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华雪琴
摘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能使双方在相互理解中接纳彼此、优化师生关系,从而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和学生的主导作用,更好地构建和谐课堂、高效课堂。笔者讲述了在教学实践中与学生沟通的三件事,从中总结出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的三个经验:记住学生名字,为有效沟通奠定基础;就事论事,讲究批评方式;丑话说在前头,批评有理有据。
关键词:教学;有效沟通;实践;反思
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但近年来,越来越紧张的师生关系成为新闻报道的一个热门话题,当学生殴打老师的事件频频发生的时候,作为教育者的我们,除了心痛,更应该究其背后的原因。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深切体会到,有效的沟通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学会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是每个老师的必修课程。
一、记住学生名字,为有效沟通奠定基础
刚入职那年,我带了初一六个班,因为学生人数太多,教学任务也重,刚开始,我便没有花时间去认识学生。上课点名回答问题时,就以“这位同学”来代替。有一次,一位一起搭班的班主任同事找了一位问题学生来办公室谈话,期间我了解到这是一位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爱说话,爱搞小动作的学生,便很好奇,刻意在课堂上关注了他。他上课确实不老实,要么趴在课桌上,无精打采,要么左顾右盼,跟旁边同学窃窃私语。趁点名回答问题的时候,我点到了他。也许是我从来不叫名字的缘故,张某显得有些激动。回答完问题坐下以后,他的脸上似乎还有一丝得意。下课了,我正要走出教室,张某走了过来,很热情地要帮我把水杯送回办公室,我便没有推辞。回办公室的路上,他很兴奋地问我怎么会知道他的名字,并叽里咕噜说了好多话,一副开心的样子。后来,再上生物课的时候,我发现张某小动作少了,听课比以前认真了,回答问题也积极了。
这会不会是一个偶然呢?或者是我的错觉?之后,我在其他班也进行了尝试,点了几个学生的名字,对比前后的表现,没想到,学生的表现都比之前好了一些。
学生们是多么渴望让老师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啊!回想我在上中學的时候,如果哪个老师能够叫出我的名字,我也会立马有一种亲切感,有一种被重视的感觉,认为这个老师认识我,从而有一种想在他面前好好表现、树立起一个良好形象的愿望。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是由儿童向成人发育的过渡时期,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加速期[1],喜欢表现自己,渴望被别人尊重、认可,希望能够在别人心里占有一席之地。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努力去满足这一点小小的愿望。从此以后,每带一届学生,我都要求自己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认识每一位学生,努力叫出每一位学生的名字,这也为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奠定了基础。
二、就事论事,讲究批评方式
开学时,我要求学生上课一定要带课本,但是每次上课总有人不带。一次上课的时候,又有一位同学没带课本,其他人在课本上记笔记的时候,他就呆呆地看着别人,无所事事。刚好这个学生平时上课表现一般,作业经常不交,成绩也差,想到这些,我一下子火了,大声吼道:作业不交,考试考不好,上课还总不带书,怎么干啥都干不到别人前头!说完后,我等着他向我认错,没想到他却歪着脑袋,扭头看着别处,一副你能拿我怎么样的架势。我很尴尬地站在一旁,想继续发火,忍住了。下课以后,我调整了自己的情绪,心平气和地跟他进行了交流。当我问他为什么刚才表现出那个样子时,他很诚恳地对我说:老师,我今天是没带书,但是我以前每次上课都带了呀,您为什么说我“总”不带书呢?您说我作业不交,今天早上的作业我就交了呀!还有,上课没带书,跟考试考不好有什么关系呢?您为什么要否定我的所有呢?
听了他的话,我突然意识到自己与学生的沟通上存在问题,在表述事情的时候,没有体现客观性,没有就事论事,而是从一件事上折射了我对他这个人的不满,有很大一部分的主观色彩。且不说中学生本身内心就十分敏感,即使是跟一个成年人,就事论事也是沟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原则。想到了这些,我不禁感到惭愧。好在这个学生性格直爽,把内心的想法全盘告诉了我,不然,我还会继续伤害多少幼小的心灵呢?从此以后,我批评学生前,总是暗暗告诉自己,要对事不对人,要就事论事,这在与学生有效沟通的道路上又迈出了一步。
三、丑话说在前头,批评有理有据
刚上班的时候,课堂纪律一直是令我头疼的问题,有的班调皮捣蛋的人少,还能稍微好一点,而有的班,交头接耳俨然形成了一种气候,你说两句,我说两句,谁也不把老师放在眼里,一副法不责众的样子。又一次上课时教室里乱哄哄的,我很生气,刚好看到李某在说话,就点了他的名字,严厉地批评了他。没想到他表现出一副不服气的样子,还差点跟我顶撞起来。下课后,我把他叫到办公室,问他为什么不服气,他毫不客气地对我说,那么多人说话,为啥就批评我!我一下子愣在那里,竟不知道怎么回答才好。李某走后,我陷入了沉思。
他确实没有遵守纪律,可别人也没有遵守纪律,怎么样能批评了他又让他心服口服呢?把说话的人全都批评一遍?不行,这样既浪费时间,又达不到想要的效果。后来我做出了一点调整。开始上课前,我先把丑话说到前面,也就是在强调完课堂纪律的重要性及交头接耳的后果之后,总会加一句:如果我刚好看到你说话了批评了你,请你不要给自己找理由,不要问我某某也说话了为什么不批评他,因为我刚好看到你这了没看到他那。没想到很有效果。不但课堂纪律改善了很多,而且当我再因此而批评学生的时候,因为有理有据,他们往往哑口无言,态度很好,能够知错认错。
丑话要说在前头,这样学生在犯错以后,批评才能有理有据。中学生虽然叛逆,但是很讲道理,如果能够树立一个很讲道理的老师的形象,那么学生就会认为这个老师很好沟通,愿意跟老师进行深入的沟通,这样的沟通就是有效的沟通。
总之,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能使双方在相互理解中接纳彼此、优化师生关系,从而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和学生的主导作用,更好地构建和谐课堂、高效课堂。
西安市第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