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秀丽 贾友军
[摘要]回首党的百年辉煌历程,中国共产党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进程中将中华民族的伟力凝聚到民族复兴的伟大道路上,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彰显出其历史必然性,主要表现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根本要求、是做好民族工作的现实需要、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内在要求。100年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主要经历了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其基本经验有: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增强“五个认同”;必须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必须着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些宝贵经验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遵循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展历程;经验启示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74(2021)03—0035—06
[作者简介]乔秀丽,女,新疆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研究;贾友军,男,新疆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共党史、党的建设。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党构建了保障各族人民权益的法律制度框架,出台系列政策,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凝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国家共识,引领着我国国民的整体性塑造,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坚强的制度保障、理论支撑和实践引领。回溯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的伟大光辉历程,对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必然性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根本要求
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立论之基,涵盖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之源、历史追因和未来指向。马克思科学地考察了人类社会的历史生成和演变图景,他在致力于批判唯心史观关于错误共同体思想的基础之上,以全新的立场和视野构建了贯穿唯物史观主旨和灵魂的共同体思想逻辑。“自然形成的共同体”“虚幻的共同体”和“真正的共同体”是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的三个历史递进层级。首先,“自然形成的共同体”构成了人类社会共同体的原初阶段,它是以地缘、血缘关系和族群习惯为基础的,主要聚焦解决“现实的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这就暗含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坚持尊重传承民族历史与文化。其次,“虚幻的共同体”构成了人类社会共同体的“异化”阶段。马克思在对“粗陋的共产主义”进行批判时就揭示了“虚幻的共同体”下的“私有财产关系仍然是共同体同物的世界的关系”[1],而非共同体与人的世界的关系,暴露出“虚幻的共同体”下私有制的虚伪利益和虚幻民主自由,这就要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注意破解发展共享的难题。最后,“真正的共同体”构成了人类社会共同体的最高形态。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马克思强调:“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3]。“自由人的联合体”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追求,主张消除阻碍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异化因素,实际上就是“真正的共同体”。诚然,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个由不同民族共生、不同阶级共存、不同地域共融、不同文化共情下形成的异质性共同体,它从“共生共存共融共情”维度出发,倡导通过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这一长期历史实践运动,消解民族矛盾,维护中华民族整体利益,为走向“自由人的联合体”这一真正的最高形态的共同体提供条件。故此,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来促进各族人民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做好民族工作的现实之需
2021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4]。中华民族之所以多元而聚为一体,之所以分散而团结融合,很大程度上源自各族群众在长期的交往实践中积淀而成的并为各民族所广泛认同和自觉践行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诚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一心的合力所在,是巩固做好民族工作、实现发展与复兴的重要精神力量。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民族关系总体向好,但不可忽视国内外敌对势力为实现遏制中国高速发展、解构中华民族共同体、妄图颠覆中国国家政权的政治图谋愈演愈烈,他们利用人权、民族、宗教等问题的渗透不断加强反动宣传与蓄意散播不实言论,企图把边疆民族地区作为西化、分化中国的突破口。这些都给国家主权、民族团结和领土完整带来了严峻挑战。为此,要在切实做好民族工作中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其在历史文化、时代体验、情感尊严、道德理想和思维习性中持续不断地发挥强大的价值引领力和情感凝聚力。在此基础上,中华民族才能具备更加坚实的思想伟力,才会对共同体的归属怀有更清晰的认知、更坚定的信心,从而产生自觉捍卫的意愿,而由此凝聚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既能有效应对来自外部复杂环境的变化,又能推进国家内部的繁荣发展,是推进新时代中华民族发展与复兴的重要力量源泉。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内在要求
一部中华文明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自觉创造的“交往史”,也是一部共同体意识的“生成史”。在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格局是伴随着各民族地域、心理、政治、文化认同不断强化而逐步形成的。其中增强文化认同是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民族团结最长远、最持久、最根本的动力源。质言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对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意义重大。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早期的北狄、南蛮、西戎、东夷等民族相继融入华夏族所初步萌生共同的“华夏”意识反映了民族交往的地域认同。魏晋南北朝至隋唐宋时期,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尤其是儒学文化曾对各民族产生重大影响并被少数民族地区广为接受,一些民族先后融入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汉族中,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柔然、鲜卑,隋唐时期的突厥,宋代的党项、契丹和女真等。这一情形下其他民族与汉族在密切交往中逐渐生成的“华夷共祖”观念,深刻彰显了民族交往的文化心理认同。明清时期,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各民族在密切交往和交流中进行族际通婚且使杂居地带呈不斷扩大趋势,逐步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交融态势。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抵御外侵的苦难历史中得到前所未有的激发与释放,其近代形态表现为更高层次的民族国家认同。历史充分证明,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因存有差异而互相吸引,因协作互助而共同发展,因相互包容而共享发展,并在持续交往交流交融中生发、培育和共铸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中国共产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百年历史演进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呈现图景
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徘徊与抗争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始在维新与革命思潮中初步觉醒。第一次世界大战及战后帝国主义的丑恶侵略行径及其在巴黎和会上重新瓜分中国的图谋,引起了各族先进青年和知识分子的强烈愤慨与不满。五四爱国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开启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觉醒的新时代,其从广度上拓展了中华民族的觉醒由局部变为全面、从程度上升华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由被动变为主动。此后,共同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团结意识日益成为社会共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领导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都始终高举“中华民族”旗帜,以民族平等为原则,以民族解放为目标,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展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境地时,为了彻底推翻三座大山,挽救民族危机,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历经苦难而又不断奋起抗争,经历了共赴国难、和衷共济的共同革命历程,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得到空前提升和发展,增强了中华民族整体性认同和民族凝聚力。与此同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增强使全国各族人民向着共同的革命目标拼搏奋战、同甘共苦,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质言之,通过伟大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升华到全新高度,实现了从自在到自觉的伟大转变,基本完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塑造。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呈现图景
