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疗效对比

2021-07-22 01:57沈楠林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14期
关键词:肺叶胸腔镜淋巴结

沈楠林,陈 磊,施 进

(射阳县人民医院,江苏 盐城 224300)

肺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肺部恶性肿瘤,起源于肺部气管和支气管黏膜[1]。此病虽无传染性,但存在遗传易感性与家族聚集性[2]。临床研究证实,采用手术的方式对早期肺癌患者进行治疗后,其预后普遍较好[3]。本文以2018 年2 月至2020 年7 月期间射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7 例早期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该病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射阳县人民医院在2018 年2 月至2020 年7 月期间收治的早期肺癌患者中选取57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为:1)其病情经临床检查被确诊为早期肺癌。2)未合并有严重的器质性疾病。3)癌细胞未向远处转移。4)未合并有精神疾病。5)不存在进行肺叶切除手术的禁忌证。将这57 例患者随机分为开胸组和全胸腔镜组。其中,开胸组有28 例患者,全胸腔镜组有29 例患者。开胸组患者的年龄为47 ~69 岁,平均年龄(58.5±10.4)岁;其病程为1 ~22 个月,平均病程(11.6±3.4)个月;其中,有男16 例,女12 例。全胸腔镜组患者的年龄为49 ~70 岁,平均年龄(59.3±10.6)岁;其病程为2 ~20 个月,平均病程(11.0±3.2)个月;其中,有男18 例,女11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对开胸组患者采用开胸肺叶切除术进行治疗。方法为:患者取健侧卧位,对其实施双腔气管插管和全身麻醉,为其保持单肺通气。在第5 至第6 肋间后外侧做一个切口(约22 cm),用撑开器撑开切口,探查肿瘤的位置、大小、转移情况及浸润的范围。清扫肺门与纵膈的淋巴结,切除肺叶并送检。用蒸馏水对胸腔进行冲洗后,置入引流管,关闭手术切口。对全胸腔镜组患者采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进行治疗。方法为:对患者进行双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协助其取健侧卧位,保持单肺通气。在腋中线第7 至第8 肋间做一个切口(约1.5 cm),经该切口置入胸腔镜。在胸腔镜下探查肿瘤的位置、大小、转移情况、浸润范围,观察纵膈淋巴结肿大的情况、有无粘连及积液。在腋前线与锁骨中线的第4 至第5 肋间做一个切口(约4 cm),将该切口作为主操作孔,经该孔置入卵圆钳及分离钳等器械。在腋后线的第8 至第9 肋间做一个切口(约2 cm),将该切口作为副操作孔。用乳突拉钩撑开主操作孔的皮肤及皮下组织,在胸腔镜直视下观察肺静脉、肺动脉和支气管的情况,然后用腔镜切割缝合器切除肺叶。常规清扫肺门与纵膈的淋巴结。经主操作孔取出切除的肺叶组织送检。对胸腔进行冲洗后,留置引流管,关闭胸腔。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的指标(包括手术的耗时、术中的出血量、术中清扫淋巴结的数量、术后引流的时长及住院的时长)、术后不同时间(包括术后1 d、3 d、5 d)疼痛的程度、术后并发症(包括伤口感染、肺炎、心律失常、肺复张不良、低氧综合征)的发生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的程度进行评估[4]。该评分法的分值为0 ~10 分。患者术后疼痛的程度与其VAS 评分呈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 统计软件对文中数据进行处理,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平均病程、手术的耗时、术后引流的时长、住院的时长、术中清扫淋巴结的数量、术后不同时间的VAS 评分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的对比

与开胸组患者相比,全胸腔镜组患者手术的耗时、术后引流的时长及住院的时长均较短,其术中的出血量较少,P<0.05。两组患者术中清扫淋巴结的数量相比,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的对比(± s )

表1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的对比(± s )

组别 例数 手术耗时(min) 术中清扫淋巴结的数量(个) 术中出血量(mL) 术后引流时长(d) 住院时长(d)开胸组 28 163.27±25.18 29.75±3.19 147.32±15.69 6.61±1.67 10.21±2.43全胸腔镜组 29 142.39±13.26 31.12±4.38 74.95±10.35 3.28±0.73 6.40±1.25 t 值 3.937 1.346 20.625 9.813 7.482 P 值 0.000 0.184 0.000 0.000 0.000

2.2 术后不同时间两组患者疼痛程度的对比

术后1 d、3 d、5 d,与开胸组患者相比,全胸腔镜组患者的VAS 评分均较低,P<0.05。详见表2。

表2 术后不同时间两组患者VAS 评分的对比(分,± s )

表2 术后不同时间两组患者VAS 评分的对比(分,± s )

组别 例数 术后1 d 术后3 d 术后5 d开胸组 28 5.10±1.30 2.90±0.73 2.21±0.43全胸腔镜组 29 4.17±1.05 2.04±0.65 1.40±0.25 t 值 2.976 4.701 8.732 P 值 0.004 0.000 0.000

2.3 术后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对比

术后,开胸组28 例患者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32.14%,全胸腔镜组29 例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45%,二者相比,P<0.05。详见表3。

表3 术后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对比

3 讨论

临床研究证明,对早期肺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可有效地改善其临床症状及体征,提高其生存质量。不过,施行常规的开胸肺叶切除术不仅需要做一个较长的切口(约20 ~25 cm),还会对患者肋骨、背阔肌等骨骼和肌肉进行破坏,而且需长时间地暴露其胸腔,因此对其身体造成的创伤较大[5]。

近年来,以全胸腔镜为代表的微创技术逐渐应用于外科手术中,并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6]。与传统的开胸肺叶切除术相比,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切口较小,可利用高清摄像头放大术野,并可在相对密闭的胸腔内精准地进行手术操作。因此,该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对其肺部功能的影响较小,术后其疼痛轻微,并发症较少,恢复的速度较快。该手术适用于存在开放手术禁忌证、高龄及肺功能较差的患者[7]。需要注意的是,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对手术医生操作技术的要求较高,故手术医生需不断地进行学习,提高操作的熟练度,完善自身的操作技能和处理各种意外情况的能力,以保障手术的疗效及安全性[8]。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与采用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疗效相比,采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该病的疗效较佳,手术的耗时较短,术中患者的出血量较少,术后其恢复的速度较快、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

猜你喜欢
肺叶胸腔镜淋巴结
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快速康复外科在胸腔镜肺叶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癌
内科胸腔镜术后留置细引流管的利弊分析
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效果对比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
精细解剖保护甲状旁腺技术在甲状腺癌Ⅵ区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