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密集套扎联合胃底曲张静脉组织胶注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的疗效评价

2021-07-06 08:36张静文
黑龙江医药 2021年11期
关键词:胃底门静脉内镜

张静文

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镜诊疗中心,河南 南阳 473000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EGVB)是肝硬化患者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也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急重症,其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极易导致肝硬化患者死亡[1]。随着近些年消化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镜技术用于EGVB二级预防已经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2],本研究选取在医院就诊的96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GV)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内镜下密集套扎术(EVL)联合组织胶注射(TAI)治疗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1月在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96例EGV患者,征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使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8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23例;年龄24~71岁,平均年龄(46.18±4.18)岁;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10例,B级26例,C级12例。观察组48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22例;年龄23~70岁,平均年龄(46.25±4.26)岁;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10例,B级25例,C级13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

(1)临床资料完整;(2)符合《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诊治专家共识(2019版)》中临床诊断标准[3];(3)EGVB首次发生,未接受过静脉栓塞或手术治疗;(4)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1)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2)血液系统疾病者;(3)恶性肿瘤者;(4)免疫系统疾病者;(5)严重感染者;(6)妊娠期、哺乳期女性者。

1.4 治疗方法

两组急性出血期给予生长抑素(深圳翰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64372)250~500μg/h静脉泵入,两组术前24 h均行胃镜检查明确病情。对照组行EVL治疗,胃镜下选择好靶血管,首先选择贲门上方约2 cm处作为套扎点,每条曲张静脉1次套扎不应超过三个点,且相邻套扎点间隔1~2 cm,胃镜头端贴近曲张静脉处,持续负压吸引至静脉球呈红色时释放套扎环,解除负压,待结扎处转为紫色即成功。确认套扎处无活动性出血后退出胃镜。观察组行EVL联合TAI治疗,依次向靶血管内注射5 m l聚桂醇(陕西天宇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80445)、0.5 m l组织胶(Tissue Adhesive国械注进20163651667)和3 m l 50%葡萄糖注射液,拔针后检查血管硬度,确认变硬后提示栓塞完成,然后常规完成行EVL治疗。两组术后持续随访6个月。

1.5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个月门静脉、脾静脉、胃左静脉血流速度;(2)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6个月时的胃底曲张静脉直径;(3)统计两组再出血率、静脉曲张消失率;(4)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6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以n(%)表示。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从差异比较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前及术后1个月门静脉、脾静脉、胃左静脉血流速度比较

术后1个月,两组门静脉、脾静脉血流速度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术后1个月时的门静脉、脾静脉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手术前后胃左静脉血流速度组内、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前及术后1个月门静脉、脾静脉、胃左静脉血流速度比较(±s) cm/s

表1 两组术前及术后1个月门静脉、脾静脉、胃左静脉血流速度比较(±s) cm/s

注:a P<0.05表示治疗前后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组别对照组(n=48)观察组(n=48)t P门静脉术前24.28±2.16 24.34±2.09 0.138 0.890术后1个月26.51±2.62a 27.93±2.74a 2.595 0.011脾静脉术前27.92±2.64 28.01±2.69 0.165 0.869术后1个月30.59±3.02a 32.46±3.14a 2.974 0.000胃左静脉术前21.77±2.05 21.84±2.08 0.095 0.925术后1个月21.89±2.12 21.95±2.20 0.136 0.892

2.2 两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时胃底曲张静脉直径比较

术后6个月,两组胃底曲张静脉直径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术后6个月时的胃底曲张静脉直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时胃底曲张静脉直径比较(±s)mm

表2 两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时胃底曲张静脉直径比较(±s)mm

组别对照组(n=48)观察组(n=48)tP术前8.96±1.22 9.04±1.18 0.327 0.745术后6个月6.32±0.67 4.81±0.43 13.141 0.000

2.3 两组再出血率、静脉曲张消失率比较

观察组再出血发生率(8/48,16.67%)低于对照组(18/48,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75,P=0.022);观察组静脉曲张消失率(20/48,41.67%)高于对照组(9/48,1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78,P=0.014)。

2.4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83%)与对照组(2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例(%)

3 讨论

EGV是机体对门脉高压的一种病理性代偿,但伴随侧支循环形成的内脏动脉血管扩张科引起门脉血流,且该侧支循环阻力更高,其降压效果较差,故EGV并不能充分缓解门脉高压。相关研究报道显示EGVB的年发生率约占所有EGV患者的5%~15%,且该病复发率极高,30%~50%可在1 d内再次出现,而1年内再出血率高达60%~80%[4]。如何在急性期快速止血、预防再出血发生是目前临床治疗EGV的关键。

目前临床治疗EGV主要有药物治疗、外科手术等手段,但药物治疗疗效差,而常规外科手术又存在副作用大等缺点,EVL是目前临床治疗EGV的一种常用手段,其通过特制橡胶圈套扎曲张静脉,从而阻断血流,而血流阻断后引发的缺血、炎症反应和坏死会促使曲张静脉消失,且该治疗方案对肝功能和门静脉系统影响较小,具有安全、简单等优点[5]。而此次研究探讨了再EVL治疗的基础上给予TAI治疗的临床疗效,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1个月时的门静脉、脾静脉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且术后6个月时观察组胃底曲张静脉直径低于对照组,而静脉曲张消失率较高,这表明EIS联合EVL治疗对改善肝脏血流灌注有积极作用,且观察组再出血发生率较低,这是因为组织黏合剂注入后可在曲张静脉内迅速形成血栓,有效闭塞血管,控制出血,减少再出血发生率[6]。而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差异较小,且未出现肝性脑病、死亡等严重并发症,这表明EIS联合EVL治疗不会增加手术风险,该手术方案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EIS联合EVL治疗EGV临床疗效较好,能有效缓解静脉曲张,能改善患者肝脏血流观察,且能降低再出血发生风险,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胃底门静脉内镜
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急诊胃镜疗效分析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眼内镜的噱头
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术的护理体会
多种评分系统在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改良三明治法与序贯联合套扎分别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效果
成人门静脉海绵样变性肝移植诊疗体会
一种用于内镜干燥的酒精收集器的设计与应用
分析比较经耳内镜鼓膜切开与耳内镜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
肝癌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行TACE联合TIPS治疗的安全性与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