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猪场免疫谱及免疫程序的制订
——以上海松林文华种猪场为例

2021-07-09 02:31黄秀娣沈辉军刘天和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21年5期
关键词:猪只猪群猪场

黄秀娣,沈辉军,刘天和*

(1.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2.上海松林文华种猪场,上海 200000)

近年来随着猪价的上涨,养猪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间接导致猪只流动性增大,再加上一些养殖人员疫病防控意识欠缺,导致猪只疫病频发,特别是一些免疫抑制病,具有传染率强、发病率高的特点,给我国养猪行业带来很大威胁。免疫抑制病使猪免疫系统受损,引起动物机体免疫应答下降,继而导致免疫机能出现障碍,最终使猪进入免疫抑制的状态[1]。我国三大免疫抑制性疫病分别为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为了保障猪场正常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猪场应采取措施预防常见传染病的流行和发生,需要制订一套完善、科学的免疫谱及免疫程序。

1 制订免疫谱的目的及意义

养猪产业的疫病预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加强免疫工作是最有效的措施之一,而制订免疫谱又是免疫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科学的免疫谱可以减少很多非必须病种的免疫接种,减少猪群的应激反应,还有利于降低疫苗间的相互干扰,减少在免疫上的成本支出,促进猪只的繁殖和健康生长[2]。因此,为了猪群的健康,保障猪群生产正常进行,很有必要制订科学、合理、有效的免疫谱。

2 制订免疫谱的依据

免疫谱可以分为必须免疫谱和非必须免疫谱。必须免疫谱是指具有广泛危害性而又能用疫苗免疫来预防的疫病,具有严重危害、病原的抗原性比较单一的特征,且流行范围广泛。非必须免疫谱是在确定必须免疫谱后剩余的免疫病种,特征是危害呈地区性或散在性;具有较多病原抗原型,容易发生变异;疫苗接种的保护力不高[3]。因此,猪场务必在必须免疫谱基础上制订适宜自己的非必须免疫谱,在制订时可以结合以下几点综合规划。

2.1 结合猪场及周边地区的流行病史而定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可以了解当地及周边地区疫病史,包括疫病发生的来源、范围等。明确本场猪群的疫病演变情况,以及近期可能会发生的流行疫病。免疫接种的种类可以是在周边发生过的疫病或者有可能在本场周边发生或者流行的疫病。在没有证实发生疫病的情况下不能轻易接种疫苗,特别是具有较强毒力的疫苗和弱毒疫苗更不能轻易使用,避免传入新的传染原,对猪群生产造成更大损失。

2.2 根据疫病的危害性而定

猪只抵抗感染最有力的手段是免疫系统防御,而免疫接种是猪场控制、预防病毒性疾病的有力武器[4]。很多研究表明,猪只首先受到病毒的侵害,然后出现细菌感染。例如蓝耳病是我国二类动物疫病,可引发肺部病变,继而引发免疫功系统受损,让其他细菌、病毒得以侵入、定植,从而加重病情的复杂性[5]。因此在同等危害情况下,病毒性疫病应优先考虑免疫接种。

2.3 确定疫苗的种类

在一定时间内给猪群接种过多疫苗会缩短免疫间隔时间,加大免疫程序的制订难度,弱化免疫效果,严重的可能引发“疫苗病”[6]。还会严重影响猪只生长,给养猪企业增加成本。另外,疫苗接种种类越多,所消耗的营养物质越多,特别是需要进行多次免疫会消耗更多的营养物质。因此,为了尽量少接种疫苗而达到免疫效果最佳,需要确定疫苗接种的最适种类。笔者结合上海松林文华种猪场的实际情况制订了免疫谱,见表1。

表1 上海松林文华种猪场免疫谱

3 免疫程序的制订

3.1 影响免疫程序制订的因素

3.1.1 病原微生物因素 部分病原微生物可能会导致猪只组织器官发生一定程度的病变,进而出现明显的免疫抑制反应。如猪瘟病毒、沙门氏菌等,它们能够侵入机体脾脏、胸腺、淋巴结等免疫器官,还会侵入T细胞、B细胞等免疫细胞,给猪只机体的免疫器官造成破坏及损伤,从而产生免疫抑制[7]。

