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导师团队模式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索与实践

2021-07-12 10:20李效龙奚彩萍
科技视界 2021年1期
关键词:导师研究生创新能力

李效龙 王 敏 奚彩萍

(江苏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江苏 镇江 212003)

0 引言

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17 年联合发布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为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要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在国家“双一流”方案指导下,一些重点大学和重点学科纷纷进行了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增强研究生的学术合作意识和协同创新能力,提升研究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取得了显著成效[1-3]。

研究生培养质量是学科的核心竞争力,研究生指导教师对研究生培养质量起到关键作用。为贯彻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以及我校关于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落实学校党委提出的建设国内一流造船大学的目标,进一步深化我校研究生教育改革,结合学院实际,对研究生导师团队协作指导培养这一新型模式进行了探索。

1 研究生导师团队的概念和作用

现代组织理论认为,团队就是由少数技能互补、相互合作和依赖的成员, 为了共同的发展目标而主动积极工作、勇于承担责任,按一定规则而组成的群体[4]。在高等学校的研究生教育中,研究生导师团队是指由一定数量的不学生科阅历丰富、 知识渊博的资深导师,具有创新意识、思维敏捷的骨干教师,充满学术活力、发展潜力的青年博士或工程企业专家组成,以培养高层次、 高质量和有创新能力的研究生为共同目标,为培养高层次创新研究型人才而分工协作。

研究生导师团队以科研团队的纵横向研究课题为载体, 通过导师之间的分工协作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提升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 (1)在课题实施过程中,通过团队导师的共同管理、通力协作、集思广益,不仅使研究生可以得到来自导师团队的经常性教学指导和人文关怀, 还能避免研究生导师由于出国访问或者进修等原因难以亲自对研究生进行指导, 而且团队成员之间沟通交流有利于激发研究生自身的协作创新能力、科研意识和学术潜力,提升团队成员之间的融合度和凝聚力,为研究生拓展出更广阔的研究视野,能够不断孕育出创新成果,有利于研究生按期完成学业。 (2)青年博士可以借助资深导师的研究平台和研究资源,通过资深导师的引导,在学术素养、研究水平、教学能力、培养学生等方面能得到快速提升,而资深导师也可以从烦琐的事务中解放出来, 有更多的精力把控团队研究方向和发展目标,同时在与专业骨干教师、青年博士共同指导研究时,也能不断地接收到社会新知识、新思维,激发创新灵感,提高创新能力。

2 研究生导师团队的组建

在“双一流”建设的历史机遇期,在我校特殊的行业背景和学科条件下,我院十分重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依托学校和学院认定的科研团队,如“船舶动力定位控制系统研究”“船舶与海洋工程综合电网系统研究”“自主智能多功用无人艇”“生物医疗信息检测与处理”和“水面自主智能系统协同控制研究”等,以科研团队的纵横向项目、国家基金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和学校博士启动基金为契机,建立研究生指导教师团队,对研究生的培养采取团队负责制。 导师团队从科研项目中抽取和派生出课题,作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驱动课题。学院将培养指标下达给团队,学生进入团队后,由团队带头人负责,组织学生进行双向选择确定培养导师。对团队中暂不具备导师资格,且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可采用联合指导方式,由该青年教师和已具备硕导资格的资深导师共同指导研究生。团队负责人对团队中所有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负总体责任。

3 研究生导师团队协作指导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改革措施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具有创新思维的导师团队的培养,导师团队对研究生协作创新的指导模式、团队成员在研究生培养中充分发挥各自作用进行了积极改革探索。 通过以下几方面的改革实践,充分利用协同育人优势优化指导模式,提高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1)交互式的指导方法。以自主科研项目为牵引,鼓励研究生充分利用已有的专业知识, 充分利用MOOC 平台开展交互式的学术交流活动,如各种学术讲座、论坛、研讨会,甚至课题组的讨论会等,改被动接收科研技能训练为主动参与科研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挑战、敢于批判的科学思维、态度和精神[5]。 导师团队的科研项目,特别是国家级、省级的自然基金项目,是团队导师在查阅大量国内外参考文献知识的基础上, 结合自己的前期科研成果凝练而成的,具有一定创新性的科研课题,发布在MOOC 校园端平台上,通过导师团队进行交互式的科研实践指导和师生成员的交流协作,鼓励学生挑战权威、勇于批判、追求不同,激发研究生的学习动力,实现科研能力的协作创新。

(2)自主式的探寻过程。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导师团队的科研项目为依托,利用学校建好的研究生工作站和研究生创新平台等平台,积极组织研究生以项目负责人的身份申请省级、校级各类研究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在研究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申请、立项、开题、中期检查、验收等自主式探寻过程中,团队导师教授学生独立主动地获取所需知识, 提出科学问题,设计实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科研思维和科研能力。 注重学生个体独立性的发展,保障学术自由,允许他们犯错,鼓励他们独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锻炼学生的独立思维。

(3)思行式的教育方式。 以提升知识迁移力为目标,通过导师启发、团队引导等以“思”为先、以“行”为本、“思行合一”的教育方式,引导研究生树立“献身事业、追求卓越、严谨求实”的成才信念;通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邀请专家专题报告、课题讨论等手段,积极导向研究生思考前沿科学和重大科学问题,训练研究生慎思明辨的科研思维能力和开拓创新的科研实践能力,培养其将知识转化为应用的能力。

(4)渗透式的激励机制。 以优秀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为动力,为研究生提供丰富的创新与实践平台,发现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能力,对研究生申请的各级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研究生导师团队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学校及学院都十分重视研究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 为鼓励学生及教师的积极性,学校及学院制定相应激励政策和资助办法,国家级项目由国家资助,省级和校级项目由学校资助;把指导教师的工作量和指导作品的获奖情况计入教师的绩效考核中,对获奖学生实行综合积点加分政策,激发学生的创新实践积极性,鼓励和引导优秀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接受更严格的科学训练,从事高水平、创新性的科学研究工作,完成具有挑战性的研究成果。

4 研究生导师团队协作指导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成效

经过研究生导师团队协作指导模式的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成果突出。 团队作品《无线闭环植入式迷走神经刺激器》获得了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一等奖。 2019 年我院各导师团队指导的研究生共获批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和研究生实践创新项目22 项,共有76 人次研究生参加省级或赛区及以上各类竞赛,获各类奖项24 项,其中获第十四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技术祖国赛三等奖1 项,华东赛区一等奖2 项,二等奖2 项,三等奖7 项;第十四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商业计划书组省赛二等奖1 项、三等奖2 项;第八届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特等奖1 项;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芯片与系统设计大赛总决赛一等奖1 项;第一届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三等奖1 项等,学生参与创新活动和学科竞赛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促进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升了人才培养效果。 此外,团队导师也在指导的过程中,积极开展精品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研究生和本科生课程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基础,导师们的科研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先后获得江苏科技大学教学名师,江苏科技大学“教学名师”培养对象,青年博士申请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 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 项,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课题1 项。

5 结语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迅速扩大,研究生的指导和培养面临着新机遇、新挑战。 本文以科研团队建设为契机, 以科研团队的纵横向科研课题为牵引,组建研究生导师团队,对参与相关科研课题的研究生进行交互式指导,对研究生导师团队指导模式进行了改革探索和实践。 该指导模式的实践,有助于形成协同创新的学习研讨氛围,对培养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发挥了积极推进作用,同时对我院的学科建设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导师研究生创新能力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V eraW an g
导师榜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