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永刚 权淑静
关键词 微信矩阵;微信公众平台;科技社团;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5-0001-03
矩阵,最初是一个数学领域的概念。1850年,英国数学家詹姆斯·约瑟夫·西尔维斯特(James Joseph Sylvester)首先使用矩阵一词,指方程组的系数及常数所构成的方阵。矩阵“指纵横排列的二维数据表格,现在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布局、组合与营销方面”[1]。基于此,微信矩阵是借用矩阵形式上的特征,是在一个账号主体下,将内容具有相关性、运营目标一致或相近的许多微信公众号集合在一起的一种微信运营和管理的模式。
微信公众号可以作为学会交流的重要途径,但是公众号的风格是特定的,很难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与此同时,多种功能和多种风格相互“混搭”的单一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成本要远远大于多个主题分明的统一平台。在此背景下,微信矩阵就显示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并且已经在商业、政务、媒体界等多个领域中得到了应用。通常来说,微信矩阵会由订阅号、服务号以及多个个人账号构成,它是一个将主账号作为核心、辐射到多个相关性内容的微信公众号的集合体[2]。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是我国规模较大的工科学会之一,设有42个专业分会,分属于机械工程的不同细分领域。对于这样的科技社团来说,建立微信矩阵中可以将总会作为主账号,各个分会作为子账号,通过统一管理和运作的方式来形成营销服务的合力,共同提升IP(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财产)的价值。
2.1 优势(Strengths)
微信矩阵具有成熟的传播保障机制和合理的组织架构,对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这样的科技社团来说,采用微信矩阵传播行业知识的效率会更高。同时,科技传播也是科技社团的一项重要工作,可以充分利用微信矩阵的传播特点,将科技传播的触角延伸到更多的领域当中,进而在社会公众与科技社团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成熟的传播运营机制则可以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广泛传播科技知识提供理论和组织保障。与此同时,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具有丰富和原始的科学传播资源。各个分会、各个细分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开展交流,并提供更前沿的机械工程信息,这也为科技社团开展科普活动提供了丰富的内容来源。而科技从业者的加入又使得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微信矩阵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更具有公信力和影响力。此外,从品牌的塑造角度讲,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各个分会统一以“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为前缀命名,并在相关微信页面对读者进行提示促进关注用户的增长,既能形成统一的传播形象,又能提高官方认证的可信度。
2.2 劣势(Weaknesses)
微信矩阵属于新媒体传播的领域,而目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在该领域还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运营和管理微信矩阵的人员,不仅要具备机械工程领域的知识,同时还需要熟悉新媒体知识,具备较强的跨界能力,但是,能够满足实际需求的人员数量比较少。同时,不仅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在我国其他的科技社团的员工构成中,无论是科学传播的理论、还是相关的教育和培训都没有形成完善的机制,无法在短期内完成对跨界新媒体人才的培养。这使得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微信矩阵的运管和管理面临着人才短缺的问题。
同样,从品牌的塑造方面,目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微信矩阵缺乏整体规划和分析,建设品牌形象的手段和方式较为单一,对于各分会的微信号的定位以及同行业同类品牌的竞争对手的分析也较为欠缺。
2.3 机遇(Opportunities)
一方面,国家层面对新媒体及融媒体的发展表现出了支持的态度,公众对此也具有较高的理解能力。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家在新兴技术方面投入了更多的资金,并在政策和市场环境方面给予了足够的支持。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如果能够抓住微信矩阵的发展机遇,就能突破信息传播瓶颈,进一步拓展科技知识传播的范围、促进社团的发展。另一方面,当前微信公众号的准入门槛比较低,平台自带许多功能,二次开发的成本低[1],但传播效率又比较高,打破了传统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时空限制,公众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来了解科技信息,这为科技社团利用微信矩阵开展科学传播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作为具有80多年历史的行业学会之一,在我国机械行业广大科技工作者心目中具有较高的认可度,品牌形象在广大会员中已然形成,这使得在此基础上开展微信传播更为有利。
2.4 风险(Threats)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的微信矩阵具有非市场化运营的特点,在发展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资金短缺、传播效果弱等问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作为科技社团,担负着专业知识传播和普及的使命,它特殊的公益性质和功能定位导致其无法获得充足的资金。即使拥有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也无法满足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和发展的需求。
同时,由于微信公众号的进入门槛低,行业内的公司、行业协会、机械类媒体、自媒体大V以及普通的自然人都可以在遵守平台规则的前提下运营微信公众号;而像今日头条、B站、抖音、视频号等同类传播方式的日益盛行,对微信公众号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挑战,发展的难度不断加大。
3.1 增长型(SO)战略