3.1.2 饲养管理因素 饲养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免疫程序制订的影响至关重要,如果不能给猪只提供充足营养,可能会导致猪只体内的某些激素发生变化,进而导致免疫器官发育不全。此外,由于机体免疫功能受神经、体液和内分泌的调节,如果养殖条件比较差的话,如潮湿、舍栏过小、猪只密度过大及通风不良等,会使猪只产生不同程度应激反应,造成免疫应答能力下降,也会导致疫苗接种效果不理想[8]。

3.1.3 疫苗本身的因素 动物疫苗的生产、储存和使用都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应法律法规进行。多数疫苗对存储条件的要求比较高,如果不能达到相应的储存要求,很容易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例如,猪圆环病毒2型杆状载体灭活疫苗就需要在2~8℃避光保存,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在疫苗的选择上,必须根据地方猪疫病流行特点来确定。此外,在疫苗接种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对使用的设备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同时也要对免疫的部位进行消毒[7]。

3.1.4 猪个体因素 猪的母源抗体水平如果过高会干扰疫苗接种的效果,从而影响免疫效果。如果母源抗体水平较低或者没有则会出现免疫空白期,新生仔猪很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侵袭而患病。

3.2 免疫程序制订过程

免疫程序的制订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结合理论与实践,从母源抗体水平、疫病发生的规律、抗体在猪体内维持的时间,科学制订猪场的首免时间、间隔时间、接种次数等。

3.2.1 免疫起始时间 起始时间即首免时间。首免时间可以通过很多方法来确定,一方面可以根据传染病流行规律确定,如高温季节日本乙型脑炎[8],寒冷季节多发猪流行性腹泻病[9],另一方面有的可以根据猪的生长阶段来确定,如产房的仔猪出生后第一天就进行伪狂犬(滴鼻)接种。因此,可以根据不同传染病的不同流行规律或者猪的生长阶段确定首免时间。

仔猪的首免时间与母源抗体水平直接相关。产后仔猪通过吃初乳直接获得母源抗体,母源抗体过高过低都会影响仔猪的免疫效果。要选择一个母源抗体水平适中,即在母源抗体水平不会干扰疫苗接种而仔猪体内的免疫力又足以抵抗外界病毒入侵的时候进行疫苗首免接种。同时,由于不同疫苗的抗原含量不同,母源抗体维持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例如接种抗原含量高的疫苗,产生的免疫力强,所以仔猪获得的母源抗体也相对高,首免时间也要晚一点。

3.2.2 确定接种次数 可以根据猪群接种疫苗后产生的免疫应答能力、免疫力维持的时间长短以及猪群自身的免疫力等来确定免疫接种的具体次数。以仔猪为例,由于其免疫器官尚不完善,免疫应答能力弱,产生免疫力较慢,产生的抗体在体内维持的时间短,所以免疫保护力较弱,必须通过加强免疫措施才能达到有效免疫效果。

根据免疫学原理,如今很多疫苗需要接种两次或者两次以上,才能起到提高猪群免疫力的效果。如伪狂犬病疫苗、口蹄疫疫苗等,都需要多次接种才能达到最佳免疫效果。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加强免疫的次数越多越好,机体免疫功能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可能会对猪只造成一定影响,况且打针行为或多或少都会使猪只产生一定的应激反应。

3.2.3 确定免疫间隔 免疫间隔时间的确定需要了解疫苗接种后在猪体内产生抗体所维持的时间、疫苗的相互作用及疫病流行的季节性等。需要清楚地知道疫苗接种后抗体产生的时间、维持的时间和消失的时间,这样就不会出现在抗体水平过高或过低的情况下接种疫苗,从而导致免疫效果不好,甚至是免疫空白或免疫失败。一般来说,首免所产生的抗体低,维持的时间也相应较短,特别是仔猪首免,由于其免疫器官不完善,免疫应答弱,产生抗体慢,维持时间短,起不到保护效力,首免时间与二次免疫时间要短一点。二次免疫即加强免疫,其产生抗体高并且维持时间较长。如果需三次免疫,那么二免与三免的免疫间隔时间可以延长。

根据疫苗的类型确定间隔时间。在使用两种以上疫苗继续接种时,因为存在干扰作用,应该间隔1周以上;接种弱毒疫苗后,由于产生抗体较快,如果之后需接种灭活苗,最少需间隔1周的时间;同种灭活疫苗加强免疫需间隔3周,同种弱毒疫苗加强免疫间隔时间为1周。此外,还可以根据疫病季节性流行特点来确定间隔时间,如在寒冷季节猪流行性腹泻病频发,免疫间隔时间要比温暖季节缩短一点。

