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妮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不但可以提升教学效率,同时也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的重要意义以及数学思维的培养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数学思维;小学数学教育;重要意义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基础阶段,此阶段的数学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数学技能,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只有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才能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在实际教学开展中加强重视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渗透数学思维的培养,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使学生的数学思维更具灵活性,更有深度,使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一、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思维的重要意义
1.进一步促进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大多数小学数学教育基本都是围绕数学教材开展的应试教学,对学生的思维发展缺乏重视。然而,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不仅可以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让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还能够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而且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及感悟能力的提升也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掌握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使数学学习难度得以降低,从而有效提升数学教学的效率[1]。
2.有助于促进小学生数学品质的提升
小学阶段的学习是学生数学品质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小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培养,可以使小学生形象思维丰富、抽象思维不足的缺陷得到有效的弥补,有助于学生发现数学规律,掌握数学学习方法,促进小学生数学品质的提升,为学生的数学学习之路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思维培养的相关策略分析
1.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其年龄特征,比较活泼好动,注意力无法长时间保持集中状态。因此,数学教师要不断地进行教学策略的优化,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探索中去,从而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探究,能够更加具体、生动、直观地学习相关知识,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数学思维也能得以有效的激发。例如,在进行“周长”这一内容的讲解时,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进行学习情境的创设,如有一只蚂蚁在落叶上面爬行,通过此情境,教师可以提问:“蚂蚁要在树叶上周游一圈,应该怎么走?”通过问题引出本节课的内容“周长”。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欲被调动了起来,学生的学习会更加积极,同时学生的思维也能更加活跃,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2.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思维培养息息相关,单一死板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只有多样化、个性化、信息化以及科学化的教学方式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思维培养。因此,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思维发展目标进行有机结合,多样化地开展教学,才能促进学生思维更好地发展。例如,在“周长”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分组比赛的方式对长方形、正方形,还有圆形周长进行测量。比赛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学生积极主动地出谋划策,在小组合作比赛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在合作、交流中进行了思想的碰撞,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2]。
3.丰富教学活动,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锻炼
在数学教学中不断丰富和优化教学实践活动,学生在教学实践活动的参与中不仅能够有效地发挥主体地位,有效地调动思维,使学生得到有效的锻炼。学生在学习、锻炼的过程中掌握了对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获得成就感,能更进一步促进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对时钟相关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开展制作时钟的活动,学生的亲自参与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时钟,与时钟相关的知识也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得以掌握,学生的思维也在制作的过程中得以发展,这样的方式不仅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更加印象深刻、容易理解,同时动手操作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4.教師要及时做好总结和反思,深化学生的数学思维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还要注重自我的提升,及时做好教学总结和反思,才能更加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同样也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学生在总结的过程中不仅加深了所学内容,同时还对知识进行了归纳和整理,更有助于提升数学学习效率。而反思可以帮助学生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根据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路的调整和改进。及时做好反思和总结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更具严密性、系统性,使学生的数学思维更有深度。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培养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率,也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切实需求,教师要加强重视,不断进行教学策略的优化,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健.放飞思维,让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之路上走得更远:谈小学数学教育[J].才智,2019(18):141.
[2]应秋子.浅论小学数学教育中对学生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当代经理人,2006(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