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间游戏课程故事中看到幼儿的成长
——以“不一样的陀螺小达人”为例

2021-07-19 07:06沈小英
好家长 2021年4期
关键词:钢珠小达陀螺

文 沈小英

在探索课程游戏化之路的当下,幼儿园课程正在经历一系列的变革。多年来,我园围绕“民间游戏”这一课程资源进行深入探究,形成了独有的园本课程。幼儿的成长是由各种各样的故事所组成的,课程的成长也是由各种各样的课程故事所组成的。在课程故事中,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幼儿的成长历程,教师也在课程故事的记录和分析中提升着课程意识。

一、练习陀螺长知识——我是练习小能手

教师是实施课程、设计课程的主体,教师要结合适宜的资源对已有的教材进行改造和重新设计,以更好地实施课程。

(一)在玩中发现问题,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在“民间游戏节”活动期间,幼儿们爱聚集在陀螺区玩陀螺,然而他们尝试多次都没有成功。怎样绕线不会松掉?怎么让陀螺转得更久?哪种地面最适合打陀螺?这一系列问题引发了他们的思考。

在此过程中,教师一直是观察者,没有过多介入幼儿的探究,只是在幼儿经验需要进一步提升时才给予足够的支持。如当教师发现幼儿在同一个地方练习打陀螺时,可以引导幼儿在多种地面尝试打陀螺,从而了解不同地面的材料及特性。幼儿间的相互学习和自身兴趣所引发的只是浅层次探究,更深层的意义在于提升他们在练习打陀螺这件事上的坚持性和专注度。教师要关注到这一点,并一直引导幼儿通过不断的分享交流,促使他们保持这种专注度。

(二)在玩中解决问题,将资源转化为幼儿经验

经过多次练习,坤坤第一个发现了打陀螺的窍门,于是他有模有样地当起了小老师,一边示范一边讲解。锴锴赶紧按照坤坤的方法试了试,也成功了。于是,他们将这种方法分享给其他同伴,很多幼儿都进行了尝试并取得了成功。

围绕着怎样让陀螺转得更久的问题,幼儿们进行了长时间的练习和尝试。他们发现,有的陀螺转得好好的,用绳子一抽就停止了转动,而有的陀螺则正好相反,用绳子一抽,转得更有力了!在观察和探究中,他们发现:抽陀螺时要顺着陀螺转的方向抽,还要抽打在陀螺底部。除此之外,他们还讨论了幼儿园哪些地面适合玩陀螺。

在“小达人”争夺赛中,幼儿能根据自己的想法制定计划并实施,说明幼儿的自主能力在活动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在发现陀螺很难转起来后,他们没有放弃,而是通过同伴互助的方式去学习,不仅发展了手眼协调能力、肢体的灵活性以及手部的精细动作,还锻炼了交往能力。在寻找最适合打陀螺的地面时,他们对多种地面进行了多感官的探究,对事物的多样性和适宜性有了初步了解。从练习到发现问题,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从解决问题到各种有意思的探究,幼儿打陀螺的技能不断增长,其他经验也获得了同步增长,并初步形成了良好的学习品质。

二、修理陀螺需动手——我是小小修理工

作为教师,我们要将幼儿放在第一位,让幼儿做游戏的主人,这样可以促使幼儿主动寻找通向成功的路径。在修复陀螺的过程中,我们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一)发现困难,就地取材,着手攻坚

在陀螺区有许多陀螺底部的小钢珠掉了,阳阳决定修理一下。他用双面胶黏在小钢珠的一边,撕掉胶纸后再将小钢珠按到陀螺底部的小洞里,还不忘将陀螺倒过来摇晃几下,看到小钢珠没有掉下来,阳阳满意地把陀螺放在一边,然后开始修复下一个。完成任务以后,他很自豪地和小伙伴们介绍自己是如何发现陀螺的小秘密的,又是怎样把它们修好的。

(二)初步探索,手脑并用,增长知识

到了下午的户外活动时间,幼儿们将修复成功的陀螺送回民间游戏区。可是,这些陀螺很快又再次坏掉,当他们提议将所有坏掉的陀螺都拿到班级去修理时,却发现小钢珠都找不到了。于是,他们开始寻找材料替代小钢珠,他们找来了果子、树枝、小石子……可是果子容易瘪掉,小树枝会断掉,小石子不够圆……尽管寻找替代物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但是幼儿们的热情不减,经过多次实验,他们终于确定了钉子是合适的替代物。

