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突散囊菌在不同培养环境下生长特性的研究

2021-07-13 08:08刘韦张晓叶张格超何军峰张磊王海燕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1年11期
关键词:茯茶茶类砖茶

刘韦,张晓叶,张格超,何军峰,张磊,王海燕

(1.陕西中医药大学实验中心,陕西 咸阳 712046;2.西咸新区金叶茯茶有限公司生产部,陕西 西安 713700;3.西安市人民医院陕西省眼科医院,陕西 西安 710004)

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E.C.)是茯砖茶发花过程中的优势菌种,又名“金花菌”,其产生的闭囊壳数量是判断茯砖茶品质优劣的重要指标[1]。然而茯砖茶传统加工工艺繁杂,茯砖茶生产厂家对“金花菌”生长特性缺乏了解,造成产品质量可控性较差,产品形式单一等问题[2-3],而不同原料和地域对“金花菌”生长的影响也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茯砖茶是工艺最复杂的黑茶产品,其加工工艺可以简单划分为:原料筛分—拼配—加茶汁—称重投茶—汽蒸—压制—入烘发花—干燥7个工序,每一道工序对于E.C.的生长都有其特有的意义,如果能对这些核心的系列工艺进行研究并严格控制,将对产品的质量把控有重要作用。有报道E.C.不但可在红茶、白茶、绿茶等山茶科植物上生长,而且在枇杷叶、银杏叶等植物材料也可以良好“发花”[4]。E.C.接种至绿茶后的水提物对高脂斑马鱼模型有很强的降脂活性;接种至银杏叶,可显著改善其口感和气味,并提高总蛋白、聚戊烯乙酸酯含量和抗氧化能力;接种至豆渣,再进行体外α-葡萄糖苷酶活性分析及血糖检测,发现发酵产物可明显降低餐后血糖水平;E.C.发酵野葛、粉葛、葛渣可提高总黄酮和葛根素含量;以甜菜粉作为培养基,使用E.C.发酵,可以产生高效降脂的他汀类药物[5-9]。上述利用E.C.对原料进行深度加工的研究有利于复合保健品的开发,但E.C.在不同植物材料上生长是否具有普遍性及其生长特征值得关注。

E.C.在国外发现的并不多,但在中国因作为茯砖茶中的优势微生物分布较为普遍,不同分布地域气候环境不同,茯砖茶中E.C.可能会存在遗传多样性。我们前期研究发现[10],在泾阳发花的绿茶、白茶、黑茶其子囊孢子的赤道冠具有较多小孔,其特征是否可以作为其鉴定标志,本研究将进一步证实。

因此,本研究将通过改变加工工艺、生长基质和生长地域对E.C.的生长特性进行综合分析,这对于提高E.C.的综合使用价值,提供理论基础,并为开发全新茯茶,为行业的再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滇红茶(black tea,BT)、绿茶(green tea,GT)、黑毛茶(dark tea,DT)、白茶(white tea,WT)、乌龙茶(oolong)、黄茶(yellow tea,YT):西咸新区金叶茯茶有限公司。

叶类(花椒叶、淡竹叶、蒲公英、小蓟)、果实类(沙棘、小茴香、皱木瓜、枣、枸杞、砂仁、化橘红、紫苏子、八角茴香、佛手)、种仁类(芡实、白莲子、酸枣仁、决明子、枳椇子)、花类(金银花、杭白菊)、根茎类(干姜、百合、玉竹)和菌核类(茯苓):陕西泾河新城泾阳益康大药房。

原料Ma(黑毛茶小叶种一级)、Mb(黑毛茶小叶种二级):湖南桃源县岩吾溪茶业有限公司;Mc(黑毛茶小叶种一级):陕西平利县八仙云雾有限公司。

成品茯砖茶信息见表1。

表1 供试茶样编号及来源Table 1 The number and source of tea samples

马铃薯琼脂葡萄糖培养基(potato dextrose agar medium,PDA)、孟加拉红培养基(rose bengal medium,RBM)、氯硝胺18%甘油琼脂培养基(dichloran glycerol 18% agar medium,DG-18)、髙盐察氏培养基(salt czapek-dox agar medium,SCDA)、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tryptic soy agar medium,TSA)、马铃薯液体培养基:青岛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DNA提取试剂盒、DNA聚合酶(5 U/μL)、限制性内切酶(15 U/μL)、T4 DNA 连接酶(350 U/μL)、DNA 快速纯化/回收试剂盒、质粒提取试剂盒、T载体:日本TaKaRa公司。