新中国的成立意味着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历史任务,中华民族从此站起来了。历经战争洗礼的新中国百廢待兴,为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伟大历史任务,逐步巩固多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开启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征程。这一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发展奠定了强大思想基础。新中国成立前夕,为了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增强民族凝聚力,中国共产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派下去,请上来”等民族政策,在民族自治地方逐步设立民族自治区,倡导民族区域自治,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为了彻底驱逐和铲除“三座大山”的残余势力,使民族地区陆续得到和平解放,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实行正确的民族政策,以团结为主,疏通民族关系,消除民族隔阂;并实行民主改革、进行土地革命,各族人民共同参与“打土豪,分田地”的群众运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为了顺利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争取人心、稳固边疆,从1952 年开始,党中央派大批的民族工作队到边疆民族地区“做好事,交朋友”,领导边疆民族地方坚持“慎重稳进”的方针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针对不同情况,分类指导,使民族地区逐步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时期,党积极探索集体化道路,帮助民族地区改善基础教育、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在此期间民族地区认真组织配合党中央的各项民族政策,表达了各族人民团结同心、一心向党共创美好生活的决心,表现出了强烈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归属意识。经实践证明,这一时期党采取的各项民族政策和举施进一步加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到了少数民族对党和国家的充分信任和认同,各民族一同踏上了光明的社会主义道路。
(三)改革开放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呈现图景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党中央把工作重心逐步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致力于帮扶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摆脱贫困、缩小民族间和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并在实践中因地因族施策,大胆创新,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共同富裕目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各方面得到铸牢,开启了民族团结工作的新局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依据《民族区域自治法》为民族地区的发展规划提供制度保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法律和物质保障。邓小平指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不把经济搞好,那个自治就是空的”[5]。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结合新时期民族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为正确处理民族关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思想与物质基础;以胡锦涛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方针,实施“兴边富民”发展战略,继续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工程、国家工程,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指明了方向。
改革开放以后,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地区教育、经济、社会、民生等重大工作。大力发展科学文化事业,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1995年起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义务教育政策,逐年增加对民族地区教育的财政投入,实时设立专项资金,开展教育对口支援,不断满足各族群众科学文化需求,培养了大批少数民族干部,壮大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骨干力量,凝聚了民族团结进步的精神力量,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重点扶持民族自治地方经济。2000年国家全面启动“兴边富民”行动,积极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扶贫攻坚战略。不断增加民族专项资金投入,建立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优势资源对口扶贫民族地区等国家政策和项目。经过几十年发展,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各族群众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与此同时,党中央不断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民族地区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大力发展卫生医疗事业,改善农村卫生医疗条件,建立了县、乡、村医疗服务体系,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社会保障基础。各族群众在共创改革发展辉煌与成就中共享改革发展好处与进步,在此过程中更切实感受到了身处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培养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团结意识、拼搏意识和共享意识。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呈现图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根据民族工作的新发展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总方针,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9月召开的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再次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6]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族工作的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有力诠释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义重大。我们党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工作实际相结合,坚持中国化方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精准把握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的运动变化规律,将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新时代党的奋斗目标;强化“五个认同”,同时将文化认同作为最持久、最深层的认同,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逐步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坚持用法律制度来保障民族团结,不断完善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迎来了历史上最好时代,中华民族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以及共同体意识得到前所未有的增强。这些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的取得,是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不懈奋斗的结果,不仅为深刻阐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价值指引,也为维系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雄厚的社会基础。与此同时,党中央善于从把握和揭示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基本规律中启迪历史自觉。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我国各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广阔疆域、共同创造了中华灿烂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民族精神、共同书写了祖国悠久历史。”这深刻阐明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客观规律,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自觉提供了历史渊源和方法指导。四个“共同”既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因,也是维系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文化纽带,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作为血肉相连命运共同体的价值意涵。
三、中国共产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百年实践的基本经验
(一)必须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保障
