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肉牛遗传改良发展建议

2021-07-09 02:31王春微赵晓川许珊珊孟祥人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21年5期
关键词:安格斯肉牛遗传

卜 也,孙 芳*,王春微,赵晓川,刘 利,许珊珊,孟祥人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畜牧研究所,哈尔滨 150086;2.黑龙江省畜牧总站,哈尔滨 150069)

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各国对肉牛遗传资源的研究与保护程度逐渐提高[1-2]。肉牛业发达的国家多拥有一个或几个生产性能优秀、杂交繁殖等方面也具有明显优势的肉牛品种[3-5]。我国肉牛品种繁多,包括地方品种、牦牛等共69个品种,但整体存在分布不均匀、种群数量少、产肉性能低的特点[6]。造成目前国内外肉牛产业差距的根本原因是历史变革与人文差异,在种源选择上过度崇洋,片面追求产肉量,地方品种优异特性研判不足;科研立项较晚,在过去表现间歇性支持;国内市场缺乏理性,还未能完全实现优质优价,在对遗传改良和品种选育方面整体浮躁,追求新品种而无长劲。因此,黑龙江省肉牛遗传育种改良主攻方向应在扩大肉牛高质量育种核心群规模(核心场和种公牛站)上下功夫,增强种公牛自主培育能力,提高核心种源自给率。文章结合黑龙江省肉牛产业现状,试述黑龙江省肉牛遗传改良工作现存问题和发展建议,旨在促进全省肉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1 黑龙江省肉牛遗传改良现状

黑龙江省位于全国四大肉牛优势主产区之一的东北地区,饲料资源极其丰富[7],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推行肉牛品种改良工作以来,目前在黑龙江省有广泛影响的品种包括西门塔尔牛、安格斯牛、夏洛莱牛、和牛等引进品种,暂无地方品种[8]。据黑龙江统计年鉴,2019年全省肉牛及黄牛存栏367.3万头,牛肉产量45.5万t,位居全国第四[9],部分地区已经建立养殖优势品种,在黑龙江省的分布如表1所示。但目前大部分地区肉牛遗传改良工作仍较薄弱,尤其是肉牛品种杂交方向不明确,导致后裔遗传背景混乱,质量较低。同时黑龙江人口流失和老龄化严重,养殖人员普遍年龄偏高,科学的养殖意识和扩大生产能力较低。

表1 黑龙江地区肉牛养殖品种分布

2 影响黑龙江省肉牛遗传改良的问题

农业农村部《全国肉牛遗传改良计划(2011—2025年)》(农办牧〔2012〕43号)实施以来,黑龙江省初步构建了肉牛遗传改良框架,肉牛生产性能有所提高,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2.1 肉牛品种资源局限

黑龙江省育肥肉牛主要来源为西门塔尔牛、荷斯坦公牛犊、淘汰荷斯坦母牛、安格斯牛及其改良牛、和牛及其改良牛,无地方品种。少部分地区规模化养殖场存在纯种西门塔尔牛、安格斯牛,但数量有限,大部分乡村散户养殖的品种仍是需要改善的本地黄牛,所用冻精质量参差不齐。

2.2 传统饲养方式与品种需要的矛盾

近年来,黑龙江省部分规模化养殖场通过专家科技帮扶已经明确本场经营方案与品种选择的重要性,而部分养殖场和散户仍存在品种选择的误区,虽然使用了优质冻精进行改良,但对应品种的繁育方法、营养配方、饲养工艺等养殖条件不匹配,做不到物善其用。

2.3 环境资源条件改变

肉牛养殖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环保问题日益突出。传统草原林地放牧逐步转向舍饲,乡村周边建筑用地和可利用的空地面积小,导致建场难、舍饲粪污处理还田成本高,同时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率低。

2.4 产业链利益分配不合理

黑龙江省肉牛存栏逐年增加,各地区支持企业兴建屠宰加工厂,但育肥牛收购质量标准和各养殖场饲养水平均存在差异;且产业链中各环节利益分配不合理,处于弱势的养殖户由于养殖技术水平低,投入精力大,但效益不高,极大影响农户养殖的积极性。

3 黑龙江省肉牛遗传改良发展建议

肉牛业是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是富民富县的朝阳产业,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0〕43号)、农业农村部《推进肉牛肉羊生产发展五年行动方案》(农办发〔2021〕10号)和《全国肉牛遗传改良计划(2021—2035年)》重点任务,结合黑龙江省生产实际,提出以下建议。