其实,在阳阳第一次修复陀螺时,教师就知道他不会成功,却没有干预,也没有直接告知答案,而是放手让幼儿自己去探究、去寻找答案。

(三)团队协作,集思广益,收获经验

坏掉的陀螺是幼儿游戏中的意外衍生物,却成为他们自主探究的一条导火线。在修复时,他们通过动手操作了解了各种粘贴材料的作用。在修复陀螺的过程中,他们经历了“粘贴小钢珠→陀螺再次损坏→寻求老师帮助→寻找钢珠替代物”的过程。他们在实践中一步步发现问题,在思考与操作中解决问题。这也是幼儿自主学习、专注探究的过程。

三、小小“陀螺”增经验——我是修理小达人

我们坚信,游戏是儿童独特的百种语言之一,是儿童体验与表现世界的重要方式。我们坚守“通过游戏,培养全人”的教育理念,我们期待向世界证明幼儿可以拥有无限可能,他们拥有质疑精神、钻研能力,以及通过主动的、有创意的活动过程建构多维知识的能力。儿童的精神世界应该被更多地关注,童心应该被更专业地守护。

(一)动手动脑,成果鲜有问津

当幼儿将最终修理好的陀螺再次放回民间游戏区后,却发现这些陀螺并不太受欢迎。通过对比,他们发现修理后的陀螺转得不够久、不够稳,也不容易赢得比赛。如何将这些陀螺修复得更好,让它们真正重获新生呢?幼儿们多次将各种陀螺进行对比后,发现使用频率高的陀螺的钉子钉得比其他的更直。

(二)细心探索,完美解决难题

在游戏分享环节,为了让其他幼儿了解他们的新发现,幼儿们画了一个记录表,用简单的图标记录钉子不同的方向与深度对陀螺运转的不同效果。看到他们修复的陀螺果然更具“竞争力”后,更多的幼儿加入修理陀螺的队伍中来。几天后,掉了小钢珠的陀螺的底部都被钉上了钉子。在修理陀螺的过程中,幼儿们还对木工区的工具产生了探究兴趣,他们开始探究木工铅笔、小锯子、三角尺、木头固定器等工具的用法。除了完成陀螺的修复工作,幼儿们还一起修理了抽打陀螺的棍子和线。当幼儿们又一次将修理完的陀螺、棍子放回民间游戏区后,他们发现在选择陀螺时不需要再精挑细选了,修好的陀螺和新的一样好玩!

在不断修复陀螺的过程中,当幼儿直接面对难题时,他们能很自然地在游戏中寻找解决方案。这就是幼儿独特的学习方式,我们应该鼓励并支持他们,让他们在游戏中自由探究、创造和学习。在整个探索过程中,教师一直引导幼儿实践、反思、调整,培养他们思维的条理性,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让他们体会到成就感。

(三)展示自我,我们都是小达人

在和其他幼儿一起打陀螺时,幼儿们都会很自豪地向他们介绍:“这是我们班修理好的陀螺。”在讨论什么样的人才是“小达人”时,许多幼儿都说玩游戏赢得比赛的人是“小达人”。俊俊则提出来:“我们把陀螺都修理好了,大家才能有这么多陀螺可以玩,我们也是‘陀螺小达人’。”这个提法得到了班里大多数幼儿的认同,幼儿们对“达人”的理解也更广泛、更深入了。

从重新粘贴小钢珠到寻找小钢珠的替代物,这是幼儿经验提升的过程,而寻找如何成功修理陀螺的过程,则是幼儿进行深入探究的过程。幼儿在提出一个问题后,对这个问题做了多方面的假设与预测,在解决问题前思考并制定探究计划,也能根据日常经验合理地推想,合乎逻辑地选择需要的工具为自己的探究活动服务。他们不断地反思矫正,使自己始终向着目标前进。在修理陀螺绳时,幼儿在操作中发现,合作不仅节约时间,还可以将事情做得更好,于是萌发了合作的欲望。幼儿之间的相互学习,也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学习的多样性。他们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各自分享探索中的发现与感受,在争论中产生进一步探究的动力,将同伴的已有经验转化为自己的经验。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通过观察同伴、亲身操作、相互学习、尝试记录等方法,分享并获取了更多修理陀螺的经验,同时还发展了自身的语言交流和社会交往能力。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跟随幼儿、观察幼儿,记录故事、讲述故事,时时刻刻和幼儿在一起,让课程故事成为我们与幼儿最亲密的联结点。

猜你喜欢
钢珠小达陀螺
小钢珠冲击除锈方法及其模拟仿真
做个纸陀螺
玩陀螺
用钢珠打造“光影世界”
我最喜欢的陀螺
钢珠链“跳舞”
词汇小达人
NO.6陀螺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