1.2 仪器

M205体视显微镜:德国莱卡公司;PL602E电子天平:瑞士梅特勒公司;H1750R离心机:中国湘仪公司;细菌培养箱:中国海尔公司;PCR仪:美国伯乐公司;水浴锅:英国格兰特公司。

1.3 试验方法

1.3.1 不同加工参数的茯砖茶制备

传统工艺为原料或拼配料-汽蒸-渥堆-加茶汁至含水量-汽蒸压制-定型-退模-进烘房发花-干燥。

投茶量:不同投茶量组分为 450、500、550 g,含梗量均为5%,入烘水分均为30%。400 g机制模具尺寸为14.6 cm×9.8 cm×3.7 cm,体积为529.4 cm3,换算后不同投茶量的压制密度(density,ρ)分别为ρ1=0.85、ρ2=0.94、ρ3=1.04。 原料使用 Ma,制备 3 次(n=3)。

茶梗:不同茶梗(tea stalk,S)含量茯砖茶组分别为S1=5%、S2=10%、S3=15%,投茶量均为500 g,入烘水分均为30%。原料使用Ma,制备3次(n=3)。

入烘水分:不同入烘水分(moisture,M)茯砖茶组分别为M1=30%、M2=40%、M3=50%,投茶量均为500 g,梗含量均为5%。原料使用Ma,制备3次(n=3)。其中为验证入烘水分结果,增加使用原料Mb和Mc(n=3),cd代表闭囊壳直径,wec代表水浸出物。

水浸出物、菌落计数分别参照国标GB/T 8305—2013《茶 水浸出物测定》,GB 4789.1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查霉菌和酵母计数》进行。

1.3.2 不同生长基质的制备

茶类基质采用传统茯砖茶工艺压制,BT、GT、DT、WT、Oolong和YT的投茶量均为500 g,含梗量均为5%,入烘水分均为30%。非茶类供试基质制备方法,将购买回来的非茶类供试基质洗净并晾去表面水。叶类和花类按照茯茶加工工艺,投茶量均为500 g,含梗量均为5%,入烘水分均为30%;果实类、根茎类、种仁类和菌核类均拼配或不拼配20%~30%的黑茶,再按照茯茶加工工艺,投茶量均为500 g,含梗量均为5%,入烘水分均为30%。

1.3.3 E.C.分离与培养

E.C.的培养参照国标GB 4789.1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查霉菌和酵母计数》进行,称取25 g各检测样品(不同投茶量、压制密度、梗含量、BT、GT、DT、WT、Oolong、YT、F1SJ、F2SJ、F3GL、F4HA、F5HY、F6GT、F7SY样品),加入含有玻璃珠的无菌水,振摇 30min,取振摇液 1mL,梯度稀释为 10-2、10-3、10-4,吸取各稀释度1 mL,使用混浇法,放入培养箱中培养7 d。

1.3.4 E.C.鉴定

1.3.4.1 形态学鉴定

使用混浇法将不同产区E.C.菌株分离在PDA、RBM、DG-18、TSA、SCDA 平板上,28℃培养 5 d~7 d 左右,观察菌落的形态特征,将数量最多的微生物确认为茶样中的优势菌种。

各产区茶砖,取样,直接蒸镀金属膜,扫描电镜观察,使用《中国真菌志》第五卷进行形态学鉴定和闭囊壳直径测量(n=100)。

1.3.4.2 分子生物学鉴定

将1.3.4.1纯化的E.C.接种到马铃薯液体培养基中,30℃条件下在摇床中培养5 d~7 d,离心收集菌体,使用DNA提取试剂盒提取基因组。离心收集样品菌体,使用DNA提取试剂盒提取基因组。PCR扩增真菌ITS序列(GenBank查找,Primer5.0设计),引物序列JY1(5′TCCGTAGGTGAACCTGCGG 3′)和 JY2(5′TCCTCCGCTTATTGATATGC 3′)。 纯化目的片段后,连接T载体,测序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完成。测序结果在NCBI数据库中,使用Blast和DNAMAN工具进行比对和同源性分析。

