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晨 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为了能够更好地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根据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各学科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要求,课程的价值导向从简单的知识技能传授已经转向了更加复杂的核心素养的培育,强调学生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后能够掌握适应未来自身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体育与健康学科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顽强拼搏和团结协作精神等品德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1],同时又有助于帮助学生提高身心健康水平,获得运动技能,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2]。应该发挥其自身独特的学科价值以承担起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任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具有导向作用,因此,在核心素养“落地”的过程中,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评价办法及体系[3],以便更准确的反映人才培养要求,促进核心素养的落地,提升学业质量。
“评什么”是评价体系中应首要解决的问题,为了使评价内容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可观测性,需要进一步细化体育与健康学科的三大核心素养[4]。运动能力是教学目标当中的首要任务,健康行为中关于学生养成运动和健康习惯的指标点是需要熟练的掌握某项运动技能之后才能不断获得。而很多体育品格,诸如团队精神、顽强拼搏、坚持不懈、尊重对手和规则等也都需要在特定的运动情景中获得。教师应该将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格这三个方面的核心素养内容融入到每一堂课的教学和评价当中[5],再评价学生通过整个学段的学习后,运动技能水平、体育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体育与健康行为、体育精神与品格的形成、当前的健康状况等。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与评价相对接才能使目标更具预设的意义与价值,其效果也会更好[6],具体评价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体育与健康课程核心素养的评价内容
选择评价方法时应围绕体育与健康课程在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格三个方面核心素养的具体表现,注重评价的过程、评价的反馈和评价对于激励学生在这些素养上持续发展的功能,同时建构主体多元、内容全面、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以便实现评价目标和内容与评价方法的对接。
运动能力中的体能部分可以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体质测试与评价,运动认知部分可以根据课堂讲授内容设计试卷或问题进行理论考试或口试,技术运用部分可以根据所学内容和程度制定考核内容与评价标准,在课程完结时进行终结性评价,同时记录每堂课和每个教学单元结束后技术掌握情况进行过程性评价。除上述定量评价以外,也可以通过比赛展示来进行技战术运用效果的定性评价。
健康行为中的健康知识部分可以通过笔试或口试判断知识掌握的程度,但锻炼意识与习惯、健康知识运用、情绪调控、环境适应等隐性的内容是难以通过体育教师直接教会的,更多的是学生在真实的运动情境中和解决特定问题时养成的,所以这一部分要多采用课堂记录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对课堂中遇到情绪问题时控制情况和环境适应情况进行形成性评价,以此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感受。
体育品德中的自尊自信、积极进取、敢打敢拼、顽强拼搏、不断超越和坚持不懈等体育精神素养需要通过在真实的运动情境中不断养成,而团队协作、尊重对手与规则、公平竞争等内容则是需要通过学生在运动技能的反复学练和运用中不断产生的,如果没有体育竞赛、课堂上对于某项技战术的反复练习和学生之间的配合与协作,体育品德和健康行为将很难实现。进行评价时可以依据以定性为主、定量为辅的原则,具体可以采用问卷调查和课堂记录的方式,结合建立成绩档案袋等过程性评价,在上课之前教师就要告知学生体育品德评价的相关内容,以便于提高学生展现体育品德的意识和努力方向。一节课当中不可能包含了所有的体育品德,教师要根据课程具体的内容将各个指标划分权重,如没有竞赛形式的可以侧重于体育精神,有竞赛形式则侧重于体育道德和体育品格。由于学生互评受到课程时间过长,影响因素较多,课堂中的分组教学等影响,体育品德的评价应该采用自我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
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一定是可学、可教、可操作和可显性评价的。要想使学生真正养成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就必须创设更多真实的运动学习情境,尤其是体育精神、品格和道德以及健康行为等诸多隐性内容都需要在真实的运动情境中去评价。短短几节课要求学生养成学科核心素养是不现实的,只有长时间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强化和渗透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并采用档案袋的方式对课堂中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持续、完整的记录,这样随着核心素养在课中的不断深入就一定能够将学科核心素养外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