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时代区域促进初任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研究

2021-07-11 11:16马云涛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1年12期
关键词:专业成长互联网信息技术

马云涛

摘要: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促进了学习方式的变革,新手教师的培训模式面临全新挑战。作者提出,区域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开展调查是为了了解教师对相关培训的需求,尤其是信息技术方面,分析初任教师专业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以及现存培训模式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互联网;初任教师;专业成长;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1)12-0084-0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須予以高度重视”。教与学的方式如何转变才能适应移动互联时代的教育,如何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这是摆在所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时代课题。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与组织者,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的方式,并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深入应用的关键在于教师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以及将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能力,如何通过教师专业发展提高上述能力,是区域教育主管部门必须思考的问题。本研究的目标是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深圳市南山区初任教师(工作三年以内的教师)对在职培训的需求、动机、时间、内容和支持性条件的偏好,同时了解初任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的态度和现状,据此探索以“区域”为核心的培训模式,为促进初任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策略参考。

调查

此次调查,由深圳市南山区教育科学学院师训部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共分为两个部分,即基本信息和封闭性问题选项。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婚姻状况、最高学历、所学专业、入职时间和任教学段。封闭性问题选项,分为三个维度,即专业发展现状、培训情况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包括教师和学生),其中培训情况包括三个指标,即培训期望、培训保障和培训效果,共33个问题。问题选项计分为李克特五点量表的方法。2019年11月8日通过信息平台发放750条“问卷星”网络问卷,成功提交问卷521人,回收率为69.5%,均为有效问卷,有效率为100%。

分析与思考

1.初任教师专业成长面临的困境

在本次调查中约有35.9%的初任教师考虑过制订职业生涯规划,但是不知道如何入手,更有7.7%的教师选择听从管理部门的安排。同时,新手教师接触的人文环境为:在职老教师缺乏长远规划,专业发展趋于“功利化”,参与的继续教育多半源于获取教师岗位、职称晋升所需的“硬件条件”,以获取“资格证书”和“继续教育学分”为目的,老教师无视自己的研究方向、兴趣爱好的情况必然影响到新手教师职业观念的建立。初任教师未来角色期待人数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

从2018年4月开始,南山区实施了“名师工作室”项目,共成立了143个工作室,这一项目激励了初任教师对“名师”“优秀教师”或“骨干教师”的角色期待,促进了其专业发展的积极性,三种角色期待达到84.1%。但是,与之相悖的是初任教师在很多方面存在困难,调查中的“职业困境”维度,共有14个次级指标,认为存在困难或比较困难超过200人以上的有11项,居于前三位的分别是:问题学生的教育、教学内容的组织和设计、教学方法的运用。在问到“初任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时,15个次级指标,有11个超过300人选择“比较需要”和“非常需要”,居于前三位的分别是:处理所教学科内容方面的指导和帮助、教学中管理学生和维持课堂纪律方面的指导和帮助、针对不同学生特点进行因材施教方面的指导和帮助。综合分析,面临困境和亟待解决问题基本集中在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学生管理两个方面。与此同时,在基本信息调查时,“初任教师专业类别与所教学科的联系”,有165名非师范学校毕业生,有21名教师虽然是师范毕业,但是所教学科与自己专业不符的共占35.7%,这些对区域管理部门组织培训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2.初任教师职后培训的关注焦点

调查发现,63.7%的教师认为在职培训很有必要,32.6%的教师认为“有必要”,49.5%的教师非常愿意在课余时间投入研修活动,44.3%的教师选择“愿意”,但是较少选择“周末”或“假期”参与研修。

在对初任教师在职培训形式的调查中发现,“示范课”是教师最喜爱的培训方式,其次是“研讨”,关注度分别达到了89.4%和61.2%。由此可知,当前以专家讲座、名师分享为主的培训模式并不能满足初任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名师、特级教师的“示范课”,年龄相仿的教师之间“头脑风暴”更易被接受。关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内容,居于前三位的是课件、微课制作技术、学科教育工具使用和网络搜索及教育资源获取技能。

在不同层面组织的培训活动中,学校、区级不分伯仲,但是仍然处于以学校学科组校本培训为主,区级师训部、教研员组织的培训为辅的态势。

可见,区域教育主管部门在培训时间、培训方式和培训主体方面应该重新考虑,有的放矢。

3.初任教师普遍接受信息技术带来的学习变革

“信息素养”最早由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于1974年提出,后在1989年经美国图书馆学会定义为: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信息的能力。[1]这是移动互联时代教师理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和必备素养,也是区域教育主管部门参与、组织在职培训的重要内容。在调查中,有68.3%的教师认可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对个人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约有26.5%的教师认为较有帮助,只有0.77%的教师认为两者没有必然联系。