3.2.4 选择适宜的疫苗 接种疫苗要有一定的针对性,适宜的疫苗能刺激机体快速产生免疫力。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疫苗类型、接种部位,从而更好地发挥疫苗作用。病毒性活疫苗和灭活疫苗可以同时分开使用,两种活菌疫苗可同时使用,注射活菌疫苗前后5 d严禁使用抗生素。妊娠母猪最好不要接种弱毒活苗,尤其是病毒性活疫苗,这种疫苗接种容易经胎盘传播,使仔猪带毒。当弱毒苗和灭活苗一起使用时不可以同侧注射,因为这两种疫苗同时免疫会因为竞争靶细胞,产生免疫抑制作用。

3.2.5 确定免疫剂量 疫苗免疫剂量通常有一定的范围。如果猪只接种的剂量小于这个范围,就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应答,导致抗体不能形成,最终达不到应有的免疫效果。如果猪只大剂量接种,一方面会造成疫苗的浪费,另一方面带入过多杂蛋白,会使应激加大、过敏增强。

3.2.6 根据接种对象制订免疫程序 不同的接种对象其免疫程序也不同。仔猪免疫器官发育不完善,容易受到外界病原的侵袭,免疫间隔时间短,免疫次数多;而免疫器官完善,不易受到外界病原的危害,相对于仔猪而言,免疫间隔时间长,免疫次数少;而后备母猪,主要是用作备选留种,它的生长周期往往会比较长,且为了保证稳定的繁殖性能并为后代仔猪提供母源抗体,需要进行多次免疫。因此,接种对象不同免疫程序也会有很大的差别。上海松林文华种猪场不同免疫对象的免疫程序见表2~5。

表2 生产公猪免疫程序(公猪疫苗接种需分批进行,间隔时间至少需要2周)

表3 生产母猪免疫程序

表4 仔猪免疫程序

表5 后备母猪免疫程序

4 讨论与小结

2018年8月份,我国爆发了非洲猪瘟疫情,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导致一整年生猪存栏量急剧下跌,猪肉价格飞涨。时至今日,疫情虽然得到有效控制,但是此次疫情对生猪养殖业造成的影响仍未能完全消除,通过这次疫情也让我们认识到制订科学合理免疫程序的重要性。

根据上海松林文华种猪场周边疫病流行史、疫病危害性及疫苗种类等,笔者确定了其免疫谱;在此免疫谱的基础上,制订了适合该猪场的免疫程序。免疫程序的制订要考虑的制约因素很多,包括:一是病原微生物造成的免疫抑制;二是饲养管理不当造成免疫器官发育不良;三是疫苗本身生产储存不当;四是猪自身母源抗体的干扰等,这些都会影响猪场免疫效果。考虑到这些情况,需要明确猪群免疫起始时间、接种次数、免疫间隔时间、选择适宜的疫苗、联合免疫、确定疫苗的种类以及根据该猪场猪接种对象(生产母猪、生产公猪、仔猪、后备母猪)的不同制订不同的免疫程序。制订免疫程序是为了做到“治未病不治已病”。该场在使用了这一套免疫程序之后,基本上使猪群处于一个安全的状态,免受疫病的困扰,抗生素类药物的使用也减少了,这样一方面提高了猪的抗病能力,又避免了过于依赖抗生素导致药物残留、耐药菌产生等食品安全问题。

一个好的免疫谱及免疫程序可以使猪群达到最佳的免疫效果;相反,如果免疫谱或免疫程序不理想,则会直接影响猪群的免疫效果,造成免疫失败。此外,免疫程序制订出来之后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有个适时过程,可以根据免疫的效果进行修改,应观察、总结免疫程序实施过程的效果,使免疫程序更加科学、合理、完善,以确保猪群能够达到最佳的免疫效果。

猜你喜欢
猪只猪群猪场
猪气喘病的防治措施分析
如何做好猪免疫前的评估工作
深度学习在猪只饲养过程的应用研究进展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分类做好猪场防暑措施
夏季猪场如何驱赶蚊子
基于姿态与时序特征的猪只行为识别方法
猪呼吸道疫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控方法研究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