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凤姬
摘 要:竖笛作为课堂乐器的优势和可行性已不容置疑,对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建立音高感、体验音乐之美、培养合作精神均有促进作用。笔者在农村小学音乐课堂中进行了竖笛的教学实践,采用教学内容和歌唱教材相结合、气息训练和音阶学习相结合、以唱谱带动吹奏,以及分层教学、分层考核的教学方法和方式,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关键词:农村小学;音乐课堂;竖笛教学
竖笛在我国部分城市的音乐课堂中已经得到了比较广泛的使用,特别是全国“十一五”规划课题《器乐》实施后,竖笛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从众多教师的课题研究成果来看,竖笛作为课堂乐器的优势和可行性已不容置疑。这对学生的识谱、建立音高感、体验音乐之美、培养合作精神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竖笛简单易吹,便于携带,易于全校普及。笔者在竖笛教学实践中充分感受到了竖笛教学对学生音乐素质的提升所产生的积极作用,但在竖笛教学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困难,例如有些学生不认识谱、吹哨音、学生掌握程度差别太大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何才能提高竖笛教学的实效呢?笔者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一些教学方法,下面从五个方面谈谈农村小学音乐课堂中的竖笛教学。
一、竖笛教学与歌唱教材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竖笛教学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竖笛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对吹奏熟悉的歌曲比较感兴趣,容易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不少农村小学的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差或者家里的人不喜欢听音乐,他们只有在音乐课中才接触到歌曲,所以竖笛教学与歌唱教材的内容相结合,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用于进行竖笛教学的歌曲要精心选择、合理安排。竖笛是一种表现力很强的乐器,能演奏两个半八度的音高,通过改变按孔方法能演奏多个调。学好竖笛必须循序渐进。吹奏教学的选曲要和竖笛学习的进度、学生的兴趣相结合,例如学习的初级阶段只学习三个音“7(si)6(la)5(sol)”,笔者选择了《我有一只小羊羔》来给学生练习。乐谱如下:
第二阶段学习“
用于教学的歌曲最好是学生在课堂上学过的儿歌,学生对歌曲的节奏、音高、乐谱都比较熟悉,只要掌握按孔的方法就可以吹奏,有效地解决了竖笛吹奏识谱的难题。学生对熟悉、喜爱的儿歌都比较感兴趣,例如在音乐课上教了《小毛驴》后,笔者发现很多学生下课之后就拿起竖笛练习,于是在下一节的竖笛课,笔者组织学生吹奏《小毛驴》,课堂气氛很好,一节课下来很多学生都能较熟练地吹奏《小毛驴》。
二、气息训练和音阶学习相结合,提高吹奏能力
吹奏竖笛最重要的是“孔按严,轻轻吹”,很多学生吹不好竖笛是由于没有掌握气息。力气过大,容易吹出刺耳的噪音,特别是在中低音区,轻吹显得尤为重要。很多学生知道要轻吹,但不理解怎样才是轻吹。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设计了两个小游戏,一个是吹蜡烛,一个是吹一张纸。吹蜡烛时火苗颤动不熄灭;吹一张纸时纸张微微飘起来且幅度不变。学生有了气息的体验之后,笔者首先从学生容易吹奏的“7(si)6(la)5(sol)”开始教学,然后依次过渡到4(fa)3(mi)2(re)1(do),让学生循序渐进感受气息的多少以及气息对吹奏效果的影响。
长音吹奏也是竖笛教学的一个难点。如果吹奏的气息不够,会导致长音在延长的过程中音高偏低;吹奏的气息不稳会导致长音在延长的过程中出现“陡”的现象。在进行长音气息练习时,笔者先让学生慢速度练习吹奏音阶,一开始是一个音吹四拍换一口气,然后是两个音共八拍换一口气。经过一个学期的课堂五分钟气息练习,学生的气息有了明显的进步,长时值的音符的吹奏能力也有了提高。
