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晓维
课程游戏化追求的是课程的适宜性、生动性、丰富性、趣味性及有效性,它的核心目标是关注幼儿教育的质量,关注幼儿教育的实践过程,终极目标是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我园在园本课程探究中,不断尝试为幼儿创设自由、自主、创新、愉悦的游戏环境。下面以我园混龄游戏“我爱中华吉祥物集市活动”为例,阐述 “集市”介入下的幼儿游戏价值。
集市即定期或在固定地点买卖货物的市场,传统集市一般以月为周期进行。广义的集市指人们聚集于一处,集中从事商品交换及有关活动的场所。“集市”在这里是一个媒介、一种环境,它的出现助推了幼儿游戏自主性、生动性、丰富性及有效性的发展。
随着我园“十三五”园本课题的深入开展,幼儿的游戏活动逐渐多样化,各班相继出现了不同的特色内容。在一次交流中,有幼儿提到了“买卖”,接着又说到了“集市”。基于幼儿的提议,教师认为:以“集市”的方式来开展游戏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一方面,可以将各班特色展示给大家;另一方面,幼儿可以直观地了解其他班级的特色。更重要的是,通过玩“集市游戏”,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教师有计划地开展了“集市”活动的先期准备工作。首先,教师通过查资料、播视频、搜图片等方式帮助幼儿了解什么是集市。接着,教师利用家长资源,请家长在节假日带领幼儿亲自体验集市活动。在多渠道的感知与体验中,幼儿们对集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心中也刻下了集市的印记。在交流中,有幼儿说:“集市上有好多人,太热闹了!”有幼儿说:“集市上有好多玩具。”有幼儿说:“集市上有好多好吃的食物。”还有幼儿说:“我想要的什么都有……”从幼儿们的表述中,教师感受到“集市”在他们眼里充满了趣味与魅力。果然,教师开展“集市”游戏的提案得到了所有幼儿的赞成。教师和幼儿约定:每周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一次“集市”游戏,每两周以年级为单位开展一次“集市”游戏,每月开放一次全园性的“集市”游戏。
“集市”游戏的推行、规划和筹备,让幼儿们变得有事可做。大班幼儿为了让自己的作品能摆上集市售卖而努力专注地创作;中班幼儿到处搜集有关吉祥物的知识和信息,为竞选“吉祥物宣传大使”争取机会;小班幼儿为参与集市游戏,努力养成好习惯,以赚取更多的游戏币,确保能融入哥哥姐姐们的游戏。“集市”这个神秘而有趣的活动在幼儿们的筹备与期待中如期“诞生”。
在将“集市”迁入幼儿园作为游戏媒介的过程中,我们让幼儿自主参与决策。中、大班的幼儿负责规划、筹备等事宜,教师负责后勤协助管理的工作并注意观察、倾听幼儿们的规划与讨论,如集市大街地点设在哪里?用什么做展柜最合适?如何摆放展柜?展区名叫什么?集市上的物品如何呈现?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经验、不同兴趣以及不同审美的幼儿对于诸多问题的想法也各不相同。该如何证明自己的想法是可行的?实践是最有效的手段。因此,对于幼儿们的想法,教师一律不予否定,而是鼓励幼儿用实际行动去尝试并验证。
例如,大班有几个幼儿要给展台装门头,商量后决定找木棍来辅助,但如何将木棍固定住呢?幼儿们找来绳子绑,但是“捆绑”这个技能似乎没有幼儿想象得那么简单。于是,在反复“捆”与“拆”的过程中,幼儿们的情绪也在不停地波动着。面对困难,有些幼儿选择放弃,有些幼儿则能坚持。在游戏实践中,教师看到了不同幼儿的不同行为表现。
是什么原因导致幼儿出现不同的行为呢?针对具体情况,教师做出思考与分析。针对幼儿出现的不同问题和不同行为,教师或提供物质帮助,或给予语言提示,或给予技术支持,但坚决不包办代替。如此一来,“集市”就以媒介的方式介入幼儿游戏,使游戏变得真实有趣、形式多样且内容丰富,促使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产生言语表达、实践操作、单独思考、团体合作等行为。一系列的游戏实践给予幼儿珍贵的成长机会,使幼儿的能动性在这个自由、自主、愉悦的环境中得到充分发挥。
