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青铜器与甲骨文》一课为例,论述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实施,具体提出分析活动可行性、明确活动主题、设计活动流程等设计思路,以切实提高探究性活动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历史 《青铜器与甲骨文》 探究性活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13-0038-02
历史是一门思辨性较强的人文学科,但在传统的观念中,教师往往将其视为一种单纯复述性的学科,强调现成的结论,忽略历史学习通过探究和分析获得结论的思维过程,致使学生容易出现机械记忆、不求甚解的现象,严重影响学习效果。探究性学习,主要指在学科领域内或现实生活情境中选取某个问题作为突破点,通过质疑分析发现问题,通过调查研讨、实践探究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本文以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青铜器与甲骨文》一课为例,探讨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实施思路,以期为历史学科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意见。
一、学情及活动可行性分析
(一)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过一些历史知识,但这些知识相对零散、感性、孤立,不具备系统性,所以这个学段学生的历史知识基础还是比较薄弱的。然而七年级学生经历小学六年的学科学习,对学习的过程、学习方法均有一定体会,掌握了多种学习技能,如搜索信息、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独立制作PPT、短视频及撰写简单调查报告的能力,还初步形成了团队合作、自主探究的意识,加之他们正处于好奇心和求知欲都比较旺盛的阶段,乐于参与富有挑战性的活动,因此在这个学段开展历史探究性学习活动,具备较好的条件。
(二)活动可行性分析。《青铜器与甲骨文》一课分别从青铜器和甲骨文两个方面讲述我国夏商周时期的经济和文化,教学内容距离现代生活过于久远,学生对与其相关的知识知之甚少。如果采取常规以解说为主的授课方式,关于青铜器的知识,教师侧重总结商周时期青铜器的特点,强调其“规模大、工艺精美、品种繁多”的结论,忽略获得这一结论的过程;关于甲骨文的知识,教师局限于总结甲骨文造字特点,忽略其蕴含的历史背景,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历史结论,那么,学生对青铜器的种类、形制及应用就会缺乏足够的了解,也不能真正理解甲骨文在我国文字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导致所学的知识浮于表面。历史是一门思辨性学科,也是一门具有过去性特点的学科,所谓“论从史出”,就是通过鉴别、分析、判断前人留下来的各种史料,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如何发生、是什么历史因素影响其他历史事件的走向、教材中的结论如何得出,由此逐渐掌握正确认识历史的科学方法。历史学科的这一特点,为探究性活动的开展提出了必要性。另外,本课所涉及的内容均有实物或图片资料可以借鉴,相比其他历史事件更为直观和简单,有利于学生展开探究活动,因此,根据本课内容设计探究性活动目标更加明确,具有更高的可行性。
二、明确活动主题及活动形式
开展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应当紧密围绕课标要求,参考学生实际情况及教学内容设定明确的活动主题,科学设计活动流程,才能指引学生的活动方向,确保活动重点突出、效果显著。《青铜器与甲骨文》一课的探究性活动主题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概括,一是知识点的了解。包括让学生了解青銅器的制造工艺,青铜器的发展、类型及用途,甲骨文的发现及其文献内容,甲骨文的造字特点等方面的知识。二是能力的训练。包括训练学生搜集信息、分析资料、整合资料、多媒体文件制作、语言表达和团队合作的能力,以及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等。在本次教学中,笔者为学生拟定几个活动小课题,具体为:(1)青铜器是如何发展演变的?其类型和用途都包括哪些?(2)青铜器的制造工艺是什么?(3)甲骨文是如何被发现的?其文献都记载了些什么?(4)甲骨文的造字特点是什么?
