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亚茹
关键词:结构 生命形式 《往事》(二之三)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是在写散文时重点呈现作者的主旨与情感的文章。在文本内容上包含着对于现实世界的记录与描写,但是在结构安排上主要以不同方式进行抒情,在风格上具有较为浓厚的诗意。文笔与结构俱佳的散文,情感强烈、内容真实,在写作的方法上,作者通常使用拟人或象征的修辞方法,描写具体的事物或者风景,以此来寄托感情。它在反映生活的方式上与诗近似,但又不像诗那样讲求音韵。抒情性散文,以人境与情场为主,而人境又以创作主体为轴心,抒我之亲情、朋友情、地缘情与事物情等,作者从中流露出来的感情与作者现实生活中的情感存在很大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抒情性散文文笔细腻,情感真挚,内容生活化。冰心的《寄小读者》是当时影响最大的书信体抒情散文,《往事》(二之三)选自《寄小读者》一书,它向读者展示作者在美国留学期间所经历的事情,其中的几封家书是优美的抒情散文,值得品读赏析。本文以个案分析为基础,通过分析具体散文文本的结构,提炼出抒情性散文的结构中所蕴含的生命内涵。
一.《往事》(二之三)结构的构成要素
(一)段落结构
文章的段落结构是指作品的内部行文结构,大致分为开头、过渡、中心以及结尾四个部分,并遵循景一情一思的顺序展开。
抒情性散文的段落布局其中蕴含着严密的逻辑性,而这种逻辑性是为文章的主旨服务的,它的存在起到了深化主旨的作用。所以,要特别注意在文章中的过渡句,还有文章结尾的点睛之笔。《往事》开头1-2段通过写月色下的青山、浓黑的松林、莹白色的天空以及绵绵的雪山,描绘了一幅浅蓝色的松林雪山图。读者通过作者的文字可以身临其境,享受这种庄严、凝静的氛围,为下文的抒情设置悬念;紧接着作者在3-6段运用举反例的方式,突出今夜的林中是纯净、无污染的,不被任何人打扰的“凈地”。同时,作者笔触挥洒自如,利用“燃枝野餐”“杯盘狼藉”“叮咛细语”等四字词语,让读者能够想象出这些吵闹的场合确实不该出现在这“如怨如慕的诗的世界”;在第8段,作者却推翻了之前“不容任何人点缀”的想法,认为今夜的林中只适合那些生病的女子,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引发读者对文章的思考:那么这些女子又是怎样的人呢?在9-12段作者给出了答案:她们有着种种愁绪、丝丝乡梦,她们病中倚枕看月、思深善怀,但却被疾病缠身,每日都在伸手试叩命运的大门。在描述这些女子的同时,又寄予了自己的思乡之情,因为这些被疾病缠身的女子也隐喻了作者自己;在文章的结尾13-14段,作者发出诘问,以“福”和“辜”对立的两个字,问出“我诚何福?我又何辜?”的疑问,给读者留下思考的余地:思考人生“无限之生”的问题。作者在结尾处利用独句成段的写作手法,使结尾与开头形成交互关系,前后段落之间有着扯不清的关系,这种写法给读者留下了遐想的空间。
(二)情景布局
本篇散文的布局方式较为灵活,不像小说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作者采用因情化景、借景抒情两种方式,跟随情感的变化安排布局也是本篇抒情散文的独特之处。在《往事》中情与景的安排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一方面,作者借景抒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晶莹的雪月、空阔的山林比作“静女”,她们在作者的笔下庄严而不轻浮、美丽而不妖艳、矜持而不造作,有着清澈的襟怀,抒发作者对这些病中女子的怜爱之情。另一方面,作者因情化景,在文中多个地方流露出思乡的情感,例如“乡魂旅思”、“如水的客愁”、“如丝的乡梦”等,而作者为了抒发这种情感,创造了多种景象。首先着重笔墨正面描写了浓黑的松林、莹白的天空、无边的雪地,烘托凝静的氛围,因为只有在夜晚宁静的月色下,人们才能真正意义上的怀念家乡;其次又从反面描写了四个热闹的场景,并一一否决。作者为了抒发客愁,还在文中罗列了万里长城、罗马、约旦河、麦加城等地,虽然大家身处异地,但是却有着同样的情感。文章结尾处的七宝莲池是指极乐净土、天国泥犁是指天堂地狱,作者之所以写这些有象征意义的地方是为了向世人发出珍爱生命的呼吁。作者运用借景抒情、因情化景两种方式,相互穿插,情与景紧紧相融,共同表达了思念家乡、珍爱生命的感情。
