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焱
(无锡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无锡 214000)
城市区级公园是城市绿地的组成部分,具有城市公园的共性,兼具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同时,区级公园又在规模容量、服务半径、可达性上有别于其他类型公园。区级公园的使用者更是具有独特的行为模式,使区级公园与周边城市居民形成了天然的紧密联系,区级公园也成为了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休闲活动场所[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意识形态与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更大提高,城市更新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果,城市面貌更是日新月异。城市区级公园的改造更新工作也因此面临更高的要求与挑战。
通过对城市区级公园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综合分析,不难看出,单单依靠改造手法上的提高与改进,区级公园的改造工作将逐渐与城市更新建设的步伐脱节,也难以满足城市居民对区级公园提出的新需求。
因此,今后的区级公园改造工作应当顺应发展趋势,从改善公园可达性与提高公共资源利用率的角度出发,着手寻求新的改造方向,“边界消融”改造策略则是在此背景下进行的初步探索和尝试。
以往城市公园改造对边界的处理更多关注的是公园自身开放度的提高,大多是通过拆除边界围合物开放边界空间,方便使用者从公园边界到达公园内部开展活动,但是却忽视了公园可达性的提高[2],无法解决周边城市居民如何方便快捷地从工作生活的城市环境中到达公园边界的问题。
而消融边界是指在提高公园开放性基础上公园可达性的提高,目的是使区级公园与周边城市环境协调融合,城市居民可以从生活环境便捷到达公园。因此,消融边界不是对区级公园边界的简单改造,也不仅仅局限于公园红线范围内,而是以公园边界为起点,对公园边界和边界空间、公园内部景观结构以及周边城市环境统筹兼顾的一项区级公园的综合改造策略。
城市区级公园消融边界改造策略,是从城市更新建设以及人民大众身心需求变化的背景出发的城市区级公园改造策略。因此,主张将区级公园的改造更新突破公园边界红线的限制,以去除公园边界空间的壁垒为起点,向外使区级公园与周边城市环境有机融合,向内对公园内部景观系统协调梳理。以增强公园可达性与参与性,建立周边城市居民与区级公园新的关系,提高公园使用率和资源利用率为改造目标,打破传统城市区级公园改造工作中“就园造园”的困境,使区级公园的改造更新顺应社会发展和大众需求的转变,促进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
消融边界改造策略主要包括公园边界壁垒破除、内外空间融合、景观结构重构和慢行系统优化4 个方面。
区级公园的边界壁垒主要包括2 个层次:第一层壁垒建立在公园红线上,大多数的城市区级公园边界主要由围栏和紧密的植被围合,只留有出入口向周边居民开放,这就使得区级公园自身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公园的内部景观难以向城市环境延伸融合,周边居民也只能从特定入口入园;第二层壁垒建立在周边城市环境中,区级公园通常毗邻区域内的城市道路,路网的围合使得区级公园越发孤立,复杂的交通情况更使周边居民进入公园困难重重。因此,对建立在公园红线范围上以及城市环境内的双重边界壁垒的破除,是消融边界改造策略的出发点。
图1 与四向联系强度示意图(作者自绘)
边界破除的强度则主要由边界与周边地块的联系强度决定。具体破除手法上包括:适当降低公园边缘的地形高度,对茂密的植被进行梳理,形成视线畅通、视野开阔的疏林景观;取消公园围墙,并设置适量的开敞集散空间,形成内外通达的景观廊道;结合周边市政道路改造,与公园相邻的城市道路以桥隧形式对公园的边界空间进行避让,建立跨越城市道路进入公园的无障碍通道等。
图2 边界破除强度示意图(作者自绘)
在公园边界壁垒破除之后,公园的内部空间与城市环境中的公园外部空间以及两者之间的边界空间直接接壤,使得三者没有明显的界线,并且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因此,公园内外空间如何良好地交互融合,是保证公园与城市环境协调对接的关键,同时,城市居民在从生活空间进入公园空间时,如果可以感受到连续自然的空间并具有通透开阔的视线,将提高游人对公园的可接受度和体验满意度,这是提高公园可达性与利用率的重要前提。
