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先忠 刘晓峰 刘金凯
1 前海人寿广州总医院骨科,广东省广州市 510000; 2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友谊医院骨二科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OPLL)是导致脊髓型颈椎病的病因之一。颈椎OPLL的手术方法包括前路和后路[1]。颈椎前路椎间盘摘除融合术(ACDF)可以在椎间盘水平切除骨化的后纵韧带对脊髓行直接减压,同时融合稳定颈椎。然而,ACDF也有不足,如减压不完全、易形成假关节等[2]。后路椎板成形术被认为是治疗多节段颈椎退行性疾病的理想选择[3]。椎管成形术使椎管扩大,脊髓漂浮远离腹侧OPLL的压迫从而起到间接减压的作用[4]。然而,椎板成形术涉及一些危险因素,这些因素会导致OPLL的进展、颈椎后凸改变、轴性疼痛等,从而导致不良结果。对于双节段局限性OPLL,选择ACDF还是后路椎板成形术仍然存有争议。本研究旨在比较ACDF和后路椎板成形术治疗双节段局限性OPLL导致的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具体如下。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8年5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双节段局限性OPLL患者113例。根据术式不同将患者分为椎板成形组57例和ACDF组56例。ACDF组:男29例,女27例,平均年龄(56.37±9.63)岁,BMI 24.06±3.56;椎板成形组:男29例,女28例,平均年龄(57.61±8.95)岁,BMI 24.21±3.49。术后随访24~36个月,平均随访(26.72±6.56)个月。两组在性别、年龄、BMI、既往史、个人史、随访时间方面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所有患者签订书面知情同意。
1.2 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OPLL引起的脊髓型颈椎病;(2)颈椎X线、CT、MRI显示双节段局限性颈椎OPLL;(3)接受ACDF或椎板成形术。排除标准:(1)OPLL不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2)有颈椎手术史或其他颈椎疾病(包括骨折、肿瘤或其他)的患者;(3)同时行颈椎前后路手术;(4)临床资料不完整;(5)不愿参加本项研究或不能完成研究的患者。
1.3 方法
1.3.1 椎板成形组:患者全麻后俯卧于手术台上,使用Mayfield颅夹固定头部。后正中行合适长度的切口,剥离椎旁肌,显露椎板,症状重的一侧为开门侧椎板,症状轻的一侧为门轴侧椎板。咬骨钳咬除部分棘突,高速磨钻磨除小关节内侧缘2~3mm处双侧骨质,开门侧磨至椎板内侧皮质,显露硬膜囊,门轴侧磨制“V型骨槽”至椎板深层皮质。将椎板抬起约1cm后,于棘突根部的椎板和侧块处固定长度合适的钛板,冲洗切口,开门侧放置负压引流管一条,逐层缝合。所有患者在术后第1天直立坐起,佩戴硬质颈围领下地。术后戴颈围领1个月。
1.3.2 ACDF组:患者全麻后俯卧于手术台上,ACDF采用标准的Smith-Robinson技术。显露责任节段后行椎间盘切除,若OPLL没有超过或仅轻微超过椎间盘水平,行ACDF并去除OPLL。用高速磨钻将椎体后的OPLL打磨变薄,然后用带钩的神经剥离子将OPLL从硬脊膜上分离出来,取出椎体后的OPLL,确保硬膜囊充分减压。椎间融合器试模后,打入PEEK椎间融合器,放置并固定前路钛板。冲洗切口,置负压引流管一条,逐层缝合。所有患者在术后第1天直立坐起,佩戴硬质颈围领下地。术后戴颈围领1个月。
1.4 测量与观察指标
1.4.1 影像学测量指标:(1)计算OPLL的范围和脊髓内可利用的间隙。OPLL的占位率(OR)由OPLL最大前后径与椎管最大前后径的比值(CT水平)决定。OPLL占位率越小越好。(2)用Borden[5]设计的方法测量C2~C7的Cobb角及节段角。C2~C7Cobb角及节段角越大,矢状位力线越差,稳定性越差。(3)确定C2~C7矢状面垂直轴(SVA):C2~C7SVA定义为C7后上角至C2椎体中心垂直线的长度。 SVA数值越大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越差。(4)测定T1倾斜角:定义为T1上终板与水平线之间的角度。T1越大,矢状位力线稳定性越差。(5)测量活动范围(ROM):定义为伸展位置的Cobb角与屈曲位置的Cobb角之差,活动范围越大功能恢复越好。
1.4.2 临床观察指标:(1)评估两组术前、术后即刻、末次随访的JOA、VAS、NDI评分。JOA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JOA总评分最高为29分,最低0分。分数越低表明功能障碍越明显。VAS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0:~10分,分值越大,疼痛越严重。NDI评分(Neck Disabilitv Index,NDI):每个项目最低得分为0分,最高得分为5分,分数越高表示功能障碍程度越重。(2)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