“集市”作为幼儿的游戏平台,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关系。在这个小社会中,有人是掌柜,有人为导游,有人做宣传,有人当游客……人人参与游戏,人人都有角色,每个人都充分体验着角色的社会性。我们看到,不同幼儿扮演相同的角色会有不同的表现,如有的“掌柜”热情好客,有的腼腆害羞,有的自我陶醉,有的拘谨内向;有的“游客”张扬,有的胆小,有的兴奋,有的淡定。在自由自主、无拘无束、没有成人干预的环境中,幼儿们充分表达着自我。
对于新问世的游戏平台,幼儿们会怎样玩?能收获什么呢?事先无人知晓,教师该做的是静默以待。在游戏中,教师的任务是带上相机、纸和笔,捕捉现场镜头,其中包括语音、图像、视频和观察记录,这些资料便是幼儿讨论的话题。在问题讨论中,幼儿们会结合经验各抒己见,对于他们提到的各种问题,教师应鼓励他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并在下一轮游戏中尝试改进。
在从张罗“集市”到开放“集市”的过程中,教师始终保持信任、支持、接纳、包容的态度。教师真切感知到,当自己真正融入幼儿的游戏时,幼儿的思维更容易被唤醒,“哇时刻”也会频现。连续多次在“集市游戏”现场观察幼儿行为、游戏内容、游戏秩序后,我们发现:游戏质量提升迅速,由初始阶段“呆、散、乱”的状态逐渐呈现出“拙、趣、顺”的状态,接着转为“萌、逗、畅”的状态。不同场次、不同时段,游戏的不同状态见证了幼儿的成长,也说明了成长与实践是不可分离的。我们相信,“集市”这个游戏平台,将是幼儿顺利成长为社会人的启蒙地。
幼儿游戏具有无限创造性,这里的“集市”游戏自然不缺失创造的可能。自“集市游戏”开展以来,许多“小游客”提出了自己的设想:“扎染布真漂亮,我想自己做一做。”“彩泥玩具真有趣,我想买。”“如果集市里有好吃的就好了!”……在讨论中,幼儿们互诉着自己的想法,有些还引发了同伴的共鸣。确实,随着游戏的深入,单纯的角色、固化的游戏模式已不能满足幼儿的不同需求与愿望。面对充满好奇、满载能量的幼儿,游戏没有创造空间是行不通的。于是,给“集市”添新貌的想法生成了。教师先在班级搜集幼儿的想法,接着针对搜集的想法组织幼儿进行投票,最后将话题聚焦在“体验区、美食广场、积分卡、管理员、角色招聘”等内容上。针对聚焦的话题,各班级自主选择展开进一步讨论。如体验区需要哪些材料?谁负责管理体验区? 积分卡怎么设计?如何积分?怎样使用积分卡?如何保管?如果开设美食广场,你想做什么食物?你会做美食吗?你希望谁来帮助你?哪些角色需要招聘?谁来招聘?应聘这些角色需要符合哪些条件?
针对不同的话题,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发幼儿思考。而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能力与爱好的幼儿的想法也各不相同。如何将愿望变成现实?实践成为幼儿深入拓展游戏的关键。此时,教师须尽力给予物质支持,及时保障幼儿在兴致高涨时亲自验证自己的想法。这是一个关键时刻,是幼儿积累经验的黄金时间点,也是他们创造性思维最活跃的时段。
“集市”活动以其丰富、多变、有趣的特性,赢得了幼儿们的热爱,它作为一种游戏新模式铸就了园所新特色,更重要的是,它的存在丰富了幼儿的生活,为幼儿提供了创造与表达的机会,满足了幼儿的成长需求,促进了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提升了幼儿的共情能力,更促进了幼儿个性品质的良性发展。因此,我们鼓励教师充分挖掘“集市”游戏的价值,帮助幼儿在丰富的游戏环境中不断实践与成长,让“集市”这个具有传统文化特征的媒介在现代幼儿游戏中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