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婷婷
【摘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目标不再只是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信息技术知识,使学生学会运用简单的计算机软件,而是培养学生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立足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落实教学目标。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教学策略
项目式教学法是适应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一种方法,符合信息技术学科的本质特征,有利于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但是,通过分析项目式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现状,笔者发现,其还存在着未能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等问题,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基于此,笔者结合教学经验,对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项目式教学应用问题和解决策略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一、项目式教学的基本概述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中的项目式教学是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将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方法和特定的应用情境结合起来,发挥自身指导作用,使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完成信息收集、具体设计、项目实施、结果评价等各项内容。教师在运用项目式教学法时,会将整个项目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脉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运用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等方式解决项目实施中遇到的问题。项目式教学过程是师生合作的过程,能够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有效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1]。项目式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提升学生掌控全局的能力。教师在运用项目式教学法时,要不断积累信息技术知识,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加强操作训练,从而有效应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充分发挥项目式教学的优势。
二、当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未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一些教师习惯于教师讲解、学生聆听的教学模式,占用过多的课堂时间讲解课本知识,完全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安排进行课堂学习,忽视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在这种教学情况下,教师未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而学生会逐渐变得懒于思考,习惯于直接从教师那里获取答案和结论。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会变差,同时会过度依赖教师,当教师不在身边时,他们便会手足无措。这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思维,还会对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探究能力产生不利影响[2]。
例如,在讲解“信息获取”的知识时,有的教师直接将信息来源和获取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而不是列举一些如“某位同学通过电视得知明天有雨”的例子,让学生通过对例子的思考得出媒体是信息获取的重要方式的结论。在这种教学情况下,如果教师不告诉学生信息获取的方式还有通过身边的人、事物本身、电话等,学生可能就只认识媒体这一种获取信息的方法,难以判断不同场景中的信息获取方式,對古代人和现代人获取信息的方法的差异等知识也一概不知。这样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还降低了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全面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
(二)课堂教学目标不明确
教学目标指引着课堂教学的方向,而教学内容应围绕着教学目标展开。这样,教师才能高效地完成每节课的教学任务[3]。许多教师在教学时没有提前结合课本知识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而是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进行知识讲解,导致课堂教学没有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缺乏明确的教学方向。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有序性,增加了学生的理解难度,不利于向学生传授系统化的信息技术知识。
例如,在教学“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的相关内容时,教师没有根据文字处理、表格信息处理等相关课本内容,确定通过教学加深学生对计算机文字处理软件、表格处理软件的认识,提升学生运用相关软件编写文档、调整文档格式、对数据进行筛选及函数计算的能力的教学目标,导致自身难以抓住有效的教学时机优化教学内容。当学生还没有充分地掌握理论知识时,教师可能已经开始讲解实践操作方面的技能了,这种不合理的教学节奏会严重影响信息技术教学的效果。
(三)不注重教学反思和评价
教学反思和评价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教师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和不足,推动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然而,一些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忽略了教学反思和评价的重要性,在设计课堂教学的结构和内容时,没有将反思与评价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导致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很可能会将这节课出现的教学问题带入下节课的教学中,进而导致问题不断积累,最终出现知识性的错误,使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产生错误的认知,严重影响课堂教学价值的发挥。
例如,在教学“信息及其特征”相关知识时,有的教师漏掉了对感觉剥夺实验的讲解,直接从信息的定义开始讲解,由于没有为自己和学生设置教学反思和评价的环节,有可能使学生不了解感觉剥夺实验的具体内容。这看似只是一个实验,但其包含了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即人们通过这个实验得出了信息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基本需求的结论。教师没有带领学生学习感觉剥夺实验的具体操作方法和受试者产生的反应,会造成学生困惑于人们为什么要获取信息、信息对人类有什么作用等问题,不利于学生顺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趋势,会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历史观产生消极影响。
三、项目式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一)坚持以学生为本的项目式教学理念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项目式教学,教师应顺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了解每位学生不同的性格特征、学习能力和学习状态,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合理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自主展示,通过项目式教学,在提升高中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同时,锻炼其心理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讲解“数字化图像的设计与加工”这一知识内容时,由于高中生已经普遍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教师要在设计项目内容时适当增强项目内容的探究性和实用性,给予学生适当的压力,促使学生在原有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有所提升。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以“感恩”为主题的教学项目,让学生自主收集一些包含“恩情”的图片和視频素材,运用Flash软件对收集到的素材进行设计与加工,重点凸显“感恩”的主题。比如,学生可以通过山羊跪乳、乌鸦反哺等图片展现动物对母亲的感恩之心。
(二)制定明确的项目式教学目标
信息技术教师应充分发挥教学目标在项目式教学中的指引作用,深入理解教材内容,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取教材内容中的重难点知识。并且,教师要根据提取出来的重难点知识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培养方向,制定符合高中生学习能力的更具体的教学目标。在落实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教师要以总体目标为导向,引导学生详细地学习各个项目部分的内容,降低学生完成项目学习任务的难度。除此以外,教师要认真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当学生遇到难以跨越的困难时,要给予学生帮助,促使学生顺利完成项目学习任务,以此实现项目式教学的目标。
例如,在教学“搜索引擎”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先制定理解搜索引擎自动网页搜索和全文检索的技术、能够应用关键词进行检索、掌握搜索技巧的项目式教学目标,然后引导学生学习搜索引擎从信息收集、存储、检索到放出的整个工作流程的相关理论知识,让学生应用百度搜索引擎检索信息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历程,解决难以精确地对某一个网站进行检索的问题。通过制定明确的项目式教学目标,教师能够有效地传授搜索引擎的相关知识,提升学生运用互联网检索资料的能力。
(三)对项目式教学效果进行客观评价
在完成项目式教学后,教师应对教学效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发现自己和学生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同时指出课堂教学的优点。教师可以采取师生、生生之间互评的方式,确保课后评价的有效性和客观性,尽可能地拓宽评价的角度。在进行评价时,教师要允许学生运用肢体语言进行评价,以此丰富评价的方式,确保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真实看法。
例如,在教学“多途径下载文件”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最后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表达自己对本节项目式教学内容的看法。比如,某位学生表示,本节项目式教学的内容不全面,没有涉及借助迅雷等软件下载文件的内容。针对学生的这一评价,教师就可以进行补充教学,并在之后设计项目式教学内容时,更加充分地考虑高中生的学习需求,融入更多的教学内容。
总之,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应用项目式教学方法时,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指引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教材知识探索、创新、丰富教学项目内容,以此提高项目式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潘贤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应用项目式教学的实践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7(29):135-136.
殷慧宾.项目式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7(10):43-46.
周子贵.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价值实践探究[J].名师在线,2016(12):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