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涛
青岛市即墨区鳌山卫卫生院,山东 青岛 266200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牙齿健康,尤其是新材料以及根管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口腔残根修复受到了广泛关注。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金属桩通过桩冠修复的方法对口腔残根进行修复,这种方法虽然能够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金属桩需要较长的治疗周期,并且其释放出的金属游离因子会对人体造成损伤,同时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还容易导致材料根折[1]。针对这种情况,近些年来临床上开始使用生物相容性较好的玻璃纤维桩修复口腔残根,与金属桩相比其优势还表现在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和抗疲劳性以及较高的柔韧度,同时玻璃纤维桩不会释放毒性离子,且透明美观,目前正逐渐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9年6月-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进行口腔残根修复的患者,采用抽签法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研究组患者年龄范围在23-62岁之间,平均年龄(41.35±4.28)岁;男女比例为16:14;共计患牙40颗。对照组患者年龄范围在24-61岁之间,平均年龄(41.58±4.36)岁;共计患牙38颗。两组患者数据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修复前对两组患者进行相应的根管治疗,且X线影像检查结果显示根尖区无阴影或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可对患者实施修复治疗。研究组患者均采用玻璃纤维状修复口腔残根,首先使用使用3%双氧水对根管进行冲洗,并用吸潮纸擦干,之后通过X线对符合根管长度与粗细要求的玻璃纤维桩进行桩核固化,做好牙体修复准备工作,即排龈以及进行硅橡胶取模,最后对患者口腔残根进行烤瓷全冠修复治疗。对照组患者均采用金属桩修复口腔残根,其牙体预备以及口腔残体修复方法均与研究组相同。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判定指标:成功:(1)患者咀嚼功能恢复正常,且无不良症状和不适感;(2)修复体边缘与牙龈紧密结合,无松动现象;(3)X线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根尖区无阴影或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失败:未达到以上标准[2]。
1.4统计学分析 相关数据资料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使用x2进行检验。p<0.05表示组间数据具有显著差异。
由表1可知,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口腔残根修复成功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n(%)]
在牙科临床上牙齿缺损疾病比较常见,以往相关方面医疗技术欠发达,人们往往选择通过“换牙”的方法治疗这类疾病,而近些年来随着根管治疗等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倾向于通过“修牙”进行治疗。目前,临床上普遍采用桩冠修复的方法对口腔残根进行修复治疗,而桩核材料则直接决定着牙体修复的效果,因此在选择桩核材料时应综合考虑所选材料与残根的生物相容性、耐腐蚀性以及强度等因素[3-4]。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金属桩具有制作简单方便以及强度较高等多个方面的优点,但是金属桩在口腔环境的长时间影响下容易产生游离金属离子,从而损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并且金属颜色也会牙齿的整体美观性产生负面影响,与此同时随着使用时间的不断延长,金属桩还容易发生松动等现象,甚至出现根折,因此以往临床上使用金属桩修复口腔残根后,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而玻璃纤维桩的构成物质主要是树脂基质和增强纤维,这种材料的特性与天然牙齿比较接近,且与金属桩相比抗腐蚀性以及抗疲劳性更好,且具有较强的耐冲击性。另外,玻璃纤维桩表面有很多微小的孔洞,在对残根进行修复时可以在两者表面涂抹适量的树脂粘接剂,使玻璃纤维桩与残根更加紧密的连接在一起,这样在使用牙齿时可以使应力更加均匀的分布,从而避免长期使用发生根折现象。另外,玻璃纤维桩不会产生金属离子以及任何细胞毒性,安全可靠[5-7]。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牙颗数共40颗,成功37颗,失败3颗,总治愈率92.5%,对照组患牙颗数共38颗,成功27颗,失败11颗,总治愈率71.05%。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口腔残根修复成功率明显更高(p<0.05),这与目前已有的研究结论相一致。
总而言之,在口腔残根修复中应用玻璃纤维桩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