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彤
山东能源淄矿集团中心医院妇产科,山东淄博 255120
子宫肌瘤的病理表现是子宫平滑肌出现异常增生,形成纤维结缔组织,是女性群体的高发病[1]。作为良性肿瘤其可治愈性较强,及时诊治可获得理想预后。该病的发病原因与性激素、生长因子和肌层细胞突变相关。症状为白带增多、贫血和压迫性痛感,严重者可引发不孕不育和子宫出血。其首选疗法是手术,如子宫切除与肌瘤切除术,但多数患者并不了解手术流程和原理,存在负面心理。术后,患者可能伴有疼痛感,易影响术后康复[2]。临床多通过常规护理确保围术期的安全与高效,但其护理措施单一,不具有特异性,难以满足个体化需要。为此,该研究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2月间来院治疗的75例子宫肌瘤患者及为其实施护理服务的31名护理人员,分析针对性围手术期护理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选择该院治疗的75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该次研究经伦理委员会审核以后批准。纳入标准:伴有月经不调、白带异常和腹痛等症状;经B超证实为子宫肌瘤;对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心肝肾疾病;对手术不难受;对手术药物过敏;伴有意识或精神障碍;临床资料缺失。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后,A组患者38例,年龄为24~36岁,平均(30.25±0.49)岁;肌瘤数量为1~5个,平均(2.58±0.19)个;已婚21例,未婚17例。B组患者37例,年龄为22~34岁,平均(30.02±0.34) 岁; 肌瘤数量为2~5个, 平均 (2.86±0.22)个;已婚20例,未婚17例。护理人员共31名,A组16名,男6名,女10名;年龄为20~38岁,平均(28.62±0.16)岁。B组15名,男6名,女9名;年龄为21~34岁,平均(28.02±0.34)岁。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具可比性。
B组行常规护理,如术前准备、术中监测体征和术后指导等。A组行针对性围术期护理。
1.2.1 手术前干预 患者入院后,向其介绍住院环境和主治医生,建立紧密的护患关系。并全面讲解手术流程、术中配合要点、常见并发症和预后情况,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由高年资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面对面交流,了解其家庭背景、职业、文化水平,筛查手术高危因素,合理化制订护理措施。术前了解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行碘过敏试验,告知患者术前6~12 h严格禁饮禁食,留置导尿管,备好肝素钠与安定,并协助其保持舒适卧位。讲解术前麻醉的意义,并指导麻醉配合事项,若患者在麻醉前伴有明显的紧张心理,则应通过肢体动作、语言疏导等方式调节其情绪,提高麻醉与手术耐受度。
1.2.2 手术中干预 术中,护理人员需协助医生监测患者体征,坚持无菌化操作,避免感染。并应严格消毒手术室,合理调节室温,若有心率或是血压异常表现,应立即上报医生。
1.2.3 手术后干预 继续监测病情和体征,进行体位护理,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质,及时向医生报告。术后可能伴有腹痛、恶心呕吐、阴道出血和腹胀等症状,应向患者解释不适感的诱因,增强其康复信心。术后6 h,麻醉药失效,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深呼吸,耐心与其交谈,进行心理安慰。指导患者多食水果、高蛋白和新鲜蔬菜,坚持少食多餐,避免便秘。术后切口疼痛可播放轻音乐,或通过放松疗法分散其注意力。痛感强烈可使用止痛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患者体征稳定后,可下床活动,讲明药物用法和用量,确定复查时间,嘱其遵医嘱复诊。以循证医学为基础,分析术后常见并发症,并筛查患者的并发症高危因素,给予预见性干预,定时更换敷料,检查皮肤状态,并观察有无出血症状,减少并发症。
记录肠鸣音恢复用时、下床用时和住院天数等治疗指标;利用视觉模拟量表(VAS)测评疼痛度,分值介于0~10分,疼痛度与分数正相关;利用自制评价表测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包括基础护理、病房护理、护理文书、安全管理、急救物品和消毒隔离等,各项满分均为100分,护理质量与分数正相关。利用自制调查问卷测评护理认可度,包括护理态度、操作技能、护患沟通等,共计100分,高度认可记80分以上;认可记61~80分;一般认可记41~60分;不认可记<41分。经生活质量综合评价问卷(GQOLI)测评生活质量,维度有社会功能(20~100分)、心理功能(20~100分)、物质生活(0~100分)与躯体功能(20~100分),共20个因子,合计80~400分,生活质量与分数正相关。记录皮下血肿、出血和肩背部疼痛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数据处理经由SPSS 21.0统计学软件完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以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A组患者的治疗指标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指标对比(±s)
