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
摘 要 学生学习力的个体差异常常导致学习活动被教师和学习力强的学生包办,学习力差的学生很容易失去思维时间和空间。在“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教学实践中通过动态分组,先依据学习力分组,让学生在适宜问题的引导下独立思考,自信地完成对应层次的学习任务,再通过常态自然分组展示交流各自的学习成果。学生在良好的思维场域中交流,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潜在的能力易被激发出来,达到知识能力的优势互补,最终提升学习力。
关键词 高中生物 学习力 核心素养 动态学习分组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着力发展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这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学习力。良好的学习力有助于学生学得更好,在良性循环中实现个体的快速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少数学习力强的学生总能在问题提出后快速回答,大部分学生此时正准备开始思考或正处于思考的过程中,而教师往往在听到答案后便进入下一个内容的学习。这样,课堂学习活动就被教师和少数学习力强的学生包办,学习力差的学生很容易失去思维的时间和空间。久而久之,学习力差的学生就会失去学习动力,思维很难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得到训练。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忽视不同学生在学习力上的个体差异,使用统一的学习活动开展教学。因此,如何在教学中充分考虑个体差异,既能保证每个学生达到共同基础,又能使学习力不同程度地得到发展,是值得广大教师深思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力的内涵
学生学习力是指学生运用其在长期学习过程中积累的能力来获取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综合素质,主要包含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毅力和学习创新力四个维度表征[1]。学习生活中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力,比如精神状态、动机水平、认知能力、学习氛围和身心优势感等,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力存在个体差异。但是,学生的学习力是可以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生成和发展,并通过学习者的行为变化和学习结果表现出来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力,能够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形成终身有效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这将能极大助推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使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二、教学实录与策略
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动态学习分组法,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力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笔者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依据学生学习力影响因素设置相关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学习力,再根据调查结果把学生分组,学习力较强的为A组,学习力一般的为B组,学习力较差的为C组[2]。在自主学习时,按照学习力高低分组思考、交流对应层次的问题,然后将各组学生“打散”,回归班级常态学习的自然组讨论、展示学习成果,从而达到知识和能力上的分层学习和优势互补。下面,笔者以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必修1的第3章第2节“细胞器——系统的分工合作”中“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教学片段为例,探讨如何运用动态学习分组法发展学生的学习力。
(一)依据学习力分组,思考交流
笔者依据事先调查的学习力进行分组,编号为A、B、C组。要求各组阅读教材第48页内容,根据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的相关内容,三组分别思考各自组别对应的问题。
A组问题(学习力较强):①性激素是否属于分泌蛋白?为什么?②描述分泌蛋白合成与运输的过程。③研究人员采用某种方法使腺泡细胞的高尔基体全部解体,再进行相关实验。结果发现,放射性只在细胞内进行转移,并未出现在细胞外,请解释该现象。④为什么线粒体可以为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的过程提供能量?
设计意图:本组学生学习力较强,自身已具备足够的学习动力、能力和毅力。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可能性,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创造力为主要目标来发展学生的学习力。比如,本组的问题①②不仅要求学生知道“分泌蛋白”“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的过程”是什么,还要求学生在获取信息、分析归纳后,能内化知识并组织语言表述;而问题③则要求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知道“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的实验”是怎么做的,并能解释实验现象,理解“为什么”。通过这些高强度的思维训练,能够提升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使学生能运用科学的观点、知识、思路和方法,探讨和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相关现象和实际问题,进而增强个体的创新实践能力。在学习活动的问题解决中,学生通过大量的思维训练,在学习力获得发展的同时,也必将带动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B组问题(学习力一般):①消化酶、抗体、胰岛素都是分泌蛋白吗?为什么?②该实验采用了哪种技术进行研究,以追踪相关物质的去向?请用文字和箭头绘制“分泌蛋白合成与运输”图解;③在分泌蛋白合成与运输过程中有哪些细胞器参与?为什么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分泌蛋白不能直接运输到细胞膜外?④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的过程中所需的能量由哪里提供?
设计意图:本组学生的特点是学习力一般,比较欠缺学习的能力、创新力。根据学情特点,应循序渐进地发展学生的学习力,因此,讨论的问题主要围绕提升学习能力进行设置。B组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学生阅读教材获取信息。问题①可以训练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能力;问题②除了要求学生具备获取信息的能力外,还要有一定的概括能力,能用文字和图解说明;问题③要求学生能快速内化新知识,并进行一定的表达,回答“为什么”。课堂上学生以问题为载体,在讨论交流中点亮思维的火花,不仅做到因记住知识而“学会”,还因清楚知识产生的思维方法而“会学”,更因明了知识的内在价值而“乐学”,最终在“学会”“会学”和“乐学”的良性循环中提升个体的学习力。
C组问题(学习力较差):①什么是分泌蛋白?请举例;②请找出3H标记的亮氨酸出现的时间和地点,并依此描述亮氨酸在不同结构中聚集和轉移的先后顺序;③在分泌蛋白合成与运输过程中有哪些细胞器参与?④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的过程需要能量吗?能量由哪个细胞器提供?
设计意图:本组学生的各项学习力都比较差,对学习的内容不感兴趣,常表现出明显的消极应付情绪,学习行为具有很强的随意性,不知如何选择符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意志薄弱,遇到学习困难时,容易出现厌学现象。因此,在教学中要明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为首要目标,适当提升学习能力和学习毅力。问题①③④都属于学业质量水平一的要求,仅需要学生阅读教材获取信息,能说出分泌蛋白的概念,知道分泌蛋白合成与运输过程需要多种细胞器参与,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问题②需要学生在获取信息的基础上,适当分析并组织语言描述现象,要求虽然更高,但并未超出学生的思维能力范围。这样,在适宜的问题引导下,学生能更自信地完成学习任务,并在学习中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更高的成功期望,学生的各种潜在能力会被进一步激发出来。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的动力、能力和毅力都能得到长足发展。
(二)常态自然分组,展示交流
学习力分组使学生能够在充裕的时间和空间内思考交流对应层次的问题,学习力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接着,笔者让各组学生重新回归班级常态学习的自然分组,展示交流各自的学习成果,比如,针对分泌蛋白合成与运输的过程,学生从如何阅读教材获取信息、如何组织语言表述、如何有效分析归纳技巧以及如何将理论知识联系生活实际等方面进行展示交流。在营造的思维交流场域中,学生通过“忖思”迸发思维火花,通过“交流”进行思维碰撞,达到知识和能力的优势互补,在体验感悟中提升个人的学习力。
三、反思与启示
从“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教学案例来看,动态学习分组法使教师在教学目标、问题设计、学生分组等方面能够充分考虑学生学习力的差异,在思考交流环节按照学习力分组,在展示交流环节回归常态自然分组。这种做法既可以保证学习需求与学习力相匹配,使学生有充足的思维时间和空间,又能满足不同潜能学生在“高认知”和“高参与”的学习过程中的发展需求,在发展学习力的同时养成一定的学科核心素养,最终实现学生“最大的学习可能性”。
总之,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潜能优势,人人都是可育之才。经过实践,笔者认为,动态学习分组法能够有针对性地使学习力有差异的学生在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毅力和学习创新力方面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学习权利得到保障,学习需求得到层次性满足。在实践中探索出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切合学生学习力发展水平和适应学生核心素养发展需求的智慧课堂,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有效保障。
[参 考 文 献]
[1]裴娣娜.学习力:诠释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新视野[J].课程·教材·教法,2016,36(7):3-9.
[2]曹立人,王婷,朱琳.高中生学习力的影响因素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6,14(6):773-778.
(责任编辑:赵晓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