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震
摘要:国内学者对于城市“国际包容性”理论研究已有二十年。文章对该理论的发展和研究内容进行梳理,指出了其存在的不足,并就研究展望和几个热点问题提出观点。
关键词:城市;国际包容性;理论研究;述论
伴随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移民规模的增加和“文明的冲突”现实问题,城市“国际包容性”已成为国际城市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我国学者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关注该议题,并形成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当前,世界正历经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系统梳理二十年来国内关于城市“国际包容性”理论研究成果,对于推进我国国际城市社会治理研究和建设十分必要。
一、城市“国际包容性”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发端于西方的全球化使西方学者更早地触及城市国际包容性议题,渊源于西方经典社会学理论的社会整合、社会融合、社会凝聚等为其提供理论支撑。19世纪后半叶,美国西进运动中大量外国移民涌进导致人口异质性凸显,以R.Park、W.Burgess等为代表的古典城市人文生态学学派学者从人口与区域互动关系上研究了移民与城市建设关系。至后工业时代,伴随跨界分工的全球化扩展和国际化浪潮,世界城市研究勃兴并与西方城市社会学理论交融产生了洛杉矶学派,代表性学者有J·Friedmann、W.Soja、David Simon等,世界城市“包容性”研究逐漸增多。“911恐袭”及近年来欧美“移民问题”出现后,“逆全球化”思维抬头,城市国际包容性研究又在反思中趋于保守。
与此同时,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和主要世界城市也纷纷采纳了城市国际包容性价值理念。面对国际移民旅居者在语言、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异质性”形成的跨文化族群的“城市鸿沟”和社会“碎片化”问题,2000年联合国人居署在亚洲开发银行(1999)“包容性社会发展”概念的基础上首次明确提出了“包容性城市”主题并将其作为世界城市发展的新目标。东京、伦敦则早在1987和1991年就在各自制定的城市建设规划中明确了“使外国人感到亲切的城市环境“目标,涉及多元文化、教育、市民意识、国际语言环境等内容。
二、城市“国际包容性”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包容性社会发展理论
包容性社会发展理念包含了社会整合、社会融合、社会凝聚、社会包容等概念和思想,是社会学经典议题。包容性社会发展强调差异受到尊重,本质是发展权的公平与平等,突出政府通过包容性制度安排帮助弱势群体获得公共产品和服务、参与和共享经济社会成果,消除恶性不平等的义务,是社会发展的长期目标。
城市“国际包容性”研究是“包容性社会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移民与本地城市之间的“二元关系”会势必引发隔离、排斥与对立。因此,联合国人居署首次提出“包容性城市”概念时,就赋予其身份认同、消除歧视、公民权利、社会融合等内容,提出以包容性制度推进文化融合、心理融合、身份融合和经济融合实现社会融合。
(二)国际城市建设理论
国际移民移居是国际城市的普遍现象,国际移民移居者基于语言、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异质性”、国际要素快速流动可能形成跨文化族群的“城市鸿沟”和社会“碎片化”问题,国际包容性是国际城市建设理论研究不可回避的内容。弗里德曼(J·Friedmann,1982)在其“世界城市”假设理论中提出,具有“国际包容性文化”是世界城市的特征之一。西蒙(David Simon,1995)则进一步指出,世界城市的一个重要标准是“大都会气氛和文化生活感受”对于国际移民的“吸引和挽留”。如何有效解决国际移民移居者与本地社会的融合问题是国际城市的一个重大考验和判断标准。
三、国内关于城市“国际包容性”理论研究的内容
20世纪90年代后期,伴随城市国际化高潮和奥运会、世博会的成功申办,特别是随着入境居住、旅游外籍人口规模逐年增加,国内学者开始了城市“国际包容性”研究。
(一)“大事件效应”、城市国际化、城市“国际包容性”互动关系
重大国际会议赛事催生的应激效应、品牌效应和辐射效应是城市国际化“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推力(赵楠,2003;黄宝连,2016)。国际包容性是国际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内生性需要和本质特征,国际城市其实就是国际包容性的产物(张鸿雁,2003;王伟光,2010)。城市国际包容性作为国际城市“软实力”,是“对接”和“放大”大事件效应的重要条件(刘敏,2010)。因此,建设包容、开放、多元的国际包容性城市文化,增强国际人口和移民的城市认同,是国际城市建设重要方向(张景秋,2010)。
(二)城市“国际包容性”的内涵和价值研究
学界普遍借助社会(民族)融合、社会整合、社会凝聚等理论和“包容性社会发展”理念进行分析,表达的是城市对于外国移民旅居者及其文化所表现的开放、尊重、整合的意愿、能力和状态,其核心是包容差异,消除歧视,涵化融合(李薇,2005;夏军、马西恒,2006)。
(三)城市“国际包容性”问题研究
一方面,国际城市外来移民与城市原住民之间的“二元关系”会势必引发隔离、排斥与对立,融入难(童海华,2013)。如何有效解决国际移民移居者与本地社会的融合问题是国际城市的一个重大考验和判断标准(杨烨,2005)。郑信哲(2008)等分别从行为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等不同层面对特定城市或社区外籍人士与本地社会的冲突问题进行研究。另一方面,涉外管理问题是其主要诱因和结果。吴建设(2004)、胡张伟(2011)、周博(2016)等分别从政府涉外管理机构、涉外法律制度、外国人社团组织等开展研究。