1.4 数据处理

相关试验数据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分析,以均值±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组间的多重比较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与分析

2.1 E.C.生长的工艺条件

茶水浸出物与茶产品质量呈正相关,E.C.的数量和大小是茯砖茶品质的重要标志,因此本研究选择水浸出物、菌落计数和闭囊壳直径作为评判产品优劣指标。经压制,烘房“发花”,常规质检流程,表明不同压制密度(ρ1=0.85,ρ2=0.94,ρ3=1.04)茯砖茶,不同茶梗含量茯砖茶(S1=5%,S2=10%,S3=15%),不同入烘水分茯砖茶(M1=30%,M2=40%,M3=50%)均可以普遍发花,茶砖内无杂菌。

不同发花条件对茯茶水浸出物、E.C.数量和E.C.闭囊壳直径的影响见图1。

图1 不同发花条件对茯茶水浸出物、E.C.数量和E.C.闭囊壳直径的影响Fig.1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on the water extract,the number and the diameter of E.C.

随梗含量增加,“金花”菌数量逐渐增加,茶水浸出物逐渐减少,“金花”菌数量的极大值出现在S3组(89.6±6.2)×104CFU/g,闭囊壳直径逐渐增加。

随压制密度增加,“金花”菌数量逐渐减少,茶水浸出物逐渐增加,“金花”菌数量的极大值出现在ρ1组(66.3±4.6)×104CFU/g,但茶水浸出物的极大值均出现在ρ3组,闭囊壳直径先减小后增加。

随入烘的含水量增加,“金花”菌数量先增加后减少,“金花”菌数量的极大值出现在 M2 组(41.6±0.9)×104CFU/g,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不同入烘水分对E.C.闭囊壳直径的影响见图2。依据标准质检,发现随入烘水分增加,E.C.呈簇状生长,多数连接为片状,闭囊壳直径显著增加,M1a=(77.17±10.78)μm,M2a=(86.71±11.67)μm,M3a=(100.42±12.22)μm,且随闭囊壳直径的增加,茶水浸出物呈上升趋势,茶砖撬开后,明显可见“金花”茂盛,片状连接且饱满。进一步使用不同等级黑茶进行入烘水分试验验证了此结果,即随着入烘水分增加闭囊壳直径增加,水浸出物增加(图3)。

图2 不同入烘水分对E.C.闭囊壳直径的影响Fig.2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tea brick moisture before fermentation on the diameter of E.C.

图3 不同等级黑茶不同水分入烘发花对闭囊壳直径和水浸出物的影响Fig.3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grades of dark tea brick moisture before fermentation on the water extract and the diameter of E.C.

2.2 E.C.生长的原料基质

E.C.在白茶(WT)、红茶(BT)、绿茶(GT)、乌龙茶(Oolong)和黄茶(YT)上的形态特征,以及分离后的E.C.在孟加拉红培养基(RBM)上第2、7天后形态特征见图4,E.C.在非茶类受试材料的形态特征见图5。

图4 E.C.在茶类受试材料和孟加拉红培养基(RBM)上的形态特征Fig.4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C.on tea test materials and RBM

图5 E.C.在非茶类受试材料的形态特征Fig.5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C.on non-tea test materials

依据GB/T 9833.3—2013《紧压茶第3部分:茯砖茶》 检验标准,E.C.在茶类基质(BT、GT、WT、Oolong、YT)和非茶类基质(叶类、果实类、种仁类、花类、根茎类、菌核类)上均可以生长。受试样品镜下可见黄色闭囊壳,包缠在发达的菌丝网中,多数闭囊壳颗粒饱满、茂盛。