1.5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或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影像学指标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ACDF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低于椎板成形术组(P<0.05)。两组末次随访时NDI、JOA和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01)。并发症方面,ACDF组并发症发生事件明显低于椎板成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2.2 两组影像学指标比较 表2显示了两组患者的节段角度、C2~C7Cobb角、T1倾斜角、C2~C7SVA、ROM、OR、脊髓可用间隙。两组的影像学指标末次随访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椎板成形组的活动度(ROM)优于ACDF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影像学指标比较
在许多回顾性研究和荟萃分析中,脊髓型颈椎病的最佳手术入路及方法仍存在争议,特别是伴有双节段OPLL的手术入路及方法一直备受争议。在一项系统回顾中,Li等[6]的研究显示,与其他颈椎退行性疾病相比,颈椎OPLL的手术并发症相对较高。许多研究比较了颈椎前路椎体切除融合术(ACCF)和椎板成形术、ACCF和ACDF作为治疗OPLL的方法[7-8]。对于双节段局限性OPLL,ACDF和椎板成形术无相关文献比较。本研究中,笔者分析了ACDF和椎板成形术治疗两个节段局限性OPLL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
椎间盘水平以下或以上的椎体后OPLL可以很容易地用ACDF移除,根据北美脊柱协会(NASS)的推荐等级,ACDF符合“B”级标准。然而,在硬脑膜与OPLL严重粘连的情况下,成功移除OPLL对ACDF技术要求较高。此外,狭窄的手术间隙增加了脑脊液漏和医源性神经损伤的风险。目前,当存在多个节段颈椎管狭窄时,椎板成形术作为广泛的颈椎后路减压越来越被人们认同。然而,由于颈椎后方椎旁肌和韧带受累,许多患者出现术后颈部疼痛的轴性症状。由于通过椎板成形术间接减压神经组织,导致脊髓向后移位,C5麻痹,腹侧的OPLL可能继续发展。
Subodh等[9]报道,前路和后路切除OPLL的短期恢复率没有显著差异,但对于多节段OPLL,推荐采用后路。Shamji等[10]对前路和后路的长度和费用进行了全国性的数据库研究,发现前路与较少的住院和较低的费用相关。Lau等[11]报道,与椎板成形术相比,ACDF相关的手术时间和失血量更少。这是因为在椎板成形术中将颈旁肌从椎板分离需要时间较长,从而导致更多的失血。本研究中,ACDF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椎板成形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Feng等[12]报道,在椎管占位率>50%的患者中,前路组术后JOA评分明显高于后路组。在Meta分析中,两组术后JOA评分和恢复率相似,特别是当椎管占位率<50%时。Fang等[13]报道了ACDF和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结果相似。但是,Dobran等[14]报告说,接受后路固定治疗的患者会出现与颈部僵硬相关的慢性疼痛。本研究中,术前平均椎管占有率为(44.22±3.52)%。两组患者的临床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这可能是因为后路手术未造成过多的椎旁肌损伤。此外,两组末次随访与术前相比临床结果显著改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
在Xu等[15]的一项研究中,ACDF组的主要并发症包括植骨问题、邻近节段退变和术后血肿,而椎板成形术组有C5麻痹、轴性疼痛和门轴塌陷等并发症。Feng等[12]报道,前路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后路手术组。这可能是由于在前入路中加入了ACCF。在本研究中,ACDF组1例并发症(脑脊液漏),椎板成形术组7例并发症(4例轴性疼痛,3例C5麻痹)。
本研究表明,ACDF末次随访的节段角和C2~C7Cobb角较术前均有改善(P<0.05)。Shamji等[16]的荟萃分析表明,通过前路手术增强了颈椎的序列对位能力,ACDF术后的变化更大。这是因为ACDF除了植骨和椎间成形之外,可以支持更多的牵张和固定。此外,ACDF还可以将受累椎体拉向腹侧来恢复颈椎前凸序列对齐。
本研究结果提示,ACDF在治疗双段局限性OPLL时更具优势。ACDF和椎板成形术治疗双节段局限性OPLL均显示了满意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然而,ACDF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和并发症较少。本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接受ACDF或椎板成形术的样本量较少,此外本研究没有随机对照设计,所以不能完全控制选择偏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