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会霞 袁术林
(怀化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 怀化 418008)
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根本目标是让应用型人才培养能更好地与社会需求相符合。新工科背景下,如何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机制,强化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联合、协作和共享,形成协同发展合力?如何构建校企合作互动协调机制,搭建更加广泛的校企合作平台?如何构建持续长效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需求推动作用?如何构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机制、构建校企合作运行管理机制,不断拓展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深度和广度?等各方面是地方本科院校在推进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过程中思考的既现实又具体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校企双方紧密合作,共同联动建立管理机制;需要校企双方协同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需要校企双方携手合作,共同商讨项目研发;需要校企双方加强合作,共同克服软硬件资源的限制;需要校企双方深度合作,共同跟踪新技术发展;需要校企双方全面合作,融入行业发展的先进理念,共同建立人才培养反馈渠道。同时,更需要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管理机制体系,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1]。因此,明确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质,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管理机制体系是地方本科院校亟待探索的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校企双方深入合作的基础是互利共赢,惠泽学生,建立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良好的管理机制是校企双方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大多数地方本科院校在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改革方面还存在管理机制困境以及合作能力不强、合作层次不高等现实问题[2]。因此,我们从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内涵发展管理机制、教学发展管理机制、质量发展管理机制等方面来考虑构建管理机制体系的基本内容。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必然会带来对学校常态的教学管理制度、教学实践体系、学生就业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改革[3]。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遵循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机制与协同育人管理运行机制基本规律,结合目前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取得的经验,进一步分析和研究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双主体管理机制、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包括建立校企合作过程中的教学管理机制、学生管理机制、实践基地管理机制、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机制、新技术课程资源建设机制、校企合作制度保障与评价激励机制等。只有激发校企双方共同发展的需求与目标,才能形成更大的合作动力、更广的合作领域、更强的合作生命力,校企合作才会更好的可持续发展。新工科背景下,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内涵发展管理机制建设方面,主要内容涉及:校企协同的实践基地管理机制、校企协同的师资互聘管理机制、校企协同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校企协同的学生就业管理机制。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教学管理领域的变革是多形式、多方位、多模态的,一方面在新工科背景下,既是对教学发展管理提出的新挑战、新要求,也是对传统教学管理进行的新变革、新发展;另一方面在校企双方在合作办学过程中,开展不同专业分层次合作,推进多元化合作,进行多形式合作。在教学管理中,共同开展教学管理机制的研讨,共同进行专业内涵建设研讨,共同开展人才培养方案商讨,共同进行课程体系设置,共同研究实践环节要求,共同创新课程实验项目,共同建立课程学习反馈机制,共同构建职业认证体系和全过程评价体系等,形成多层次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教学管理体系,实现教学创新、评价创新、课程创新、管理创新、合作发展创新的办学目标。在新工科背景下,校企合作教学发展管理机制建设方面,涉及主要内容有:建立校企协同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管理制度;建立校企协同的项目案例;建立校企协同共建课程、同编教材的管理办法;建立校企协同的学习反馈及全过程评价机制;建立校企协同的职业认证体系平台;建立校企协同的就业跟踪反馈体系。
新工科背景下,通过与合作企业建立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双创基地、创客空间等方式,根据行业发展和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持续开展对教学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的实践创新,积极探索以企业实践的标准来建设、管理、考核学生的实习实训表现,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质量管理机制与评价激励机制,使“工学结合”的过程实现无缝连接。同时,通过校企双方共同制订更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方案,实施师资技术人员互聘共享机制,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激励性政策,着力保障各实践环节的要求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完善校企合作管理制度的基础上,选择多种合作模式将产学研紧密结合起来,从制度上保障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可持续发展、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4]。根据行业、企业需求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谋划专业发展规划,进行专业调整,与企业一同制订课程标准,进行课程开发,将新技术带给学生,培养学生适应市场的能力,将专业和课程与产业和企业市场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探索建立应用型人才质量培养跟踪体系。在新工科背景下,校企合作质量发展管理机制建设方面,涉及主要内容有:建立校企合作的双主体管理组织机构;建立新型校企合作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建立校企协同的评价激励制度;建立校企协同的人力资源社会评价机制、建立校企协同的能力素质综合评价机制、建立校企协同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激励机制[5]。
教育部将工程教育的新理念、学科专业的新结构、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教育教学的新质量以及分类发展的新体系这五个方向归结为“新工科”主要研究内容,对于高校来说,应围绕新理念、新结构、新模式、新质量、新体系等内容开展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管理机制的探索和实践。通过推进管理机制的建设,建立符合工程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交流机制、反哺教学改革、课程改革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常态机制等激励机制,不断探索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管理机制的实践途径,促进工程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交流带来信息,交流促进发展,交流推进融合。校企双方共同探讨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新要求、新思路、新途径、新模式,共同探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新机制、新管理、新任务、新变革,共同推进工学结合、产教融合。校企双方可以采取定期召开“校企合作论坛”、定期举办新技术研讨、定期开展创新项目研讨、定期举办课程培训等方式加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交流,共同建立和营造良好的交流机制和气氛,推进交流机制的建设。
与合作企业采用“5R”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通过真实的企业环境、真实的项目管理、真实的项目开发、真实的项目压力、真实的项目体验来感受企业文化、来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按照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职业能力的标准设置企业课程,进行校企新技术“课程置换”,并实施真实项目的课程设计,从而实现课程体系与职业发展需求紧密对接。通过校企联合研发技术,共建专业、共设课程、共编实验教材,校企技术人员与师资人员互派交流、互聘交流,软硬件设施资源共享等平台,搭建反哺式教学改革、课程改革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平台,开展校企深度合作,产教融合,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建设管理机制、运行机制与保障评价激励机制,建立校企协同的反哺式教学改革、课程改革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常态机制,包括教学管理反馈机制、学生管理反馈机制、学生实训反馈机制、毕业设计指导反馈机制、课程资源建设反馈机制等,从而凸显应用型人才培养评价新体系。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才能最终变成现实,形成校企双赢的人才培养新模式[6]。
通过持续举办“校企合作论坛”,联合企业、高校、政府部门共同探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新问题、新机制、新途径。通过“校企合作论坛”形成的交流平台,不断深入了解行业、社会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的真实建议,主动了解企业在产品研发、技术革新、品牌树立、文化凝结、人力资源建设等方面的需求,主动了解新技术发展以及企业经营、运行、管理、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与特点;积极创新开拓就业渠道,提高就业质量[7]。引导企业深度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多种途径和形式参与专业规划、培养方案制订、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环节,通过实践基地建设,完善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构建校企互利合作机制,满足双方利益诉求,促使校企合作从自发走向自觉,从被动走向主动[8]。在多年的校企合作实践中,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要积极思考建立校企协同的岗位需求与专业建设发展同步反馈平台,合作才可持久共赢,发展才可持续共赢。
遵循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客观规律是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管理机制建设的根本保障。科学、正确地处理好新工科背景下校企合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关系是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管理机制建设的重要基础。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管理机制,完善健全校企合作各项管理制度、评价制度、激励制度等机制,其根本目标是让应用型人才培养能更好地与社会需求相符合。以行业需求来思考学生知识结构、能力要求、职业素养等方面的新要求,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加强工程实践教学环节,强化教学管理过程,夯实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通过充分发挥产业、行业等需求的推动作用,不断探索完善校企合作多形式、多层次、制度化的管理机制建设,为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有效可借鉴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