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课程思政作为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手段,能充分赋能“三全育人”。本文研究新闻专业与课程思政有效融合的有效性和特殊性,提出课程思政与新闻专业混合式课程深度融合的4条实施路径。
关键词:新闻专业;混合式教学;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7-0041-02
2014年起,全国各高校逐步开始探索从思政课程转变为课程思政。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2020年,经过教育部门及各高校与教师的努力,课程思政已进入全面深化阶段,如何更好地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解决“两张皮”现象,实现立德树人和“三全育人”,是摆在所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问题。混合式教学模式作为“互联网+教育”的创新教育模式,在高校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本文立足于新闻专业,探讨课程思政在新闻专业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中的实施路径,助力课程思政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发挥最大育人效益。
一、课程思政与混合式课程深度融合的实施背景与理论解构
(一)实施背景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与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课程思政是完成这一目标的必然途径。基于教学改革强调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课程思政应切实贯彻到各类先进的教育模式中。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打造新时代“金课”的常用教学模式,这一模式与立德树人的目标相契合。2021年,课程思政已进入全面深化阶段,深入研究如何将课程思政与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深度融合,充分理解课程思政的内在含义,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使各专业课程成为思政教育的“主渠道”,探清课程思政如何与各个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深度融合,已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课题。
(二)理论解构
课程思政是当代教育理论前沿的发展方向,是教学模式改革的热点和重点,两者的深度融合有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一,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进行解构,课程思政进一步深化了课程的价值导向,混合式教学模式则扩大了其外延。在知识社会学视域下,高校的各类课程传授的不仅是知识和技术,更是一种文化和价值观,其意蕴之深远、影响之巨大,甚至超越了知识技术本身[1]。
第二,课程思政理念要求主流意识形态融入各门专业课程,而混合式课程依托于先进的网络技术、灵活的线上线下配比模式,为课程思政引入了更多的案例、模型以及互动可能性,扩大了课程的价值外延。
第三,从范例教学论的角度进行解构,课程思政和混合式教学分别从理念和载体两个维度承担起原本属于政治的使命。在范例教学论视域下,教育学的实质主要是政治学,该理论特别重视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对学生开展道德、政治和思想教育,这一关键要义与课程思政不谋而合,课程思政理念要求“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2],因此,大到学科专业的顶层设计,小到各门具体课程中的案例讲解,课程思政理念都能一以贯之。与此同时,混合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课程模式,可以帮助教师在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时实现多元化的可能性,从而达到课程思政的最优效果。
第四,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角度进行解构,该理论核心价值观点与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的核心目标不谋而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使学生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形成新的经验,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尤其重视学习者的能动性与自主性。课程思政的核心目标是立德树人,将“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3],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以将学习重心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作为核心目标的教学方式,两者均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核心思想相契合。
二、在新闻专业混合式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的特殊性和有效性
(一)特殊性
1.新闻专业课程内容与政治关系密切
课程思政的作用能在与政治关系密切的专业课程中得到充分发挥,而新闻专业的理论基础与应用领域均与政治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在新闻专业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具有其特殊性。作为未来的新闻工作者,新闻专业学生在参与混合式课程时,不仅会接触到传统的新闻学基础理论,还会通过课程的线上渠道接触到大量的新闻案例、中外新闻报道等。学生的社会阅历较浅,容易在学习、实习、实训的过程中忽略新闻工作的党性,课程思政理念为此问题提供了优解,后者通过挖掘新闻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可同时保证二者同向同行。
