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俊玲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作业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错题,如何利用这些错题资源,关系到数学教学的质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错题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利用好错题资源,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错题资源;运用探索
一、深度解析,寻找错因
小学数学教学中出现的错题,教师往往以为是学生因为粗心大意造成的,殊不知,正是在这些粗心大意的表象下,显示了更为深层的原因。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度解析,寻找错误的根源所在,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错误的本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从错误中学习“正确”的数学原理。
例1 一辆从A地开往B地的客车,它的时速是70公里,到达B地之后又以时速55公里的速度往A地返回。求客车往返于AB两地的平均时速是多少?
错题分析:面对这一应用题,学生出现最多的错误就是两个时速相加的和除以2,得出平均速度。面对这一错误现象,从表面上似乎没有问题,两数之和相加除以二即是平均数,因为题目中的“来回”就是两趟。但是仔细分析这种思维却是错误的,由于机械地照搬了平均数概念,导致解答时出现了错误,而忽视了对题目中具体数量关系的分析。
针对学生出现的这种错误,可透过现象来理解本质:先让学生理解数学应用题中平均数的内涵。把多种解题方法综合起来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平均数之间对应的数量关系,从而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
二、深度加工,提升思维能力
当学生通过分析更正错题之后,从数学学习的范围来看,似乎已经订正了错误,表面上完成了学习的任务,但是如果这样理解的话,就忽视了错题资源利用的价值,其实在错题资源中还存在极高的促进思维发展的价值,教师可就此对错题进行深度加工,引导学生构建数学思维体系,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
例2 有一个长方体容器,它的长、宽、高分别为18cm、15cm、30cm,如果向容器中注入水,当水面高度还有10cm时,放进一正方体,它的棱长为5cm,请计算出这时水面上升了多少?
错误分析:这个题目中涉及的数量及关系多且复杂,学生一时可能把握不准,导致解题时出现了错误,针对这些错误,教师可进行如下的分析:第一步,运用教具进行形象直观的演示注水过程,让学生明白大容器中的水体积没有变化,而上升的水体积与放进的正方体的体积相等;第二步,改编错题提高认识,一是求出上升水位的体积,二是上升的水位高度是多少,通过改编分解了题目的解答过程,让一个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做好错题反思,促进教学相长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就错题解决错题,对错题资源的认识不高,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在新课标理念下,解决错题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师通过对错题资源的深入探究,结合自己的反思,可对错题资源进行深度开发,促进学生的深度认知,提高学习效率,发展学生思维。
例3 如图,圆中镶嵌了一个正方形,而且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是5平方厘米。请计算出圆的面积?
错题分析:面对这一复杂的图形,很多学生从常规思维出发,做了这样的思考,只要知道了圆的半径,就可求出圆的面积来,但是这个圆的半径却不知道,所以就计算不出圆的面积。学生之所以出现这种思维定式,原因有二:一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只是简单地识记了圆的面积公式,而忽略了对这个公式推导过程的探究;二是对于圆面积的计算太过于绝对化,只是单纯地通过半径计算面积,不知变通,没有很好地利用发散性思维。
针对这种错误分析,可通过如下的解答环节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一是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并做一下猜想,如果图中正方形的面积为1平方厘米时,猜想一下圆的面积是多少;让学生对实物图形进行度量,发现圆的半径;二是讨论,通过前面的步骤,让学生发现正方形与圆的半径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到圆的半径,结合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得出答案;三是做好拓展,就这一图形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圆面积灵活计算的办法。
总之,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是一种正常现象,学生的错题也在情理之中,但是教师要认识到错题也是一种教学资源,要加以利用,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
参考文献:
[1]马云鹏.小學数学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单英.巧用“错题本”,提高练习有效性[J].新校园(理论版),2010(4).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小学数学教学中错题资源的运用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0]GHB0585)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