参照GB 4789.1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方法,从含有E.C.的样品中大多获得了鲜亮,金黄色的子囊孢子菌落,少数样品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可见。其中红茶发花后样品的多个稀释度仅有灰绿色分生孢子菌落生长,而其它基质多为子囊孢子菌落。相比子囊孢子菌落(ascospore colonies,AC),分生孢子(conidia colonies,CC)菌落直径较大,菌丝生长发达,菌落反面黄色,可见不规则褶皱,呈“米”字形;随培养时间延长,两种菌落均不断增殖,5 d后AC增殖变缓,且均有褐色液体渗出,培养7 d后,子囊孢子菌落直径为(1.08±0.15)cm。E.C.在孟加拉红培养基上菌落的生长直径变化见图6。

图6 E.C.在孟加拉红培养基上菌落的生长直径Fig.6 The growth diameter of AC and CC on Bengal red medium

2.3 不同产区E.C.的比较

2.3.1 形态学特征

将不同产区茯砖茶样品经过混浇法培养,接种至PDA、RBM、DG-18、TSA、SCDA 培养基。 结果表明,各培养基优势菌落均为近似菌株,48 h后,PDA培养基菌落呈黄色;60 h后,TSA和RBM培养基菌落呈黄色;72 h后,DG-18培养基菌落呈黄色;96 h后,SCDA培养基菌落呈黄色。

将不同产区茯茶E.C.分离后,在PDA、RBM、TSA、DG-18和SCDA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特征见图7。

图7 不同产区茯茶E.C.在不同培养基生长的菌落特征Fig.7 Characteristics of E.C.from different areas on different media

不同产区优势菌在特定培养基的培养过程中,形态学差异不大。在TSA、RBM、PDA培养基上,菌落呈较规则圆形,致密,单个菌落有环形沟槽存在,孢子囊饱满,数量多,菌丝形态不明显。在SCDA、DG-18培养基上,菌体生长2 d~3 d,可见白色丝状体,逐渐呈鲜黄色,菌落沟槽不明显,形状不规则,绒状,较稀疏,但菌丝形态明显。

F1SJ、F2SJ、F3GL、F4HA、F5HY、F6GT、F7SY 子囊孢子的扫描电镜图见图8。

图8 F1SJ、F2SJ、F3GL、F4HA、F5HY、F6GT、F7SY子囊孢子的扫描电镜图Fig.8 Scanning electron micrographs of F1SJ,F2SJ,F3GL,F4HA,F5HY,F6GT and F7SY ascospores

扫描电镜的结果显示,发花茶样在电镜下均有大量的闭囊壳,分布在菌丝网中,多数闭囊壳为饱满球形,集落样生长在茶叶表面;子囊孢子均为双凸透镜形,凸面明显粗造,有尖疣,赤道沟明显,赤道冠具两个明显的纵向鸡冠状突起,附近均散布较多小孔。

2.3.2 不同产区E.C.的ITS鉴定和同源性比对

PCR扩增产物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图谱可见600 bp目的条带见图9。

图9 PCR扩增产物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图谱可见600 bp目的条带Fig.9 A 600 bp target brand was amplified by PCR on the agarose gel

受试样品经扩大培养,基因组抽提,随委托上海生工测序。测序结果在NCBI数据库中进行blast比对,比对结果表明该序列与Eurotiumcristatum(Sequence ID:MK346334.1)相似度100%。

不同茯茶产区ITS序列同源性比较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茯茶产区ITS序列同源性比较结果Table 2 The comparison of ITS sequence homology of different Fucha tea areas %

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F1SJ、F2SJ、F3GL、F4HA、F5HY、F6GY、F7SY菌落序列同源性在97.5%~99.6%之间,陕西泾阳“发花”的茯砖茶(F1SJ、F2SJ)同源性最低出现在F5HY和F6GT组(98.3%和97.5%),最高值出现在F7SY和F1SJ组(99.4%和99.2%)。