2.新闻专业研究对象与课程思政目标关系密切
课程思政的目标是立德树人,重点是育人,要求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合而为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而新闻专业的研究对象与价值塑造、三观形成息息相关,主要包括新闻媒体、新闻舆论工作等,一方面,在学习和研究这些对象的过程中,学生接触到的大量新闻案例、媒体报道等均会对学生的意识形态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学生未来走上新闻工作岗位后,其发布的新闻内容、评论等会对新闻受众的意识形态产生影响,在意识形态和价值观领域把好关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就此而言,在新闻专业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二)有效性
1.课程思政能有效融入新闻专业知识传授
新闻专业众多课程中的理論知识都可以与课程思政元素有效融合,比如关于新闻本源的知识传授,可以充分结合唯物论的概念实施课程思政;在讲授新闻真实性原则时,可以融合党一贯强调的“实事求是”原则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并结合相关案例开展教学;在讲授新闻伦理与法规的部分内容时,可以结合我国依法治国、实现国家民主法制进步等内容开展教学,以上方式都是将课程思政融入新闻专业教学的有效方式。
2.课程思政能有效融入新闻专业实习实训、职业素养教育
新闻学科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在传授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配合相应的实习实训。新时代的新闻事业要求走群众路线,以人民为中心,使用人民喜闻乐见的方式生产新闻产品,也要求新闻工作者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及良好的作风与文风,这与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是完全一致的。综上,课程思政建设在新闻专业教育、职业素养教育中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三、课程思政在新闻专业混合式课程中的实施路径
(一)共同体的深度融合
此处的共同体是指学习共同体和教育共同体。混合式教育强调建设学习共同体,该理念来自西方全人教育理念,是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社会学习环境,由教学、社会、认知三个维度组成,可以有效避免大学教育的“象牙塔”现象,有利于学习者健全人格的发展。教育共同体是指在课程思政中落实立德树人的四大育人主体,即专任教师、学工队伍、团学组织及家企社会。通过学习共同体与教育共同体的深度融合,使教学、社会、认知三大教学阵地中均有教育共同体参与,真正做到课程思政的“润物细无声”。
(二)渠道的深度融合
渠道的深度融合包含两个方面,可选工具与不同比例混合式教育模式的学习效率测度研究。如前所述,新闻专业在实施课程思政时有其特殊性和有效性,这种特性决定了在选择混合式教学依托工具时,应符合学科特性。此外,混合式教学存在多种模式,例如线上教授、线下答疑,线上答疑、线下讲授,按不同比例分配线上线下讲授与答疑等,针对新闻专业课程的特殊性,教师在实施新闻专业课程思政时,应综合运用客观与主观评价系统对学习效率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得出模式选择的最优解。
(三)知识体系的深度融合
这包括顶层设计的融合、课程和教材的融合。顶层设计的融合主要是指新闻专业课程在制定混合式教学目标、小组任务的设计目标、任务的实时反馈与研讨、反馈与沟通任务,将课程思政理念进行全盘融合。课程和教材的融合主要是指思政元素的挖掘,这是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的重中之重。一是对理论知识中思政元素的挖掘,例如教师在讲解新闻真实性原则时可加入实事求是的课程思政教育;二是对案例中思政元素的挖掘,并形成素材库,例如在讲授人物报道内容时,可选取感动中国人物的系列报道作为案例,不仅能使用案例讲授理论知识,同时透过案例可以向学生传递真善美的理念,传递正确的价值观与正能量。
(四)理念的深度融合
课程思政的主渠道是课堂,实施主体是各门专业课程教师,要使课程思政有成效,首先要克服的难题便是教师授课的路径依赖与历史依赖。如新闻写作课程中关于新闻写作风格的知识模块,许多教师沿用老教材中陈旧的报道进行案例讲解,其文风与所报道事件无法契合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和认知,如果将案例改成最近新华社针对疫情的相关报道,则既符合学生生活认知和新闻时效性特征,又能通过疫情时事对学生开展家国情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医疗卫生健康等方面的课程思政教育,将思政之“盐”充分融于课程之“水”,真正做到专业教育与价值教育同向同行,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
四、结语
课程思政与混合式教学的深度融合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也是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实现“三全育人”的有效途径,但其实现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教师长时间在一线教学中探索,这要求教师潜心研究,坚持润物无声、寓德于教,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家国情怀、高尚职业道德的新时代大学生。
参考文献:
[1] 劉猛.意识形态与中国教育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1.
[2] 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5.
[3]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23-324.
作者简介:单陆冬栋(1988—),女,浙江绍兴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混合式教育、课程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