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国兰
摘 要: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能够在小学阶段帮助学生形成逻辑性思维和探究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在生活中解决常见的问题。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所关注的重点不仅是对基础知识的讲解,更需要让学生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深入分析教师所讲述的知识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所以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来创设趣味化的教学情境。情境创设是一种情境教学法,情境创设已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旨在打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积极学习。
关键词:情境创设;小学数学;应用策略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这可能是教师以往所采用的课堂教学策略缺乏趣味性,学生对于这种接受知识的方式并不感兴趣,教师的教学效率极低。
一、利用多媒体工具创设趣味的教学情境
多媒体教学设备已经成为教师广泛应用的教学辅助设备,既能够增强课堂趣味性的同时,又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各种复杂的数学知识点,所以,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高年级的教学时要考虑新颖的教学工具,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趣味性的教学情境,营造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例如,在教授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等电子教学设备来提高教学的趣味性,降低课程内容的枯燥乏味。教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整块完整的蛋糕,然后通过切蛋糕的动画演示向学生介绍分数和整数之间的区别以及联系,还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介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二、利用數学问题创设教学情境
针对小学高年级的数学知识和课程特性,教师可以改变死板的说教式教学,通过多方面的学习整改来改变和创设教学情境。通过数学问题创设教学情境,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学生也会主动地对知识产生兴趣,这样就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探究意识。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发现一些学生没有对数学问题的探究意识,换句话说就是在学习过程中没有融入自己的思考,这会导致教师在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过程中无从下手,因为部分学生依然不愿意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这种情况的产生,往往是由于教师没有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没有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客观分析。因此,要想解决好这个问题,教师就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利用多种方法来对知识进行教学和解释。教师可以利用教学内容中的相关问题来创设教学情境,通过对课程相关内容问题的提出,帮助学生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学习。在适当的教学情境下,激发学生主动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例如,教师在讲解完分数乘法相关的内容时,可以结合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有效提问,并在课堂中组织竞争式的提问环节,通过有奖竞答的方式来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同时还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利用生活环境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关注学生是否已经掌握基础知识,还要关注学生是否能够将学习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基于此,教师就有必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生活化的教学场景来创设情境教学。在课堂中引入生活中的数学案例,更加贴近我们的生活。数学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思维得到发展,并且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难题。同样,将与生活有关的数学知识融入数学课堂中,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促进的作用。小学数学教学追求的是让学生能够运用基础知识在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教师要在课堂中引入相关的生活案例来创设教学情境,通过小学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实践的方式来打造教学环境,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对数学知识产生更加深刻、全面的理解与认识,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综上所述,利用教学内容的相关问题,在课堂中创设情境进行教学,这种方法将会成为教师教学的必然选择。这种情境式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往往比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法进行教学效率高很多。因此,要想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效率和学生学习的效果,就需要教师转变陈旧的教学理念,主动学习新颖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吴婧.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37.
[2]张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情境的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4):224.
[3]陈延亮.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情境的创设[J].甘肃教育,2020(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