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的力量

2021-07-11 01:15杨雨洲
课外语文·上 2021年6期
关键词:概括解题方法散文

【摘要】文章从散文“象”“意”“因”三个角度,分别阐述和探究了散文概括类题型的命题特征及解题方法,总结得出概括文中要点题型,既要抓住散文表面信息,挖掘文章的深层内涵,又要找出文中概括性语句来概括要点的捷径,还要把握分析层次、完整归纳的杀手锏的结论。

【关键词】散文;概括文意;命题特征;解题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16-0054-02

【本文著录格式】杨雨洲.“概括”的力量——高考散文“要点概括”解题纲要[J].课外语文,2021,20(16):54-55.

高考考试大纲中,“要点概括”能力是考查的一个重要内容。熟悉试题的题型特征,准确审清题干要求以及答题规范性要求是广大考生必须关注的重点。

首先,我们要明确“要点”的内涵。所谓“要点”,指文章的内容,或者说是文章的精要之处,即“是什么”或“为什么”。“要点”包括三个层次:既有全文的要点,如主旨或主题;也有局部的要点,如某一句话或某一个段落的重要信息;还有延伸的“言外之意”,即读者从不同角度或不同层面,对文章整体或局部的理解。

其次,我们还要明确“概括”的要求。概括是在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筛选、整合重要信息,体现了考生是否具有对有效信息进行必要的技术处理的意识和能力。概括的关键是要有层次和条理。

“要点概括”类试题在不同特征的文体中都会涉及,其中在散文中出现时相对难度较高。下面就散文中的“要点概括”题的解题要点作简要阐述。

解读散文的主要内容有三把“金钥匙”:象、意、因。“象”是散文中的人、事、物、景。“意”是文章表现的情、悟、思想、观点。而“因”则是由“意”到“象”的逻辑关系。抓住散文阅读中的这三把 “金钥匙”,就能更好解读文章,理解作者的思路,体会文章表达的内涵。针对这三把“金钥匙”,高考散文命题指向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概括“象”的特征

散文中的“象”是作者所见所闻或所经历的事件、人物、物象、景象,是触动作者思考、寄托情感的載体,在散文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把握“象”的特征,是我们领悟散文主旨的“桥梁”。

在高考中,针对散文中“象”的特征,常见的考查题型是概括情境特征和物象特征。如2015年江苏卷中,“文字3、4两段写第一家的草药味,凸显了这家人什么样的生活风格?请简要分析。”以及2017年北京卷中,“第二段写出了根河的哪些特点?有什么象征意义?”

概括“象”的特征,往往着眼于文中的细节,从某一个角度进行分析、提炼。 “审题干、审信息、审词句、审答案”,“四审”缺一不可。“审题干”是看清题干要求,“审信息”是筛选有效信息,“审词句”是抓住关键词、句,“审答案”是转化、提炼后使用高度概括性的形容词或词组。例1:2015年江苏卷《比邻而居》:“文字3、4两段写第一家的草药味,凸显了这家人什么样的生活风格?请简要分析。(4分)”首先明确题干要求找出“3、4两段”中的“生活风格”,其次找出3、4两段中“草药的苦气味和鸡汤的香味,是这段时间油烟味的基调。这也是认真养病的气味:耐心,持恒,积极,执着”和“药味从此消遁,炖汤的绵长的气味也消遁,余下一日三餐,火爆爆地,照常进行”的内容,最后抓住关键词整合答案:“病了也认真生活,凸显出一种实打实的风格;草药味的出现与消失都没有打断实打实的生活,可见此种风格的韧性。”此外,针对全文或个别段落的概括都要注意作者的行文思路,注意防止遗漏要点。

二、概括“意”的特征

“言为心声”,作者在文章当中总要表情达意。“观点态度”在散文中就是指作者对人、事、物的情感和看法,即借“象”所表达的“意”。

散文中与“意”的特征相关题型主要包括概括情感或心理的变化过程和概括散文主旨两大类。如李建成的《依稀荷塘》中“细读第17、18段,请简要概括作者的感悟”和“请概括本文主旨”。

对情感的概括,命题人针对的是文中部分段落,而对主旨的概括,命题人往往针对的是全文。因此,对于散文的情感和主旨的理解,理清全文的结构或思路,明确作者表述的行文脉络,然后根据题干要求,提炼整合。文中还会有很多暗示性语句,有的表明作者观点、态度,有的隐含于抒情性或叙事性句子中。通过把握这些重要信息,摸准、吃透散文中的情感和主旨。

