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域下网络助推青年榜样培育探析

2021-07-01 10:44林晓敏
成长 2021年7期
关键词:路径探析文化自信

林晓敏

摘 要:文化自信是主体对文化身份及价值的充分认同,青年榜样可以将抽象的价值观和文化形态转化为具象化的表达。只有把握网络特点,借助网络推力,将青年榜样的选树、作用、宣传全过程与网络相结合,才能与时代接轨,利用网络优势将青年榜样的作用最优化,更好地使文化自信教育与青年之间拥有情感共通。

关键词:文化自信 青年榜样 路径探析 网络培育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主体经过认知、感受、认同等过程对文化身份及价值的充分认同。青年作为社会最活跃、最具创造力的群体,他们的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社会未来的价值取向,而青年榜样可以将抽象的价值观和文化形态转化为具象化的表达,使文化自信教育更具形象性和感染性。在互联网时代,除了线下孵化青年榜样,更应利用网络创新培育路径,选树、培育具有时代性、可效仿性、真实性的青年榜样,借助时代推力反过来推动时代发展。

1 前期选树:合理利用网络助推,增强榜样时代性

1.1 合理引导网络舆论,把握青年思想动态

網络世界是一个信息无限共享、无门槛传播的虚拟空间,青少年处于人生“拔节孕穗期”,尚未完全建立起自己的价值体系,极容易受到网络言论影响。因而,要积极占领互联网这一阵地,充分利用新媒体与自媒体平台,做好青年榜样选树的前期调研,合理引导网络舆论发展。一方面,要学习、运用网络平台,与青年建立起网络互动关系,鼓励青年网民畅所欲言,把握网络思潮发展状况;另一方面,要加强舆情监控, 妥善应对舆情事件,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阐释重大敏感事件,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和培养青年的鉴别能力,使其具备对不良信息和网络文化的自觉抵制能力,形成有利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氛围。在浙江团省委的牵头带领下,通过开发青少年舆情监测系统,在高校设立大学生舆情监测点,实现了网络舆情实时推送,每周一报告,每月一研判,每年一总结,实现对青少年网络舆情实时监测。

1.2 建立专门话题讨论,大数据分析时代需求

大数据的实质是“对数据深入分析挖掘,揭示数据背后隐藏的规律,科学、有效预见未来发展趋势,从而为决策提供参考。”大数据分析的运用能够更有效地使主流价值导向与技术相融合,全面提高舆论引导和分析能力。在虚拟网络环境,网络两端的网民是平等的网络主体和信息主体,剥去现实身份带来的束缚和面对面交谈的紧张感,取而代之的是网络账号,甚至头像就是现实人的代名词,青年更有勇气自由地表达。为此,要利用这一特点,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积极建立选树青年榜样的话题,引导青年积极讨论;要根据大数据分析,从具体多样的观点诉求中,整合分析、提炼出大多数,这个大多数即当代青年最需要的共性的东西。央视综合频道《青年中国说》很好地把握住了这点,节目组在正式录制前根据话题关注度的调查数据,选出当下青年最关注的问题,邀请每个话题具有代表性的青春分享者,真实分享青年榜样事例,开播当天就获得了“全国50城央视、省级卫视节目收视排名”中同时段的全国收视第一。由此一隅可见,掌握了大数据就相当于掌握了新型战略资源,必须从中较为精准地锁定核心内涵,为榜样选树提供合理参考。

1.3 通过网络平台互动,拓宽榜样选树渠道

依托网络,发挥青年主体性,积极推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多种榜样选树渠道,加强专家、媒体、青年网民多层次联动合力,共同打造“榜样库”。一是专家推选。专家评选团可由全国思想政治教育优秀工作者、新媒体工作者及其他行业的模范人物组成,组成熟悉行业发展状况、发展规律的专家评选团,深刻把握最需要、最值得弘扬的专业精神,为青年树立行业精神标杆。新媒体工作者是最深谙网络信息传播特性的群体之一,可以协助专家评选团更好地把握青年群体的心理追求,在弘扬主流文化、专业精神与兼顾青年个性化需求中寻找平衡点。二是全民举荐。在选树过程中,要注重发挥民主机制,发动全民参与举荐,体现广泛的公众参与性。为确保网络举荐的青年榜样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全民”主要指青年网民群体。为此,需要做到:帮助青年树立切合实际的榜样学习观,引导他们在自然平实的生活中、从可观可感可学的个体中选择榜样候选人;要帮助青年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从思想和实践两个维度培养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建构能力。三是自我推荐。当代青年的成长时期正值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期,大多数人过着“静态青年式”的佛系生活,部分青年缺乏争当榜样的责任感,甚至将成为榜样视作一种身心负担。因而需要鼓励青年自我推荐,在主要网站开设自我举荐箱,为青年提供自荐的便捷通道,既可以保护未成功入选青年的自尊心,也可以简化程序,提高积极性,积极营造一种榜样带动、人人争当榜样的良好环境。共青团江苏省委2011年开始开展“我们身边的好青年”海选活动,坚持让青年发现青年,用青年的视角看待青年,通过网络推荐、投票、专家评审等环节,推选草根青年,形成在全社会选树榜样的良好氛围。