3 讨论与结论

茯砖茶的加工过程中,茶梗含量、压制密度、入烘水分是生产工艺中的重要控制点。结果表明,随入烘水分含量增加,虽然E.C.菌数量变化不明显,但水浸出物和E.C.菌闭囊壳直径显著增加。而当茶梗含量增加至10%以上,虽然E.C.菌数量和闭囊壳直径显著增加,但水浸出物降低,同时国家标准规定梗含量不能超过10%,而且茶梗含量会使茶砖表面花杂,口感粗老。压制密度增加,水浸出物和闭囊壳直径显著增加,但E.C.菌数量显著减少,同时会增加茶砖的撬散难度,使消费者体感降低。因此,结合茯茶理化指标检验标准,就传统茯砖茶加工工艺过程而言E.C.菌生长具有可控性,而调控入烘茶砖的水分,是促进E.C.生长,抑制青霉、黑曲霉等杂菌繁殖的重要因素,对于产品质量优劣是比较有效的控制方法。

E.C.是茯砖茶发酵过程中的优势菌种,一直以来茯砖茶以茶科茶属的茶树叶为原料制作,以往的冠突散囊菌研究主要集中在它对茶叶的影响[11-13],近年来,利用微生物发酵以提高植物特别是药用植物的活性成分的相关研究[14-15]越来越得到关注,E.C.的开发就是其中之一。现代研究结果表明,E.C.与茶叶或非茶类相互作用后,有丰富的生理学,药理学活性,多数活性检测结果甚至优于未发酵组。使用茯砖茶水提物对高脂饲料喂养鼠体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剂量依赖性的降低作用[16]。利用E.C.菌对燕麦进行固态发酵,能够显著提升燕麦中的黄酮含量;发酵后的苦丁苦味消失,挥发性物质发生了复杂而显著的变化[17];发酵后的杜仲叶,绿原酸减少了25.7%[18-19]。那么使用传统茯茶加工工艺,本研究进一步使用传统茯茶加工艺,观察E.C.在包括茶叶等不同生长基质上发花的普遍性及生长特性。我们在对六大茶类及25种非茶类进行发花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生产条件下,E.C.菌生长有普遍性,并可与传统茯砖茶生产结合。与传统茯茶发花相似,在14 d~21 d,E.C.菌在多数叶类、果实类、种仁类、花类、根茎和菌核类受试样品生长普遍茂盛,金花颗粒饱满,多数闭囊壳分布在网状菌丝中,为饱满球形,集落样生长在基质表面。

茯砖茶可谓所有黑茶类茶叶中加工工艺最复杂、最独特的产品,因其特有功效和发展历程被誉为“丝绸之路的神秘之茶”,其茶的主产地是湖南、湖北、四川、陕西等[20]。不同产区因气候和生产环境不同,所生产的茶叶中E.C.可能具有地域性特征。在真菌的分类地位研究中,形态结构是经典分类法的基础,但仅采用传统的形态学方法很难对此菌株进行准确地分类鉴定。ITS序列是核糖体DNA中的中度保守区域,易于测序,其序列保守性非常适合真菌的分类鉴定研究[2]。前期研究发现[10]在泾阳发花的绿茶、白茶、黑茶其子囊孢子赤道冠具有较多小孔,与王文涛等发现一致[21]。本研究在此基础上选取6个地区生产的茯砖茶进一步验证,发现各产区E.C.菌为优势近似菌株,均具有孔状结构,并不能作为泾阳茯砖茶的特异性标志,这7株菌株分子生物学鉴定相似性大于97.5%,同源性较高,在形态学上与分子水平基本一致,说明E.C.菌有遗传上的稳定性。

综上,“金花”菌生长特性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可控性和非地域性。如将茯茶的加工工艺与非茶类类结合,充分发挥“发花”,借助E.C.菌发酵过程中丰富的酶类与其相互作用,能否在保健和预防疾病方面做出贡献,将对E.C.菌产品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基础。

猜你喜欢
茯茶茶类砖茶
茶类植物在园林景观艺术设计中运用
不同茶类加工工艺对福建水仙茶儿茶素组分和生物碱的影响
砖茶包装机自动化生产线机械结构的设计与研究
咸宁市青(米)砖茶产销现状及消费者行为调查分析
去流浪,去换成长——三生三世,片片茯茶入水流
关中古道茶事新
茶类特色农产品销售模式创新研究
对GB/T 9833.3—2013中茯砖茶的感官品质内容的解读
茶类产品央卫视广告投放分析
泾渭茯茶:做老百姓喝得起的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