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乔宇
摘要:“重复”技法也称再现法,即将舞蹈中的动作、音乐、调度等表现手段,在适当处再次展现。本文以舞蹈作品《中国妈妈》《汉宫秋月》《父亲》《进城》为例,着重分析“重复”技法在中国当代舞蹈编创中的价值体现,舞蹈编导由于妙用了“重复”技法,不仅增强了作品的视觉冲击力、深化了其主题思想、还升华了其情感层次,为作品增添了光彩。
关键词:“重复”技法;中国当代舞蹈编创;价值体现
引言
“重复”技法也称再现法,即将舞蹈中的动作、音乐、调度等表现手段,在适当处再次展现。在舞蹈编创过程中,它是组织舞蹈语言的简便方法之一,很多舞蹈编导由于妙用了“重复”技法,不仅增强了作品的视觉冲击力、深化了其主题思想、还升华了其情感层次,为作品增添了光彩。舞蹈作品《中国妈妈》《汉宫秋月》《父亲》《进城》中没有高超的舞蹈技巧,没有华丽的服饰与华美的舞台,却大获成功,这离不开“重复”技法的表现力。舞蹈编导从简单的生活意象中,提取创作的艺术灵感,并运用“重复”技法对其进行表现,增强了巨大的舞台表现力,演绎了人世间最质朴的感情,表现了人性善良、宽容、无私的博大精神,使人物形象直指人心,扣人心弦。
一、对作品人物心理的深度挖掘
“重复”技法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贴切,人物心理更加突出明显。舞蹈作为流动性的艺术,便于将人物心理外化,而重复就是重要的表现手段。动作的重复出现,使演员在塑造人物时能够更加投入到对角色的演绎,表现出的人物情感更加强烈,作品的主题能够通过动作的重复而更加突出。
舞蹈《中国妈妈》中,有很多个性化动作,如拔草、撒种、挽袖子等,这些来自于真实生活的动作看似简单,编导通过对其不断重复却有着极强的表现力,一方面展现了中国妈妈们的艰辛生活,另一方面表现了妈妈们的劳作对日本女孩的同化。孩子接过母亲的农活,替她收割麦子,与母亲的动作一样,但其内在心境是完全不同的,母亲重复地做这一组动作,能够反映其朴实勤劳的性格特征;孩子反复做这一组动作,则体现了孩子的善良以及对母亲的感恩之情;群舞不断地做拔麦子的动作,表现出中国母亲为抚养日本遗孤,虽然辛苦却义无反顾。拔麦子的动作是从劳动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并进行节奏重复,重复次数的增加,深度挖掘了人物心理,表现了孩子与母亲之间的相互扶持。
动作的重复对作品人物心理的深度挖掘,不仅在舞蹈《中国妈妈》中有所展现,也体现在编导王舸、王玉、范晶晶编创的当代舞作品《汉宫秋月》中。舞蹈描述了一个年老色衰的老宫女在宫中凄惨无助的景象,老宫女仅一个跪在地上擦地的动作就做了多次重复,对人物的内心情感做了细腻的诠释。第一次老宫女独自一人跪在地上做重复擦地的动作,表达了其内心的孤单与可怜,第二次老宫女疯狂的擦地与年轻宫女擦地时嬉笑打闹的状态相比,更突出其低贱的社会地位,抒发了老宫女内心对于不甘被遗忘的悲凉情感。
二、对作品情节发展的合理推动
“重复”技法使作品的情节发展更加合理。舞蹈作品的情节是事件的发展过程,它是由发生在人物间的事件,以及人物与环境的之间发生的事件过程来表现的。在舞蹈编创过程中,音乐的重复出现是在舞蹈的情节发展到高潮的时候,用听觉效果反复地去强调情感。
舞蹈《中国妈妈》中,编导重点突出了人物的想象与情感的渴望,使观众随着音乐的重复推进而被带入故事情感中,故事情节更具观赏性。当舞蹈中音乐出现重复的时候,对情节的发展起到了推进的效果,强烈的音效表达了母亲对日本遗孤的抵触;缓慢的音效表现了母亲对日本遗孤的接受;而轻快的音效表明日本遗孤在母亲的呵护下快乐的成长。作品中的三段音乐重复,是整个舞蹈的微型概述,分别表现的是感动的起因、过程及结果,母亲在耕作时的勤苦场景;女孩看见母亲辛苦耕作时伤了手,心疼地帮母亲搓手;之后女孩重复着母亲的耕作动作。
音乐的重复对作品情节发展的合理推动,不仅在舞蹈《中国妈妈》中有所展现,也体现在编导王舸、周莉亚编创的当代舞作品《父亲》中。舞蹈展现了在茶馆中快乐生活的老人们内心孤独的一面,编导对作品中轻快的音乐进行了重复的处理,通过表现老人们在外看戏时“乐不思蜀”的场景,反衬出老人因思念儿女而内心孤独的情感,使前后的情节有了明显的对比,音乐的重复推动了作品情节的发展。
