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静宇
【摘要】随着“双减”政策的提出,更多的小学教育工作者开始将对这一政策核心理念的落实思路拓展到家校合作模式中,同时对二者之间的互促、互成也投入了更多地思考。基于这一认识,笔者将结合个人工作经验和有关研究,围绕“减负减压,家校合作——基于双减政策下小学德育工作实践”一题撰文,并从不同角度出发提出一些个人看法和建议,希望对诸位的工作优化能带来些许的帮助。
【关键词】“双减”;家校合作;德育策略
引言:“双减”政策的出台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和校外辅导负担,这一目标的达成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与默契配合。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很多小学教师并没有将家校联动的机制与“双减”执行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在客观上造成自身和学生家长在教育的“减负增效”执行过程中“步调不一”的问题。在笔者看来,若要切实提升“双减”工作的执行质量,小学教师首先要从当前家校合作在这一维度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入手,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系统性的解决策略。
一、在教学中融合家庭生活元素
小学生对于外界的感知经验虽然不是非常丰富,但也拥有相当独特的体会和巨大的好奇心,而这些感知经验有相当大一部分是来自于他们的家庭生活。基于这一基本认识,小学教师可以通过家访等形式积极和学生家长接触、沟通,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学生们的家庭生活环境和日常活动,并在教学当中根据课程内容、要求和学生的学习进度融入一些家庭生活元素。
例如在对学生进行以“协商”为主题的人际表达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想一想自己在家中和家人所经历的关于“商量”的事情,如:自己下了学想吃炒米饭,但家中正好没了米,妈妈和自己商量晚饭吃炒面;父母想给自己报一个书法兴趣班,自己却对此并没有兴趣,因此和父母商量能不能不报;等等。
二、在教学中完善学情搜集工作
小学生正值身心快速发育的年龄段,且由于诸多先天因素和后天条件的综合影响,每个小学生在各个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差异。小学教师应当通过家校合作的方式,从家庭角度和方面去了解更多关于学生的真实情况,并将这些内容吸收进学生的学情综合信息内,从而对学生形成更加完整的了解,以便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教学、管理策略。
比如,教师可以定期通过实地家访、线上交流或约谈的方式和家长进行深入交流,了解学生在家中的日常活动,从中获知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询问学生常常和哪些同学来往,掌握学生的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倾听家长对孩子的看法和期望,分析出学生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和家长的育儿理念、水平;等等。
三、在教学中布置亲子活动作业
小学生普遍渴望和自己的父母一起游戏,这样就可以在父母面前获得更多表现自己的机会。小学教师要积极利用这些,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需要,在设计课后作业时多布置一些亲子向的活动,鼓励学生和家长一起通过实践活动来完成对知识、技能内容的应用,既让学生能够体会与父母相处的幸福,又让学生在“边玩边学”的状态下自然而然地消化学习成果。
例如对于担任语文教学工作的班主任而言,在讲解完一篇课文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父母的帮助下将这篇课文改写成一部小剧本,并让学生和家长分别扮演其中的某位角色,一起将这部剧本演绎出来;如果家长的时间和条件允许,学生和家长甚至可以准备一些简易的道具和服装,让表演更有效果和观赏性,也让学生对课文的情节和角色形象形成更深刻的记忆和理解。
四、开展丰富的家校联动实践活动
绝大多数小学生对于实践活动具有与生俱来的参与兴趣,并时常可以在活动中表现出乐此不疲的状态;此外,健康的活动也是排解不良情緒、舒缓心理压力的有效方法,十分值得家长和教师借鉴。在这种认识下,小学教师要有意识地根据学生的爱好、能力以及具体的教育目标和内容,设计、组织一些富有心理健康引导作用的实践活动并邀请学生家长一同参加,让学生们能够在活动所带来的轻松、愉悦的氛围下自然而然地实现心理层面的正向改变。
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周六日的时间,组织学生并邀请部分家长代表一起去当地的公园、植物园或者近郊地区踏青,欣赏优美的自然风光、领略大自然盎然的生机;还可在期间组织一些诸如“风筝大赛”等趣味性比赛活动或植树、标本采集等公益、探究活动,让大家以家庭为单位广泛参与其中;等等。
结束语:教育绝非教师的专利,孩子的成长也需要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双元呵护、引导,这样才能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顺、更远、更快乐。小学教师要真正认识这一点,在日常教学和管理过程中彰显出家校联动的成分,依托家校合作机制为学生提供更具主动参与感和趣味提升性的发展道路,从而让“双减”理念得到实质性的落实,并让素质教育的建设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杨倩. 减负减压,家校合作——基于双减政策下小学德育工作实践[C]//.‘双减’背景下重温陶行知教育观座谈会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21:206-209.
[2]黄体琴.“双减”背景下小学德育有效途径之我见[C]//.2022教育教学与管理重庆论坛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22: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