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强夯在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2021-07-12 09:30雷萌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1年13期
关键词:探井细砂粉土

雷萌

新疆城乡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1 、项目概况

本工程位于新疆库尔勒库尔楚,地貌属于山前洪积倾斜砾质平原与细土平原的交接地带,系山前冲洪积砂砾与粉土荒漠地貌。项目区5km以内没有自然河流,洪水冲沟较发育,自然地面高程在913.0m~917.0m,地形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场地地势平坦开阔,整体坡度较平缓,用地条件较好。项目区生长稀疏的红柳、梭梭等荒漠植被,已进行清表整平处理,清表厚度在0.2~0.4m。

本项目为大型化工项目,包含聚酯装置、长丝、短丝装置、综合动力站、综合给水站、循环冷却水站、成品库(一)、成品库(二)、切片库、中心控制室、110KV变电站、热煤站、罐区、消防事故水池、综合管线等建筑。

2 、地层构成

成品库(一)、成品库(二)区域地层构成如下:

①粉土:土黄色~黄褐色,层底深度为0.7m~4.3m,平均厚度1.96m,上部含较多植物根系,孔隙较发育。摇振反应中等,干强度低,韧性低。中下部夹有粉细砂薄层,局部区域内以互层状出现,岩芯呈散状。稍湿~湿,松散~稍密。

②细砂:青灰色,埋深0.7m~4.3m,层厚0.2m~8.8m,平均厚度3.88m,颗粒级配不良,矿物成分以长石、石英及暗色矿物为主,含少量云母。局部含少量的砾石颗粒,粒径0.5m~2mm,局部夹粉土薄层或透镜体。稍湿~湿~饱和,稍密~中密。

③粉土:土黄色,埋深4.2m~10.2m,层厚2.3m~12.9m,平均厚度6.53m,切面较粗糙,孔隙不发育,摇振反应中等,干强度低,韧性低,手搓有轻微砂感。该层中多夹有粉砂薄层或透镜体,局部以互层状出现。湿,中密~密实。

④粉土、粉砂互层:土黄色-青灰色,埋深9.4m~18.8m,层厚2.4m~11.5m,平均厚度6.03m,粉土与粉砂呈互层状分布,粉土切面较粗糙,孔隙不发育,摇振反应中等,干强度较低,韧性低;粉砂砂质均匀,可见长石、石英、云母等矿物,手搓偶有黏着感。岩心呈散状,局部饼状。湿~饱和,中密。

⑤粉土:土黄色~黄褐色,埋深15.7~33.5m,层厚0.6m~18.9m,平均厚度10.00m,切面粗糙,摇振反应轻微,干强度低,韧性低,局部手搓有轻微砂感。该层中多夹有粉质粘土及粉细砂薄层或透镜体,部分区域内以互层状出现。湿,密实。

⑥粉土:青灰色,埋深25.2~39.6m,层顶高程876.28~890.59m,切面粗糙,摇震反应轻微,干强度低,韧性低,局部手搓有轻微砂感。该层中多夹有粉质粘土及粉细砂薄层或透镜体,部分区域内以互层状出现。湿,密实。

本项目地下水埋深在3.8~5.5m(绝对标高908.72~914.92m),水位以上第①层粉土具有Ⅰ级(轻微)非自重湿陷性,弱~中溶陷性,水位以下第②层细砂具有轻微液化。

3 、强夯设计

成品库(一)、成品库(二)为单层厂房,荷载较小,对变形要求较低,影响建筑物安全的主要为第①层粉土的Ⅰ级(轻微)非自重湿陷性,弱~中溶陷性,第②层细砂的轻微液化。

考虑到场地实际条件及建筑物情况,选用强夯法处理原土。本区域处理面积9504m2,采用梅花形布点,夯点间距4.5m,两遍点夯,一遍满夯,点夯夯击能为4000kN·m,满夯夯击能2000kN·m,锤印搭接1/3锤径,设计强夯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200kPa。

4 、检测

依据相关规范要求,本区域强夯完成后,布置地基载荷试验点,标准贯入试验孔,探井验证强夯地基处理效果。

⑴载荷试验

本次地基载荷试验共布置19点,检测结果汇总如下:

地基载荷试验结果汇总表

根据载荷试验结果,试验各点的沉降量均较小,荷载-沉降(p-s)曲线比较平缓,无明显陡降段,试验各点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均达到200kPa,满足设计要求。该场地强夯处理后地基变形模量为24.77MPa,得到了大幅提升。

⑵标准贯入试验

本次标准贯入试验共布置3孔,对场地强夯后液化程度和地基密实度进行判别,统计结果汇总如下:

成品库标贯试验统计表

依据标准贯入试验结果及相关规范综合判断,本场地强夯影响范围内第①层粉土标准贯入实测击数介于17-30击之间,平均值22.33击;第②层细砂标准贯入实测击数介于23-30击之间,平均值26.78击。经强夯处理后地基土达到密实状态,第②层细砂的轻微液化已完全消除。

⑶探井及室内土工试验

本次现场共布置探井3个,采取原状土试样6组,依据室内实验数据结果,第①层粉土的湿陷系数介于0.001-0.010之间,均小于0.015,经强夯处理后第①层粉土的湿陷性已全部消除。

5 、结论

本区域强夯处理后,经地基载荷试验,标准贯入试验,探井及室内土工试验反向验证,强夯处理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场地土的湿陷性及液化性均完全消除。

本次强夯处理采用的技术参数是合理可行的,这为本区域类似工程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猜你喜欢
探井细砂粉土
水泥-沥青粉复合稳定粉土的强度及渗透特性
饱和粉土三轴等p应力路径试验特性研究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深水探井井筒完整性失效风险评估
基于RTree与矩形碰撞检测的探井文字标注避让
Nitric oxide detection methods in vitro and in vivo
试析黄河三角洲滨岸某场区粉土工程特性
特细砂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及研究展望
我国首口超深水探井测试成功
基于安全风险评价的深探井井身结构设计方法研究
大同地区天然粉土工程特性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