三、对作品环境氛围的充分渲染
舞蹈编导通过运用“重复”技法,充分渲染了作品的环境氛围。服装、道具、灯光等舞美无疑可以直接交代舞蹈作品的环境氛围,但调度的不断重复,是对其的充分渲染,使观众看进去,进而才能感同身受。编导在选择了合适的空间调度后,需要对调度进行重复的表现,使其贴合所要反映的主题思想,并形成作品的环境氛围。
在舞蹈作品《中国妈妈》中斜线调度重复出现了很多次,它的出现多是从上场口向下场口方向斜向推出,加上中国妈妈们“千夫所指”的动作,表示对日本人的推进与质问,给观众以压迫感。母亲们持续的斜线推进,伴随着跌倒复起的动作,表现了一种痛苦难言的情绪,同时也强调了中国母亲们的凝聚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并充分渲染了战争之后,失去孩子的中国母亲们的痛苦与日本遗孤的无助,使观众感同身受。
调度的重复对作品环境氛围的充分渲染,不仅呈现在舞蹈《中国妈妈》中,在编导周莉亚、高鑫编创的当代舞作品《进城》中也有所表现。舞蹈描述了当代农民工怀揣梦想,为美好未来而进城务工的场景,作品中编导运用了两次三角形的调度,第一次是农民工面对着观众正前方,呈三角形反复地介绍着自己的强项,使自己在人群中更突出;第二次是农民工们面向舞台一角争先恐后地向老板要名额,编导使队形始终保持在三角形上,每个人都在即兴地介绍着自己。作品中调度的重复隐喻出就业难,竞争压力大的社会环境。
结论
综上所述,在中国当代舞蹈编创过程中,重复给观众以喘息之机,强迫其休止在运动之链的某一点上,并对之加以留意。在不断重复的最基本动机里,观察留意人与人之间复杂、微妙、不易察觉的关系,还有那些情感上的愚钝和麻木不仁。重复就如同为了防止遗忘而进行的记忆回放,解决了复杂且稍纵即逝的舞蹈的身体语言在传达和接受之间的局限。同时,重复是生活的本相,进而言之重复意味着发展。舞蹈剧场有如人类的日常生活,在不断重复中渐变,在不断渐变中发展、积累,孕育着突变。笔者认为舞蹈编导可以以当代舞《中国妈妈》《汉宫秋月》《父亲》《进城》中“重复”技法的运用为鉴,通过动作、音乐、调度的重复等表现方式,来增强视觉冲击力、深化主题、升华情感,“重复”技法如能恰当地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节、环境服务,便能更好地为舞蹈作品增添光彩。
参考文献
[1]王海英、肖灵.舞蹈训练与编创[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孙天路.中国舞蹈编导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金秋.舞蹈编导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肖苏华.当代编舞理论与技法[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2
[5]【日】江口隆哉著.金秋译.舞蹈创作法[M].学苑出版社,2005
[6]【美】伊落多拉·邓肯著.张本楠译.邓肯论舞蹈艺术[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
[7]【美】苏珊·朗格著.情感与形式[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8]王茂君.试析舞蹈中国妈妈的藝术性[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0(8)
[9]王舸、韩真.第五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中国妈妈》
[10]王舸、王玉、范晶晶.第八届全国舞蹈大赛《汉宫秋月》
[11]周莉亚、高鑫.第四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进城》
[12]王舸、周莉亚.第七届全国舞蹈比赛《父亲》
(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