3.1 健全肉牛良种繁育体系

因地制宜,依据黑龙江省现有肉牛养殖基础,区域化布局,引导各市县做好肉牛品种定位、产品定位,明确母牛和育肥牛的饲养技术。鼓励科研单位与有资质企业联合育种,鼓励更多的民营肉牛养殖企业延伸产业链,走产业化之路,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创建自己的牛肉品牌,实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3.1.1 优质肉牛新品种选育——荷斯坦牛养殖优势区域 使用比利时蓝牛冻精为第一父本与现有的荷斯坦基础母牛群杂交,引入第二父本安格斯牛无角基因性状,选育所得后裔可用于生产精肉型优质肉牛,提升产肉率,长期育种保存后裔测定数据,加强选种选配,通过选择获得能够稳定遗传的目标性状,建立核心育种群,最终育成大体型无角蓝白花肉牛新品种。该育种方向可充分利用黑龙江省庞大的荷斯坦奶牛资源,后裔通过父本优良基因性状改良,使号称奶牛“第二产业”的肉用价值更高,并获得新品种,拟定选育方案如图1所示。

图1 无角蓝白花牛品种选育方案

3.1.2 传统肉牛养殖区域——如尚志市等 传统肉牛养殖地区散户居多,主要品种为西门塔尔杂交牛、本地黄牛,可以推广比利时蓝牛冻精改良技术,再由配种技术人员具体实施。

3.1.3 安格斯肉牛养殖优势区域——黑河地区黑河地区是黑龙江省引进安格斯牛最多的地区,可保持纯繁或利用和牛与安格斯杂交方案,利用纯种安格斯或者和安F1生产高端大理石纹牛肉或雪花牛肉。

3.1.4 和牛养殖区域——龙江县等 以龙江元盛为龙头企业,以龙江县为核心,辐射带动周围县市发展和牛杂交改良牛育肥生产,推广和荷F1、和安F1杂交牛生产高档牛肉。

3.2 完善肉牛育种基础工作

制订统一的后裔测定技术规程,建立以场内测定为主,测定站和流动测定为辅的综合测定体系;开发高效智能化数据采集系统,形成网络化遗传改良体系,例如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养牛研究室开发的配种员繁育生产管理系统,对后裔的出生日期、出生重、体高、体长、父本、母本、冻精使用情况等基本信息进行登记,便于在肉牛养殖分散的乡村地区开展流动测定工作,同时数据也可直接用于冻精监管和后裔改良效果比对。

3.3 加快肉牛育种技术创新和推广

传统饲养方式已不适应现代饲养技术需求。黑龙江省应加强肉牛遗传改良宣传力度,增强社会各界对种业创新的理解与支持。充分发挥高校、研究单位的科研力量,全面开展畜牧科技培训,提升科学养殖意识,重点推广冻精保存、人工授精、良种牛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等配套技术。加强基层工作者专业化程度,组建一支负责任、懂技术的改良队伍,为生产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3.4 强化政策扶持

很多牛场表示资金是制约扩大生产的主要问题。各级政府应在良种场建设用土地资源、周边饲草料收获和加工设备等方面给牛场以政策帮助,逐步建立以政府资金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资本参与的融资机制,加强合作,重点支持联合育种、遗传测定、新技术研究与应用等方面,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培育壮大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现代种业企业,建设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商业化育种体系;建议实施改良品种母牛“见犊补母”补贴政策,提高补贴标准,完善补贴流程,同时鼓励保险企业拓展肉牛养殖业务,探索活体肉牛抵押与信贷联合贷款的方案;创新运营模式,在帮扶的同时,对受资助企业单位或个人加强监督管理,制订周度、月度、年度考核方案,确保改良育种工作有序进行。

3.5 促进产业链透明化

全面优化种业市场环境,完善种业市场的法律制度,统一收购标准和屠宰加工技术规程,加大市场监管处罚力度,培养优质优价的市场环境,保证和谐的屠宰加工与饲养等环节的利益分配,提高养殖积极性。

4 结语

在黑龙江省开展肉牛遗传改良工作,要在资源保护、创新攻关、企业扶优、基地建设和市场净化五个方面同时行动,避免“引种—退化—再引进—再退化”不良循环,这也直接要求相关科教单位、企业以及广大养殖户不断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夯实基础,把握现代化农业发展方向,稳步实现“引种—适应—改良—提高”良性发展,从肉牛遗传改良的角度,真正实现人民“有肉吃,吃好肉,吃得好,吃的多样”。

猜你喜欢
安格斯肉牛遗传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冬春如何提高肉牛采食量
老挝肉牛输华实现突破
肉牛口炎咋防治
酋长的答谢礼
“85后”非遗传承人的旗袍梦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安格斯和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