2 中期作用:充分利用网络特性,加强榜样渗透力

2.1 利用网络交互性,增进青年与榜样互动

在信息化时代,互联网以其较强的交互性,成为青年思想文化交流主阵地,在很大程度上打破青年与青年榜样交流的壁垒。在青年榜样发挥作用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运用网络拓宽青年与榜样交流互动的渠道,例如通过微博、微信等常用社交平台,调动两者的互动。一方面,通过平等交流拉近两者间的距离,让青年“近距离”感受榜样力量,促使青年形成正面认识,增强榜样力量的渗透力;另一方面,青年榜样要尽可能地与青年进行线上一对一交流,积极引导其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才,引导过程也是不断体现榜样人格魅力、潜移默化渗透主流价值取向的过程。

2.2 突破时空局限,增强“虚拟在场”

网络不局限于时间与地域,实现多向互动,提供了“互动仪式”的虚拟空间,青年可以对同一或多个榜样身上的某一相同特质、不同特点进行讨论,聚集焦点,提升参与感,增强虚拟在场。发挥青年榜样示范作用时,要善于利用青年乐于集体讨论的特点,将以青年榜样为载体的核心价值观、文化融入其中,引导青年在与朋辈群体的互动中加深情感体验和习得榜样行为,增强虚拟在场,春风化雨般地培育文化自信。《青年中国说》借力使力,在微博平台开通#青年中国说#话题讨论,发布青春分享者的演说稿和演说视频、聚集焦点引导青年参与话题讨论,极好地将榜样故事说进青年心中。

2.3 利用网络实时性,建立高效灌输机制

我国当前榜样示范普遍重形式轻内容、缺少后续反馈,很多榜样成为“一次性”用品,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力改这一现状,让榜样宣传常态化。根据时代需求传输网络话语,选取契合青年心灵与情感的灌输方式,通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柔性灌输,提高文化自信教育的感染性和号召力。其中,可以从青年主要信息来源的网络着手,利用网络的即时性,以主要社交网络平台为载体,发挥即时效应和链式效应,通过网络对青年学生进行榜样教育的柔性灌输,逐步形成课堂、网络双管齐下的理论灌输机制,使青年在网络平台分享信息的同时,成为教育和自我教育的主体,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3 后期宣传:运用网络宣传典型,强化榜样示范效果

3.1 创新形式,用网络发声

截至2019年9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40亿,普及率达67.0%;10-39岁网民群体占网民整体的55.1%,其中20-29岁网民群体占比高达19.9%;网络视频和网络直播的用户分别占网民整体的94.5%和59.8%。由此可见,以自媒体为主的大量新兴媒体在青年信息获取方式、乃至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主流榜样教育必须以此为抓手,建立健全新媒体榜样教育体系,用网络发声,传播榜样故事。第一,强力打造新媒体品牌阵地,构建新媒体宣传矩阵。建立完整的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网络平台官方发声账号,打造具有创造力、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的新型主流媒体。第二,要创新话语方式和文化呈现形式,打造微话语体系。全面提高正面宣传质量,拒绝无效的长篇大论,通过制作人物介绍短视频、流行歌曲改编、榜样微电影等青年乐于接受和分享的形式,生产贴近青年阅读兴趣的优质内容,拉近青年与榜样、文化自信教育的沟通距离。微信公众号广东共青团于2020年11月28日发布推文《这群年轻人真该上热搜第一》,介绍了长征五号研制生产中的年轻身影、中国航天海射首秀背后的年轻人——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海上发射青年突击队等等中国建设征途上的青年力量,该推文获得超过十万的阅读量、3319点赞,不少网友称赞“吾辈楷模”、“少年当自强”。再如共青团中央官方账号在B站视频网站发布视频《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还了!》获得204.6萬观看量。足以见得,创新形式,利用网络发声在青年榜样宣传和文化自信教育中的可行性和重要性,尤其随着5G的发展,视频需求将迎来爆发式的增长。

3.2 净化网络环境,强化榜样示范效果

环境会对个体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影响个人受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在新媒体手段广泛应用的今天,网络世界俨然成为影响青年成长的重要环境因素。健康的网络环境对青年的文化自信教育起强化作用,消极的网络环境不仅会弱化教育效果,甚至起反向作用。第一,组建“网军”队伍,牢牢把握网络世界思想引领、舆论引导的主导权,及时剔除不当言论,使网络环境更加清朗,让网络为青年榜样培育服务,为文化自信教育服务,为青年成长成才服务;第二,完善网络教育资源,整合传统与网络两种教育资源,积极开发主流意识形态的新媒体传播平台,营造良好的信息网络环境;第三,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监管责任,依法加强网络管理,建立长效的网络监察举报制度,鼓励网民参与网络净化,人人都当网络“净化器”。通过以上三个途径,为榜样的后期宣传营造健康的环境,强化榜样示范效果。

5G时代到来,更需要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在以信息丈量世界的时代中,以更多的智慧和勇气,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守网络阵地,乘着时代巨浪培育优质青年榜样,为新时代文化自信教育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7-7-2(1).

[2] 整合新媒体资源 浙江共青团强力奏响网络主旋律[J].中国共青团,2015(05):9-10.

[3] 杨安,严奉云,苗红.大数据在社会治理创新中的应用[J].观察与思考,2015,(8).

[4] 马婷婷,林美卿.仪式感视域下青年文化自信的培育路径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33(05):97-101.

[5] CNNIC发布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20-09-30].http://www.cnnic.net.cn/gywm/xwzx/rdxw/202009/t20200929_71255.htm.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福建省福州市 350108)

猜你喜欢
路径探析文化自信
基层检察院检委会规范化建设路径探析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浅析习近平“文化自信”的四个维度
新课标下的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路径探析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互联网+背景下的渝东南家庭农场发展路径探析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基于美国纽约与长三角地区比较视阈下的总部经济转型发展路径探析
心理学视角下的青少年法制教育路径探析