“新旧相推,日生不滞”。中国共产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百年生动图景启示我们,坚持党的领导是新时代更好地发扬党的民族团结思想,带领各族群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保障。不同历史时期,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始终是开展民族团结事业、支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識发展的方向指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站在国家和民族的新高度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必须积极地帮助各少数民族,争取他们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解放和发展。”[7]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高瞻远瞩地提出“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思想,并指出:“少数民族地区工作能不能搞好,关键是干部问题”[8]。江泽民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每个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都要做民族团结进步的模范”[9]。胡锦涛同样强调:“加强党的领导,是推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根本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举措,不断推进民族工作创新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和“中华民族”写入宪法,分别从党和国家的高度确认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100年来,正是因为有中国共产党在社会发展和国家治理中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才最大限度地维护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不断增强了中华民族现代化程度,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到不断铸牢。历史和现实都已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不断增强各民族群众的“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二)必须把增强“五个认同”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核心
“五个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核心和落脚点。当前,国家发展的良好局面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较好的社会环境和心理基础。2020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出色有力应对新冠疫情而形成的中外比较,以及在迎来建党100周年之际我国脱贫攻坚取得的全面胜利,更是进一步强化了各族群众的“五个认同”意识,各族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及我国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有高度自信,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社会治理水平、国家的发展前景、国际地位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高度认可、充满自豪。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角度而言,由于其核心内容与“五个认同”高度契合,因此,最关键的就是要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贯穿、体现和渗透“五个认同”。要在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功实践的基础上,讲透历史、讲清逻辑,不断深化“五个认同”,进而使得各族群众深刻认知中华民族是一个血脉相连的共同体,各民族都是祖国大家庭的一员,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立场和原则问题。同时,要讲清楚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也就是某种程度上要改变以往讲“多元”多、讲“一体”少的状况,不仅要讲“多元”,更要多讲和讲好“一体”,使得各族群众从心灵深处深刻感知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各族人民共同书写的,祖国的广阔疆域是各族人民共同开拓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各族人民共同培育的,进而增强“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必须把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基础
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基本原则。列宁在酝酿和发展俄国革命过程中曾明确提出:“我们要求国内各民族绝对平等,并且要求无条件地保护一切少数民族的权利”[10]。团结各族人民共同奋斗共同发展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和政治自觉,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密切相关,二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程度水平越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越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越强烈,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根基就越牢固。中国共产党诞生伊始,就以为各族人民谋幸福为己任,关注少数民族群众的利益诉求,启迪他们的政治觉悟,团结各族儿女共同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留下了“宣侠父和黄正清肝胆相照”“刘伯承和小叶丹歃血为盟”“杨积庆让道放粮”等党史不朽佳话,增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把民族平等原则贯穿在全部法律制度和民族工作实践之中,彻底铲除少数民族地区的农奴制、地主制等各种剥削制度,创造性地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充分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参与国家和地方事务管理的各项权利,谱写出“弟兄姐妹舞翩跹,歌声唱彻月儿圆”的和谐乐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和国家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适时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和目标指引。党的十八大以来,基于对民族工作新情况的精准把握,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作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题;将民族团结视为中华民族的生命线加以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11]“全面小康路上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脱贫致富一个民族都不能落下。”[12]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作出了关键性贡献,这是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向着共同繁荣目标不懈努力奋斗的结果。越来越多的贫困地区实现了用自己双手改变命运的美好生活愿景,生活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广大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得到长足发展与进步,绝大多数民族群众自觉树立了清晰的政治身份认同和强烈的国家归属意识,并为自己作为中国人而感到由衷骄傲。故此,在实践中推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现实基础。
(四)必须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标指引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共同开拓缔造、巩固发展伟大祖国的历史。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各民族在长期交融汇聚的历史实践中铸就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是各民族在多元一体格局下逐步形成共同历史记忆、共同物质条件、共同身份认同、共有精神家园的历史演进图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之路并非坦途,道阻且长。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處在风大浪急、滚石上山的关键时期,前进道路上难免遇到越来越复杂的风险考验和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只有统一共识,凝聚力量,不断增强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才能不断在磨难中越挫越勇、破浪前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13]。方向决定前途,目标决定任务,只有明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方向,向着中国梦的目标拼搏进取,才能激励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团结奋斗、拼搏进取,不断凝聚起齐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因此,要顺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愿景,需要密切把握各族群众的思想文化取向,让各族人民全面系统地了解中华民族的苦难与辉煌的演进史,使其深知灿烂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祖国的广阔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比如,重视挖掘研究、阐释宣传各地历史文化遗产,探寻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共同历史印迹,唤起共同历史记忆;在各族干部群众和青少年中深入持续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全面理解党的民族政策;深入调查研究找准民族团结工作与各族群众的心理契合点、情感共鸣点、利益结合点,使各族群众旗帜鲜明反对各种错误思想观点,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在思想认识上把爱祖国与爱民族、爱家乡统一起来,进而深化“五个认同”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伟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只有56个民族始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拥有无可战胜的磅礴伟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8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2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99.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57.
[5]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7.
[6]牢牢扭住新疆工作总目标[N].人民日报,2020-9-29(02).
[7]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84.
[8]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199.
[9]江泽民.在国务院第二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4-9-30(01).
[10]列宁全集(第23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0:215.
[11]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N].人民日报,2017-3-11(02).
[12]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10-26(01).
[1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40.
责任编辑:杨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