组别 肠鸣音恢复用时(h) 下床用时(h) 住院天数(d)A组(n=38)B组(n=37)t值P值28.34±5.31 70.55±5.24 37.705<0.001 32.04±2.34 38.41±2.45 11.516<0.001 6.41±0.85 9.37±0.97 14.066<0.001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均有所下降,且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对比[(±s),分]
组别 护理前 护理后 t值 P值A组(n=38)B组(n=37)t值P值4.02±0.38 4.01±0.34 0.120 0.905 2.01±0.06 2.98±0.34 17.094<0.001 31.786 13.117<0.001<0.001
A组护理人员对于护理质量的评分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对比[(±s),分]
表3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对比[(±s),分]
组别 基础护理 病房护理 护理文书 安全管理 急救物品 消毒隔离A组(n=16)B组(n=15)t值P值95.21±2.15 90.33±2.08 6.416<0.001 94.75±1.95 88.26±1.84 9.516<0.001 92.16±1.55 84.16±1.47 14.723<0.001 93.67±1.28 87.34±1.32 21.085<0.001 94.37±1.65 90.12±1.57 7.336<0.001 95.33±1.75 89.47±1.67 8.614<0.001
A组患者的护理认可度为94.74%高于B组7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护理认可度对比[n(%)]
A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分]
表5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分]
组别 社会功能 心理功能 躯体功能 物质生活A组(n=38)B组(n=37)t值P值103.24±6.74 90.22±6.15 8.732<0.001 96.48±5.04 90.18±5.01 5.428<0.001 98.35±5.15 88.49±5.04 8.377<0.001 66.24±1.24 61.48±1.09 17.639<0.001
A组患者的并发症率为5.26%低于B组2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子宫肌瘤是临床妇科的频发性疾病,发病早期并无典型症状,病情进展后,可出现腰腹疼痛、白带异常和月经不调等表现[3]。其高发年龄为26~50岁,诊断方法为B超等影像学检查,确诊率较高。临床多通过手术治疗清除肌瘤,恢复子宫正常形态功能。但肌瘤的体积和位置直接影响术式选择,不同术式术后恢复情况不同,且多数患者有生育需求,应合理选择术式,保护患者的子宫功能。围术期护理是该病患者的必要护理模式,目的是保证围术期的顺利和安全,预防并发症[4]。但由于患者体质有差异,病情程度不同,因此对于护理服务的要求也有所差别。为提升围术期的护理质量,该研究选择针对性护理,将患者作为服务中心,于术前了解患者情况,予以针对性指导,使其掌握手术流程和要点,消除其负面情绪,提高手术配合度[5];合适体位是提高手术效率的有效措施,协助患者保持卧位,期间可握手或轻拍其肩部,体现人文关怀;术中的护理重点是配合和监测,及时发现异常并上报,协助医生进行应急处理,预防不良事件[6];术后护理应评估并发症指征,观察引流情况,并了解其疼痛度,科学指导饮食,讲明术后护理重点。以上措施环环相扣,可确保各个环节的护理效率。
结果显示,A组的治疗指标均优于B组 (P<0.05)。说明针对性护理可缩短下床和肠道恢复时间,且能缩短疗程,减轻患者的治疗负担[7]。原因是针对性护理具有个性化特征,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拟定计划,结合个人康复状态调节方案,可保证护理措施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最大化确保手术疗效,加快病情康复。A组的疼痛评分为(2.01±0.06)分,B组为(2.98±0.34)分(P<0.05)。 与张淼等[8]研究结果[参照组的疼痛感(2.69±0.24)分,研究组为(1.02±0.05)分]基本一致。说明该研究符合以往研究结果。针对性护理可缓解术后痛感,原因是术后执行疼痛护理,通过音乐疗法或放松疗法舒缓情绪,降低疼痛感受度;必要时辅以药物治疗,可避免因明显疼痛导致生理应激反应,进而诱发并发症[9-10]。A组护理人员对于护理质量的评分高于B组 (P<0.05)。说明针对性护理可优化护理质量,原因是该项护理具有整体性和连续性特点,以手术时间为横轴,护理方案为纵轴,全方位落实护理服务,可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与服务意识,进而保障服务质量。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 (P<0.05)。说明针对性护理要求在术后实施并发症预见性干预,针对患者情况确定高危因素,定时观察皮肤状态,检查有无出血征兆,进行及时化处理,最大化降低并发症概率[11]。A组的护理认可度(94.74%)高于B组(75.68%);生活质量评分同高于B组 (P<0.05)。说明针对性护理可提高患者在围术期的生活质量,获得其认可。原因是针对性护理的主题是人性化理念,可最大程度上满足患者需求,改善其护理感受[12],并能多层面进行护理指导,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进而提升生活质量。综上所述,针对性围手术期护理可作为子宫肌瘤患者的首选护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