明确活动课题后,笔者引导学生参考这些课题自愿组成四个研究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课题进行专项研究。小组选定课题后,笔者又指导组员进行合理分工,从多途径进行资料的搜集,如精于网络搜索技巧的组员负责上网查找资料,偏好阅读的组员负责去图书馆、书店翻阅书籍资料,出行便利且擅长摄影的组员负责到博物馆、遗址古迹等实地拍摄,同时让组员推选出一人负责制作调查报告,一人负责讲解。
完成小组分工后,笔者告知学生将在两周后的活动课开展一次《青铜器与甲骨文》研究汇报活动,形式和方法不限,届时请每组学生向全班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三、活动实施过程
第一小组的探究课题是“青铜器的发展演变、类型和用途”,“讲解员”首先概括:我国的青铜器萌芽于新石器时代末期,初步发展于夏,鼎盛于商周,春秋战国时继续繁荣,秦汉时期出现变革并中兴,两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逐渐衰落,在之后的宋元明清出现仿古和作伪。随后以PPT的形式向全班展示不同时期的青铜器代表器物图片,并对其用途和特色做了详细的说明。这些丰富的图片来源于该组成员的网络搜索、书籍翻拍、博物馆展品拍摄等途径,是对课本内容的详尽补充,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这种配合讲解依次展示图片实物的形式,帮助学生形成了清晰的时间线,清楚地了解我国青铜器的传承和发展历程。
第二小组的探究课题是“青铜器的制造工艺”,“讲解员”主要采取视频的方式演示。首先播放一个视频片段,展示我国先民从孔雀石中提炼纯铜,然后在纯铜中添加一定比例的铅锡,总结出世界上最早的合金比例表,最后发展成为成熟的青铜器冶铸业的过程。随后,讲解的学生展示一个实物“小鼎”,引起学生的关注后,再次播放一个实地拍摄的小视频,视频里该组一名成员先创造性地用橡皮泥捏出模具,再用融化的蜡烛液代替铜液制作出“小鼎”。虽然“小鼎”的制式只是一个简单的素面圆柱体容器,但这个手工还原青铜器铸造技术的形式还是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实地拍摄的“制鼎”小视频,也直观地让学生观察到青铜器的制作过程。
第三小组的探究课题是“甲骨文的发现及文献内容”。该组的“讲解员”绘声绘色地讲述了光绪年间国子监主管官员王懿荣因病抓药,在一味叫做龙骨的药材上发现符号,于是买下龙骨进行研究,最终发现甲骨文的故事。生动的历史故事,极大地激起了学生对甲骨文的兴趣。接着“讲解员”以PPT的形式展示博物馆甲骨文展品照片、《铁云藏龟》一书部分截图等史料,初步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与“论从史出”学习思维。
第四小组的探究课题是“甲骨文的造字特点”,“讲解员”利用PPT展示了大量图文资料和文字实例来说明甲骨文象形、会意、形声、指事的造字特点,还提供了很多甲骨文给学生进行猜字游戏,以此加深他们对甲骨文造字特点的理解。该小组图文并茂的讲解方式生动、形象,尤其是猜字游戏这一环节十分有趣,有效地活跃了课堂氛围,吸引学生参与到游戏中,推动探究学习活动任务顺利完成。
四、活动设计总结、反思
(一)总结。探究性活动的开展,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具有情境性的学习氛围,让他们通过调查分析、合作探究,既巩固了课堂知识,又对知识点进行了拓展和外延,将原先零散、孤立的历史知识串联起来,建构起完善的知识体系。在历史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逐渐形成科学的思考方式及历史观念,且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概括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各项能力均获得有效的训练,这对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反思。通过本次探究性活动的实施,笔者认为,设计科学合理的探究性活动,应当遵循两个要点:第一,要关注学生探究欲望的激发。探究欲望是学生求知欲的体现,也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有力保证,学生能始终保持学习兴趣,更容易理解并掌握所学的知识。然而七年级学生的心理变化、思维活动均处于比较活跃的阶段,其自主性不够强,兴趣爱好不稳定,情绪与行为容易出现变化,所以在设计探究性活动时应当注重分析可行性,制订容易操作并富有趣味的活动主题,设计科学、合理的活动流程,明确小组分工,避免活动过程中出现部分学生无所事事的现象。本次探究活动中,由于提出探究任务与实施探究活动、展示探究成果的时间不在同一个时间点上,不便于教师随时检查学生的学习状态,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探究的兴趣会消减,导致部分学生不能有效完成自己的分工,出现小组内一部分学生包揽了全部任务,一部分学生则成为“甩手掌柜”,这样无法实现合作开展探究活动的初衷。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流程时,要注意时间的安排,不宜将课外探究与成果汇报的时间隔得太久,并且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探究学习动态,必要时给予指导。第二,摆正师生角色。新课程理念十分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探究性活动中,教师同样要将学生置于主角的位置,以学生为活动主体,教师则作为“配角”、引导者和协助者,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充分参与进来。在本次活动中,笔者引导学生以课题小组的形式,自行设计探究流程,自主讨论展示方式,亲自参与调查討论,均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但考虑到七年级学生刚开始接触探究性活动这种学习方式,且实践能力有限,笔者没有放任学生自行探究,而是肩负起把握活动主题和走向、答疑解惑、协调行动的重任。先负责拟定探究课题,避免学生因目的不明确而发生偏离主题、做无用功或偷懒懈怠等情况。同时,在学生准备资料的过程中,笔者及时为学生列出研究要点,如西周时期青铜器铸造业的高速发展与当时礼乐制度之间的联系、各时代的代表性器物应当重点介绍等,帮助学生把握学习重点、建立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及时纠正错误。
组织历史探究性活动,应当紧密围绕教学目标明确活动主题,设计合理的活动流程,且活动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注重保持学生的探究欲望,指导学生实施有效探究,才能切实提高历史学科的教学质量。
【作者简介】江业锋(1976— ),广西玉林人,大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初中历史教学。
(责编 黄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