实现公园内空间的交互融合,首先要对边界空间进行重新梳理,使其向外过渡延展,并与城市空间协调融合,同时公园的内部空间形态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既要与边界空间良好对接,又要与公园外部空间形成交互作用,保证内外空间形成连续自然、视线畅通的整体。
具体改造手法可通过对公园内部空间开敞程度的干预来实现与公园外部空间交互作用。如通过营造较为开敞的边界空间来使居民获得较为舒适开阔的空间体验和良好的视线,便于引导居民进入公园,而公园内侧则为半开敞空间逐渐向开敞空间过渡,一方面有利于居民入园后开展一些休闲游览、运动健身等开放性活动和一些放松身心、静态观赏的私密性活动,另一方面则可以继续引导游人向公园深处游览[3]。也可直接通过一个开放空间与外部居住区空间相连接,主要是为了便于此侧的城市居民入园后可以开展一些社区活动及文化娱乐活动,同时可结合周边交通换乘节点,如地铁站点、公交车站等,设置一定的开敞空间作为集散广场。
在受城市市政交通影响较大的区域,则设置少量的开放空间便于游人进入即可,并主要通过半开敞空间来减小城市道路对公园内部活动的影响。
对于与城市居民的联系较弱的边界区域,可适当安排开放度较低的围合空间,为周边的城市居民在此安静休息和休闲漫步创造适宜的私密空间。
图3 空间开放度干扰强度示意图(作者自绘)
图4 主要景观元素改造示意图
景观结构的重组包括景观元素的重组和功能分区的重组2 个部分。景观元素的重组是对公园内存在的景观元素进行梳理整合,包括山地、林地、水体、硬质铺装等。首先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公园现状的基础上,对相应景观元素采取适当的改造措施,以梳理和调整为主。
功能分区的重组一方面要从区级公园使用者的角度出发,结合公园内现有的景观资源,针对使用者的年龄结构、行为模式和情感联系的特点,划分出不同的功能区域,满足使用者游览观光、休闲娱乐、运动健身、文化科普以及社区服务等身心需求。根据使用者的年龄结构,各个功能分区应满足不同年龄层次使用者的使用需求,老年人在区级公园使用者中占有较大比例,因此应有足够的区域适合老年人使用。针对大多数城市居民进入公园主要开展健身休闲和观景休闲活动的行为特点,公园内要适当减少商业娱乐项目来增加运动健身区和休闲游览区的使用面积。
图5 功能分区重组示意图(作者自绘)
慢行交通是相对于快速和高速交通而言的,也可以理解为非机动化交通。一般情况下,慢行交通是指出行速度不大于15km/h 的交通方式。步行和自行车交通是慢行交通的主体。慢行交通在短距离出行中具有明显优势,另外还兼具锻炼身体的功效。
图6 慢性步道优化平面图(作者自绘)
针对城市区级公园主要使用人群为中老年人,老年人行动能力有限,出行主要以步行为主,同时老年人入园又具有使用频率高、入园时间不固定、停留时间长的特点。因此,不论是区级公园的内部交通还是与城市环境相连的外部交通,都应该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一定的景观性。结合外部市政交通改造,通过桥隧解决外围交通对进入公园的干扰,为无障碍的公园内外慢性系统创造条件。公园内部则主要依托现状路网进行适当梳理优化,构建便于使用的健身步道系统,保证园内交通通行漫步健身等功能需求的合理区分。
区级公园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应该兼具完善城市景观体系、承担周边居民情感依赖等功能。因此,今后的区级公园改造更新工作,更加迫切地需要从顺应社会发展与城市更新建设的角度出发,使公园的改造更新从公园内部向城市环境延伸发展,区级公园可以与周边的城市环境一同有机更新,打破城市环境对区级公园造成的封锁隔离,寻求公园绿地与城市环境的和谐统一和永续发展。
对于城市区级公园,其社会价值、经济价值以及景观价值的实现都是为了满足人们身体和心理上对公园绿地的不同需求,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周边的城市居民[4]。新阶段的区级公园改造策略,应当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面向大众身心需求的新变化,消除以往改造手段的形式化,扭转区级公园滞后于人们大众身心需求变化的局面。
城市区级公园各种资源价值的充分实现,都是建立在周边城市居民对区级公园的充分利用上,公园内丰富的生态景观资源只有被人民大众使用,才能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
未来城市区级公园的改造更新,迫切需要解决公园使用率和资源利用率降低的现状,应当寻求提高公园使用率和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这就要求在区级公园改造更新时,从改造策略上重视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和公园综合价值的实现,综合运用各项改造手法从提高公园使用率的角度出发,合理配置资源,保证区级公园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