(三)节奏脉络
这里说的节奏,是指通过外在的结构表现形式来突出其内在生命的律动。节奏是抒情性散文作品中常用的外在表现形式,简单来说就是用重复、对照等手法来组织行文脉络以形成蕴含严密逻辑性的有机整体。比如文中的3—6段、11一12段:“今夜的林中,决不宜于将军夜猎;今夜的林中,也不宜于燃枝野餐;今夜的林中,也不宜于爱友话别,叮咛细语;今夜的林中,也不宜于高士徘徊,美人掩映;……往者如观流水;来者如仰高山。”以上这些词句是段落的开头句,作者采用排比的方式来抒发情感,这使得整个文本韵律和谐,充满感情,并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使整段文章具有循环往复之美,从而使文本具有了生命律动。通过写四个“不宜于”是为了突出在今夜的林中,只适合那些“病中倚枕看月”、“思深善怀”的女子。全文语句跌宕起伏,有如在波涛中,时而上浮,时而下沉,节奏变化多端,极富韵律与生命感。
文中大量采用“娟娟、抑郁、掩映、玲珑、宛宛氤氲”等双声词以及“凝静、杂沓、风生、叮咛、缠绵、徘徊”等叠韵词,非但不会使整篇文章显得生硬、华而不实,而使得文章具有节奏的美感,营造了一种静谧的氛围,使得音乐感和空间感连绵不断。《礼记·乐记》中曾说,人类的思想感情的变动是“音”产生的源头,于是用“声”表现出来。把这种复杂变化的声按照一定的规律表现出来便成为了歌曲。最初,“节奏”这个概念是指音乐领域表现出的常规现象:每个音持续时间短,并按一定规律在强弱之间切换;如今,节奏这种外在的表现形式使得《往事》有着极强烈的感染力。
综上所述,遵循由表及里的分析过程,将结构的构成要素概括为段落结构、情景布局、节奏脉络三个方面。
二.抒情散文结构的生命特征
抒情式的散文在结构上是有生命力的,在文字中蕴含着生命的律动感。抒情散文的结构是具体的表现形式,那么这些表现形式背后蕴藏的本质是什么?对此,我们可以引用朗格的“生命形式说”阐述,以《往事》(二之三)为例分析抒情散文结构的生命特征。
(一)有机统一性
抒情散文的展开方式是结构的构成要素之一。随着文学的发展,许多文体都体现着起承转合的说法。《往事》一文中从开头的“今夜林中”的图画到“往者如观流水”“来者如仰高山”的抒情再到“万能的上帝,我诚何福?我又何辜?”的思考,整篇文章以情为主线,顺序不可颠倒,浑然天成。正如朗格认为:当艺术作品的形式结构与人的生命情感形式达到异质同构时,把有机整体性特征投射到艺术品中,那么艺术品自然也就具有这样的有机统一性特征。抒情散文的篇章结构是创作过程中精心设计的组织形式,体现出抒情散文结构的整体性特征,也就是生命形式中所说的有机统一。
正是有天国泥犁、七宝莲池、白玉帝座这些场景的出现,背后象征着死亡的含义,更加体现了作者对死亡的毫不畏惧以及对“无限之生”的渴望。就本篇文章而言,结构包含段落结构、情景布局以及节奏脉络,三者缺一不可。情景布局是抒情散文的独特之处,如果排除作者对文章的情景安排布局,这就是一篇单纯的写景记游文章,不能很好地抒发作者的感情。
(二)动态性
首先,抒情散文结构不同于舞蹈、音乐这些具有时空延展性的艺术表现形式,也不同于绘画雕像有着流動的线条,抒情散文蕴含的动态性只能发挥想象去感悟作者笔下丰盈的世界。
“……松林是一片浓黑的,天空是莹白的,无边的雪地竟是浅蓝色的了。这三色衬成的宇宙,充满了凝静,超逸与庄严。”文中作者通过三种颜色“浓黑”、“莹白”、“浅蓝色”描绘了一幅浅蓝色的凝静空灵夜雪松林图,读者运用视觉想象在头脑中呈现这幅图,使读者身临其境,感受作者正在感受的一切。由此可见,动态性首先是指读者在欣赏某一艺术作品时,引起的心理上的运动知觉,即读者的审美感受。这也表明,抒情散文的结构正如朗格所相信的那样,艺术品中还存在着生物生命形式的动态特征,而优秀的艺术品也包含了流动的形式结构。