为了更好地利用优势、抓住新媒体机遇,科技社团在微信矩阵发展的过程中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实现持续增长。第一,在信息传播和普及的过程中对语言风格进行创新,以一种更为通俗易懂的方式将专业知识呈现出来,并在这个过程中通過微信公众平台来加强与用户之间的互动,帮助他们解决困惑[3]。第二,在表现形式方面,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特点,在微信矩阵当中运用图片、视频、音频等素材,促进信息的高效传播,增强科技信息的趣味性。这样可以提升用户的体验,调动公众参与科学知识传播的热情。第三,可建立原创开发、经济激励、技能培训等多项机制,以此来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尤其是要吸引科研人员和科技工作者的参与,这可为科技社团的微信矩阵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在开展微信矩阵方面进行了初步尝试。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下属的专业分会、主管的36种期刊,多数都建立了微信公众号,且在业务上,彼此之间有较强烈的联系。基于此,将这些分会和期刊的公众号二维码集合起来,在每日发布文章的时候,以适当的排版形式附在文章后面,吸引更多用户关注,不失为一种简单而高效的推广方式。这样,不仅吸引用户关注,更重要的是,让用户对总会与各专业分会、期刊之间的关系及其各个专业细分领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3.2 扭转型(WO)战略
科技社团在开展科技传播过程中,可以将新媒体运营团队的建设作为工作重点之一,加强对新媒体传播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对微信矩阵的认识,突破传统传播思想的限制,积极拓展新的发展思路[4]。与此同时,为了弥补缺少新媒体人员的劣势,科技社团还需要加大对新媒体人员的培训,条件允许的可以组建专门的新媒体传播团队。最后,还可以借鉴现代企业管理经验和营销技巧,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来打造个性化的IP,树立起新媒体科学传播的品牌形象。
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有200家,就目前现状而言,绝大多数都没有专门的新媒体运营团队,多以专兼职为主,所以,中国科协每年都会举办2~3期专门针对地方科协及全国学会新媒体运营人员的培训。笔者作为单位的主要新媒体运营人员,每年都会积极参加中国科协举办的此项培训。授课教师都对新媒体运营管理实践有很深入的理解和体会,这些来自一线的实战经验对学会从事微信等新媒体工作的人员来说,真可谓是“雪中送炭”。同时,参加培训的学员都是学会或科协从事新媒体工作的在职人员,业务上都有很大的相似性,互相之间也可以深入地交流和借鉴,彼此学习,取长补短。所以,对于缺乏新媒体培训力量的科技社团来说,为相关人员积极创造条件参加中国科协举办的培训班,也不失为一种短期内提高本单位新媒体运营能力、事半功倍的方法。
3.3 多样化(ST)战略
首先,科技社团需要利用市场机制来实现对各方资源的整合,形成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产品供给模式,以此来促进新媒体背景下科技知识的有效传播,并实现公益化与商业化优势的结合。其次,科技社团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还需要突出自身的特色,提高产品竞争力,避免出现内容同质化的问题。最后,还可以通过分层分块建设的方式、坚持集成共享的思路来完善信息传播的素材库,能够满足不同场景下和不同群体对科技知识的传播需求,促进资源的持续利用。
受限于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本身属性的限制,学会的微信公众号还不能实现完全的市场化动作,但微信公众平台提供的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公益化与商业化的结合[5],例如,可以作为流量主,开通广告功能,即在文章底部开通广告位。开通后,由系统自动插入广告,用户点击产生的收入按要求结算到公众号主体财务账号内。当然,也可以开通文中广告位,但是,从用户阅读角度讲,这会影响读者阅读文章的体验,因此,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的公众号,只开通了文章底部广告位。此外,公众号中的视频,也可以开通视频后贴广告功能,原创视频较多的公众号,采取这种广告方式,也是一种非常不错的选择。
软文是一种较常见的广告方式,科技社团的公众号对行业内的科技产品进行宣传推广也无可厚非,但是需要根据用户的特点,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对产品的呈现形式和发布模式加以改进[6]。例如,可在受众能接受的范围和保证文章质量(首先保证是一篇科技性的文章)的前提下,对科技产品或科技成果进行潜移默化的宣传,以轻松幽默的方式介绍产品减少受众的抵触感。当然,遵守与广告相关的法律法规也是必要的前提。
3.4 防御型(WT)战略
为了能够在发展的过程中规避劣势、防范风险,科技社团需要加强对微信矩阵的总体规划和宏观指导,能够有计划地推进传播项目的实施,实现项目中重点业务和活动的持续发展,加强项目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促进科普资源的分配。与此同时,科技社团还需要以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来打造内容、技术、服务等微信矩阵模块,能够突出科技社团的特色。最后,还可以利用社团当前所具有的资源和设施来开展密集型的推广活动,并利用多样化的传播活动来实现对社团的宣传。
为保护知识产权及维护微信公众平台文章创作者的权益,微信公众平台会给原创作者进行声明的机会,并对原创内容添加“原创”标识。当其他用户在平台转载已标明原创标识的内容时,系统会自动替换成原文章内容,并自动为文章注明转载来源。为此,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创建了旗下微信公众号原创文章分享群,凡是微信矩阵里的公众号标明原创的文章都可以及时分享至该群,以便微信矩阵内的公众号及时互相添加白名单并发布,这样,能最大限度的充分传播微信矩阵内的原创文章,保持原创文章在一定时期内的热度,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原创文章不足的问题,同时,也是集微信矩阵内各公众号的力量,丰富信息传播的素材库。
总的来说,在信息化的时代,微信为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各个科技社团管理团队开始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交互性来完成科技知识的传播,帮助人们了解更多的科技信息。科技社团微信矩阵在传播机制和组织架构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在拥有高素质的传播人才方面则存在明显的劣势。与此同时,国家政策的支持为微信矩阵的發展提供了机遇,而资金短缺则是主要的风险。在发展过程中,科技社团需要通过增长型、扭转型、防御型等多种战略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并防范风险。
参考文献
[1]黄贤君,赖永洪,刘丹,等.医院微信矩阵建设SWOT分析和对策研究: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为例[J].现代医院,2019,19(2):216-219.
[2]卢璐.高校图书馆微信矩阵构架初探[J].大学图书情报学,2019(6):57-61.
[3]陈倩倩.基于微信矩阵传播航空文化策略研究.新闻知识,2015(9):53-55.
[4]陶蔓菁,王赛.传播学视角下浅析微信公众号文化品牌传播矩阵的定位与发展策略:以自媒体“十点读书”为例[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2):92-95.
[5]倪建文.人文社科类学术期刊如何运用新媒体进行整合营销:以上海财经大学期刊社新媒体运营情况为例[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0,18(4):42-49.
[6]田晓迪.新京报微信矩阵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