(四)城市“国际包容性建设”的原则与模式研究
城市国际包容性在根本价值取向上是避免外籍人士因其身份成为“特殊群体”,实现外国移民旅居者与本地市民的平等和谐关系(孙方娇,2012)。国际包容性要求城市按照国际通行规则、管理、理念进行城市管理,但国际包容性不是“迎合”,不是给予外籍人士“超国民待遇”,而是在合情、合理、合法前提下的适度包容,在服务、管理、发展机会等方面与本地居民一视同仁、公平公正。同时,“我们无法回避他们终究是‘外来群体,不可能达到与本地人完全相同、绝对平等的事实”(田慧,2015)。此外,王伟光(2010)还特别指出,国际包容性城市在根本是保持植根于城市本地历史、民族的传统文化。
四、关于城市“国际包容性”国内理论研究的展望与思考
国内学界对于城市“国际包容性”研究已有二十年,研究涉及该议题多个领域,有些方面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结论,但还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探究和商榷的问题。
(一)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一是研究系统性不足,史学研究亟待开拓。学界对于其概念、内涵、内容、建设原则等内容都缺乏系统分析,成果总量也不多。中外比较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如唐朝时的长安城)史学研究尤为不足。二是一些观点有待商榷。现有成果很大程度上把城市“国际包容性”与基于国内视角的“包容性”理论混淆使用,以包容性理论指导城市国际包容性建设,没有看到“国际包容性”的特殊性和作为一个独立研究方向的必要性。城市国际化建设视角下的研究又往往停留于经济价值的工具主义层面。同时,国内研究大都沿用西方话语体系也易造成决策误导。
(二)理论思考
第一,对于西方城市“国际包容性”理论的二维反思。城市“國际包容性”理论发端并盛行于西方国家,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西方价值体系和政治伦理中的“政治正确”原则。但它涉及国家主权和国别国情特点,复杂敏感,必须进行理论扬弃。同时近年来,基于该经典理论所建构的西方城市社会反而出现了“反‘包容性”倾向并有加剧趋势也值得深思。
第二,城市“国际包容性”过程的再认识。城市“国际包容性”的核心是包容差异,消除歧视,涵化融合,实现“社会中的每个人,无论他属于哪个阶层群体,参与合作与交往”,包括开放、兼容、融合三个递进阶段。开放是前提,即与外部世界沟通交流的通道和空间。兼容是关键,即“允许”异质文化的存在和发展,承认差异, 尊重个性, 包容多样, 实现文化多元化。融合是保证,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中互相借鉴彼此涵化整合,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 在包容多样中形成共同价值,并最终形成多元统一的新的城市文化内涵。国际人士的文化诉求的合理化“是与世界接轨的先决条件……这一过程复杂地交织了全球化与本地化的各种因素,包含了历史性与地域性知识的重建”。因此,城市国际包容性是融合而非同化,是一种环境供给而不强求改造,重在构建多元文化交流机制, 实现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协调、一致、结合的关系,实现有机、弹性和过程的社会整合。
第三,中国城市“国际包容性”建设原则。一是适度包容。城市国际包容性在根本价值取向上是避免外籍人士因其身份成为“特殊群体”,实现外国移民旅居者与本地市民的平等和谐关系。国际包容性不是“迎合”,不是给予外籍人士“超国民待遇”,而是在合情、合理、合法前提下的适度包容,在服务、管理、发展机会等方面与本地居民一视同仁、公平公正。同时,“我们无法回避他们终究是‘外来群体,不可能达到与本地人完全相同、绝对平等的事实”。因此,在国际包容性建设过程中,既要竭尽全力,也要量力而行。二是保持特色原则。国际包容性城市要吸收、借鉴外来文明文化实现自身在个性和特色上的创新发展,但在根本是保持植根于城市本地历史、民族的传统文化。三是以自我为主原则。一个国家或城市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欧洲人道主义大旗下的“国际包容性”文化并不适宜于中国道路。在城市“国际包容性”建设中,中国城市不必拘泥于西方国际城市的建设理念和实践,而应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特色和借鉴其他国家城市经验的基础上构建出具有中国城市特色的“国际包容性”。
参考文献:
[1]J·Friedmann. World City Formation and Agenda for Research and Action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1982(04):78.
[2]David Simon. The World City Hypothesis:Reflections from the Periphery[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39.
[3]Sue Stubbs. What is inclusive development?[EB/OL].[2000-08-19].http://inclusive -development.org/inclusivedeveloopment.php?spk=en.
[4]李薇.全球化语境下城市文化的多元共生[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01):64.
[5]田慧.非裔黑人社会融入障碍与社工介入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5.
*本文系2019年浙江省哲社规划课题(项目编号:19NDJC120YB)部分成果。
(作者单位:宁波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