其次,《往事》的语言有着强烈的乐感,形成节奏抑扬顿挫的诗性散文。“今夜的林中,也不宜于高士徘徊,美人掩映——纵使林中月下,有佳句可寻,有佳音可赏,而一片光雾凄迷之中,只容意念回旋,不容人物点缀。”这段文字的典型特征是将白话文与文言文相结合,这种表达方式既不像白话文那样通俗易懂,也不像文言文那样枯燥乏味,而是将“高士徘徊,美人掩映”、“佳句可寻,佳音可赏”、“意念回旋,人物点缀”这些四字词语对应起来,读起来朗朗上口,使散文有着动态的抒情效果。
综上所述,动态性主要是指心理上的运动知觉以及通过节奏表现出来的动态的抒情效果。
(三)生长性
抒情散文的段落结构是结构的构成要素之一,开头语以“宇宙中流动的光辉”为始,给全文定下一个幽静的基调,在文中结尾处也以“宇宙中流动的光辉”为终,情感层层递进,这似乎是对原始起点的“回复”,但这是较高阶段的“回复”,使得文章有循环美感,表现出周期性。在整个结构中在不断的生成、成长,这就是所谓的生长性。任何抒情散文都有开头、中间、高潮、结尾,这种静态艺术如同人的生命有着出生、成熟、死亡的过程,正如朗格所说:“一个有机体经历的不问断的消亡和重建是其基本的生命活动。”生长又不同于运动的过程,运动是肉眼可见的动态变化,但是具有静态特征的艺术品,比如雕塑、绘画、书法等艺术品的生长更多的表现在读者或观赏者的心理知觉中,是不易察觉的。
从第6段可以看出作者不想任何人来打扰今夜的林中,“今夜的林中,也不宜于高士徘徊,美人掩映……只容意念回旋,不容人物点缀”;可又转念一想这些病中的女孩子是再合适不过的了,“今夜的青山只宜于这些女孩子,这些病中倚枕看月的女孩子”。作者“先肯定再否定最后再肯定”的写作思路,符合辩证法的逻辑思维,呈现出前进的发展趋势。
(四)律动性
节奏也就是律动,这是构成抒情散文结构的重要部分。律动所强调一方面是指声音的强弱的变化,另一方面是指行文节奏的变化。
文中将“往者如观流水”与“来者如仰高山”相对,将“罗马故宫;万里长城;约旦河边,麦加城里;超渡莱因河,飞越落玑山”相对,连用五个反问引起作者对生命的思索。冰心的散文长句与短句结合,文言文与白话文结合,整句与散句结合,使得全文节奏明亮,音调和谐,朗朗上口,文字排列合理且变化多样。人的喜怒哀乐,或奋或郁,力求宣情达意,在发音时候表现出清浊、高下、疾徐不齐的声音,以表达不同的情绪。例如“我诚何福?我又何辜?”连用两个喉音、两个反问,读起来有一种愈来愈响的声势,愈来愈宏达。
从结构安排上来看,作者先是表现夜晚的宁静,随着情感的变化,视野逐渐开阔,身处雪山之中,心却又在空中翱翔万里。作者随着思绪飘到了罗马故宫、中国长城,去到了瑞士莱茵河、叙利亚约旦河边,然后飞去了阿拉伯的麦加城、美国落玑山,最后才有“大哉生命”的感叹!这样的行文安排,使得读者的阅读体验时而上浮,时而下沉,全然遨游在作者描述的万千世界中,这种行文的节奏与朗格所认为的律动性不谋而合。
“生命”是朗格的艺术“生命形式说”中具有丰富内涵的范畴,它具有两重性,其一是指艺术表达的是人的情感;其二是指艺术本身的结构形式具有的生命性。抒情散文的结构是一种生命的形式,是一种“活”的形式,它有着动态、律动、生长、有机统一四大基本特征。朗格在阐述时,提出了“逻辑类似”的概念,这是指优秀艺术作品的内在的力的结构与人的心理结构或某种人类情感相同时,这种艺术形式就具有人类情感的特质。也就是说,朗格在作品的结构和生命形式之间进行类比,强调了作品与人类生命之间的联系,并从作品的内部结构与人类生命形式之间的相似关系研究作品。艺术表现形式与生命有机性特征的相似性使抒情散文的结构呈现出一种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精神与形式。苏珊·朗格的“生命形式理论”为探索抒情散文的结构提供了有益的帮助和动力。因此,可以说生命形式是抒情散文结构的本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