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军
(扬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0)
科教融合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核心办学理念。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大学发展从单纯教学转向科教并重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中国科学院2011年发布《中国科学院教育发展战略与路线图(2010—2050年)》白皮书指出中国科学院教育发展面向未来应坚持的方针是:“科教融合,协同发展,突出特色,引领示范”。该方针引起高校教育理念的改革[1]。很多高校已从“对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求”“促进学校发展”和“保障就业民生”的角度出发,充分认识科教融合重大意义。
创新型科技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条件,其重要途径就是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技创新活动[2]。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科技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已经贯穿于整个培养体系。近年来,在世界食品科技创新大赛、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等竞赛计划的支持下,全国食品类院校,鼓励大家申报各类创新创业与实践项目,并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项目,而导师也将科研带入到课堂中,不仅调动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也将食品领域最新科研动态传输给学生,使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由最开始的个人爱好转变为现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3]。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教育的重大改革项目。食品类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的实现,不仅要有与之相对应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而且要采用相应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式[4]。建立科教融合的理论必须正确认识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本质特性,理顺二者之间的关系。在过去科教分离的教育理念下,高校优质丰富的科学研究资源始终无法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不能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当然科教融合的理念在我国已经引起了高度重视,一些大学按照这种理念进行了大量的人才培养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本文以扬州大学乳品生物技术与安全控制研究团队为例,探讨科学创新评价体系的构建,及该团队在科教融合方面的特色及创新。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起到主导作用,而学科建设是提高大学创新能力的关键。依据对食品学科、专业创新能力的特点,在借鉴现有高校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从创新主体能力、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创新资源产出能力、技术创新扩散能力四个层面上揭示衡量食品学科创新能力的大小。
创新主体能力包括:专职教师总数、教师或科研人员的学历、研究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比例、博硕士点的数量、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数量、省部级研究基地数量。
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包括:从事研究与科研的专职人员规模、博士教师占教师队伍的比例、教学科研中副教授以上的人数、科研经费投资总额、教师人均科研经费数、教师人均承担纵向科技课题数。
创新资源产出能力:三大索引(SCI、EI、SSCI)收录论文数量三大索引收录论文被引用的次数教师人均发表论文的数教师人均出版著作数专利申请数量专利授权数授权发明专利占授权专利总数比例新产品(新设备、新品种等)新技术、新工艺数量、教师人均获地市级以上科技成果奖数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数每年授予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数培养国家级、教育部优秀人才数。
技术创新扩散能力包括:科技服务收入、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成果推广收入、成果推广项目数量、技术合同转让金额技术合同转让数量、专利出售当年实际收入。
在这个结构系统中,创新主体能力是基础,创新资源投入能力是载体,创新资源产出能力是表征,技术创新扩散能力是手段。
扬州大学乳品生物技术与安全控制研究团队源于1983年江苏农学院农畜产品贮藏加工专业建立的乳品工程教研室,于2007年建立了省级现代乳业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并于2010年创办了“乳品工程”本科专业,同年建设了省重点实验室。该教学团队经过36年的发展,在三代人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形成了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团队成员16人,具有博士学位14人,其中2/3毕业于国内外知名高校的相关专业;有教授3人,副教授8人,高级工程师2人,讲师3人;,团队以年轻博士为主体,50岁以上教师3人,40~50岁教师10人,40岁以下教师3人。目前,该团队是“食品科学于工程”重点学科及一级学科博士点重点支撑团队。多年来,以学科建设为龙头,进口创新评价体系,深化新乳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根据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发展趋势、行业需求以及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对研究生课程展开充分讨论、反复思考,设置了8门博士生课程,以及17门硕士生课程。课程体系以拓宽学科基础知识、紧跟学科前沿发展为方向,设置了公共课、通识课、必修课和选修课,并侧重增加研究方法、学术实践、研讨和学科交叉课程,以充分体现“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需要。同时为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突出特色,发挥个人才能和特长,设置导师研究方向选修课。借助综合性大学优势,打通食品科学、管理、工程、农学之间的学科壁垒、并精心打造具有本学科鲜明特色的课程。
