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环保教育之花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绽放

2021-07-11 06:16韩文景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环保教育共同体初中历史

韩文景

[摘   要]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以下方法开展环保教育:善用素材,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古今对比,使学生懂得“不保护环境,就要遭到大自然惩罚”的道理;探究问题,引导学生树立环保理念;联系实际,让学生明白环保无小事。

[关键词]环保教育;初中历史;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13-0067-02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环境保护。开展环保教育是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初中历史教师有责任、有义务提高学生的环保素养,让环保教育之花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绽放,在学生心中绽放。

一、善用素材,培养环保意识

环保教育素材作为史料的一部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环保教育时,要善于利用。

教学“百家争鸣”时,可突出孟子的环保观点:不要过分捕捞鱼鳖,按时令进山伐木,这样自然资源才能持续利用。

教学“贾思勰和《齐民要术》”时,强调贾思勰所提出的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的主张。

教学“宋代农业的发展”时,要引导学生分析课本上的这句话:南方大量种植茶树、杉树等,增加了人工造林,有利于自然环境的保护。同时,可从环保角度探究宋代南方农业生产超过北方的一个重要原因:唐宋时期,北方湖泊减少,中原地区的森林因长期砍伐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受到的破坏较小,相对完好的森林植被可以发挥调节气候、蓄保水分和抗御灾害的作用。

教学“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时,可突出该书所强调的人类要和自然和谐相处以及人力要与自然相配合的环保观念。

教学“新发展理念”中的“绿色”理念时,可引入十九大报告中的相关内容:“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教學“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时,应注意分析课文上的以下内容:“环境污染是工业化带来的另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工厂排放大量的废气和废水,严重污染了大气和河流,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与此同时展示大量的图片、视频及文字等有关材料,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接受环保教育。

教学“生态与人口问题”时,可先总述:“随着全球范围内工业化的推进,环境恶化成为严重的问题。”再结合课文内容及相关资料分析以下问题:温室效应形成的原因及其危害,臭氧层的作用及其被破坏的原因和恶劣后果,造成淡水资源短缺危机的原因及影响,造成土地荒漠化的原因及严重后果,乱砍滥伐森林资源的恶劣影响……最后以“这些危机不仅是生态问题,也是现代社会面临的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作为结尾。这样就能受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从而能自觉地为环保做贡献。

用好环保教育素材,可以使学生明白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二、古今对比,懂得环保道理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可通过古今对比分析,让学生明白“不保护环境,就要遭到大自然惩罚”的道理。

教学中国古代史时,可引导学生总结:古代的黄河流域具有优越的自然环境,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宋代以前其一直是我国的经济重心。多媒体展示根据史书记载和考古发现所描绘的古代黄河流域山清水秀的风景图。然后,教师展示今天黄河流域的环境现状,并进行陈述:由于黄河中下游地区人们乱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严重,黄河河床的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加上很多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致使黄河多次泛滥、多次改道,两岸大片土地盐碱化,人们尝尽了破坏环境的恶果。

教学“张骞通西域”时,教师根据考古发现进行以下阐述:由于人们乱砍滥伐,导致生态破坏,气候恶化,土地沙漠化,最后造成“楼兰古国”消失。

教学唐代诗歌时,可先吟诵白居易的名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然后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唐代的长江水是何等清澈。再用多媒体播放今日长江水浑浊的视频,让学生对比分析长江水质变化的原因。学生经过思考得出结论:长江上游两岸乱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环境恶化,自然灾害不断。

教学“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时,可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东北松花江流域是满族的发祥地,清代时当地的自然环境是何等优越。但九一八事变后的十多年间,日军在我国东北和其他地区实行细菌战,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给中华民族带了来深重灾难。2005年,由于人们对环保的漠视,还出现了松花江水污染事件。

教学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观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时,可引导学生推论出人与环境的关系: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适应环境的需要并注重保护环境,环境就会造福人类;反之,环境就要惩罚人类。