例2:《依稀荷塘》:“请概括本文主旨。”

文章主旨的概括,首先要懂得从整体上把握文章,梳理清楚文章各个段落之间,以及段落与文章整体的关系,结合主旨概括。既要关注局部,又要跳出局部的细节,从文章主旨的高度概括,抓住文本核心。

三、概括角度

(一)紧扣散文类型

不同类型的散文表现的侧重点不同,紧扣散文类型的特征,可以让我们在归纳主题时事半功倍。叙事散文侧重把握叙事的三个要素,人物、情节和环境,通过事件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从而表达了什么精神或人格;写景散文应着重分析景物的特点,在这样的环境中表达了作者何种情感,其中一个特例是咏物类散文,要抓住物的特征,理清作者在所咏之物上赋予的象征意义,“托物言志”表达内心理想、志向;议论性散文则通过分析作者论证过程,揭示作者表达的观点。

(二)抓关键词、关键句

理解一篇文章的关键就是抓住文中的关键字词句。对于整篇文章而言,文章的标题往往暗示了本文讲述的话题或事件,开头和结尾是关键段落,段落的开头结尾句,这些都是读懂文章的关键,抓住这些关键词、关键句,就能更加有效地理解文章,为我们归纳文章要点或主题打下坚实基础。

(三)把握文章结构、脉络

解读文章,把握结构,划分层次,勾画脉络,从整体上理解和分析文章,這样层层归纳文章段落含义,逐步理解文章,最终才能提炼出文章的主题。

(四)注意文中抒情、议论性的句子

文中抒情议论的句子,往往能直接表达作者的看法,揭示事物的本质,表现文章的中心主题。抓住了这些语句,对把握文章主旨有很大作用。

(五)联系写作背景

借助注释和自己的知识储备,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了解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从而推断作者在文章中要表达的主题。

(六)规范答题

我们在作答概括文章主旨的题目时,不仅要努力争取要点的准确和全面,而且表述形式也要尽可能规范。叙事散文的表述形式:本文描述了……(事件主要内容),表达(反映、赞扬、揭示)了……(精神、性格、品质),阐明了……(哲理、道理)。抒情散文的表述形式则是本文描写了……,抒发了……(情感)。

因此,《依稀荷塘》的主旨可以概括如下:本文描述了朱自清先生笔下荷塘的前世今生,抒发了作者对荷塘的新生和现在的美丽的喜悦,表达了荷花在月下绽放于混浊世上,保持独善其身出淤泥而不染,从而为世界增添亮色,走近恬淡无为的生命本质。

四、概括问题的“原因”

这类题型,常常这样设问:“对于自己的梦想,作者为什么‘不太敢轻易说,‘不忍说又‘不忍不说?请结合文章内容分别加以分析。(5分)(《我有一个梦》 张晓枫)”分析的时候,我们要抓住“由因求果”或“由果溯因”的原则,探究原因或目的,从文章中筛选信息,进行归纳整合。

例3:“对于自己的梦想,作者为什么‘不太敢轻易说,‘不忍说又‘不忍不说?请结合文章内容分别加以分析。(5分)(《我有一个梦》 张晓枫)” 从题干上看,这个问题实际存在三个问:1.为什么不太敢轻易说?2.为什么不忍说?3.为什么又不忍不说?“不太敢轻易”说是因为世界上敢做梦的人太少,所以担心被耻笑,包含了作者对人们追求功利而失去梦想的社会现实的担忧和不满。“不忍”说是由于作者的梦想太“奢侈”,与这个功利社会的现实形成了巨大反差,如果说了可能会因人们的不理解而遭到玷污,同时也暗含作者对梦想的珍惜和热爱。“不忍不”说则是因为当前的社会实在太需要,也需要有这样的梦想,暗含作者保护、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责任感。解题时,可以多运用因果分析的思维,打开思路。

阅读散文,概括文中要点,既要抓住散文表面信息,挖掘文章的深层内涵,又要找出文中概括性语句来概括要点的捷径,还要把握分析层次、完整归纳的杀手锏。懂得解读的方法,概括的窍门,再辅以适量的散文阅读训练,相信我们就能在散文阅读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简介:杨雨洲,1978年生,江苏盐城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概括解题方法散文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例谈“一文一字尽风流”
高中数学解题思路探讨
高中数学函数解题思路多元化的方法举例探索
排列组合的几种解题方法分析
浅析高中数学解题方法和技巧
如何培养学生整体观察的习惯
试论历史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