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凝血实验与血栓弹力图评价凝血异常患者的临床价值

2021-07-06 08:36:56严国康莫淑婷叶淑君梁逸仙
黑龙江医药 2021年11期
关键词:力图一致性敏感性

严国康,莫淑婷,叶淑君,梁逸仙

1.东莞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广东 东莞 523059;2.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检验科,广东 东莞 523326

常规凝血实验是检查机体凝血瀑布级联反应中的某一个部分,包括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径、纤维蛋白溶解部分的情况,属于分离血浆后对凝血过程分阶段的检测[1]。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FDP)和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是常规凝血实验较常用指标。血栓弹力图实验主要用于检测患者凝血功能的动态检测,是急诊严重创伤、宫外孕等产后大出血的常用方法,其主要参数包括凝R值、K值、MA值、血指数(CI)、和α-Angle[2-6]。血栓弹力图实验目前在国内尚未完全普及,尤其是对常规凝血实验与血栓弹力图实验结果不一致时该如何解读和判断患者凝血功能,尚未达成一致[7-8]。本研究对2019年2月—2020年7月收治的重症监护室凝血异常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常规凝血实验与血栓弹力图评价,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2月—2020年7月收治的重症监护室凝血异常的患者50例,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和表现判断是否需要输血,将输血患者15例,纳入输血组;另35例患者未输血,纳入未输血组。输血组其中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51.07±16.25)岁,发病至入院时间1~29 h,平均(20.21±2.98)h,疾病类型:多发外伤5例、感染性休克2例、肺部感染4例、消化道大出血4例。未输血组其中男性25例,女性10例,年龄18~80岁,平均年龄(53.77±16.63)岁,发病至入院时间1~29 h,平 均(20.26±2.71)h,疾病类型:多发外伤13例、感染性休克6例、肺部感染8例、消化道大出血8例。纳入标准:(1)病案信息完整者;(2)患者家属知情同意;(3)成年、80岁以下者;(4)非哺乳期、妊娠期者。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性基础疾病者;(2)红斑狼疮者;(3)病理性黄疸患者;(4)近期使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者;(5)脓毒症患者;(6)深静脉血栓史者;(7)严重贫血者。

1.2 方法

常规凝血实验检查:使用STAGO STAR全自动血凝仪抽取两组受试者肘静脉血于蓝色管2 m l(枸橼酸钠抗凝),使用免疫比浊法检测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FDP)和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使用黏度法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使用发色底物法检测凝血酶III(Thrombin III,AT-III)。

血栓弹力图试验:使用美国唯美血栓弹力图仪TEG5000凝血监测系统和分析仪监测,计算R值、K值、MA值、凝血指数(CI)和α-Angle。抽取两组受试者肘静脉血于蓝色管2 m l(枸橼酸钠抗凝),上下颠倒混匀5次,加入0.2mol/L氧化钙20μL进行检查,电脑记录各项指标,见表1。

表1 参数含义

1.3 观察指标

分析比较常规凝血实验与血栓弹力图检测结果的kappa一致性和准确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采用χ2检验,计算Kappa值,计算ROC曲线面积,评定敏感性和特异性,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R与APTT、PT判断是否低凝Kappa一致性分析

R与APTT、PT判断是否低凝的一致性的Kappa值分别为0.246、0.383(均P<0.01),APTT与R的Kappa值为0.246(P=0.044),PT与R的Kappa值 为0.383(P=0.006),见表2。

表2 R与APTT、PT判断是否低凝Kappa一致性分析 例

2.2 FIB与APTT、PT判断是否低凝Kappa一致性分析

Fib与K、α-Angle、MA判断是否低凝的一致性的Kappa值为分别为0.458、0.330、0.545(均P<0.01),K与FIB的Kappa值为0.458(P<0.001),α-Angle与FIB的Kappa值为0.330(P=0.016),MA与FIB的Kappa值为0.545(P<0.001),见表3。

