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农村家校共育机制探究

2021-07-27 10:03关仲华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1年1期
关键词:家校共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关仲华

摘 要: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这说明了家校共育的重要性,然而,目前,农村家长的教育观念存在偏差,家校共育的渠道也比较单一、低效。若想达到家校共育,携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效果,则首先要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然后把家长“引进”学校,促进家长对学校教育理念的认同,进而积极、主动地与学校携手,帮助学生成长。

关键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家校共育

“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切断贫困代际传递。”这是2020年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所强调的。城乡教育的差距,不仅体现在硬件条件和教师资源配置等方面,更体现在家庭教育上。在促进教育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过程中,加强农村家校共育的建设不容忽视。也就是说,在促进农村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不能仅着眼于学校教育,还要重视促进农村家庭教育的发展,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良好的家校共育机制,朝着共同的目标一处使力,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村教育发展,为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助力。

一、农村家校共育现状分析

(一)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存在偏差

相对来说,农村家庭的家长教育观念稍城市家庭落后。他们认为,学生在家里,由家长教育无可非议;但学生在学校,理应由学校全权负责,与家长关系不大。可如果没有足够的沟通,家长怎么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学校怎么了解学生的具体家庭教育情况?怎么保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方向的一致性?除此之外,部分农村家长虽然重视学生的学习,也积极配合学校教育,但他们仅重视学生的成绩,认为成绩以外的事都是无关紧要的小事,这种过于功利的教育观极其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就以我校——广州市番禺区市桥草河小学为例,我校地处城乡接合部,学生主要是本地农村的孩子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生源比例大约各占50%。家长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水平普遍不高,他们对家庭教育重视不足,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任务,他们主要是努力为孩子提供相应的条件。除此之外,家庭出现矛盾纷争、单亲家庭、外来民工家庭生活不稳定等问题导致一些家长心理压力大,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制约着学生的健康成长,也阻碍着学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二)家校共育途径单一

越来越多的学校认识到家校共育的教育性,开始积极探究有效的家校共育途径。然而,直至今日,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农村家校共育的途径仍十分单一,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在我校,家校共育的方式主要有传统的家访、家长会,新型的则有家长委员会、微信群、QQ群等。就家访和家长会来说,一般一个学年进行一次家访,一个学期进行一次家长会。由于家访较为耗时耗力,并不能对每个学生都进行家访;由于家长会通常是一个班主任对一个班级的家长,并不能一一地与家长细致沟通与交流。而对于在线的沟通,则通常是教师传达学校的相关通知,或者是向家长告知作业的布置情况、学生的考试情况等。这些仅是教师或者学校的单向沟通,家长仅是作为被动接受信息的一员,这一过程并未发生实质性的家校共育。

综上,在单一的家校共育途径下,家长仍然不清楚学校的教育理念,仍较为被动,学校、教师下达了什么通知,便按照通知的内容执行;学校则未能全面深入地了解家长的教育水平、教育资源和存在的问题,不能为建立完善的家校共育提供相应的资料研究。

二、建立新时代农村家校共育机制的有效措施

(一)转变家长观念

价值观决定方法论,换句话说,价值观对人的行为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基于此,要想建立科学的家校共育机制,首先要转变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尽可能消除、调和家长和学校、教师之间的教育理念差异,避免因教育观念不同而引发冲突,让家长主动参与学校教育、积极参与学校教育、乐于参与学校教育。

例如,学校可利用信息时代的便利,建立一个家长微信公众号,邀请家长关注。家长微信公众号的内容由学校设置一人专门负责。在内容的选择上,要注意与家庭教育紧密相连,还要注意材料的时代性、积极性和典型性,这样,家长在浏览公众号上的内容时,才能有代入感,才能产生强烈的共鸣,进而反思自身观念和行为。在更新的频率上,建议一周更新一次内容,更新时间可选择在周末,这样的更新频率和更新时间,不会引起家长的反感,家长也有更多的闲暇时间细细阅读。

有效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教师不能仅靠线上的方式来完成,在线下,也同样要通过多种途径来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

比如,学校可不定期地邀请家庭教育方面的学者、专家到学校开展家庭教育讲座,积极邀请家长参加此类讲座,给家长启迪与引领,促使家长改变“重智轻德”或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等的观念,引导家长逐渐建立正确、科学的家庭教育观——树立正确的少年儿童观,对待孩子,以民主、平等的态度代替粗暴、专横的态度;树立正确的成材观,不能一味要求孩子考高分,注重孩子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

当然,开展线下相关活动时,应尽量安排在周末,不占用家长的上班时间,也不要太过频繁,否则容易造成家长身心俱疲,反而得不偿失。

(二)把家长“引进”学校,摆正家长对学校教育的认识

我校初步建立家校合作章程和联合架构,引领家长参与。校长为组长,负责管理全面工作;副组长两名,分别由一家长和学校德育教师担任,分别管理家长委员会和班主任委员会。家委会分成两级:班级和校级,每个级由多部门组成,如宣传部、资源部、活动部等,在学校的引导下激发全体家长参与家校合作的活动。让家长进入班级日常活动,如布置班级文化、开展班级专题亲子活动,实现家长进班级管理、进课堂。

1. 邀请家长进课堂,让家长体验教师角色

俗话说:“耳听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学生从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大多是间接经验,并未亲身印证,所以很多时候印象并不深刻。平常的家校沟通方式也是一样的,大多是教师传达,家长并未亲自参与其中,并不能做到百分之百地理解学校教育。为了让家长体验学校教育的不易,学校可以把家长请进课堂,向学生介绍与自己从事的职业有关的知识。这样既能让家长体验当教师的感受,又能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

首先,对于邀请家长进课堂,学校要做好系统的规划与安排,为活动的正常开展提供保障。其次,要就这一活动召开专门的家长会,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班主任要向家长明确开展这项活动的目的、意义、开展的时间和形式,鼓励家长踊跃参与。最后,统计不同的家长要在课堂讲述的主题以及具体时间,把它制作成一个表格,发给家长浏览,让家长清晰整个流程,提前做好准备。

邀请家长进课堂,一个星期邀请一位家长,时间最好安排在下午最后一节课,在放松学生的心情之余,不会影响其他课的正常开展。这项活动,不用担心农村家长不能胜任,因为家长要讲述的是自己再熟悉不过的职业。

2. 開展专题性的亲子体验活动,向家长传递学校教育理念

为了让家长了解、理解、认同我校的教育理念,也为了让家长树立良好的人才观,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亲子体验活动,让学生、家长在亲子活动中体味良多趣味之余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例如,开展“亲子共读一本书”活动,引导家长有意识地在家庭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鼓励孩子多阅读。开展“亲子运动会”活动,体会运动的乐趣。开展多样的亲子体验活动,主要目的是想让家长更好地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在活动过程中逐渐认可学校教育理念,进而主动地参与家校沟通工作,齐携手,共促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学校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家庭教育的支持,为此,教师必须不懈地探究有效的家校共育机制,以求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目标、步调保持一致,形成合力,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材。

参考文献:

[1]赵星.中小学家校共育中的家长观念问题与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20.

[2]罗雪梅.家校共育:助力儿童成长的双引擎[J].华夏教师,2017(07).

猜你喜欢
家校共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影响小学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决策略初探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浅议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公民教育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