三、运用唱谱按孔方法,熟悉歌曲旋律和指法
学生学习竖笛的初级阶段指法还不熟练,运用唱谱按孔的教学方法效果较好。为了让学生熟悉整个音阶的指法,可以按音阶的上行、下行的顺序示范吹奏,让学生边按孔边跟着教师的笛声唱唱名来练习指法。然后让学生用竖笛吹奏熟练的音,还不会吹的音则只按孔,嘴里唱唱名。能熟练地吹奏全部的音阶之后再让学生吹奏整个音阶。这样分步练习让学生既熟悉了音阶的指法,又熟悉了唱名。在学习新乐曲时,也可以采用唱谱按孔的方法。具体做法是让学生边唱谱边按孔,或教师用竖笛示范吹奏,学生跟着旋律按孔。例如二年级吹奏《落水天》,这首歌曲是一年级的学习内容,学生对歌曲的旋律比较熟悉,先让学生唱谱按孔熟悉指法之后再进行吹奏就不会把节奏吹错。如果一开始就直接吹,学生虽然会吹音符,但由于节奏不对,旋律无法连贯起来。唱谱按孔这个方法可以让学生熟悉乐曲的指法,防止乱吹现象的发生。而且唱谱比吹奏容易,由易到难,学生易于接受。
四、分层教学、分层考核,提高学生成就感
在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各不相同,为了照顾到全班学生,笔者采取分层教学、分层考核的措施。
首先对于班里的学困生,主要在教学中采用降低难度、降低要求的方法使这部分学生易于达标,尽早体验到成就感。在掌握了固定调的指法后,笔者只要求这部分的学生能吹奏简单的歌曲和练习曲即可,并且布置和检查作业通常都在个别交流的情况下进行。这样,使他们渐渐感受到成功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只要肯努力、肯付出,就能得到回报;只要每天在前进,就能找到成功的感觉。其次,对于符合正常教育水平的大多数学生,主要运用正常的教学标准来要求、鼓励他们,即吹奏仍是由简单的节奏和音符组成的歌曲和练习曲,但情绪要求则要更合理一点,技巧要求更难一些,布置作业一般放在课外。而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学习要求更高一些。这些学生不仅能很轻松的完成教师布置的吹奏练习,而且对吹奏竖笛具有极大的兴趣和信心。由此入手,笔者除了要求他们完成音乐课的吹奏任务外,还要从教师为他们提供的一些难度较大的吹奏曲中选择练习,如我校的竖笛校本教材附录里面的歌曲等,使他们在探索和发展中倍感成功的喜悦,形成不断向上攀登的动力,锤炼克服困难的勇气。
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也相对应地设定不同的考核要求,学困生自选一首本学期学过的曲目吹奏就能达标,对于大多数的学生则要必選和自选两首乐曲,而程度较好的学生则要选择有一定难度的曲目和必选曲目来考核。
五、学生师徒互助学习,提高竖笛课堂教学效果
在竖笛课堂教学中,笔者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当小老师。竖笛是一门需要练习技巧的乐器,有时候需要教师手把手地教。一位教师面对几十名学生,一节课难以做到人人兼顾。于是笔者统计全班学生,并把一个优生和一个学困生组成小师徒关系,明确规定小老师和小徒弟的责任,并在学期末举行师徒演奏比赛,评选优秀小老师和进步最大的小徒弟。这个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每节课当教师说分组练习,小老师就主动走过去和小徒弟一起学习,改变了过去先学会的学生无事可做,不会的学生不知道怎样学、不愿学的局面,有效地提高了竖笛课堂教学效果。
竖笛是一种适合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进行集体教学的乐器,只要运用合适的方法就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在竖笛教学的实践探究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但只要坚持不懈,掌握好的方法就能促进学生音乐素质的提升,让竖笛成为学生喜爱的乐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雷雨声.走进音乐世界[M].广州:广东花城出版社,2005.
[3]刘汉生.坚持——竖笛教育的成功之路[J].儿童音乐,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