教学“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时,针对科索沃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教师可先用多媒体出示战争前后当地的有关材料和图片,然后对照材料和图片进行讲述:在这两次战争中,美军大量投掷贫铀弹等生化武器,给南联盟和整个欧洲、给伊拉克及整个海湾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长期的灾难性影响,使癌症患者大量增加。由此,教师可教育学生:战争不但会直接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还会给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造成灾难性破坏。

采用对比手法,更容易使学生认识到破坏环境的严重性,懂得人类活动要适应客观规律,增强环保的紧迫感。

三、探究问题,树立环保理念

引导学生探究讨论环保的相关问题,有利于学生树立环保理念。

教学“科技革命的影响”时,可启发学生探究讨论:你认为科技革命有哪些负面影响?对此你有什么想法?教师在点拨学生时一定要突出生态问题,通过“酸雨”“温室效应”“海洋赤潮”“白色污染”“雾霾”“核污染”“太空垃圾”等概念以及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物种灭绝、资源浪费等实例,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思考后,总结出以下办法: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加强环境监管,低碳节能减排,排出的废气废水废渣要达标,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废品和垃圾要注意分类回收再利用,多植树种草,等等。

教学“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可以这样提问:战争给人类带来哪些灾难?在引导学生讨论时,注意提醒学生探究战争所带来的生态灾难。

教学“经济全球化”时,可以设置这样的探究问题:今天,制约人类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怎样才能促进世界经济进一步发展?教师点拨:环境污染、资源匮乏是制约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趋利避害。

通过对相关问题的讨论探究,学生能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并自觉树立环保理念。

四、联系实际,明白环保无小事

环保无小事,环保人人有责。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向学生灌输这样的思想: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应担负起环保重任,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教学“造福千秋的都江堰”时,要教育学生节约水和其他自然资源,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多使用可再生资源。做到随手关灯、关水龙头,重复使用布袋,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和一次性筷子等。

教学“敦煌莫高窟”时,可用多媒体展示“敦煌将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发电站”的新闻,提醒学生要积极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教学“造纸术的发明”时,结合蔡伦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渔网作原料造纸的史实,教育学生:作业本要双面使用,不空行使用,不乱涂乱画。建议教室里放废纸篓、废塑料篓和其他废物篓,把废纸、废塑料袋、废笔芯、废笔壳及其他废物分类放入相应的垃圾篓中,然后把废纸等可再循环使用的垃圾等卖给废品回收站。

教学“开通大运河”时,可先展示隋炀帝在大运河两岸栽上杨柳的事例,并告诉学生:不管隋炀帝在大运河两岸栽种杨柳的主观愿望如何,这一做法客观上绿化了环境,保护了水土。再结合西汉、唐朝都城长安树木成行、绿树成荫的景象,鼓励学生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多栽树木,特别是果树或风景树,这样可以净化室内外空气,美化居住环境,发展庭院经济。

教学“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时,可指出孙中山逝世纪念日是3月12日,正巧是植树节,再巧妙引出3月22日世界水日、4月22日世界地球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等与环保有关的节日,向学生介绍环保知识,宣传植树造林、绿化环境的重大作用及国内外环境保护的最新动态等,以培養学生的环保意识。指导学生对家乡环境污染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倡导学生做一些随手可做的环保小事,积极宣传环保的必要性及环保措施等。

总之,初中历史教师要抓住一切资源和机会,让环保教育之花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绽放。

[   参   考   文   献   ]

[1]  姚春梅.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祁连山生态环境教育初探[J].学周刊,2020(1):101.

[2]  赵旭黎.错译的“余粮收集制”与国内学界对苏联史的误读[J].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3(12):44-54.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环保教育共同体初中历史
爱的共同体
抗疫中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生物学教学中环保教育的渗透
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当前幼儿园环保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中部非洲共同体内部贸易占比下降至2%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幼儿园环保教育的探索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