研究生课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加强研究生自学能力培养,精简研究生授课学时,博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平均周学时下降到16学时以内,硕士研究生平均周学时下降到20学时以内。将研究生从课堂中解放出来,给予学生更大的自我拓展、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精选课堂讲授内容,同时改变灌输式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研讨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营造开放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探索学习和研讨学习。增强研究生课堂教学中讨论、探讨、实践、实验课时比重。
不断规范和推广“实践—理论—研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将企业作为实践基地,以解决产业发展中的科学问题为目标制订研究计划,学校作为研究生的学习基地,以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和学术资源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综合实践,使研究生的研究、思维更切合实际需求,更能满足经济社会的现实需求。实行基于学科方向团队的教学科研一体化组织形式,融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于一体。学科方向团队在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的同时,将最前沿的研究成果体现到一线教学中,促进科研成果向教学内容转化、科研方式向教学形态转化,形成以高水平科研促进高质量教学的长效机制。
实施研究生学科综合考核,对研究生经过学习后的专业知识结构、核心课程内容、综合能力素质等按要求进行综合考核,强化过程管理与考核,推进课程考核方式转变。建立健全校、院两级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对研究生课程的教学秩序、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中期考核、论文开题、论文盲审、论文答辩和实践实验等全链条培养环节进行监督和检查。
目前,扬州大乳品生物技术与安全控制研究团队队主要特色和创新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多年来,团队把握好传授科学知识的第一课堂、体验企业生产实践的第二课堂、发扬创新思考创新创业的第三课堂,不仅建有乳品本科专业及3个乳品省级平台,同时拥有全国高校规模最大、建设水准最高的现代化的奶牛养殖基地(扬州大学实验农牧场)和我国高校中规模最大的乳品加工企业——扬大康源乳业有限公司。这些不仅为教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使该团队在乳品产学研结合方面成为全国典型。
近年来,该团队建设了江苏省乳品生物技术与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江苏扬州现代乳业加工服务中心(省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江苏省功能乳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平台,参与建设了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农业与农产品安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等平台。并先后得到中央财政支撑地方高校建设,以及参照“211”重点建设专项资金的资助,教学条件得到加强,目前本团队拥有专业实验室面积超过2 100 m2。
该团队在乳品工程人才培养方面,开设了乳品科学与技术概论、乳与乳制品工艺学、乳品微生物学、乳品生物化学、乳品机械、乳品质量与安全等课程,系统强化与培养乳品专业人才。同时十分注重教材建设,团队负责人作为第一副主编参与编写了国家统编教材“乳与乳制品工艺学”等。
多年来,团队始终把理论联系实际,培养高质量人才放在第一位,与22家乳品企业建设了人才培养基地和研究所工作站,其中与维维集团、扬大康源获得“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工作站”称号。近年来,由于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培养的学生除了从事教学、科研、政府职能部门外,许多毕业生创办乳品企业(如上海本优轻工机械(重点乳品机械)、上海昊岳食品科技(乳品配料);同时也有许多毕业生成为大型乳品企业技术与管理骨干,如光明生产技术总监、新希望研发总经理等。
与光明、新希望、统一、维维大型乳品企业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的同时,也十分重视与省内中小乳品企业广泛合作,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对江苏省学生奶成为全国领先和典型做出重要贡献,使我省虽然奶牛饲养量很小,但是乳品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三做出重要贡献
团队自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较早开展益生菌及其应用研究,其中开发的“五株王”功能液获保健食品生产批文;“五株王”合剂获药品生产批文,于1994年进行产业化开发,获国家级新产品等称号。近20年来,累计承担国家863、国家重大科技支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及部省级相关科研课题5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2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60余项,转化发明专利26项,发表论文500余篇。
多年来,教学团队以扬州市扬大康源乳业有限公司为教学实习基地和科研合作机构,联合建有江苏省乳业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工作站及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研发平台;2012年获评江苏省农业科技型企业,2016年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17年获扬州市企业技术创新奖,2018年6月被中国奶业协会评为“中国乳业科技创新企业”。近五年校企联合培养的学生质量显著提升,在校研究生、本科生发表论文60篇,授权专利12项,学生创新创业的研发的五个发酵乳产品,得到企业和市场的认可,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这种效应吸引全国100余所高校前来参观学习。引领示范作用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中国乳业时报、新华日报、中国乳业信息网等报道100余次。可复制值得推广的“扬大康源”效应得到业界强烈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