做题时,根本不看题,更别说理解题意,只是抓几个数字拼凑而已,到底是用加法、减法、乘法还是除法计算解决问题全靠猜测,怎么能正确呢?所以我要求学生一定要仔细、认真地读题,为此,我还编了一首儿歌:解决问题,要多读题,一遍,两遍,至少读三遍,一找信息画直线,二找问题画波浪线,理清之间的数量关系,方能下笔解决问题。

我要求学生用这样的方法去做题,学生的读题、解题能力都得到了提高,正确率大大提高了,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二、教给学生用“分解与综合、调换方法”的策略

“分解、综合法”就是把条件稍多或比较间接的信息分成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去做,這样学生利用以前的知识会一下子解出来,然后,把分解好的信息又组合成一个新的解决问题。学生读题后会很快地想出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例如,我在教学“计划数与实际数”的例题时,这道例题是:“原计划每天修12米,10天修完,实际每天多修3米,实际几天可以修完?”先把这道题分成:(1)原计划每天修12米,10天修完,这条路共有多少米?(2)原计划每天修12米,实际每天多修3米,实际每天修多少米?(3)120米的公路,每天修15米,几天可以修完?学生解答完后,教师马上出示例题,让学生读题,找出与前三步解决用题的异同,并讨论例题分哪几步做。因为学生通过做这三步题,就会很顺利地想出这道例题的解法,以后的练习题也可以这样做。果然,学生学得快,这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调换法”就是教给学生把已知信息后置的题目调换成已知信息前置、学生解惯了的题目。有一个题目信息后置了,学生就不知所然,老师只要稍微点拨一下,学生就恍然大悟:“哦,原来还是这个题!”解答起来就容易多了,如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59页试一试“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解决问题”中有这样一题:合唱组男生有20人,女生24人,男生比女生少多少人?将第一信息与第二信息调换,问题也调换成“女生比男生多多少人”就变成了学生熟悉的题型。

三、教给学生动手“画图、比画、演示”能力的策略

学生学会了画图,就相当于拥有了一个有力的拐杖,他可以用这个拐杖攀上数学之巅,但是画图比较抽象,小学生很难达到“能画”这个能力,所以要从起点教起,先教学生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如苏教版一年级下册53页的“想想做做”第三题:“一共采了65箱苹果,已经运走了40箱。还有多少箱没有运走?”有“总数、已知部分数、剩余部分数”三个部分,学生就将一条线段分成三部分,然后再注明关系,最后就可以很快解答;再如教苏教版四年级下册91页的例题“小明和小芳同时从家里出发走向学校,经过4分钟两人在校门口相遇。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的行程问题时,先教学生找准方向,各为速度、时间、路程,学生就会很顺利地画出图,当然解答起来就容易多了。

用手势“比画法”也是解决问题的好途径。如行程解决问题里的三种方向:相对、相反、同向,学生用手比画一下就能明白题意,并且知道该怎么解答;相对、相反的行程问题求距离就用速度和乘时间;同向时求两物体距离就用速度差乘时间。

“演示法”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尤其适合低年级的教学。如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06页的第16题:“小刚说他前面有6人,后面有8人,请问一共有多少人?”我先让几个学生在前面演示一遍,学生很快就会解出来。

四、教给学生“变信息、变问题、变综合”能力的策略

解决问题的题型千变万化,让学生只做哪一类题型只会把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僵硬化、死板化,要想学得活,学生必须学会自己“变信息、变问题、变综合”的能力。要学会“两变一综”能力,首先要让学生在头脑中多储备一些数量关系,如求总数、倍数、相差数,关键在于学生多积累。再次,要让学生多练习改编,一题多改(改信息、改问题),然后再解答。最后当每一类解决问题题型学完后,学生会把几种题型综合在一起解答。

参考文献:

[1]陈水根.数学学习心理指导[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8.

[2]冯克诚.小学教师教学百科[M].成都:中国致公出版社, 2000.

作者简介:王丽琴(1968—),女,汉族,江苏南京人,本科,中教一级,研究方向:小学教育。

猜你喜欢
数量关系解决问题小学数学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今日农业(2021年9期)2021-11-26 07:41:24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找准标准量是正确解答分数(百分数) 三种类型应用题的关键
浅论数形结合思想及其应用
东方教育(2016年17期)2016-11-23 10:25:09
一年级数量关系有效教学策略的探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2:10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8:41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