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朱晓燕
幼儿的身心发展需要游戏,自主游戏能带给幼儿快乐、经验、思想与健康。幼儿可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游戏,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游戏,在与伙伴的互动中分享游戏带来的快乐,学习彼此的经验。因此,游戏可以激发幼儿的自主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应该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应绝对尊重幼儿的意愿,不用自己的建议去左右他们的想法。”陈鹤琴教育思想中也指出:“要以幼儿为主体,将游戏的主动权交给幼儿。”在自主游戏中,幼儿玩什么、怎么玩、和谁一起玩,都应让幼儿自己选择、自己做主,让他们当游戏的主人。
我园的“无边界学习”课程是基于游戏的课程,是动态生长的课程,是教师与幼儿、环境持续相互作用的课程。教师要追随幼儿的生活经验,凡是幼儿感兴趣的、适应幼儿成长需求的游戏都应及时纳入课程和活动。在自主游戏中,教师要做到“放”“导”结合,努力提升幼儿的自主性,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使他们能主动探索知识,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下面,我以大班班本课程《影子密码》为例,来谈谈我园是如何在自主游戏中让“无边界学习”课程持续更新的。
班本课程《影子密码》源于教师发现幼儿在游戏时喜欢拿着手电筒进行各种探索:有的幼儿将手电筒当成表演游戏时的射灯;有的幼儿在手电筒上放了不同颜色的瓶盖,制造出不同颜色的光;还有的幼儿拿着手电筒在主题墙上玩手影游戏……小小的手电筒,成为幼儿们的探究工具,幼儿们玩出了许多关于光与影的游戏。基于幼儿的兴趣,教师挑了许多关于影子的绘本投放到阅读区中。有的幼儿在阅读了《影子是我的好朋友》后产生了疑问:“人有影子,树有影子,什么东西没有影子呢?”由此,影子激发了幼儿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为了帮助幼儿更加深刻地认识“影子”,教师和幼儿一起踏上了“影子密码”的探究旅程。
自主游戏能让幼儿自由选择游戏场地和游戏材料,能让幼儿在自由的氛围中尽情地游戏。
游戏地图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规划并利用游戏场地而设计的。教师将教室、走廊、阳台等能利用的十几个场地按编号进行划分,和幼儿一起设计属于自己班级的游戏地图,鼓励幼儿每天选择不一样的游戏场地进行活动。这样的设置让游戏活动更加灵活。幼儿每天来园后,可以在游戏地图上自由选择游戏场地。
我园走廊、教室里有很多主题材料柜和低结构材料柜,我们用柜子将主题材料和低结构材料都整理得非常整齐,极大地方便了幼儿们在游戏中根据自己的需要拿取材料。例如,在“影子密码”这个主题中,幼儿们用PVC管搭了一个像晾衣架一样的工具,然后在上面挂上树叶,再用手电筒从不同方向照射树叶,最后将树叶的影子画下来。通过实验,幼儿们发现手电筒从不同角度照射出来的影子是不一样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有给幼儿准备充足的材料,让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生发游戏,才能让课程开展得更加深入。
所谓自主,就是自己主动参与游戏,不受别人支配。在我园,每个幼儿都能自主创设游戏环境,自主规划游戏玩法和材料的整理方法。我们认为这样的游戏才是真实的,才是真正属于幼儿的。
因为没有固定的区域,所以需要幼儿自己创设游戏环境。当游戏开始时,幼儿们会合作创设自己喜欢的游戏环境,如两三个幼儿一起用PVC管搭建一个大正方体,然后用遮光布将大正方体盖起来,形成一个密闭空间,然后在密闭空间里做实验。在自己创设的空间环境中,幼儿们的游戏情节会发展得更加真实。
我园每个班级都有很多游戏材料,当游戏结束时,幼儿们会主动整理游戏材料。之所以幼儿们能快速地整理好游戏材料,是因为每投放一种材料,教师都会和幼儿一起商量这些材料应该放在哪里、如何整理,并引导幼儿们给这些材料做标记。有了这些标记,幼儿们就能很快找到这些材料的“家”,并能快速将它们整理好。让幼儿自主整理材料不仅解放了教师的双手,也培养了幼儿的整理能力。
要让幼儿喜爱游戏,就要为幼儿创设宽松、愉悦的游戏氛围。幼儿在身体和精神上得到放松,游戏时才会投入。
在游戏活动开始前,幼儿们会根据自己选的游戏场地一起制定游戏计划。在做计划的过程中,幼儿们会相互商量:今天的游戏会用到哪些材料?怎样玩?制定完计划后,他们会来到教师身边,将今天的游戏计划讲给教师听。可以说,在制定游戏计划这个环节,幼儿们是非常愉悦的,也期待着游戏快点开始。
在游戏活动中,幼儿们个个都洋溢着笑容,非常开心。因为在游戏时,教师只是观察者,用手机默默地拍照、录视频,基本不去打扰他们的活动。这样一种开放的游戏状态给幼儿们提供了广阔的游戏空间,让幼儿可以大胆地创设新的游戏内容。例如,几名幼儿在表演皮影戏,一会儿就没有表演兴趣了,他们就开始用各种材料装饰皮影戏台,并逐渐发展出新的游戏情节。在接下来的游戏讲评环节中,教师也能听到幼儿们的真实想法。显然,没有教师打扰的游戏能使幼儿玩得更加投入。
幼儿是天生的游戏者。幼儿在游戏中会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游戏情节,在使游戏内容反映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同时,提高自己的游戏水平。
当幼儿对某种材料感兴趣时,他们会通过操作探索生发出新的游戏。例如,幼儿们完成了建构作品后,发现“建筑物”也有影子,于是用粉笔将影子画了下来。过了一段时间,他们发现影子变化了,于是又将影子的变化画了下来……幼儿们在不同时间段观察建筑物的影子,发现影子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再如,在探索滚动现象的游戏中,两名幼儿在一次次失败中总结出连接“轨道”的技巧,最终为小球搭建了一条畅通无阻的轨道。从这两个案例中,我看到幼儿的创造力是无限的,只要教师给予他们充分的材料和时间,他们就会获得成功。
游戏表征能再现幼儿的游戏情节,也能反映幼儿在游戏中的情绪。游戏结束后,每个幼儿都会进行游戏表征,且他们的表征跟他们的游戏计划及游戏内容都是匹配的。这说明幼儿是按照计划活动的,是根据活动内容进行游戏表征的。每个幼儿都会将自己的游戏表征讲给教师听,而教师在听的时候,不仅要进行记录,还要有目的地将一些有特点、有教育价值的内容选出来并在接下来的游戏讲评环节进行讲评。例如,教师在倾听幼儿的表征时,发现建构区里关于影子的秘密,就可以引导幼儿在不同时间段观察影子的变化。这样,不但激发了幼儿继续探究影子的欲望,而且使课程开展得更加深入。
游戏是幼儿园教育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它不仅可以满足幼儿对游戏的需求,还可以促使教师通过对游戏组织教学方法的应用,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我园“儿童在前,教师在后”的课程理念,让我们感受到课程不是靠教师教给幼儿的,而是在幼儿的游戏中逐步深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