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含义是教师专业成长抑或教师内在的专业结构不断地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2]虽然初任教师对如何发展自己的专业道路尚未清晰,但是基本上能够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带来学习的巨大变革。在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原住民,长期生活在计算机、手机、平板等数字工具环境中,师生在普通教室里的教与学已然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他们具有快速获取信息资源的能力,学习方式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因此,教师不应当仍然充当低水平重复性的教书匠,而应迅速成长为某一领域的专业人士,以应对数字信息的迅猛发展。

4.初任教师专业发展普遍依赖外因驱动

《纲要》提出,要“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学术带头人和校长,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大力开展各项培训,各地都出台了“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发展培训计划,也造成了教师的依赖心理,在对教师征求推进教育信息化措施时,521人中有358人选择了“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占总人数的68.7%。对于希望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方面培训哪些内容,几乎涵盖了所有方面,如“网络搜索及教育资源获取技能”“信息技术基本操作”“课件、微课制作技术”“学科教育工具使用”“基于信息化的教学设计”等,这些选项中的每一项选择人数占总人数均超过50%,“其他”选项只有3个人选择,如图2所示。

从初任教师对信息技术能力提升的迫切愿望来看,除了专业是计算器和教育技术以外,目前师范教育对师范生信息技术方面的培养不够,因此,师范生毕业以后会面临所学与所用的矛盾冲突,培训重担就落在了在职培训上。同时,教师的继续教育学分与职称评定、评优评先和绩效考核直接挂钩。学者高光提到,“以学校为主体从外部推动的,教师自主要求的很少,这就很难调动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效果自然不尽如人意”。[3]那么,这种以区域教育行政部门自上而下外因的驱动模式,就难免使教师缺少专业发展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5.初任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教学的意识较好

初任教师在教学时的思路基本上是经过长期的师范理论培养和实习积累而成[4],就目前高等院校信息技术使用落后于中小学校来看,师范生接触到的信息技术知识较为缺乏。通过此次调查显示,初任教师在任教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模式不仅有传统讲授法,还增加了“翻转课堂”和“混合学习”的方式。其中,采用翻转课堂(学习的决定权交给学生)的教师有298人,占总人数的57.2%;采用混合学习(在线学习和面授相结合)的有143人,占总人数的27.5%。在问到“你是否使用过线上教学APP时”,有60人选择“经常使用”,有266人选择“偶尔使用”,从这一点上来看,南山区初任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教学的意识较强。

“互联网+教育”环境下区域推动初任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探索

1.推动初任教师合理规划职业生涯

Ingersoll和Smith表示,超过四成以上的新手教师于任职后五年会选择离开教职,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有效率的教学能力与负责任的态度。李黎波等学者提出,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关系密切,前者是后者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前者后者相互同化。[5]教育专家叶澜提出,作为专业的职业实践必须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做依据,有专门的技能做保证。[6]作为初任教师自身应该清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同时认清“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和挑战,设立长期、中期和短期目标。学校要从中观层面把握,建立健全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激励机制,形成合理公平的针对德勤能绩的评估体系。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大力开展教师在职培训,源于职业生涯规划的每个目标的“落地”都离不开学习培训的辅助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保障教师专业发展的质量和效果。

2.增强初任教师发展的自觉性,提供方法支持

区域层面首先应该摒除教师专业发展的功利化思想,即继续教育学分与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绩效考核挂钩,否则这样强加式的外因推动会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出台一系列关于人事管理方面的新举措,切断急功近利的源头,让教师静下来教书,沉下来育人。

“互联网+教育”时代,大量信息扑面而来,鱼龙混杂、真假难辨,广大教师并不缺乏信息,缺少的是信息的检索能力和处理能力。怎样做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短时间获取所需资源,才是摆在教育领导者面前的严峻问题。区域教育行政部门除了开展大量的线上线下培训以外,还应积极树立信息教育的理念,充分利用專业信息网站,教会新岗教师搜索、查询和下载的方法,鼓励在线交流、共享资源和解决问题。

3.大力研发网络在线教育资源

通过这次针对南山区初任教师的调查,广大初任教师认为在推进教育信息化举措方面除了强调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以外,“增加信息化软硬件设备”“加强信息化教学研究”“开发信息化数字资源”“加强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与应用”也迫在眉睫,选择人数均超过总人数的65%以上,这些都是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应该予以思考的方面,研发网络在线教育资源需要政府宏观引导,因为只有区域才能发现问题,从而归纳全区教师发展需求的强弱领域。因此,教育部门应该着力开发基于网络的在线学习平台,如笔者所在区域启动了教师继续教育MOOC平台建设项目,平台为区域中小学教师提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课程的选学,平台运行近4年多时间,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了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能力,形成了基于面授课程与MOOC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时刻把握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脉搏,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7]教师的专业发展不局限于课本、课标和参考书,各式各样的信息铺天盖地,如何去伪存真,如何去粗取精,还需要教师躬身践行,如果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无法触及于此,必然导致失败。

猜你喜欢
专业成长互联网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网络研修与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师要敢于成为“鉴赏”自己课堂的“勇者”
浅谈中职校新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