表3 FIB与APTT、PT判断是否低凝Kappa一致性分析

2.3 PLT与APTT、PT判断是否低凝Kappa一致性分析

PLT与K、α-Angle、MA判断是否低凝的一致性的Kappa值分别为0.453、0.492、0.580(均P<0.01),K与PLT的Kappa值为0.453(P<0.001),α-Angle与PLT的Kappa值为0.492(P<0.001),MA与PLT的Kappa值为0.580(P<0.001),见表4。

表4 PLT与APTT、PT判断是否低凝Kappa一致性分析

2.4 各参数预测患者是否需要输血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R判断临床输血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72,cut off值为7.0 min时敏感性为58%特异性为82%;K的AUC为0.815,cut off值为2.2 min时,敏感性为80%,特异性为74%;α-Angle的AUC为0.839,cut off值为62.0°时敏感性为84%,特异性为78%;MA值的AUC为0.802,cut off值为54.2 mm时,敏感性为70%,特异性为86%;PT的AUC为0.822,cut off值为15.2 s时,敏感性为58%特异性为94%;APTT的AUC为0.870,cut off值为50.3 s时,敏感性为74%特异性为90%;Fib的AUC为0.766,cut off值为4.53 g/L时敏感性为96%特异性为52%;PLT的AUC为0.872,cut off值为92×109/L时敏感性为78%特异性为94%。

3 讨论

本文对50例重症监护室凝血异常的患者进行常规凝血试验和血栓弹力图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常规凝血试验和血栓弹力图指标结果与同龄健康人群存在较明显的差异。血栓弹力图指标中MA值主要反映机体形成血凝块最大强度[9]。CI值主要反映机体在各种条件下的凝血综合状态,主要用于评价血管和出血[10]。R值主要反映凝血因子活性[11]。本文研究发现,输血患者凝血功能异常较明显,机体处于高凝状态,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增加。

既往研究认为[12],常规凝血试验只能反映患者体内某一凝血状态。血栓弹力图相较常规凝血试验能通过仪器自动描述凝血全过程,对凝血状态的评估更加直观和有效[13]。Henskens Y M C等[14]认为血栓弹力图中各项指标具有一定敏感性和特异性,与常规凝血试验结果存在一定相关性。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更加准确的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本文研究结果显示,R与PT,R与APTT,α-Angle与FIB的一致性较弱,K与FIB,MA与FIB,K与PLT的一致性中等,说明两种检查方法存在不一致情况,检查结果之间相互影响。AT-III、MA值和AT-III降低表明患者凝血因子活性增加,抗凝血酶活性降低和纤维蛋白功能亢进,血液呈现高凝状态,容易形成血栓。这种情况在常规凝血试验中表现为中FIB、FDP和PT增加,AT-III降低,这与文贤慧等[15]研究结果有相似之处。分析两种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发现,R值诊断准确性较低,其他参数有一定准确性。同时APTT和PLT的准确性最高,可用于诊断。

综上所述,常规凝血实验与血栓弹力图可以评价患者凝血功能,分析二者的准确性和灵敏性有利于指导临床更加准确评估患者凝血情况。

猜你喜欢
力图一致性敏感性
关注减污降碳协同的一致性和整体性
公民与法治(2022年5期)2022-07-29 00:47:28
注重教、学、评一致性 提高一轮复习效率
IOl-master 700和Pentacam测量Kappa角一致性分析
乔·拜登力图在外交政策讲话中向世界表明美国回来了
英语文摘(2021年4期)2021-07-22 02:36:30
血栓弹力图在恶性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中的应用进展
钇对Mg-Zn-Y-Zr合金热裂敏感性影响
时空观指导下的模块整合教学——以《20世纪四五十年代力图称霸的美国》为例
AH70DB钢焊接热影响区组织及其冷裂敏感性
焊接(2016年1期)2016-02-27 12:55:37
基于事件触发的多智能体输入饱和一致性控制
如何培养和提高新闻敏感性
新闻传播(2015年8期)2015-07-18 11: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